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番茄汁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罗琼 庞雅琴 +4 位作者 崔晓燕 王丽红 闫俊 杨明亮 曾秀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番茄汁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方法:番茄红素及不同浓度番茄汁作用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48h;采用生长曲线及噻唑蓝(MTT)法检测番茄汁、番茄红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原位(缺口)末... 目的:探讨番茄汁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方法:番茄红素及不同浓度番茄汁作用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48h;采用生长曲线及噻唑蓝(MTT)法检测番茄汁、番茄红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峰。结果:番茄汁、番茄红素能显著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生长;TUNEL方法检测呈阳性;流式细胞仪分析图上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峰。以上各指标中,番茄汁随着浓度增大其作用加强;低剂量组的作用虽比番茄红素组差,中剂量组的作用与番茄红素组相比无差别,高剂量组的作用比番茄红素组强。结论:番茄汁对抗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作用,除番茄红素外,可能还存在其他抗癌成分的交互作用。番茄汁、番茄红素对PC-3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机理可能与其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汁 番茄红素 前列腺癌pc-3细胞 生长抑制作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丽 商学军 滕文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82-787,共6页
该文研究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分析GSE诱导PC-3细胞凋亡的途径。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GSE对PC-3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GSE对PC-3细胞引起的形态学改变;碘化丙啶(PI)、... 该文研究葡萄籽提取物(GSE)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凋亡作用,分析GSE诱导PC-3细胞凋亡的途径。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测定GSE对PC-3细胞的毒性作用;利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GSE对PC-3细胞引起的形态学改变;碘化丙啶(PI)、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双染法观察GSE诱导PC-3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探索细胞凋亡途径。结果表明,MTT法测定GSE能显著抑制PC-3细胞生长。倒置显微镜、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形态改变。PI染色显示,GSE将PC-3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GSE诱导PC-3细胞凋亡,AO/EB染色,荧光显微镜下可明显看到凋亡细胞、死亡细胞。Western blot显示GSE通过caspase途径诱导细胞凋亡。从细胞和亚细胞水平研究证实了GSE对人雄激素非依赖性PCaPC-3细胞具有毒性作用,GSE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PC-3细胞凋亡和坏死,抑制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前列腺癌pc-3细胞 细胞凋亡 凋亡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娄田田 杜娟 +1 位作者 陈祥盛 李尚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2期61-63,68,共4页
本文采用MTT法检测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研究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斑蝥素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且在浓度为1、2.5、5、10、15、20μmol/L时,... 本文采用MTT法检测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研究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斑蝥素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且在浓度为1、2.5、5、10、15、20μmol/L时,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斑蝥素作用前列腺癌PC-3细胞24、48、72 h的IC50分别为9.91、4.07、1.40μmol/L。可见斑蝥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蝥素 前列腺癌pc-3细胞 抑制作用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黄酮制备及体外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波 向晓玲 +3 位作者 王微 李春松 吴晓琴 沈建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2,160,共7页
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沙棘黄酮初提物,用10%、30%、50%乙醇溶液梯度洗脱,以总黄酮含量和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筛选纯化样品;采用MTT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沙棘黄酮样品体外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 采用AB-8大孔树脂纯化沙棘黄酮初提物,用10%、30%、50%乙醇溶液梯度洗脱,以总黄酮含量和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筛选纯化样品;采用MTT法、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沙棘黄酮样品体外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50%乙醇梯度洗脱样品(S50)中,总黄酮含量达到25.42%;水解后得到SH50样品,其槲皮素、异鼠李素含量分别达到5.03%、18.64%;25μg/m L的SH50样品对PC-3细胞即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同时25μg/m L的SH50样品作用48 h即可显著诱导细胞凋亡(P<0.01),并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此外,样品可提高Bax蛋白和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说明沙棘黄酮SH50样品对体外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调节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黄酮 前列腺 pc-3细胞 抑制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荧光标记及其脊椎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5
