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受体在帕金森病的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安 陈文弦 +4 位作者 李广琪 陈良为 叶维莉 江逊 赵大庆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5-257,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前庭神经核内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受体的表达。结果 在帕金森病时,前庭神经核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增加,非NMDA受体减少。结论 非NMDA... 目的 探讨前庭神经核内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受体的表达。结果 在帕金森病时,前庭神经核内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增加,非NMDA受体减少。结论 非NMDA受体在帕金森病中起神经毒性作用,引起相应病理改变,推测其变化与临床运动障碍、平衡失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前庭神经核 谷氨酸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和谷氨酸受体1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霞 高明 孙桂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Glu)及其谷氨酸受体(GluR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帕金森病小鼠前庭神经核内Glu及GluR1的表达,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前庭神经核内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谷氨酸(Glu)及其谷氨酸受体(GluR1)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帕金森病小鼠前庭神经核内Glu及GluR1的表达,利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测前庭神经核内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Glu表达增加(P<0.01),同时GluR1表达减少(P<0.01)。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前庭神经核内神经元超微结构呈病理性改变:神经元线粒体肿胀变性、嵴消失、呈空泡状改变,粗面内质网(RER)扩张,星形胶质细胞呈增生状改变。结论PD小鼠前庭神经核内的Glu及GluR1在神经元内表达的变化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推测其变化与临床运动障碍、平衡失调有一定关系,为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前庭神经核 谷氨酸 谷氨酸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电刺激诱发前庭神经核场电位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栋祯 殷善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前庭诱发电位的特征。方法双银丝刺激电极放置于圆窗表面,在电刺激条件下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前庭神经核的场电位。结果电刺激诱发的前庭场电位主要由一个负波(N1)构成,其振幅随微电极在前庭神经核的位置而变化。电流和电... 目的探讨电刺激前庭诱发电位的特征。方法双银丝刺激电极放置于圆窗表面,在电刺激条件下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前庭神经核的场电位。结果电刺激诱发的前庭场电位主要由一个负波(N1)构成,其振幅随微电极在前庭神经核的位置而变化。电流和电压刺激的阈强度分别为0.59±0.07mA和0.90±0.50V,1.5倍阈强度的电流刺激时N1波的潜伏期为1.20±0.13ms,对间隔小于4ms的双刺激中的第二次刺激无反应或者反应减低。结论迷路刺激能有效地兴奋前庭神经诱发前庭神经核神经元的场电位,且电位相当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电位 迷路 前庭神经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迷路切除术后GABAA受体α3亚型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
4
作者 刘珺 孔维佳 刘波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459-463,共5页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GABA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迷路破坏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 目的观察单侧迷路切除术后大鼠前庭神经核复合体内GABA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分为迷路破坏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前者破坏单侧迷路,对照组手术方式相同但保持迷路完好。单侧迷路切除术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不同存活时间(术后1 d、3 d、7 d)组动物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的表达变化。结果术后1 d、3 d、7 d组两侧比较及术后1 d、3 d、7 d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在前庭代偿的早期,前庭神经复合体内γ-氨基丁酸A受体α3亚型表达的变化极可能没有涉及前庭代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核复合体 前庭代偿 Γ-氨基丁酸A受体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蕈碱受体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与原位杂交研究
5
作者 余其林 孔维佳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64-265,275,i002,共4页
目的探讨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receptor,M受体)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vestibularnucleus)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对M受体M1、M3、M4亚型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M1、M3... 目的探讨毒蕈碱受体(muscarinicreceptor,M受体)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vestibularnucleus)的表达。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的方法对M受体M1、M3、M4亚型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表明M1、M3、M4在前庭神经核中均有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也证实了M3mRNA在前庭神经核中的表达。结论本实验首次表明在大鼠前庭神经核中存在着多种M受体亚型,但它们在前庭神经核中如何发挥功能性作用还需要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组织化学 M受体 前庭神经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展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内GABA反应神经元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 被引量:1
6
作者 严瑛 迟焕芳 +3 位作者 王守彪 梅光东 倪同上 祝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0-414,共5页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标记结合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大鼠的展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内GAB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以及其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结果表明:注射HRP于大...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标记结合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观察大鼠的展神经核和前庭神经核内GAB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以及其向动眼神经核的投射。结果表明:注射HRP于大鼠动眼神经核内直肌亚核后,在对侧展神经核区以及前庭神经核、脑桥旁正中网状结构中发现HRP单标记细胞;在前庭神经核内,可见HRP单标记、GABA阳性和HRP/GABA双标记三类神经元,其中HRP/GABA双标记细胞占HRP标记细胞总数的47.1%。结果表明GABA在前庭神经核向动眼神经核的抑制性投射中起一定作用,而在展神经核向动眼神经核投射的核间通路中,可能不是起主要作用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逆行标记 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 Γ-氨基丁酸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内侧核对胃酸分泌及呼吸和心率的影响
7
作者 王方 于凯华 艾洪滨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86,共4页
利用Wistar雄性大鼠,研究麻醉状态下电刺激大鼠前庭内侧核对其胃酸分泌、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影响。用灌流法收集胃液,比较电刺激前庭内侧核前后胃酸分泌量的变化,同时记录心电图和呼吸频率。结果显示,电刺激过程中以及刺激结束后的胃酸分... 利用Wistar雄性大鼠,研究麻醉状态下电刺激大鼠前庭内侧核对其胃酸分泌、呼吸频率和心率的影响。用灌流法收集胃液,比较电刺激前庭内侧核前后胃酸分泌量的变化,同时记录心电图和呼吸频率。结果显示,电刺激过程中以及刺激结束后的胃酸分泌量与刺激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刺激过程中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增加(p<0.05)。大鼠前庭内侧核的兴奋引起呼吸频率和心率的显著改变,但不引起胃酸分泌的变化,原因可能与大鼠无呕吐中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前庭神经核 电刺激 胃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加阿斯综合征误诊为耳源性眩晕一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欣 吴子明 +5 位作者 王大勇 熊文萍 陈伟 刘兴健 王秋菊 杨仕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是可以出现眩晕的经典的后循环缺血性疾病,典型病例不易误诊。但该综合征开始可以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等前庭神经核损害的症状,容易误诊。近期,
关键词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耳源性眩晕 阿斯综合征 误诊 前庭神经核损害 缺血性疾病 典型病例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与眩晕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微微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74-576,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病患者 眩晕 椎-基底动脉系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系统疾病 前庭神经核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粥样硬化 常见症状 病变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性眩晕和颅脑创伤性眩晕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脑肿瘤性眩晕 颅脑创伤性眩晕 病理机制 前庭神经核 手术治疗 MRI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