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辐照对瓷器热释光前剂量法测年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安健 李其江 +1 位作者 李锦伟 林子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2,共7页
热释光技术通过释放瓷器烧制至今累计的辐射量来计算瓷器的年龄,而人工辐照对热释光的鉴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人工辐照可以增加瓷器的“年龄”,从而将一件“新”的瓷器变成一件“旧”的瓷器。通过易接触瓷器的辐照源(高铁站等场所的... 热释光技术通过释放瓷器烧制至今累计的辐射量来计算瓷器的年龄,而人工辐照对热释光的鉴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人工辐照可以增加瓷器的“年龄”,从而将一件“新”的瓷器变成一件“旧”的瓷器。通过易接触瓷器的辐照源(高铁站等场所的安检、实验室的人工辐照、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对瓷器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高铁站等场所的安检装置对瓷器测年并不能造成影响;常规时间的XRF测试对瓷器的断代不会产生影响;实验室中的辐射剂量能够定量增大瓷器的热释光年代,实验室人工辐照剂量对瓷器年龄的影响的呈线性规律,瓷器在实验室接受人工辐照时间过长将出现辐照吸收衰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人工辐照 前剂量技术 瓷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古代瓷器热释光前剂量法测年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林子薇 李锦伟 +3 位作者 张茂林 高锦君 吴安健 于啸天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9-1047,共9页
热释光测年技术是鉴定古陶瓷真伪和断代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瓷器所释放的光子能量判断出瓷器从高温烧制后所接受的环境背景辐射能量总和,从而估算自高温烧制时间点至今所经过的时间。然而,若瓷器在保存过程中遭遇高温事件,其内部晶体累... 热释光测年技术是鉴定古陶瓷真伪和断代的重要手段,通过测量瓷器所释放的光子能量判断出瓷器从高温烧制后所接受的环境背景辐射能量总和,从而估算自高温烧制时间点至今所经过的时间。然而,若瓷器在保存过程中遭遇高温事件,其内部晶体累积的热释光能量将被全部或部分释放,导致测得的年龄可能并非瓷器烧制的真实年代。本研究通过实验,对古瓷器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进行热处理,并利用热释光前剂量技术测量累计辐射剂量,以探讨热处理温度对热释光测年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300℃以下的热处理对测年结果无显著影响;当温度超过400℃时,测年结果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温度达到600℃以上时,热释光信号完全消失。因此,为确保热释光测年的准确性,需要详细了解古瓷器的受热历史,当样品本底异常高的时候,应该考虑该样品是否经历过高温热事件。如果在古瓷器保存和修复过程中需要进行热处理,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00℃以下,以避免对热释光信号造成干扰。这一发现对古陶瓷鉴定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测年 热处理温度 前剂量技术 古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释光前剂量激活法与熄灭法测定瓷器年代结果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夏君定 吴婧玮 +1 位作者 熊樱菲 龚玉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0年第4期35-41,共7页
为找到一个合适的测定不同时代烧制瓷器样品年代的热释光测年方法,用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与前剂量激活法分别测定97个现代、民国、清代、明代、元代、宋代、五代以及唐代瓷器样品的古剂量。研究结果表明对现代、民国以及清代晚期烧制的... 为找到一个合适的测定不同时代烧制瓷器样品年代的热释光测年方法,用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与前剂量激活法分别测定97个现代、民国、清代、明代、元代、宋代、五代以及唐代瓷器样品的古剂量。研究结果表明对现代、民国以及清代晚期烧制的瓷器样品采用热释光前剂量激活法测定,可以获得比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更为准确的结果。对于清代中、早期、明代晚期的瓷器样品用两种方法测定的古剂量结果基本相同。但对于明代中、早期、元代、宋代、五代与唐代以及年代更长的瓷器样品,则采用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测定可以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而前剂量激活法无法用于这些年代较长的瓷器样品年代测定。因此,采用合适的热释光方法测定不同年代烧制的瓷器样品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前剂量熄灭法 前剂量激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石英砂前剂量敏化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戴光复 苑淑渝 +2 位作者 常贺新 孙凯 张良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59-463,共5页