作者 崔明星 詹新立 +3 位作者 刘会江 贺聚良 顾容赫 黄圣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建立其在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前列腺癌脊柱转移模型。方法常规肿瘤细胞培养、传代,在细胞状态最佳时以不同病毒感染复数实行GFP慢病毒对PC-3的感染,7 ... 目的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进行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并建立其在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的前列腺癌脊柱转移模型。方法常规肿瘤细胞培养、传代,在细胞状态最佳时以不同病毒感染复数实行GFP慢病毒对PC-3的感染,7 d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在PC-3的表达情况。选取感染GFP阳性表达率最高的孔继续扩大培养,然后采用悬液注射于小鼠的下腔静脉,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直接观察肿瘤生长及转移,3个月后处死荷瘤鼠,常规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果经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绿光,并可在体内、外持续稳定表达;下腔静脉注射1.5×l06转染后的前列腺癌细胞后1周即可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观察到腰背部有绿色荧光显像,4周时可见表达绿色荧光的肿瘤增大,肿瘤骨转移率为19%(3/16);3个月后解剖裸鼠可见有3只裸鼠腰椎有肿瘤浸润,与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结果一致,转移率约为19%(3/16)。结论 GFP慢病毒能够高效标记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且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并能够持久稳定表达;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成功地建立了裸鼠脊柱骨转移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前列腺癌骨转移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pc-3细胞 慢病毒属 绿色荧光蛋白 动物模型 活体荧光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4基因联合电离辐射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永哲 吴丛梅 +1 位作者 倪冠英 金顺子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基因联合X射线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为IL-24基因联合电离辐射治疗肿瘤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检测电离辐射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分为假照射组及2、4、6、8、12和18GyX射线照射组;检测IL-24目的...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基因联合X射线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影响,为IL-24基因联合电离辐射治疗肿瘤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检测电离辐射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分为假照射组及2、4、6、8、12和18GyX射线照射组;检测IL-24目的基因的表达分为对照组(0.01mol.L-1PBS)、空载体组[pcDNA3.1(+)载体]和IL-24基因组;检测IL-24基因联合电离辐射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IL-24基因组、单纯照射组(6Gy)、空载体联合照射组以及IL-24基因联合照射组。碱裂解法提取纯化质粒DNA,用PEI转染质粒DNA至PC-3细胞中,目的基因表达的检测采用RT-PCR法。AnnexinV-FITC和PI双染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与假照组比较,2和4GyX射线照射48h后PC-3细胞凋亡百分率无明显变化,6GyX射线照射后细胞凋亡百分率开始明显升高(P<0.01),且细胞凋亡百分率随剂量增大而增加,约是假照组的1.6~3.0倍。PC-3细胞中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均未观察到IL-24基因的表达,而IL-24基因组则可见IL-24基因的表达;以上3组均有GAPDH基因的表达。IL-24基因联合照射组与对照组、空载体组、IL-24基因组、单纯照射组和空载体联合照射组比较,早期凋亡细胞数均有上升趋势,除单纯照射组外,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晚期凋亡和坏死细胞数也均有上升趋势,其中与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和空载体联合照射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或P<0.001);凋亡和坏死的总细胞数均有上升趋势,除IL-24基因组外,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IL-24基因联合电离辐射能够有效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24 辐射 电离 前列腺肿瘤 pc-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eylenone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蕾蕾 李如意 +4 位作者 张丽静 陈丹 霍小位 李立勇 曹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813,共6页
目的研究(4R,5S,6S)-4-苯甲酰氧基-6-[(苯甲酰氧基)甲基]-5,6-二羟基-2-环己烯-1-酮Zeylenone(Zey)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Zey对PC-3细胞和正常前列腺基质细胞WPMY-1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平板... 目的研究(4R,5S,6S)-4-苯甲酰氧基-6-[(苯甲酰氧基)甲基]-5,6-二羟基-2-环己烯-1-酮Zeylenone(Zey)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Zey对PC-3细胞和正常前列腺基质细胞WPMY-1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Zey对PC-3细胞克隆形成的作用,AO/EB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JC-1染色观察Zey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凋亡细胞比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Caspase-8、Caspase-3、Caspase-7和PARP的激活及Bcl-2、Bax、Bid、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Zey可以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对正常前列腺基质细胞WPMY-1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PC-3细胞。Zey抑制PC-3细胞克隆形成并明显诱导其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Zey导致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8、Caspase-9、Caspase-7、Caspase-3被激活,PARP和Bid被剪切活化,Bcl-2、Bcl-xL表达下降,而Bax表达上调。结论 Zey可选择性抑制人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作用机制与其对Bcl-2和Caspase家族蛋白的影响,从而诱导PC-3细胞发生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相关。