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罗凌坚 陈薇 胡见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对比分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手术切除组(n=26,... 目的对比分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对前列腺癌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手术切除组(n=26,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外照射组(n=28,使用高能量的X射线或粒子束从体外直接照射肿瘤细胞)与近距放射组(n=26,在前列腺内直接放置放射性物质作用于癌细胞)。统计各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格里森评分等一般资料。使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量表评估患者勃起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指数(SDI)量表评估患者性欲水平,男性性功能问卷(MSHQ)评估患者性功能。治疗结束后6个月,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各组年龄、BMI、格里森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放射组勃起功能无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勃起功能轻度障碍和中重度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降低(P<0.05);外照射组勃起无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勃起中重度障碍率较手术切除组降低(P<0.05)。近距放射组性幻想、性欲、性频率评分和SDI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外照射组性幻想、性欲、性频率评分和SDI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近距放射组性功能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增高(P<0.05),外照射组性功能总评分较手术切除组增高(P<0.05)。近距放射组SAS、SDS评分均较手术切除组和外照射组降低(P<0.05)。结论在前列腺癌治疗方法中,前列腺近距离放射治疗在保持性功能方面相对更有效,尤其是在勃起功能和性欲方面的表现优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外照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根治切除术 外照射 距离放射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肠道菌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2
作者 陈娴 伊力亚尔·努尔如拉 +3 位作者 许明燕 冯荣 赵萌 肖蕾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38-446,共9页
目的:探究肠道菌群在前列腺癌放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肠道菌群与疾病进展和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1例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粪便样本,并进行随访。采用16S r... 目的:探究肠道菌群在前列腺癌放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以及肠道菌群与疾病进展和慢性放射性肠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1例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集粪便样本,并进行随访。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肠道菌群,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随着放疗剂量累积,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等菌门的相对丰度升高,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P<0.05),β多样性显著增高(P=0.001)。前列腺癌进展组放线菌门较无进展组相对丰度更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组中萨特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等菌属的相对丰度更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放射性肠炎组中的疣微菌门及其分支下的阿克曼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与非肠炎组相比更高(P<0.05),非肠炎组的粪球菌属_1和卡塔杆菌属较肠炎组显著富集(P<0.05)。结论:放疗剂量累积显著重塑菌群结构,变形菌门下的萨特氏菌属和嗜血杆菌属等可能成为治疗后早期复发的前列腺癌的关键菌群。阿克曼氏菌属的丰度升高可能增加慢性放射性肠炎风险,而毛螺菌科分支下的菌群可能是慢性放射性肠炎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肠道菌群 放射治疗 慢性放射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133例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峰波 杜源 +1 位作者 邵强 田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1-614,共4页
目的:探讨并总结在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中采用低剂量率近距离前列腺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采用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目的:探讨并总结在局限性低/中危前列腺癌患者中采用低剂量率近距离前列腺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33例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低危组和中危组,采用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ic specific antigen,PSA)及影像学监测,观察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术前PSA(13.45±7.1)μg/L,前列腺体积(44.37±21.43)m L,处方放射剂量(152.0±17.3)Gy。24例初始前列腺体积〉60 m L者术前接受3~6个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低危组与中危组平均年龄、前列腺体积、90%的靶区体积接受的最低剂量(D90)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ic symptomatic score,IPSS)术后第2个月达峰值,术后第4个月后恢复至术前水平;PSA术后第3个月开始回落。研究期间未出现影像学肿瘤进展者,低危组1例、中危组3例随访期间出现生化复发。结论:单纯以近距离内放射粒子植入术治疗早期前列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下尿路症状,在低危及中危前列腺癌组均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无进展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放射疗法 前列腺肿瘤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对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健 严维刚 +4 位作者 李汉忠 纪志刚 周毅 周智恩 麦智鹏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研究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对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患者132例,其中局部高危患者97例,局部中、低危患者35例。通过门诊随访,监测患者术... 目的研究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及内分泌治疗对局部高危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患者132例,其中局部高危患者97例,局部中、低危患者35例。通过门诊随访,监测患者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记录患者出现生化复发、进展至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或肿瘤远处转移、死亡等事件,了解患者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iochemical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b PFS)、疾病特异性生存率(cause-specific survival,CSS)及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结果 132例患者b PFS、CSS、OS分别为83.3%、91.7%、84.8%,局部高危患者为81.4%、88.7%、81.4%,局部低、中危患者为88.6%、100%、94.3%。局部高危患者b PFS及OS与局部低、中危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3,0.098);而局部低、中危患者CSS明显高于局部高危患者(P=0.037)。