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庭功能检查预测前庭性偏头痛预防性治疗反应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
1
作者 俞玘君 徐灵燕 潘永惠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9-575,共7页
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检查(vestibular function tests,VFTs)预测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预防性治疗反应的潜在价值。方法 在PubMed、Embase等电子数据来源中进行了系统检索,同时筛选了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发表日期为2012... 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检查(vestibular function tests,VFTs)预测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预防性治疗反应的潜在价值。方法 在PubMed、Embase等电子数据来源中进行了系统检索,同时筛选了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发表日期为2012年1月1日至检索日。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了研究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估。所有分歧通过协商解决。结果两项研究被纳入定量分析,结果 显示异常的冷热试验或视频头部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的结果与VM患者较差的预防治疗反应呈正相关。结论 VFTs如冷热试验或vHIT可能对VM患者的预防性治疗反应具有预测价值。这种关系指向VM的病理生理学和分层医学的研究重点。然而,需要更大规模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或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功能检查 冷热试验 视频头部脉冲试验 预防性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评估的研究现状
2
作者 刘瑞琪 张祎 刘博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特发性突发性聋(突发性聋)是常见的耳科急症,全球范围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8%~60%患者在听力下降的同时会伴有眩晕等前庭症状,且往往有较重的听力损伤并预后欠佳。30%~80%的突发性聋患者存在前庭功能异常,且无论是否伴有眩晕,都可能... 特发性突发性聋(突发性聋)是常见的耳科急症,全球范围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8%~60%患者在听力下降的同时会伴有眩晕等前庭症状,且往往有较重的听力损伤并预后欠佳。30%~80%的突发性聋患者存在前庭功能异常,且无论是否伴有眩晕,都可能存在前庭功能损伤。虽然对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的研究和报道日渐增多,但很多方面尚存在争议,为明晰相关问题,我们从突发性聋患者的前庭症状和功能评估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损失 突发性 前庭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前庭功能初步分析
3
作者 陈庆峰 施乐娟 汪峘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无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前庭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耳鼻咽喉科病房收治的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118例(突聋组),根据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分为非全聋组61例和全聋组57例。纳入陪同就诊... 目的探讨无眩晕突发性耳聋患者前庭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4月新华-崇明区域医联体耳鼻咽喉科病房收治的单侧突发性耳聋患者118例(突聋组),根据突发性耳聋听力损失程度分为非全聋组61例和全聋组57例。纳入陪同就诊听力正常成年人15例(对照组)。观察受试对象前庭器官是否存在损伤及损伤程度的联系。结果对照组前庭功能均正常,与突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全聋组前庭功能与全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全聋组痊愈2例,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22例。结论即使无眩晕的突发性耳聋患者,仍有前庭功能损伤的可能,提示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前庭功能可能经中枢代偿后抑制了眩晕症状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前庭功能 视频头脉冲试验 冷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对前庭神经炎患者康复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3
4
作者 米悦 张金玲 +1 位作者 何京川 张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1,共8页
目的分析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的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以及在前庭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共42例前庭神经炎患者,分别以增益、相移、非对称性偏向作为前庭自旋转试验的评价参考指标。结果本组42例患者... 目的分析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自旋转试验的特征表现及临床意义,以及在前庭康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共42例前庭神经炎患者,分别以增益、相移、非对称性偏向作为前庭自旋转试验的评价参考指标。结果本组42例患者增益降低占73.81%(31/42)、相移延迟占61.90%(26/42)、非对称性偏向占19.05%(8/42),与对照组相比,增益降低(χ~2=17.890,P=0.000)和相移延迟(χ~2=12.446,P=0.0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非对称性偏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920)。