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睾丸前列腺素D合成酶在毕赤氏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高云 黄宇烽 +1 位作者 夏欣一 马百坤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7-762,共6页
L PGDS是一种双功能蛋白 ,即催化PGD2产生和运输亲脂 疏水分子 .L PGDS主要分布于脑和男性生殖器官 ,并分泌到脑脊液、血清、精液、尿液等体液中 .测定体液中L PGDS的含量可辅助诊断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 L PGDS是一种双功能蛋白 ,即催化PGD2产生和运输亲脂 疏水分子 .L PGDS主要分布于脑和男性生殖器官 ,并分泌到脑脊液、血清、精液、尿液等体液中 .测定体液中L PGDS的含量可辅助诊断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 .在毕赤氏酵母中表达人睾丸前列腺素D合成酶 ,以利于进一步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 .用PCR的方法从质粒pGEX 2T htL PGDS上扩增出人睾丸L PGDS成熟肽基因编码序列 ,经测序证实后 ,将其插入到质粒pPIC9中 ,构建该基因的酵母表达质粒 .电转化毕赤氏酵母GS1 1 5 ,经甲醇诱导后 ,可实现L PGDS的高效、分泌性表达 .镍离子亲合层析法对表达上清进行纯化 ,SDS PAGE分析证实 ,在 2 7kD处有重组蛋白的表达 ,表达量为 2 7mg L .纯化蛋白可与视黄酸结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d合成酶 酵母表达系统 金属亲合层析 糖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睾丸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陆金春 张锡然 黄宇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将获得纯化的重组人睾丸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 方法: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2T/htL-PGDS的表达,用谷胱甘肽琼脂糖珠亲和并纯化重组融合蛋白GST/htL-PGDS,再... 目的:将获得纯化的重组人睾丸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用于基础和临床研究. 方法:在原核表达系统中,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2T/htL-PGDS的表达,用谷胱甘肽琼脂糖珠亲和并纯化重组融合蛋白GST/htL-PGDS,再用凝血酶裂解融合蛋白,从而获得纯化的重组L-PGDS.对表达纯化重组蛋白的质粒进行DNA测序,并对重组蛋白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鉴定其是否为所需目的蛋白. 结果:用IPTG诱导重组质粒pGEX-2T/htL-PGDS表达的最佳浓度为1 mmol/L,最佳时间为4 h.在此基础上获得的融合蛋白用凝血酶裂解后获得单一纯化的重组蛋白L-PGDS,最佳裂解时间为2 h.SDS-PAGE和DNA测序证实,所获的重组蛋白确系所需目的蛋白. 结论:用上述方法可获得纯化的人睾丸L-PG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GEX-2T 原核表达 睾丸 前列腺素d合成酶 纯化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前列腺素D合成酶嵌合抗体基因的构建
3
作者 朱国华 陈德宇 +1 位作者 许晓风 黄宇烽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2,共5页
 采用RT PCR技术,从 1株稳定分泌抗人L-PGDS单克隆抗体的鼠杂交瘤细胞中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得 2个Vκ和 1个VH.序列经Igblast比对分析,其中 1个Vκ为鼠骨髓瘤细胞系内固有的无功能基因;另一Vκ和VH具备鼠抗体可变区特征,为抗体功能...  采用RT PCR技术,从 1株稳定分泌抗人L-PGDS单克隆抗体的鼠杂交瘤细胞中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得 2个Vκ和 1个VH.序列经Igblast比对分析,其中 1个Vκ为鼠骨髓瘤细胞系内固有的无功能基因;另一Vκ和VH具备鼠抗体可变区特征,为抗体功能基因.经双酶切,将抗体可变区功能基因分别与表达载体pAG4622、pAH4604中的人IgG相应恒定区相连,构建成抗人L-PGDS的人 鼠嵌合抗体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L-PGdS RT-PCR技术 单克隆抗体 可变区基因 杂交瘤细胞 老鼠 前列腺素d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D合成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精子中的定位
4
作者 陈德宇 朱国华 +1 位作者 黄宇烽 周开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单克隆抗体,探讨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在精子表面的定位与分布。方法用毕氏酵母表达的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杂交瘤,产生单克隆抗体,ELISA与Westernb... 目的制备小鼠抗人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单克隆抗体,探讨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在精子表面的定位与分布。方法用毕氏酵母表达的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作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杂交瘤,产生单克隆抗体,ELISA与Westernblot分析鉴定其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探讨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在人精子表面的分布与定位。结果获得了1株抗人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单克隆抗体,其效价为1∶1000,抗体亲和力为2×108molL,小鼠IgG亚型为IgG1,Westernblot结果显示该抗体能特异性识别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组化结果显示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定位于人精子表面。结论成功制备了1株鼠抗人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单克隆抗体,精子的表面有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ocah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 单克隆抗体 分布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水平在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日间过度嗜睡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配配 闫涵 +6 位作者 李清华 张驰 董霄松 安海燕 李静 赵龙 韩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4454-4458,共5页