按不同Gleason评分、TNM临床分期、术前PSA水平分别分组,各组患者间b 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84,0.537,0.850)。结论对于局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近距离治疗联合外放射治疗或内分泌治疗可有效控制PSA水平并延缓生化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高危前列腺 距离治疗 无生化复发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及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在前列腺癌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龙启来 郭剑明 王国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64-267,共4页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前列腺癌发病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较高,2009年美国预期新发病例192 280例,占所有男性肿瘤的1/4[1]。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是前列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前列腺癌发病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欧美等发达国家较高,2009年美国预期新发病例192 280例,占所有男性肿瘤的1/4[1]。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是前列腺癌的低发国家,但近年来发病率稳步升高,上海地区1986~2005年间前列腺癌标化发病率大幅持续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距离治疗 前列腺 高强度聚焦超声 男性泌尿生殖系统 标化发病率 应用 流行病学资料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华福 谢群 +1 位作者 叶啸 聂奇伟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50-955,共6页
目的:比较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截至2017年7月)的有关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同质性... 目的:比较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对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截至2017年7月)的有关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行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与外放射治疗疗效比较的临床对照文献,对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研究文献共20篇,共12347例病例;其中行单独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患者4414例,行单独外放射治疗的患者6508例,行联合治疗的患者1425例。粒子植入近距离放疗治疗低危局限型前列腺癌的5年无肿瘤生存人数、生存时间以及胃肠道毒性评分≥2分的患者人数均优于外放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治疗中高危局限型前列腺癌的生化无进展生存时间优于单独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独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对于低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优于单独外放射治疗,两者联合治疗对中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的疗效优于单独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粒子植入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雄激素剥夺治疗联合早期放射治疗对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靳松 张天 +5 位作者 郑颖洁 宋黎明 平浩 瓦斯里江.瓦哈甫 牛亦农 邢念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合并早期放射治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4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合并早期放射治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4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ve modulation radiotherapy,IMRT)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并随访放射治疗期间的相关合并症、术后及放射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变化与生存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2~5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在放射治疗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轻度尿频、尿急,2例出现轻度腹泻、腹胀,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一过性降低,血红蛋白、血小板无异常,无其他合并症发生;1例患者放射治疗疗后24个月,PSA由最低0.056 ng/m L升高至6 ng/m L,但无明显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恢复比卡鲁胺及亮丙瑞林治疗5个月后,PSA降至1.539 ng/m L。其他13例患者无生化指标反弹及临床局部复发。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辅助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前列腺 前列腺根治术 放射治疗 雄激素剥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晓 成慧君 +2 位作者 田淑贞 肖艳 杨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研究组予以实... 目的:探究基于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剂量学分析。方法:选取98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予以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研究组予以实时超声联合CT图像引导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比较两组植入特点、疗效及放疗后90%高危临床靶区的受照射剂量(HR-CTVD90)、危及器官累积生物学剂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单根针插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放疗后3、6个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肿瘤直径5~<6 cm、6~<7 cm者HR-CTVD90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膀胱、乙状结肠、直肠累积生物学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6)。结论:多模态成像技术引导下组织间徒手插植近距离放疗对宫颈癌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减少单根针插植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具有剂量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成像技术 宫颈 徒手插植 距离放射治疗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疗效 被引量:3
9