Zey有望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ylenone Uvaria grandiflora Roxb 前列腺 pc-3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活化 Bcl-2蛋白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合多西紫杉醇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韶晖 徐效义 +3 位作者 田玉新 王瑞 刘铜军 景遐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7-338,共2页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 目的研究键合多西紫杉醇(TSD)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TSD)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TSD、PLA-PEG/TSD和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作用于PC-3细胞,应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在不同浓度下作用24、48、72 h后PC-3细胞的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变化,应用电镜观察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PLA-PEG/TSD和TSD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似(P>0.05),并且两组均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抑制率逐渐增高。PLA-PEG和对照组比较,对PC-3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明显阻滞于G2/M期,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PLA-PEG/TSD和TSD两组PC-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一致。结论 PLA-PEG/TSD与TSD相比较,抑制PC-3细胞增殖的特点和机制相似,PLA-PEG/TSD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有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紫杉醇 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前列腺肿瘤 pc-3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8)Re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邹保民 段小艺 胡国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188铼 (188Re)诱导前列腺癌PC 3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188R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PC 3细胞后 ,诱导细胞凋亡及bcl 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 目的 研究放射性核素188铼 (188Re)诱导前列腺癌PC 3细胞凋亡及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浓度188Re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前列腺癌PC 3细胞后 ,诱导细胞凋亡及bcl 2和bax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188Re能诱导前列腺癌PC 3细胞产生凋亡形态学及生化特征改变 ,随着188Re剂量增大 ,凋亡率增加 ,bcl 2表达减弱 ,bax表达增强。结论 188Re能诱导前列腺癌PC 3细胞凋亡且具有剂量 效应关系 ,bcl 2和bax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8RE 前列腺 pc-3细胞 实验研究 BCL-2基因 BAX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激酶功能区受体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裸鼠体内成瘤能力
10
作者 谢国旗 易伟国 +2 位作者 刘新 郭照静 缪应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4-156,160,共4页
目的研究激酶功能区受体(KDR)基因表达沉默后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只5周龄BALB/c雄性裸鼠随机分为干扰组、阴性质粒组和未转染组,每组5只。分别接种构建的pSilencer 3.1-KDR siRNA表达质粒转染PC-3细胞... 目的研究激酶功能区受体(KDR)基因表达沉默后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裸鼠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5只5周龄BALB/c雄性裸鼠随机分为干扰组、阴性质粒组和未转染组,每组5只。分别接种构建的pSilencer 3.1-KDR siRNA表达质粒转染PC-3细胞、阴性对照质粒pSilencer3.1-NC转染PC-3细胞以及未转染的PC-3细胞于裸鼠皮下;观察各组PC-3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率、瘤体生长速度以及平均瘤质量等方面的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瘤体KDR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pSilencer3.1KDR质粒转染组的裸鼠瘤体生长速度明显慢于未转染组和pSilencer3.1-NC质粒转染组;与未转染组和PSilencer3.1-NC组相比,pSilencer3.1-KDR组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平均体积较小(0.28 cm3vs 0.721 cm3,0.715 cm3,P<0.01),平均瘤质量较轻(0.14 g vs 0.648 g,0.635 g,P<0.01);裸鼠肿瘤组织中K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RNAi介导的KDR基因沉默可显著影响PC-3细胞裸鼠体内的瘤体生长速度,KDR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鼠 KDR 前列腺 pc-3细胞 RNA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miR-19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谢春凤 李小婷 +9 位作者 朱剑云 黄聪 梁照锋 谢玮 朱明明 朱维维 吴睿 武洁姝 耿珊珊 钟才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8-1773,共6页
目的 :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mi R-19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BPA处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6 d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测定BPA对PC-... 目的 :探讨双酚A(bisphenol A,BPA)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mi R-19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BPA处理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6 d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测定BPA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mi R-19a和mi R-9b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 R-19的靶基因PTEN及细胞增殖相关基因p-AKT、AKT、PCNA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5×10^-6-5×10^-5 mol/L BPA显著促进PC-3细胞增殖,增加PC-3细胞中mi R 19a和mi R 19b的表达水平,降低PTEN表达并上调p-AKT、PCNA和Cyclin D1表达水平。