前剂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先前已接受过辐射照射的石英晶体,经适当温度激活后,其110℃峰热释光(TL)灵敏度明显增加的效应(前剂量敏化效应),进行回顾性剂量测量的技术。作者对国产石英砂的前剂量敏化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观... 前剂量技术是一种利用先前已接受过辐射照射的石英晶体,经适当温度激活后,其110℃峰热释光(TL)灵敏度明显增加的效应(前剂量敏化效应),进行回顾性剂量测量的技术。作者对国产石英砂的前剂量敏化效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观测了石英样品110℃峰TL响应与激活温度和激活时间的关系,前剂量的线性响应范围,激活后110℃峰TL响应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剂量 激活温度 TL响应 电离辐射 晶体 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前剂量热释光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英 张继红 +1 位作者 马燕 万俊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3-486,共4页
本文以国产分析纯石英为例,通过对样品的处理方法、测量仪器的参数优化以及影响石英前剂量热释光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石英前剂量110℃峰热释光信号测量方法。本文的实验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较好,表明本方法在现有研究... 本文以国产分析纯石英为例,通过对样品的处理方法、测量仪器的参数优化以及影响石英前剂量热释光强度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石英前剂量110℃峰热释光信号测量方法。本文的实验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较好,表明本方法在现有研究条件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前剂量 热释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的热释光前剂量特征及其在地学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尹功明 李盛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37-41,共5页
石英矿物有一个 110℃低温的热释光信号峰 ,此峰对剂量响应极为灵敏 ,不同的受热历史具有不同的灵敏度 ,可以通过少量的样品获得热释光古剂量值 ,样品处理和测量可以不在暗室内操作。该峰已广泛应用于古陶瓷的真假鉴定之中。介绍石英的... 石英矿物有一个 110℃低温的热释光信号峰 ,此峰对剂量响应极为灵敏 ,不同的受热历史具有不同的灵敏度 ,可以通过少量的样品获得热释光古剂量值 ,样品处理和测量可以不在暗室内操作。该峰已广泛应用于古陶瓷的真假鉴定之中。介绍石英的低温峰特征 ,以及在地学上初步应用研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热释光 前剂量 年龄测定 低温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器的热释光年代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维达 夏君定 周智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2年第B12期239-257,共19页
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39件历代瓷器的热释光年代。结果表明,热释光年代与考古年代在一个标准偏差(±1σ)为29%以内的一致性非常良好。这样的误差在瓷器年代测定中是可以接受的。
关键词 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技术 饱和指数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剂量热释光测定年代方法
8
作者 王维达 周智新 +2 位作者 夏君定 梁宝鎏 M.J.Storkes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5年第2期21-27,共7页
分析了三种测量方法──多次激活、加剂量法和钉子技术的优缺点,并对细粒石英前剂量方法进行了专门研究。结果表明,细粒五英前剂量方法测量简便,减少了来自多次激活、试验剂量和归一引起的误差,最小可测年龄能达到几十年。
关键词 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技术 细粒石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血糖管理的餐前胰岛素剂量贝叶斯学习优化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史大威 蔡德恒 +2 位作者 刘蔚 王军政 纪立农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15-1927,共13页
餐前胰岛素剂量精准决策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关键.临床治疗中胰岛素剂量调整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具有典型的小样本特征;数据驱动建模在该情形下无法准确学习患者餐后血糖代谢规律,难以确保胰岛素剂量的安全和有效决策.针对这... 餐前胰岛素剂量精准决策是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关键.临床治疗中胰岛素剂量调整一般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具有典型的小样本特征;数据驱动建模在该情形下无法准确学习患者餐后血糖代谢规律,难以确保胰岛素剂量的安全和有效决策.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一种临床经验辅助的餐前胰岛素剂量自适应优化决策框架,构建高斯过程血糖预测模型和模型有效性在线评估机制,提出基于历史剂量和临床经验决策约束的贝叶斯优化方法,实现小样本下餐后血糖轨迹的安全预测和餐前胰岛素注射剂量的优化决策.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接受的UVA/Padova T1DM平台测试结果和1型糖尿病患者实际临床数据决策结果充分验证.可为餐前胰岛素剂量智能决策及临床试验提供方法基础和技术支持,也为中国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水平的有效改善,提供了精准医学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剂量决策 数据驱动建模 贝叶斯优化 临床经验 临床数据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出水陶瓷器释光测年研究