作者 严维刚 李汉忠 +3 位作者 周毅 陈健 李宏军 张福泉 《协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近距离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前列腺癌患者27例,年龄63~81岁,平均75岁。临床分期:T1cN0M016例,T2aN0M011例;Gleason评分:5分14例,6分13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2.8~14.6μg/L...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近距离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前列腺癌患者27例,年龄63~81岁,平均75岁。临床分期:T1cN0M016例,T2aN0M011例;Gleason评分:5分14例,6分13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2.8~14.6μg/L,平均8.5μg/L。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治疗剂量D90为140~155Gy,观察治疗疗效及并发症。27例患者治疗前后均未使用内分泌治疗。结果 27例患者随访12~74个月,平均44个月。近距离治疗后27例前列腺癌患者最低血清PSA中位数为0.18μg/L,2例患者最低血清PSA在1.0μg/L以上;治疗后1年患者血清PSA中位数为0.71μg/L,平均为0.92μg/L,17例患者血清PSA在1.0μg/L以下;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0及48个月出现生化复发,复发率7%(2/27)。治疗后2例患者出现急性尿潴留,予保留导尿1周后好转;24例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路刺激症,均在治疗后6~12个月内好转;无1例出现前列腺直肠瘘。治疗前17例有勃起功能;治疗后10例仍保留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7例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占41%)。结论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对于中低危前列腺癌疗效肯定,并发症少,多数患者可以保留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距离治疗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18例口腔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蒲德利 廖江荣 彭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51-853,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共18例口腔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布源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口腔癌的短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及生存率。方法 2008年9月至2012年4月共18例口腔癌患者,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前采用治疗计划系统(TPS)计算术中所需125I粒子数量、粒子布源情况、进针方向。在螺旋CT导向下将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肿瘤靶区和外周0.5 cm,粒子间距0.5~1 cm,粒子活度0.60~0.80 mCi(2.22×107~2.96×107Bq)。术后即刻行CT扫描,层厚2 mm,将图像传送到计算机TPS进行质量验证。其中6例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用同法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2个月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疗后溃疡病灶逐渐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疼痛逐渐减轻;治疗6个月后原发灶近期疗效CR为50.0%,PR为38.9%,有效率为88.9%。转移颈部淋巴结近期疗效CR为70.0%,PR为20.0%,有效率为90.0%。不良反应有术中出血和术后疼痛,所有患者未出现放射损伤症状,未发现粒子迁移。随访9~24个月,其中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4%、72.2%,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口腔癌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放射性粒子 距离放射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癌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学全 蔡萍 +4 位作者 张琳 陈伟 朱结辉 张恩全 王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834-837,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患者的价值。方法15例癌症多发椎体转移患者(共43个椎体)进行了CT引导下^(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癌术后椎体转移7例,乳腺癌术后椎体转移4例,肝癌术后椎体转移2例,前列腺... 目的探讨^(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患者的价值。方法15例癌症多发椎体转移患者(共43个椎体)进行了CT引导下^(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癌术后椎体转移7例,乳腺癌术后椎体转移4例,肝癌术后椎体转移2例,前列腺癌术后椎体转移1例,左肾癌术后椎体转移1例。共43个椎体转移,每例椎体转移数为2~5个。在CT引导下按共轴针法投放籽源,视病变情况采取椎弓根入路、侧方入路、前入路等3种方式将^(125)I籽源植入椎体病变区,籽源呈倒V形、X形或平行分布,籽源距椎体后缘3~10mm。^(125)I籽源总活度由公式(长+宽+高)(cm)/3×5mCi计算或"放射性粒子源植入治疗计划系统"计算获得,单椎体植入剂量8~22mCi。椎旁软组织病变内同时植入^(125)I籽源。结果术后随访3~30个月,平均12.3个月,1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未出现放射相关不良反应。11个没有疼痛的部位未出现新的疼痛,18/32部位症状体征消失,14/32部位部分消失。最短术后第3天觉得症状已有缓解。影像表现,10例患者29个椎体影像回访,治疗3个月以后7例17个椎体CT可见病灶稳定,边缘形成硬化环。4个椎体病变进展,见硬化环不完整,破坏区有扩大。3例8个椎体MRI显示骨水肿明显减轻,病变区T_2WI信号减低。结论^(125)I籽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性椎体转移癌具有疗效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不仅适合于未经治疗的患者,也适合于放射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籽源 距离照射治疗 椎体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两种状态对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银 王凡 +2 位作者 汪红艳 杨林 孔令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了解膀胱两种状态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盆腔CT扫描,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利用CT重建片制定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的治疗计划,分... 目的通过分析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下宫颈癌后装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了解膀胱两种状态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5例宫颈癌患者分别行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盆腔CT扫描,设定A点剂量为750cGy,利用CT重建片制定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的治疗计划,分别计算出B点、原发瘤灶区、膀胱及直肠参考点剂量,并计算出膀胱充盈状态时膀胱底壁参考点bx点的剂量。结果膀胱排空及充盈状态时B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26.17%[(196.2475±8.0306)cGy],27.03%[(202.7038±7.8452)cGy](P=0.182);Y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1509%[(11317.08±4631.03)cGy],1703%[(12775.48±2984.98)cGy](P=0.499);分别对膀胱排空和充盈状态下的R1、R2、RP、R3、R4点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P均>0.05;膀胱排空及充盈时BL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76.31%[(572.3070±30.0000)cGy],80.96%[(607.2300±28.6062)cGy](P=0.043)。膀胱充盈状态下的BL点及bx点剂量分别为A点的79.76%[(598.2300±13.3351)cGy],118%[(885.0000±22.5702)cGy](P=0.000)。结论膀胱充盈状态对盆腔淋巴结、原发瘤灶区、直肠参考点剂量与膀胱排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但充盈的膀胱使BL点剂量升高。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膀胱底壁参考点bx点剂量远远高于膀胱参考点BL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放射疗法 距离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125)I粒子近距离治疗放射剂量学质量控制与保证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小东 张遵城 +3 位作者 郑广钧 郭永涛 常津 王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目的:探讨能提高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增益比的放射物理质量控制和保证(QA/QC)的策略。方法:确诊的肺癌和肺转移瘤患者287例,男184例,女103例,平均年龄61.9岁。