康复治疗3个月后,前庭自旋转试验显示联合治疗组患者增益降低与相移延迟基本恢复至正常值范围,增益降低(χ~2=8.005,P=0.005)和相移延迟(χ~2=8.400,P=0.004)发生率较单纯药物治疗组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庭自旋转试验可用于分析前庭神经炎患者的高频区间半规管功能状态,有助于前庭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于前庭神经炎早期施行前庭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神经炎 前庭功能试验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对老年眩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凯 严小艳 +3 位作者 韩玉梁 张倩 须瑞 孙珊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4-95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对老年前庭源性眩晕的临床意义。方法把完成VAT检查的123例前庭源性眩晕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7例(≥60岁)和中青年组56例(<60岁),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入选者VAT各项指标的特异... 目的探讨前庭自旋转试验(VAT)对老年前庭源性眩晕的临床意义。方法把完成VAT检查的123例前庭源性眩晕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7例(≥60岁)和中青年组56例(<60岁),同期随机选取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入选者VAT各项指标的特异性和临床特点。结果老年组VAT异常率约占92.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VAT≥2项指标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前庭中枢性损害、前庭中枢+外周性损害异常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是适合老年人的一种前庭源性眩晕检查的方法,有助于老年前庭源性疾病的定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功能试验 前庭疾病 前庭神经 内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自旋转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徐进 高波 +1 位作者 宋海涛 黄魏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66-268,共3页
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 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rt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平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前庭功能定量检查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振华(编译) 吴子明(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前庭功能的定量测试主要包括温度试验、颈性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转椅、甩头试验,包括床边甩头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本文目的是对儿童前庭功能测试做一概述,根据儿童年龄,建议需要进行哪些前庭功能测试以及在测试中可... 前庭功能的定量测试主要包括温度试验、颈性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转椅、甩头试验,包括床边甩头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本文目的是对儿童前庭功能测试做一概述,根据儿童年龄,建议需要进行哪些前庭功能测试以及在测试中可以做出怎样的修改或考虑,哪些测试方法可以作为前庭损伤的筛查措施;还将讨论相关的症状问卷用于评估头晕和前庭损伤对儿童的影响。如果儿童经常抱怨头晕或症状提示前庭损伤,那么前庭功能检查是必要的。对于0~2岁的儿童,可以进行转椅、颈性VEMP和vHIT检查;3~7岁儿童,vHIT、颈性和眼性VEMP都可以完成;8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完成vHIT、温度试验(假如vHIT正常)、颈性和眼性VEMP。需要根据不同儿童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 定量检查 前庭损伤 温度试验 定量测试 视频头脉冲试验 颈性 转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水刺激诱发前庭性眩晕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 陈敏 +3 位作者 龚霞 黄魏宁 徐亮 周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0-534,共5页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0℃冰水刺激诱导下人类大脑前庭功能相关区域的信号变化。材料与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在15s内将15ml的冷水注入受试者右侧外耳道。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M99,对与前庭性眩晕相关的皮质激活... 目的: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0℃冰水刺激诱导下人类大脑前庭功能相关区域的信号变化。材料与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对象,在15s内将15ml的冷水注入受试者右侧外耳道。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M99,对与前庭性眩晕相关的皮质激活区和失活区进行了个体分析及组分析处理。结果:多个皮质及皮质下脑区出现激活及失活。其中激活区包括:辅助运动区、中央旁小叶、左侧楔前叶、左侧后脑岛、左侧颞中回/颞上回复合体及左侧舌状回(BA19区)。失活区包括:双侧额上回及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颞中回/颞上回复合体。结论:本实验结果证实人类大脑存在着一个广泛的皮质反应网络参与前庭信号处理过程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前庭功能试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前期患者前庭功能损伤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孟岩 庄晓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比较糖尿病前期患者与健康人群前庭温度试验的差异,了解糖尿病前期是否存在前庭功能受损,并探讨糖尿病前期前庭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连续入组糖尿病前期患者62例,男性30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2. 21±... 