10
作者 石玲玲 辛礼学 +2 位作者 张凝灏 李剑 席光兰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71,共11页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岛东南部,西邻越南陆架,东南为西沙群岛的北部岛礁,是我国南海深海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开展的深海考古调查表明... 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位于海南岛东南部,西邻越南陆架,东南为西沙群岛的北部岛礁,是我国南海深海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联合开展的深海考古调查表明,该遗址包含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竹木器等遗物,为探索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了获取该遗址的绝对年代,本研究利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对两件青花瓷器和三件青釉瓷器进行了热释光测年,通过热激活特性测试确定了最佳热激活温度,并通过等效剂量坪选择合适的积分区间;采用单片再生剂量法对两件酱釉陶器进行了光释光测年,通过预热坪和剂量恢复测试确定了适宜的测量条件。最终,多种测年材料和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批陶瓷器的烧造年代大致为明中期,该测年结果与传统类型学和款识纪年推断的年代在误差范围内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船 瓷器 陶器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 光释光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沙群岛“石屿二号”沉船遗址出水青花瓷器的测年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玲玲 范安川 +4 位作者 李剑 张凝灏 李媛 辛礼学 金正耀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石屿二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群岛石屿东侧的珊瑚礁石上,是西沙群岛海域一处重要水下文化遗存。该遗址出水了青花、卵白釉、白釉、青灰釉、酱釉等多种瓷器,是探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外销瓷贸易的关键窗口。虽然前人通过青花瓷器类型学... “石屿二号”沉船遗址位于西沙群岛石屿东侧的珊瑚礁石上,是西沙群岛海域一处重要水下文化遗存。该遗址出水了青花、卵白釉、白釉、青灰釉、酱釉等多种瓷器,是探索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外销瓷贸易的关键窗口。虽然前人通过青花瓷器类型学分析确定了遗址的相对年代,但由于未发现船体痕迹无法进行碳十四测年,而热释光测年方法则为确定遗址的绝对年代提供了一种替代手段。为了探究该遗址出水青花瓷器的热释光性质及年代,本研究利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对16件青花瓷片进行了古剂量测试。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样品的放射性元素U、Th、40K的含量。在剂量率的计算过程中综合考虑了样品的经纬度、埋藏深度、含水率以及放射性元素含量等参数,并首次使用综合矿物分析(TIMA)揭示了瓷胎中的石英粒径分布情况,以提高剂量率计算的准确度。热释光年代结果表明,这批青花瓷烧制于元代至明代早期,在释光有限的误差范围内符合传统鉴定方法得出的该遗址属于元代这一结论。这有助于揭示该历史时期相关器物的制作工艺、实际用途和可能的产地。此外,这也为理解该历史时期青花瓷器在海上贸易中的传播路径、交易规模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研究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屿二号 沉船遗址 青花瓷 释光测年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维达 梁宝鎏 夏君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2期1-8,共8页
本工作从标准的 (即线性的 )前剂量技术着手 ,研究了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方法。在这个研究中 ,发现了瓷器的灵敏度对剂量的非线性响应和灵敏度随剂量变化的指数模式。因此 ,一个用饱和指数拟合的方法被提了出来。实验表明 ,这是一个测... 本工作从标准的 (即线性的 )前剂量技术着手 ,研究了瓷器热释光测定年代的方法。在这个研究中 ,发现了瓷器的灵敏度对剂量的非线性响应和灵敏度随剂量变化的指数模式。因此 ,一个用饱和指数拟合的方法被提了出来。实验表明 ,这是一个测定瓷器年代的成功方法。另外 ,还对一些与测定年代有关的复杂因素进行了讨论。例如 ,当少数瓷器的灵敏度与剂量不呈指数关系时 ,就要改变拟合模式或者采用B的平均值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器 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技术 饱和指数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窑青瓷的辐照熄灭测试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君定 吴婧玮 +1 位作者 熊樱菲 龚玉武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0-66,共7页
