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辽西低凸起南倾没端前古近系断裂特征及对潜山地层控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帆 陈宇航 +4 位作者 张新涛 余一欣 柳永军 张震 牛月萌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3,共10页
渤海辽西低凸起南倾没端紧邻渤中凹陷和秦南凹陷,是环渤中凹陷重要的潜山勘探目标区,前古近系断裂对潜山地层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结合钻井资料和区域演化背景,对辽西低凸起南倾没端前古近系断裂发育及对... 渤海辽西低凸起南倾没端紧邻渤中凹陷和秦南凹陷,是环渤中凹陷重要的潜山勘探目标区,前古近系断裂对潜山地层的分布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结合钻井资料和区域演化背景,对辽西低凸起南倾没端前古近系断裂发育及对潜山地层控制作用进行分析。辽西低凸起南倾没端前古近系主要发育负反转断裂、伸展-走滑复合断裂以及伸展断裂,在剖面上多组合成叠瓦式、似花状、“Y”型以及多米诺式等构造样式。平面上,前古近系断裂主要呈NW向、NE—NNE向以及NE—NEE展布。前古近系断裂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等多期次活动,其中印支期断裂发生逆冲推覆,控制了古生界的展布,而燕山期逆冲断裂发生反转和新生成的伸展断裂共同控制了中生界的发育。喜山期在近SN向伸展应力影响下,部分燕山期断裂发生复活,形成伸展-走滑复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辽西低凸起 前古近系 断裂 潜山 潜山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前古近系断裂活动性分析
2
作者 岳颖 罗荣涛 柴浩栋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8期109-111,共3页
在被动构造发育程度的表征中,首先利用断层生长指数、断层落差、断层活动速率等方法表征断裂的发育强度,从而确定主动断裂与被动断裂,进一步研究主动断裂对构造单元演化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前古近系的构造演化规律和周边断层发育及演化... 在被动构造发育程度的表征中,首先利用断层生长指数、断层落差、断层活动速率等方法表征断裂的发育强度,从而确定主动断裂与被动断裂,进一步研究主动断裂对构造单元演化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前古近系的构造演化规律和周边断层发育及演化具有密切的关联,因而对周边的主要断层进行分析。综合对东营凹陷及其周边主要断裂的断层活动速率统计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及其周边的断层活动时期差别较大,陈南断裂在中生代、新生代的活动强度最大,结合东营凹陷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沉积体系发育等特征,明确陈南断裂为东营凹陷前古近纪发育的主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活动性 生长指数 前古近系 主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前古近系地层展布特征研究
3
作者 岳颖 沈正春 +4 位作者 罗荣涛 潘佳 商伟 张伟忠 宋艳阁 《复杂油气藏》 2022年第1期35-39,共5页
东营凹陷前古近系地层结构复杂,地层展布南北、东西方向差异较大,地层划分与对比难度较大。在宏观分析华北板块构造演化特征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录井岩性组合、测井电性和地震反射等特征分析,建立了各层组地层划分与对比标志,明确了... 东营凹陷前古近系地层结构复杂,地层展布南北、东西方向差异较大,地层划分与对比难度较大。在宏观分析华北板块构造演化特征基础上,通过野外露头、录井岩性组合、测井电性和地震反射等特征分析,建立了各层组地层划分与对比标志,明确了东营凹陷地层区域展布差异性,解剖了典型地区地层发育特征,研究了上古生界两种构造反转样式,以及构造反转运动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为后续勘探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展布 构造负反转 前古近系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素录井技术在南海海域前古近系钻井作业中的应用
4
作者 柴华 王瑞科 付群超 《石化技术》 2025年第2期313-315,共3页
南海海域前古近系钻井作业因其复杂的地质构造而面临许多挑战。探讨了元素录井技术在南海海域前古近系钻井作业中的多方面应用,特别是在复杂岩性识别、低渗储层分析、油气层分布预测及钻井风险预防等方面。通过具体的应用实践,展示了元... 南海海域前古近系钻井作业因其复杂的地质构造而面临许多挑战。探讨了元素录井技术在南海海域前古近系钻井作业中的多方面应用,特别是在复杂岩性识别、低渗储层分析、油气层分布预测及钻井风险预防等方面。通过具体的应用实践,展示了元素录井技术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如何有效地应用于南海复杂地质结构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元素录井技术不仅能提高钻探精确性,还能显著优化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为油气开发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录井技术 南海前古近系 岩性识别 储层分析 油气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保存条件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蒋有录 刘佳 +2 位作者 苏圣民 刘景东 胡洪瑾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共11页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的保存条件至关重要,探讨保存条件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统计资料,结合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探讨渤海湾盆地盖层、抬升剥蚀作用和断裂作用对潜山油气保存及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不同层... 渤海湾盆地潜山油气藏的保存条件至关重要,探讨保存条件对潜山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大量统计资料,结合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探讨渤海湾盆地盖层、抬升剥蚀作用和断裂作用对潜山油气保存及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不同层系潜山油气相态及来源不尽相同,前古生界、下古生界和中生界以油藏为主,为它源型油气藏,而上古生界以气藏为主,主要为自源型油气藏;研究区共发育5套区域盖层,石炭—二叠系盖层对天然气封盖能力强,新近系泥岩仅能作为油藏的盖层;不同时期形成的潜山油气藏的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早期形成的潜山油气藏因后期构造作用遭到破坏,大多数潜山油气藏主要为古近纪末和新近纪—第四纪形成;断盖配置及断层封闭性控制潜山油气藏的保存,可划分为A型、B型和C型3类断盖组合样式,其中C型断盖组合样式最有利于潜山油气的富集与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古近系 保存条件 盖层 抬升剥蚀作用 断盖配置 潜山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