目的比较糖尿病前期患者与健康人群前庭温度试验的差异,了解糖尿病前期是否存在前庭功能受损,并探讨糖尿病前期前庭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连续入组糖尿病前期患者62例,男性30例,女性32例,平均年龄(52. 21±9. 78)岁,对照组选取同期年龄、性别构成接近的血糖结果正常的健康体检人群44例,男性19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9. 55±7. 20)岁。收集受试者身高、体质量等一般资料,进行内分泌相关检查及前庭温度试验,记录双眼慢相角速度。在糖尿病前期组中分析前庭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糖尿病前期组44例(71. 0%)存在前庭功能损害,对照组为17例(38.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前期组双眼慢相角速度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眼P=0. 026,左眼P=0. 016);在糖尿病前期组中,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年龄增大,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升高,糖尿病前期患者出现前庭功能损害的危险性增大(年龄P=0. 013,糖化血红蛋白P=0. 040)。结论糖尿病前期患者前庭功能损害检出率高,表现为双侧受损。年龄、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前期前庭功能损害的可能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前庭功能 温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正常成年人前庭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诗欣 黎志成 +3 位作者 张姝琪 李凌伟 吴慧青 曾祥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7-817,共11页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正常成年人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前对每位受试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基本资料的采集和记录,试验组38位护士在正常睡眠和值夜班后分别进行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cVEMP)、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 【目的】探讨睡眠剥夺对正常成年人前庭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前对每位受试者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基本资料的采集和记录,试验组38位护士在正常睡眠和值夜班后分别进行颈源性前庭诱发肌源电位(cVEMP)、眼源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检查前庭功能,进行自身对照,同时选取20位正常睡眠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前庭功能,进行组间的对比分析。【结果】①38位护士与对照组在PSQI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有11位存在睡眠障碍(PSQI总分>7分);②睡眠剥夺状态下,受试者oVEMP的异常率高于正常睡眠状态(P=0.02),cVEMP的异常率有升高趋势,cVEMP、oVEMP两耳间不对称率较正常睡眠时升高(P<0.05),vHIT的异常率则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③38位护士中,易出现前庭功能异常(异常组)的受试者工龄、每月夜班天数高于未出现前庭功能异常(正常组)的受试者(P<0.05)。在异常组中,cVEMP有5例为左侧振幅下降(71%),2例为右侧振幅下降(29%);oVEMP有13例为左侧振幅下降(76%),4例为右侧振幅下降(24%);④同为正常睡眠状态时,试验组的cVEMP表现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P 1潜伏期及波间期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oVEMP表现与对照组相比均出现N 1潜伏期及波间期延长(P<0.05),表现为潜伏期、波间期的延长,余参数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睡眠剥夺对耳石器功能有潜在、积累的损伤;②工龄长及每月夜班数多是睡眠剥夺影响个体前庭功能的风险因素;③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可能可作为判断睡眠相关的前庭功能损伤的筛查手段,在保证近期睡眠质量良好的状态下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时结果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前庭功能 前庭诱发电位 视频头脉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前庭功能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玉洁 罗彬 +2 位作者 许为青 孙敬武 管锐瑞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的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43例确诊为VM的患者(VM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冷热水试验(caloric test)、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的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43例确诊为VM的患者(VM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冷热水试验(caloric test)、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VM组患者中纯音测听、冷热水试验、oVEMP及vHIT中的水平增益、代偿性扫视异常例数分别为10例(23.3%)、14例(32.6%)、18例(41.9%)、14例(32.6%)、13例(30.2%),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例(0%)、3例(10.0%)、5例(16.7%)、1例(3.3%)、0例(0%)](P<0.05),而声导抗、cVEMP及vHIT中的水平不对称性比异常例数分别为3例(7.0%)、10例(23.3%)、3例(7.0%),与对照组[分别为0例(0%)、7例(23.3%)、2例(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VM患者中,oVEMP振幅比(amplitude ratio,AR)及耳间不对称比(interaural asymmetric ratio,IAR)的异常率最高,分别为41.9%及34.9%。结论 VM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前庭功能损害,纯音测听、冷热水试验、oVEMP及vHIT中的水平增益、代偿性扫视结果有助于VM患者的诊断及与其他前庭性疾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功能 冷热水试验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视频头脉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功能检查专家共识(一)(2019) 被引量:73