熄灭率是研究瓷器辐照熄灭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一件古瓷器能否用热释光前剂量技术测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件瓷器的熄灭率太低,这件瓷器就不能用前剂量技术测定年代,或测定得到的年代结果误差会很大。为此,本工作对中国最早... 熄灭率是研究瓷器辐照熄灭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衡量一件古瓷器能否用热释光前剂量技术测定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一件瓷器的熄灭率太低,这件瓷器就不能用前剂量技术测定年代,或测定得到的年代结果误差会很大。为此,本工作对中国最早的青瓷——浙江慈溪上林湖唐代、五代及宋代的10个越窑古窑址的78件青瓷样品进行了辐照熄灭率测试研究。测试结果分别获得了各测定样品的"辐照熄灭率"。越窑青瓷样品的平均熄灭率为11.38%,这样的熄灭率保证了热释光灵敏度曲线测量时有足够的分辨率,也保证了应用热释光前剂量熄灭法测定越窑瓷器样品年代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窑青瓷 前剂量技术 辐照熄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瓷的三种年代测定方法结果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君定 梁宝鎏 +1 位作者 王维达 李德卉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4年第4期17-21,共5页
采用常规的热释光细粒混合矿物法、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以及单片再生剂量光释光法三种测年方法 ,对中国上海、浙江萧山地区出土的 7件西周、春秋、战国以及汉代的原始瓷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 ,并对测得的每个样品的 3个年代结果与已知... 采用常规的热释光细粒混合矿物法、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以及单片再生剂量光释光法三种测年方法 ,对中国上海、浙江萧山地区出土的 7件西周、春秋、战国以及汉代的原始瓷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 ,并对测得的每个样品的 3个年代结果与已知年代进行比对。用热释光细粒混合矿物法测定得到了较为理想的年代结果 ,与样品的已知年代结果相比吻合得较好。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得到了该方法的上限饱和年代 ,即距今 180 0年左右。用再生剂量光释光法测定得到了这些样品的年代 ,只是实际年代的 5 0 %— 80 %左右 ,结果不太理想。因此 ,采用热释光细粒混合矿物法测定这类样品的年代 ,只要解决了制样问题 ,还是目前较好的测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释光测年 热释光测年 前剂量技术 原始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释光法测定洛阳唐三彩年代结果比较 被引量:4
15
作者 夏君定 王维达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8年第S1期73-78,共6页
采用前剂量法和细粒混合矿物技术法共测定了11件洛阳唐代、民国与现代三彩样品的年代,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用前剂量法测定11件洛阳三彩样品年代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其中5件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都落在唐代年限范围内;5件烧制于... 采用前剂量法和细粒混合矿物技术法共测定了11件洛阳唐代、民国与现代三彩样品的年代,并对其结果进行了比较。用前剂量法测定11件洛阳三彩样品年代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其中5件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都落在唐代年限范围内;5件烧制于1996年的仿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都在最近几十年范围内;一件民国仿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为距今114年。用细粒混合矿物技术法也测定了上述11件洛阳唐三彩样品的年代。其中5件洛阳唐代三彩样品中只有1件样品的测定年代结果落在唐代年限内;5件烧制于1996年的仿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都在最近二十年范围内,得到了较好的结果。一件民国仿唐代洛阳三彩样品的测定年代为距今882年,其结果显然是错误的。因此,选择合适的热释光方法测定洛阳唐三彩器物的年代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三彩 前剂量 细粒混合矿物技术法 热释光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玻璃个人剂量计
16
作者 肇恒元 苏静玲 +3 位作者 姜金岭 董柳灿 张玉莲 刘淑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1975年第4期342-349,共8页
本文介绍了国产荧光玻璃个人剂量计的特性、测量γ和热中子的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全文包括五部分:(1)荧光玻璃的线性;(2)对光子能量的响应;(3)剂量计的方向性;(4)荧光玻璃的热中子响应;(5)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荧光玻璃 剂量 剂量 测量仪器 热中子 慢中子 滤盒 能量响应 前剂量 入射方向 中子剂量 剂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青龙镇遗址出土瓷器和砖瓦样品热释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婧玮 熊樱菲 +2 位作者 龚玉武 王恩元 王建文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6-49,共14页