结论:BPA可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BPA引起mi R-19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前列腺 pc-3细胞 增殖 MI R-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体外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仙土 张中 +1 位作者 王仙友 韩子华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8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PC-3细胞中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随着苦参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PC-3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周期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PC-3细胞中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随着苦参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PC-3细胞生长抑制率呈明显上升趋势(P<0.05)。随着苦参素浓度的增加,G0/G1期和S期PC-3细胞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而G2/M期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同时Bcl-2表达下调,而Bax表达上调。结论苦参素能通过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和S期,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素 前列腺 pc-3细胞 细胞周期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彭 苟欣 +1 位作者 何卫阳 罗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97-800,共4页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是否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产生自噬,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自噬相关蛋白Ⅱ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蛋白...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是否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产生自噬,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分别定性和定量检测自噬相关蛋白Ⅱ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typeⅡ,LC3-Ⅱ)、底物蛋白(sequestosome 1/SQSTM1,P62)表达水平,RT-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 mRNA。结果:MTT结果显示多西紫杉醇能有效抑制PC-3细胞增殖(F=58.684,P=0.000);10-6 mol/L多西紫杉醇处理PC-3细胞24 h,即可发生明显的自噬,透射电镜观察到自噬体双层膜结构的形成。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多西紫杉醇处理PC-3细胞后P62表达降低(P=0.003、P=0.000、P=0.000),LC3-Ⅱ表达增强(P=0.002、P=0.000、P=0.000),RT-PCR结果显示多西紫杉醇处理PC-3细胞后可引起细胞Beclin-1 mRNA水平的上调(P=0.000、P=0.000、P=0.000)。结论:多西紫杉醇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自噬,其发生可能与通过上调Beclin-1的mRNA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多西紫杉醇 自噬 pc-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前列腺癌PC-3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嘉昕 夏僮 +1 位作者 周驷杰 罗子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6-685,共10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0、12.5、25、50、100μmol/L DHA处理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取PC-3细胞,设置对照组(不做处理)、DHA组(50μmol/L...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0、12.5、25、50、100μmol/L DHA处理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取PC-3细胞,设置对照组(不做处理)、DHA组(50μmol/L DHA处理48h)、自噬抑制剂3-MA组(5mmol/L 3-MA处理48h)、DHA+3-MA组(50μmol/L DHA+5mmol/L 3-MA处理48h),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检测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形成情况,使用自噬双标慢病毒mCherry-GFP-LC3B转染PC-3细胞检测自噬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设置对照组(不做处理)、DHA组(50μmol/L DHA处理48h)、ROS抑制剂NAC组(5mmol/L NAC处理48h)、DHA+NAC组(50μmol/L DHA+5mmol/L NAC处理48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ROS/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用50μmol/L DHA处理PC-3细胞48h后提取总蛋白,分成Input组(全蛋白裂解液)、IP组(加入Beclin-1抗体)、IgG组(加入同等质量的IgG),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检测Beclin-1与Vps34、Bcl-2及HMGB1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PC-3细胞存活率随着DHA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DHA作用24、48、72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97.12、57.10、29.35μmol/L,据此选择50μmol/L DHA作用48h进行后续实验。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PC-3细胞克隆形成率随着DHA浓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和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HA组PC-3细胞中Beclin-1、LC3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DHA组比较,DHA+3-MA组PC-3细胞中Beclin-1、LC3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透射电镜观察可见DHA组PC-3细胞中出现明显的自噬小体,且自噬小体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mCherry-GFP-LC3B慢病毒转染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HA组每细胞红黄斑点比增高(P<0.01),DHA+3-MA组每细胞红黄斑点比降低(P<0.01)。与DHA组比较,DHA+3-MA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增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DHA组PC-3细胞中p-m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5),p-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DHA组比较,DHA+NAC组p-mTOR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p-AMPK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Co-IP实验结果显示,DHA处理后Beclin-1与Bcl-2的作用减弱,与Vps34、HMGB1的结合增强。