12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9 位作者 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 贾宏博 吴子明 刘博 王武庆 韩军良 蒋子栋 张怀亮 郭维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前庭功能检查是借助一定技术方法,通过特定的自发或诱发试验,对前庭系统生理功能进行的定性或定量评估,旨在明确病变侧别和部位,了解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程度,是临床上眩晕、平衡障碍等疾病诊治和特殊职业人群选拔的必要手段。国内各... 前庭功能检查是借助一定技术方法,通过特定的自发或诱发试验,对前庭系统生理功能进行的定性或定量评估,旨在明确病变侧别和部位,了解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程度,是临床上眩晕、平衡障碍等疾病诊治和特殊职业人群选拔的必要手段。国内各种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和技术正在普及,规范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和技术,对于其临床应用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检查 专家 前庭神经系统 临床应用 诱发试验 定量评估 生理功能 前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功能检查专家共识(二)(2019) 被引量:48
13
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中国康复医学会眩晕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11 位作者 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专业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 贾宏博 刘波 杜一 刘博 王武庆 韩军良 蒋子栋 张怀亮 郭维维 吴子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49,共6页
前庭功能检查是借助一定技术方法,通过特定的自发或诱发试验,对前庭系统生理功能进行的定性或定量评估,旨在明确病变侧别和部位,了解前庭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程度,是临床上眩晕、平衡障碍等疾病诊治和特殊职业人群选拔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前庭功能检查 专家 前庭神经系统 诱发试验 定量评估 生理功能 前庭系统 功能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功能对突发性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竹 罗彬 +3 位作者 管瑞锐 刘晓薇 孙敬武 钟雅琴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4例突聋患者(57例伴眩晕)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其中86例(32例伴眩晕)进行了冷热水检查、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以及视频...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前庭功能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54例突聋患者(57例伴眩晕)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其中86例(32例伴眩晕)进行了冷热水检查、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检查(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以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变量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突聋患者伴或不伴眩晕、前庭功能检查是否异常等因素对听力预后的影响。结果伴眩晕的57例突聋患者听力恢复的几率是不伴眩晕者的0.426倍[OR值=0.426,95%置信区间(95%CI)为0.199~0.914,P=0.028],恢复的程度低11.008dB(偏回归系数为11.008,95%CI为-17.391^-4.625,P=0.001);86例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检查的患者中结果异常的患者(30例)听力恢复的几率是正常患者的0.266倍(OR值=0.266,95%CI为0.093~0.763,P=0.014),恢复的程度低9.244dB(偏回归系数为9.244,95%置信区间为-16.609^-1.879,P=0.015);VHIT检查中水平半规管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30例)听力恢复的几率是正常者的0.262倍(OR值=0.262,95%CI为0.095~0.724,P=0.010),恢复的程度低10.283dB(偏回归系数为10.283,95%CI为-17.397^-3.169,P=0.005);VHIT检查中前半规管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17例)听力恢复的几率是正常者的0.349倍(OR值=0.349,95%CI为0.125~0.974,P=0.044);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30例)比结果正常患者恢复程度低8.408dB(偏回归系数为8.408,95%CI为-16.065^-0.750,P=0.032)。结论前庭系统损伤是听力预后差的高危因素,突聋伴发眩晕的患者前庭功能损伤的几率更高,且损伤的程度更重,前庭功能检查应作为突聋患者的常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聋 前庭功能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冷热试验 视频头脉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聋伴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龙龙 罗彬 +2 位作者 侯晓燕 孙家强 孙敬武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38例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伴眩晕组,9~80岁)、36例突发性聋不伴眩晕患者(不伴眩晕组,15~69岁)和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0~76岁)分别进行纯音听阈、视频头脉冲试验和前...