利用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对青龙镇出土样品的烧造年代进行检测分析,以求帮助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龙镇瓷器贸易的发展状况。为此,本工作以青龙镇遗址出土瓷器中的67件瓷片及4件砖瓦样品为研究对象,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片样品古... 利用热释光测定年代技术对青龙镇出土样品的烧造年代进行检测分析,以求帮助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青龙镇瓷器贸易的发展状况。为此,本工作以青龙镇遗址出土瓷器中的67件瓷片及4件砖瓦样品为研究对象,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瓷片样品古剂量;用热释光高温细颗粒技术测定砖瓦样品古剂量;用厚源α粒子计数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测量样品年剂量。瓷片样品热释光年代结果从唐代至南宋不等,砖瓦样品年代结果为北宋时期烧造,与文献记载中隆平寺塔的始建时间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年代测定 青龙镇遗址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 高温细颗粒技术 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南省中和镇古城墙砖的热释光测年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婧玮 龚玉武 夏君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3,共6页
采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对海南省中和镇的8件古城门墙砖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研究。由于该地区离海近,粘土中的含沙量非常高,古人在烧制砖时,采用这种粘土作为制砖的原料。烧造时的温度相对高于其它地方烧制的砖。其中4件砖样内部呈灰... 采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对海南省中和镇的8件古城门墙砖样品进行了年代测定研究。由于该地区离海近,粘土中的含沙量非常高,古人在烧制砖时,采用这种粘土作为制砖的原料。烧造时的温度相对高于其它地方烧制的砖。其中4件砖样内部呈灰色,3件砖样内部呈红色,其中1件砖样断面为外围灰色,内部红色。在应用高温细颗粒方法测定这批砖样的年代时,发现样品的高温热释光灵敏度非常差,且不规则,没有"坪曲线",因而无法得出这些古代城门墙砖的具体年代。后采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方法对古砖样品进行了古剂量测定,发现这些样品具有较好的热释光前剂量效应,且样品的热释光灵敏度较高,得到的古剂量具有很好的重复性。热释光测年结果表明,No.2、No.3、No.6、No.8样品的热释光年代分别为:距今590年、575年、530年和580年,为明代早期烧制;No.1、No.4、No.7样品的热释光年代分别为:距今410年、345年和375年,为明代中晚期烧制;No.5样品的年代为距今140年,为清代晚期。经考古人员现场考证,认为No.5样品所处位置存在火烧痕迹。这个火烧时间应该在中国清代晚期,即热释光测定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 古城墙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平银沟遗址陶瓷标本热释光测年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君定 王德义 +4 位作者 陈建彬 胡富强 王白辰 季晓冬 周少华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50-65,190,共17页
应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以及前剂量激活法技术对采、征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大量陶瓷器样品中较典型的101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以及素烧瓷等样品的进行年代测定,分别得到了陶瓷器样品的烧制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采集于银沟遗址... 应用热释光前剂量饱和指数法以及前剂量激活法技术对采、征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大量陶瓷器样品中较典型的101件青白瓷、青瓷、黑釉瓷以及素烧瓷等样品的进行年代测定,分别得到了陶瓷器样品的烧制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采集于银沟遗址的陶瓷样品年代在唐代、五代和宋代范围内,表明银沟遗址从唐代就已经开始烧制瓷器,五代与北宋应是烧制瓷器的鼎盛期。并对10件江西景德镇考古研究所提供的青白瓷样品进行了比对年代测定。得到采集于陕西富平银沟遗址的青白瓷样品的热释光年代明显高于江西景德镇考古所提供的青白瓷样品的年代。为该项目的圆满完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释光年代测定 前剂量技术 饱和指数 剂量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对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热释光年代测定报告
20
作者 王维达 夏君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0年第1期22-26,共5页
应用前剂量饱和指数法对两件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瓷器作了热释光年代测定,得到这两件瓷 器的烧制年代均小于距今100年,否定了成份分析法得到的这两件瓷器系元代真品的错误结论。
关键词 瓷器 热释光测定年代 前剂量 饱和指数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