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洋陆演化过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探讨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杜兵盈
刘飞
+4 位作者
刘勇
刘宇崴
高洪岩
甄淼
张铁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1-451,共21页
我国东北古生代—中生代洋陆构造演化存在较大争议。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强烈、矿床发育,这些为我们认识中国东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成矿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素材。笔者等在系统总结黑龙江省中...
我国东北古生代—中生代洋陆构造演化存在较大争议。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强烈、矿床发育,这些为我们认识中国东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成矿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素材。笔者等在系统总结黑龙江省中东部的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和矿床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并识别出洋内弧前弧玄武岩、富铌玄武(安山)岩和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等岩石类型,并将研究区二叠纪—早侏罗世洋陆演化与成矿划分为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三个阶段。①早二叠世佳木斯地块东侧的前弧玄武岩、富铌玄武岩和TTG岩类记录了古太平洋初始俯冲和洋陆汇聚,由于该西向俯冲导致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地块间弧后拉张形成牡丹江洋,这期间佳木斯地块上的金矿围岩花岗岩类为与古太平洋俯冲背景有关的I型花岗岩。②早—中三叠世牡丹江洋发生双向俯冲消减,其中与牡丹江洋西向俯冲板片后撤相关的成矿序列为斑岩型钼矿。③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佳木斯地块东缘受到古太平洋持续俯冲,以及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早期牡丹江洋闭合,形成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同碰撞、碰撞后伸展以及古太平洋俯冲相关的岩浆事件,该时期主要形成早侏罗世斑岩型钼矿床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中东部
二叠纪—早侏罗世
洋内
弧
前
弧
玄武岩
TTG岩
类
洋陆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形成演化的再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鑫全
张振利
+7 位作者
王金贵
王硕
杨鑫朋
专少鹏
侯德华
张泽国
张立国
程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4-970,共27页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的综合研究,本文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形成演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具有弧后扩张洋盆的性质,在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中期洋盆初步形成,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洋盆全面形成,从早侏...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的综合研究,本文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形成演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具有弧后扩张洋盆的性质,在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中期洋盆初步形成,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洋盆全面形成,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洋盆逐步萎缩,到古新世至始新世关闭。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洋中脊扩张型(MORB型),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与洋内俯冲相关的俯冲带上盘型(SSZ型),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带内侏罗纪至白垩纪其他岩浆岩主要为前弧玄武岩类(FAB型)。显示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从早侏罗世开始发生了洋内俯冲,并同步向北向冈底斯带之下主动俯冲消减和向南向喜马拉雅地块之下被动俯冲消减,持续发展到晚白垩世,在古新世至始新世俯冲碰撞消亡转化为结合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
弧
后扩张洋盆
蛇绿岩
类
洋中脊扩张
型
(MORB
型
)
俯冲带上盘
型
(SSZ
型
)
前
弧
玄武岩
类
(
fab
型
)
地质调查工程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洋陆演化过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探讨
被引量:
13
1
作者
杜兵盈
刘飞
刘勇
刘宇崴
高洪岩
甄淼
张铁安
机构
黑龙江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1-451,共2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编号:DD20190370,DD20190060,12120113053300)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编号:GML2019ZD0201)的成果。
文摘
我国东北古生代—中生代洋陆构造演化存在较大争议。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岩浆活动强烈、矿床发育,这些为我们认识中国东北晚古生代至早中生代洋陆转换过程以及成矿地质背景提供了重要素材。笔者等在系统总结黑龙江省中东部的蛇绿岩、岛弧岩浆岩和矿床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分析并识别出洋内弧前弧玄武岩、富铌玄武(安山)岩和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等岩石类型,并将研究区二叠纪—早侏罗世洋陆演化与成矿划分为二叠纪、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三个阶段。①早二叠世佳木斯地块东侧的前弧玄武岩、富铌玄武岩和TTG岩类记录了古太平洋初始俯冲和洋陆汇聚,由于该西向俯冲导致佳木斯地块和松嫩地块间弧后拉张形成牡丹江洋,这期间佳木斯地块上的金矿围岩花岗岩类为与古太平洋俯冲背景有关的I型花岗岩。②早—中三叠世牡丹江洋发生双向俯冲消减,其中与牡丹江洋西向俯冲板片后撤相关的成矿序列为斑岩型钼矿。③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佳木斯地块东缘受到古太平洋持续俯冲,以及晚三叠世末期—早侏罗世早期牡丹江洋闭合,形成松嫩地块和佳木斯地块同碰撞、碰撞后伸展以及古太平洋俯冲相关的岩浆事件,该时期主要形成早侏罗世斑岩型钼矿床和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
黑龙江中东部
二叠纪—早侏罗世
洋内
弧
前
弧
玄武岩
TTG岩
类
洋陆转换
Keywords
central and eastern par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Permian—Early Jurassic
intra-oceanic forearc basalt
Tonodiorite
trondhjemite granodiorite(TTG)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形成演化的再探讨
被引量:
4
2
作者
张鑫全
张振利
王金贵
王硕
杨鑫朋
专少鹏
侯德华
张泽国
张立国
程洲
机构
河北省区域地质调查院
河北地质大学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4-970,共27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藏自治区桑耶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DD20160015-09)”资助。
文摘
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的综合研究,本文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的形成演化作了进一步的探讨。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具有弧后扩张洋盆的性质,在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中期洋盆初步形成,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洋盆全面形成,从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洋盆逐步萎缩,到古新世至始新世关闭。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洋中脊扩张型(MORB型),形成于中三叠世晚期至晚三叠世。北带的蛇绿岩主要为与洋内俯冲相关的俯冲带上盘型(SSZ型),形成于早中侏罗世。带内侏罗纪至白垩纪其他岩浆岩主要为前弧玄武岩类(FAB型)。显示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洋从早侏罗世开始发生了洋内俯冲,并同步向北向冈底斯带之下主动俯冲消减和向南向喜马拉雅地块之下被动俯冲消减,持续发展到晚白垩世,在古新世至始新世俯冲碰撞消亡转化为结合带。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
弧
后扩张洋盆
蛇绿岩
类
洋中脊扩张
型
(MORB
型
)
俯冲带上盘
型
(SSZ
型
)
前
弧
玄武岩
类
(
fab
型
)
地质调查工程
西藏
Keywords
Yarlung Zangbo River suture zone
back-arc expanded ocean basin
ophiolite rocks
Mid Oceanic Ridge dilatation type(type MORB)
upper plate of the subduction zone(type SSZ)
fore-arc basalts rocks(type
fab
)
geological survey engineering
Tibet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黑龙江省中东部地区二叠纪—早侏罗世洋陆演化过程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探讨
杜兵盈
刘飞
刘勇
刘宇崴
高洪岩
甄淼
张铁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形成演化的再探讨
张鑫全
张振利
王金贵
王硕
杨鑫朋
专少鹏
侯德华
张泽国
张立国
程洲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