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特点。方法对38例突发性聋伴眩晕患者(伴眩晕组,9~80岁)、36例突发性聋不伴眩晕患者(不伴眩晕组,15~69岁)和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0~76岁)分别进行纯音听阈、视频头脉冲试验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测试,比较三组结果。结果伴眩晕组、不伴眩晕组、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前庭功能异常率分别为:92.11%(35/38)、44.44%(16/36)、35%(7/20),伴眩晕组异常率显著高于不伴眩晕组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01)。伴眩晕组患者的水平半规管、上半规管、后半规管、球囊、椭圆囊功能的异常率分别为34.21%(13/38)、23.68%(9/38)、55.26%(21/38)、65.79%(25/38)、60.53%(23/38);不伴眩晕组分别为19.44%(7/36)、13.89%(5/36)、25.00%(9/36)、27.78%(10/36)、22.22%(8/36),其中伴眩晕组的后半规管、球囊、椭圆囊功能的异常率明显高于不伴眩晕组(P=0.008、P=0.001、P=0.001);伴眩晕组三个半规管中后半规管功能异常率最高(55.26%),球囊和椭圆囊功能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4)。结论突聋伴眩晕患者较突聋不伴眩晕患者前庭功能损伤更严重,且以后半规管功能障碍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前庭功能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视频头脉冲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康复网络干预对老年慢性头晕患者的效果:一项英国社区医疗机构开展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2
16
作者 GERAGHTY A W A ESSERY R +1 位作者 KIRBY S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8期3462-3462,共1页
目的前庭康复治疗对由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眩晕来说比较有效,但迄今为止这种康复治疗的开展还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庭康复网络干预项目在社区老年慢性头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本项为单中心、单盲的随机对照试验,在英格兰南部54家社区医... 目的前庭康复治疗对由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眩晕来说比较有效,但迄今为止这种康复治疗的开展还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前庭康复网络干预项目在社区老年慢性头晕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本项为单中心、单盲的随机对照试验,在英格兰南部54家社区医疗机构开展。研究对象为来自这些机构的年龄≥50岁、患有眩晕并头部运动眩晕加重的患者。患者被随机分为干预组和普通治疗组。干预组给予前庭康复网络干预[平衡训练(患者通过网络学习前庭康复训练及认知行为管理策略),详细内容见https://balance.lifeguidehealth.org],普通治疗组给予普通全科治疗。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6个月后,采用简明眩晕症状量表(VSS-SF)对患者的眩晕程度进行调查。干预效果的主要评估指标为干预6个月后的VSS-SF分数。结果共纳入296例患者,其中66%为女性,中位年龄为67岁。250例(84%)患者在干预3个月后完成了VSS-SF测评,230例(78%)患者在干预6个月后完成了VSS-SF测评。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VSS-SF分数比普通治疗组低2.75分[95%CI(1.39,4.12),P<0.001];干预组眩晕残障程度分数比普通治疗组低6.15分[95%CI(2.81,9.49),P<0.001]。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VSS-SF分数比普通治疗组低2.26分[95%CI(0.39,4.12),P=0.020];干预组眩晕残障程度分数比普通治疗组低5.58分[95%CI(1.19,10.0),P=0.010]。结论在没有临床支持的情况下,前庭康复网络干预可使社区老年慢性头晕患者眩晕及眩晕残障程度有所降低。这种康复治疗可在社区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障碍 随机对照试验 社区医疗机构 干预项目 慢性头晕 康复网络 患者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功能检查在飞行错觉诊断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占国 徐先荣 +1 位作者 刘玉华 张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评价前庭功能检查在飞行员飞行错觉分类诊断中的意义及医学鉴定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飞行错觉入院诊治的75例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前庭功能检查(ENG或VNG)结果与飞行结论的关系。结果①75例83例次飞行错觉(少数飞... 目的评价前庭功能检查在飞行员飞行错觉分类诊断中的意义及医学鉴定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飞行错觉入院诊治的75例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分类,分析前庭功能检查(ENG或VNG)结果与飞行结论的关系。结果①75例83例次飞行错觉(少数飞行员有两种感觉器所致的飞行错觉)中前庭本体性错觉62例次,其中25例次前庭功能检查异常(40.30%,25/62);视性错觉10例次,其中2例次前庭功能检查异常(20%,2/10);中枢性错觉11例次,其中3例次前庭功能检查异常(27.3%,3/11);三组前庭功能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75例飞行错觉者前庭功能检查异常30例,其中19例飞行不合格做停飞处理(63.3%,19/30),11例康复治疗和训练后恢复飞行;45例前庭功能检查正常者中9例永久停飞(20%,9/45),36例恢复飞行。两组停飞率比较,前庭功能异常组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功能检查对飞行错觉的分类诊断和医学鉴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为飞行结论提供较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错觉 飞行员 前庭功能试验 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康复网络干预项目对社区老年眩晕患者的效果:随机对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GERAGHTY A W A ESSERY R +1 位作者 KIRBY S 本刊编辑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38-2438,共1页
