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诗运动的“前喻文化”特质
1
作者 章亚昕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0-124,共5页
借用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代沟理论术语,可以说在华夏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一种为前喻文化制约下的中西文化撞击态势,一种为同喻文化制约下的中西文化磨合态势。总的来看,是后者在逐渐替代前者。正由于前喻文化长... 借用美国人类学家米德的代沟理论术语,可以说在华夏现代文化转型过程中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态势:一种为前喻文化制约下的中西文化撞击态势,一种为同喻文化制约下的中西文化磨合态势。总的来看,是后者在逐渐替代前者。正由于前喻文化长期制约了新诗运动的价值取向与历史走向,新诗才表现出喜新厌旧的激进型艺术特质——长处在于创新有余,短处则在于积累不足;而一旦中西文化撞击被代之以相互磨合过程,同喻文化就可以取代前喻文化。这种文化现象,有助于现代诗形成相对稳定的艺术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喻文化 文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喻文化模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困境及突破 被引量:19
2
作者 马知遥 刘智英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70,共8页
文化传承有其特有的模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为我们探索出了3种文化传承模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取得持续性发展与延续,传承是其重要的一环。论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通过... 文化传承有其特有的模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为我们探索出了3种文化传承模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取得持续性发展与延续,传承是其重要的一环。论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通过对文化传承模式的特点分析,解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点,以及传承人在不同文化传承模式下出现的困境,为当下传承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喻文化 文化 文化 非遗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德的文化传播观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被引量:6
3
作者 林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3-136,共4页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教育人类学家米德(M.Mead)提出的文化传递过程的三种模式。笔者从这三种文化模式出发,立足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探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 前喻文化 文化 文化 高师音乐教育 教师与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区域建模多元形态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颖 余国源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2-45,共4页
名师工作室是打造中小学名优教师队伍的有效栽体。名师工作室应坚持普教、职教及科研跨界共同体“三名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名师的学科布局统筹模式;坚持课例、课题、课程“三课联动”,形成区域名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模式;坚持基于个体研修... 名师工作室是打造中小学名优教师队伍的有效栽体。名师工作室应坚持普教、职教及科研跨界共同体“三名集群”发展,形成区域名师的学科布局统筹模式;坚持课例、课题、课程“三课联动”,形成区域名师的专业能力提升模式;坚持基于个体研修培育“自喻文化”、基于同伴合作培育“互喻文化”、基于专家引领培育“前喻文化”,形成区域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师者形象的文化生态模式,由此形成名师工作室研修共同体的区域建模多元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师工作室 研修共同体 专业价值 三名集群 专业能力 三课联动 专业精神 文化 文化 前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