背景前列腺素D2(PGD2)通过其受体DP1诱导腺苷生成,发挥强效促眠效果。近年来研究显示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PGD2-DP1通路异常,合成PGD2的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中枢系统PGD2关键合成酶)可能参与了该类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 背景前列腺素D2(PGD2)通过其受体DP1诱导腺苷生成,发挥强效促眠效果。近年来研究显示发作性睡病患者存在PGD2-DP1通路异常,合成PGD2的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中枢系统PGD2关键合成酶)可能参与了该类患者日间过度嗜睡(EDS)的调节。目的探讨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脑脊液(CSF)和血清L-PGDS水平的变化,以及L-PGDS在EDS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收治的79例1型发作性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NT1组),选取同期就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腿部手术接受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NT1组进行日间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计算睡眠潜伏期(SL)及睡眠起始快速眼动睡眠(SOREMPs)次数;两组均检测血清L-PGDS,CSF L-PGDS、HCRT水平及HLA-DQB1*0602表型。结果两组年龄、性别、BMI和HLA-DQB1*0602阳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SF HCRT水平高于NT1组,CSF(P=0.029)和血清(P<0.001)L-PGDS水平低于NT1组。NT1组、对照组CSF L-PGDS水平与CSF HCRT均无相关性(NT1组:rs=-0.160,P=0.159;对照组:rs=-0.179,P=0.229)。对照组(rs=0.358,P=0.014)和NT1组(rs=0.267,P=0.017)年龄与CSF L-PGDS水平均呈正相关。年龄与血清L-PGDS水平无相关关系(对照组:rs=-0.251,P=0.088,NT1组:rs=-0.058,P=0.612)。CSF L-PGDS及血清L-PGDS与BMI均无相关关系(CSF L-PGDS:对照组:rs=-0.097,P=0.521,NT1组:rs=0.122,P=0.283;血清L-PGDS:对照组:rs=-0183,P=0.223,NT1组:rs=0.188,P=0.098)。对NT1组和对照组年龄、性别及BMI进行1∶1匹配,获得了12组配对样本。匹配后,NT1组CSF L-PGDS及血清L-PGD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血清和CSF L-PGD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提示L-PGDS在EDS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嗜睡性障碍 发作性睡病 前列腺 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 下丘脑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D_2的睡眠调节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傅昌芳 洪宗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321-1325,共5页
前列腺素D2(PGD2)是由前列腺素D2合成酶合成的一种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PGD2具有睡眠调节作用,其机理为PGD2与前列腺素D2受体结合,升高基底前脑部位细胞外腺苷水平。腺苷通过腺苷A2A受体激活睡眠调节中枢(腹外侧视前区,VLPO)神... 前列腺素D2(PGD2)是由前列腺素D2合成酶合成的一种二十碳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PGD2具有睡眠调节作用,其机理为PGD2与前列腺素D2受体结合,升高基底前脑部位细胞外腺苷水平。腺苷通过腺苷A2A受体激活睡眠调节中枢(腹外侧视前区,VLPO)神经元,并通过GABA抑制觉醒调节中枢(结节乳头核,TMN)组胺能神经元而导致睡眠。对PGD2睡眠调节作用及其机理进行研究,有望开发出新型的镇静催眠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d2 睡眠 前列腺d2合成酶 前列腺d2受体 腺苷 腺苷A2A受体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mPGES-1、L-PGDS的表达及辛伐他汀预处理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龙 李新华 +2 位作者 刘恒方 张普 邹永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51-1253,共3页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1型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组分别为小剂量及大剂量辛伐他... 目的:探索辛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组织1型膜相关前列腺素E合成酶(mPGES-1)、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A组为正常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组分别为小剂量及大剂量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均为8只。药物治疗4周后取主动脉弓HE染色和RT-PCR检测mPGES-1、L-PGDS的表达。结果:(1)与A组比较B、C、D组mPGES-1、L-PGDS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mPGES-1、L-PGDS表达无差异(P<0.05);(2)与B组比较C、D组mPGES-1表达降低(P<0.05),而L-PGDS表达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通过调节炎性因子表达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Lipocalin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 1型膜相关前列腺E合成酶: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