目的前庭康复是治疗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眩晕的有效方法,但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个有效的前庭康复网络干预项目,为社区老年眩晕患者提供初级保健。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英国南部年龄5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 目的前庭康复是治疗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眩晕的有效方法,但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个有效的前庭康复网络干预项目,为社区老年眩晕患者提供初级保健。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单盲随机对照试验,选取英国南部年龄50岁以上的社区老年眩晕患者,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前庭康复网络干预项目(干预组),一组采用常规初级护理(对照组)。干预组通过访问一个基于互联网的自动化的程序来教授前庭康复训练,并提出认知行为管理策略。基线、3个月时、6个月时采用眩晕症状量表简表(VSS-SF)检测眩晕及眩晕相关残疾情况。结果共纳入296例患者,其中女195例(66%),平均年龄67岁。250例(84%)患者3个月时完成VSS-SF检测,230例(78%)患者6个月时完成VSS-SF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3个月时与基线VSS-SF眩晕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2.75分,95%CI(1.39,4.12),P<0.001]和干预组6个月时与基线VSS-SF眩晕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2.26分,95%CI(0.39,4.12),P=0.02]。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3个月时与基线眩晕相关残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6.15分,95%CI(2.81,9.49),P<0.001]和干预组6个月时与基线眩晕相关残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值5.58分,95%CI(1.19,10.00),P=0.01]。结论前庭康复网络干预项目可以减轻社区老年眩晕患者眩晕及眩晕相关残疾,在社区环境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盲随机对照试验 前庭功能障碍 干预项目 老年眩晕 康复网络 试验研究 患者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患者经迷路切除术前后视频头脉冲试验的变化
19
作者 李葳 邹曙光 +3 位作者 杨涛 彭安全 张智雯 汪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9-686,共8页
目的: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会影响患者的听觉和前庭功能。对于AN的筛查和诊断,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听力学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而忽略了对病变部位进行前庭功能评估的重要性... 目的: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AN)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会影响患者的听觉和前庭功能。对于AN的筛查和诊断,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听力学检查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而忽略了对病变部位进行前庭功能评估的重要性。视频头脉冲试验(video head impulse test,vHIT)是一种新兴的前庭功能检测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应用于AN诊断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在术前及术后对经迷路入路AN切除术的单侧AN患者采用v HIT进行动态检测,以探究vHIT在AN诊断、前庭功能障碍评估、术后代偿建立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7例经迷路入路AN切除术单侧患者。术前1周进行v HIT以评估前庭功能,纯音测听(pure tone audiometry,PTA)评估听力水平,耳部MRI评估肿瘤大小;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6个月、1年复查vHIT,并分析vHIT与听力、肿瘤大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术前vHIT显示患侧后半规管是前庭眼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增益降低最常见的半规管。术前患侧vHIT的VOR增益与听力水平(r=-0.47,P<0.05)或肿瘤大小(r=-0.54,P<0.01)存在显著相关性。术后患侧vHIT结果显示水平半规管和前半规管的平均VOR增益随时间略有上升;3个半规管显性扫视的振幅和扫视波百分比均增加,而潜伏期时间缩短,并且在术后1周变化最明显。结论:vHIT能有效监测AN患者手术前后的前庭功能变化,对辅助诊断和治疗AN患者前庭功能障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冷热试验 视频头脉冲试验 头脉冲抑制试验 前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前庭病临床诊治新进展
20
作者 戴晴晴 +2 位作者 刘兴健 郑虹 吴子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上世纪初,Bárány等发现聋哑患者双侧前庭温度试验反应减弱;随着前庭功能评估手段的丰富,1989年正式提出“特发性双侧前庭病”,即患者有失衡和振动幻视,症状在黑暗环境中加重,无听力下降和其他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1]。2004年,... 上世纪初,Bárány等发现聋哑患者双侧前庭温度试验反应减弱;随着前庭功能评估手段的丰富,1989年正式提出“特发性双侧前庭病”,即患者有失衡和振动幻视,症状在黑暗环境中加重,无听力下降和其他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1]。2004年,吴子明等[2]率先对双侧前庭病进行病因及预后分析;2017年,Bárány协会发布了双侧前庭病的诊断标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功能 诊断标准 双侧前庭 诊治新进展 神经系统症状 听力下降 温度试验 黑暗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