结论DHA可诱导前列腺癌PC-3细胞发生自噬,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LC3及ROS/AMPK/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前列腺 pc-3细胞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分泌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姜彦飞 贾瑞鹏 许露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PC-3细胞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EGF干预后,RT-PCR测定PC-3中ET-1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对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PC-3细胞中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分泌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EGF干预后,RT-PCR测定PC-3中ET-1mRNA的表达;放免检测ET-1蛋白分泌;不同剂量EGF干预后,放免检测ET-1分泌量的变化。结果:EGF干预后,ET-1mRNA表达上调,ET-1蛋白分泌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剂量EGF干预后,ET-1分泌随EGF浓度增加而增加,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剂量的EGF对PC-3细胞ET-1分泌的影响不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EGF可上调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中ET-1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在前列腺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为HRPC的治疗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表皮生长因子 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 pc-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LJ26245通过miR-200a-3p/PTPRG轴调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凌博 杨金辉 +2 位作者 鲁帅奇 李小辉 卢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9-664,共6页
目的:探讨lncRNA FLJ26245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PC-3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洛阳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52例前列腺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前列腺细胞系LNCaP、C4-2B、P... 目的:探讨lncRNA FLJ26245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PC-3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洛阳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52例前列腺癌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前列腺细胞系LNCaP、C4-2B、PC-3、DU-145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用qPCR法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FLJ26245的表达水平。分别将FLJ26245 mimic和阴性对照质粒(lncR-NC)转染到PC-3细胞中,用MTT法、细胞划痕愈合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和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验证FLJ26245与miR-200a-3p、酪氨酸磷酸酶受体G(PTPRG)三者之间的靶向关系。用qPCR和WB法分别检测FLJ26245下游基因及增殖与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FLJ26245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和RWPE-1细胞(P<0.01或P<0.05),以PC-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为最低(P<0.01)。FLJ26245过表达可明显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或P<0.01)。FLJ26245可与miR-200a-3p靶向结合,miR-200a-3p可与PTPRG靶向结合(均P<0.01)。FLJ26245过表达的PC-3细胞中miR-200a-3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PTPR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细胞中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cyclin A、CDK2和Twist、N-cadherin均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FLJ26245在前列腺癌组织及细胞中均低表达,其可能通过miR-200a-3p/PTPRG轴调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与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pc-3细胞 lncRNA FLJ26245 miR-200a-3p 酪氨酸磷酸酶受体G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CO_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17
作者 张琳刚 张天禹 谭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非CO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对前列腺癌PC-3细胞采取非CO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及CO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进行培养,均在37℃培养箱(大气环境)和37℃,50 mL/LCO2培养箱条件下,检测分析两种体系pH的... 目的探讨非CO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对前列腺癌PC-3细胞采取非CO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及CO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进行培养,均在37℃培养箱(大气环境)和37℃,50 mL/LCO2培养箱条件下,检测分析两种体系pH的变化;采用细胞增殖曲线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差异情况;并使用RT-PCR技术检测分析两种体系下的前列腺癌细胞中survivin、caspase-3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两种培养系统条件下,细胞培养基pH变化趋势一致(P>0.05);两种培养系统下PC-3细胞生长增殖未见差异(P>0.05);RT-PCR法检测显示两种培养系统下表达survivin、caspase-3未见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非CO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对细胞增殖、基因表达等方面与前列腺癌CO2依赖型细胞培养系统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3前列腺细胞 非CO2依赖 SURVIVIN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地黄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对VEGF/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夏旭 崔洪泉 +1 位作者 胡培森 王交托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94-2198,共5页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研究熟地黄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空白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0、20、40、60μmol/L熟地黄多糖培养。