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儿核受体SHP敲减抑制BMP9诱导C3H10T1/2细胞的成骨分化 被引量:1
1
作者 董谦 李丽 +4 位作者 王玉凤 冯巧灵 吉彩霞 刘晓骅 罗进勇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孤儿核受体SHP(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LXXLL模体及配体结合域,但无经典的DNA结合域.它可与多种转录因子结合,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但目前关于SHP在BMP9诱导成骨分化中的确切作用却... 孤儿核受体SHP(small heterodimer partner)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具有LXXLL模体及配体结合域,但无经典的DNA结合域.它可与多种转录因子结合,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但目前关于SHP在BMP9诱导成骨分化中的确切作用却尚不清楚.本研究证明,SHP参与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RT-PCR结合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蛋白揭示,异位表达BMP9上调了SHP在C3H10T1/2细胞中的表达.小干扰RNA敲减SHP基因在C3H10T1/2细胞的表达下调了成骨相关基因Runx2、Id1、Id2及CTGF的表达,而过表达BMP9则可上调这些基因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染色及茜素红染色显示,敲减核受体SHP基因可抑制BMP9的成骨分化作用,而过表达BMP9可部分消除SHP敲减导致的成骨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核受体SHP为BMP9诱导的C3H10T1/2细胞成骨分化所必需.究竟BMP9如何上调SHP基因表达,以及SHP究竟通过何种机制上调BMP9下游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受体ShP 重组腺病毒 小干扰RNA 骨形态发生蛋白9 C3h10T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H1受体在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呼吸神经元电活动中的作用
2
作者 千智斌 齐莹 吴中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组胺H1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作用。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保留舌下神经根,使用改良Kreb's液(MKS)灌流延髓脑片。用吸附电极记录到舌下神经根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以细胞外记... 目的探讨组胺H1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作用。方法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保留舌下神经根,使用改良Kreb's液(MKS)灌流延髓脑片。用吸附电极记录到舌下神经根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以细胞外记录方式在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稳定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20min后,用5μmol/L组胺灌流延髓脑片20min;使用空白MKS冲洗至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基本恢复后;再用含组胺H1受体特异拮抗剂10μmol/Lpyrilamine的MKS灌流脑片。观察组胺和pyrilamine对吸气神经元放电的呼吸周期(RC)、吸气时程(TI)、呼气时程(TE)、放电积分幅度(IA)和单位放电的峰频率(PF)等指标的作用。结果给予组胺后,吸气神经元放电的RC缩短25.86%、TE缩短27.03%,TI、IA和PF无变化;使用pyrilamine后RC延长21.46%、TE延长22.15%,TI,IA和PF无变化。结论组胺H1受体参与调节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激活H1受体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兴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后内侧 组胺h1受体 延髓脑片 吸气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前庭功能障碍大鼠前庭内侧核组胺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宇晴 张琦 +2 位作者 张业慧 高梅傲 冷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UL)后大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对前庭功能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单侧迷路破坏(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UL)后大鼠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MVN)组胺受体H1、H2、H3亚型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对前庭功能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9)、假手术组(n=18)、造模组(n=72)。造模组鼓室注射氯仿破坏左侧迷路,假手术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评价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等量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天麻素高、中、低剂量组。天麻素注射液肌注日1次,共3天。采用RQ-PCR法、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Blot法观察各组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1.003±0.085、1.002±0.072、1.005±0.118;0.282±0.026、0.250±0.050、0.248±0.016)比较,模型对照组(1.315±0.078、1.418±0.09、1.467±0.083;0.408±0.056、0.453±0.031、0.403±0.057)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麻素高剂量组(3.392±0.197、3.553±0.189、3.657±0.077;0.571±0.034、0.572±0.078、0.600±0.061)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天麻素上调前庭功能障碍大鼠MVN中组胺受体H1、H2、H3 mRNA及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促进大鼠前庭代偿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迷路破坏术 前庭代偿 前庭内侧核组胺受体h1、h2、h3 天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对脑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1-596,共6页
中枢组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在脑缺血后神经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参与调节脑缺血各个阶段的病理发生过程,提示组胺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多靶点脑保护剂。深入研究组胺与脑缺血的内在关系,将为组胺类药物应... 中枢组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调质,在脑缺血后神经损伤及神经功能恢复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其参与调节脑缺血各个阶段的病理发生过程,提示组胺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多靶点脑保护剂。深入研究组胺与脑缺血的内在关系,将为组胺类药物应用于临床奠定基础,为脑缺血的治疗开拓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组胺 多靶点 h1受体 h2受体 h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