四甲基偶... 目的基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研究熟地黄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分为空白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加入0、20、40、60μmol/L熟地黄多糖培养。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PC-3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3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VEGF/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随着熟地黄多糖处理浓度增加,PC-3细胞增殖抑制率逐渐升高,且呈时间梯度升高(P<0.05),PC-3细胞的穿膜细胞数逐渐减少,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p-Akt蛋白表达逐渐下调,均有明显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熟地黄多糖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具有抑制其增殖与侵袭、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Akt信号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熟地黄多糖 前列腺 pc-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miR-21-5p通过下调PHLPP2促进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6
19
作者 柯井卫 沈宏春 +2 位作者 刘星 戟美英 唐义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4-540,共7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来源的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 PCR检测miR-21-5p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分离...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来源的外泌体对前列腺癌细胞PC-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 PCR检测miR-21-5p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BMSC分离出的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的表达以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21-5p和同源血小板富亮氨酸复重蛋白磷酸酶2(PH domain leucine-rich repeat protein phosphatase 2,PHLPP2)的靶向调控关系。向PC-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10μl的BMSC外泌体悬液(Exo组)、转染sh-PHLPP2或antagomiR,CCK-8和Transwell实验检测PC-3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miR-21-5p在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高表达。成功分离BMSC培养液上清中的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外泌体典型的囊泡状结构,且表达CD9、CD63和CD81等特异性蛋白。Exo组中PC-3细胞的增殖、侵袭[(421.34±22.45)vs(200.09±14.22)个,P<0.05]、迁移能力和N-cadherin、Vimentin和miR-21-5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证实PHLPP2是miR-21-5p的靶基因。与对照组相比,Exo组和sh-PHLPP2组PC-3细胞中PHLPP2的表达明显降低(0.66±0.09、0.42±0.05 vs 1.09±0.08,均P<0.0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87.23±12.67)%、(82.45±10.13)%vs(66.46±9.13)%]能力均显著提高(均P<0.01),E-cadher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miR-21-5p在前列腺癌PC-3细胞系中高表达,BMSC外泌体miR-21-5p通过靶向下调PHLPP2提高PC-3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21-5p 同源血小板富亮氨酸复重蛋白磷酸酶2 前列腺 pc-3细胞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诱导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夏阳 苟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61-1665,共5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以不同浓度的UA作用不同的时间后,分别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4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MTT),... 目的:探讨熊果酸(Ursolic acid,UA)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以不同浓度的UA作用不同的时间后,分别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4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assay,MTT),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检测PC-3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以及细胞内bcl-2、bax2个重要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和细胞凋亡相关特殊蛋白cox-2、caspase3表达的变化。结果:UA对PC-3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强。24、48h和72h3个时间段UA分别作用于PC-3细胞后的IC50分别为50.87、37.91μmol/L和27.86μmol/L;熊果酸作用后PC-3细胞周期的主要特点是大量细胞累积于G1期,进入S期的细胞减少。UA能够诱导PC-3细胞凋亡,经过24、48h和72h3个时间段UA浓度50μmol/L作用后,细胞凋亡率为6.21%、7.81%和13.31%;细胞内bcl-2和cox-2的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减少;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随着药物浓度增加逐渐增加。结论:UA能够抑制PC-3细胞的增殖,并使细胞大量累积于G1期,进入S期的细胞减少。可能通过使bcl-2和cox-2的表达减少、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增加来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前列腺癌pc-3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