对无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non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OA-NSCLC)亚组和肺转移瘤组常规采用CT靶区定位,对CT难以确定肿瘤靶区的中央型阻塞性肺不张非小细胞肺癌(the central obstructive atelectasi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OA-NSCLC)亚组采用符合线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ized tomography,SPECT)协助定位;应用体积剂量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s,DVH)等评估TPS的质量并优化;影像引导粒子植入中必须进行实时的位置校正。对无法单独经皮CT引导植入粒子的晚期中央型病灶结构复杂的肺癌亚组(central lung cancer,C-LC亚组),要同期采用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fiber optic bronchoscopy,FFB)直视下联合CT引导下经皮穿刺植入;植入后必须进行剂量学等验证。结果:137例的NOA-NSCLC亚组的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外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心、肺及脊髓的平均照射剂量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耐受剂量。NOA-NSCLC亚组和50例的肺转移瘤组的匹配周缘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分别达92.1Gy、106.2 Gy。局控总有效率分别为为91.97%(126/137例)和96.00%(48/50例)。1年生存率分别是91.24%(125/137)和83.40%(42/50)。2年生存率分别是50.36%(69/137)和52.30%(26/50)。COA-NSCLC亚组的35例和C-LC亚组的65例患者的局部控制总有效率分别为91.43%(32/35)和92.30%(60/65),1年生存率分别为88.57%(31/35)和80.30%(53/66);无放射性肺损伤或肺纤维化出现。结论:恰当的放射剂量学QA/QC策略是保证粒子植入疗法提高治疗增益比的必须措施,尤其是能明显减少放射性肺炎、肺损伤或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放射剂量学 质量控制与保证 距离治疗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前列腺癌MRI表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文超 钟晨阳 +6 位作者 陈敏 李飒英 蔡葵 杨正汉 赵伟峰 周诚 李果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8期1158-1160,共3页
目的 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表现。方法 分析 2 6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图像 ,观察治疗后前列腺及肿瘤体积、信号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 ( 3 4.3±18.2 ) % (P <... 目的 评价前列腺癌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表现。方法 分析 2 6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前后磁共振图像 ,观察治疗后前列腺及肿瘤体积、信号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前列腺体积平均缩小 ( 3 4.3±18.2 ) % (P <0 .0 1) ,周围带体积缩小程度 [( 5 6.1± 2 1.6) % ]大于移行带缩小程度 [( 3 0 .5± 2 1.1) % ] (P <0 .0 5 ) ;T2加权像上前列腺周围带及移行带信号显示不同程度的弥漫性减低 ;前列腺体积缩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水平下降之间有显著性相关 (r =0 .67,P <0 .0 5 )。结论 前列腺癌内分泌及调强放射治疗后磁共振表现为前列腺、肿瘤、精囊体积缩小、信号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内分泌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海蛟 邵振华 +1 位作者 张立 张永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 目的 探索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 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对6 0例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进行全身骨显像探测及分析骨转移灶,并同时进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放射免疫测定。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状态根据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表现可分为3种类型:①减少或消失;②保持稳定状态;③出现或增多,常伴有相应的血清PSA变化。结论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可直观地监测骨转移灶的变化,可协同血清PSA共同作为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放射性核素 骨显像 内分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CT扫描对荷人胰腺癌裸鼠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早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3
16
作者 陆健 王忠敏 +2 位作者 陈克敏 刘玉 郑云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74-577,共4页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 目的探讨氟-1 8标记脱氧葡萄糖(^(18)F-FDG)微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Micro-PET/CT)对^(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评估价值。方法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18只BALB/C裸鼠.并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粒子组和^(125)Ⅰ粒子植入组,每组6只。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行^(18)F-FDG Micro-PET/CT检查,计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瘤体标本进行胸苷激酶1(TK1)检测细胞增殖及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治疗前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25)Ⅰ粒子植入组SUVmax和SUVmean分别为0.28±0.20和0.02±0.0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3.54±1.49和0.59±0.18)和空载粒子组(分别为3.78±1.67和0.57±0.21).三组间SUVmax和SUV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Ⅰ粒子植入组TK1阳性染色指数为37.86±1.71,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4.01±1.48)和空载粒子组(62.88±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125)Ⅰ粒子植入组的凋亡指数为23.78±2.53,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7.99±1.32)和空载粒子组(8.36±1.6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UVmax与TK1阳性染色指数呈正相关,而与凋亡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18)F-FDG Micro-PET/CT能有效监测胰腺癌近距离放射治疗的疗效,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距离放射治疗 氟-18标记脱氧葡萄糖代谢 微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和^(192)Ir近距离放射治疗宫颈癌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桂霞 陈国雄 +2 位作者 马德美 孙建平 马林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6-728,73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外照射加137Cs与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外照射与137Cs源(A组)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427例;与192Ir源(B组)放射治疗宫颈癌156例;其中Ⅱ期170例,Ⅲ期413例;鳞癌524例,腺癌34例,腺鳞癌25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对比外照射加137Cs与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外照射与137Cs源(A组)后装放射治疗宫颈癌427例;与192Ir源(B组)放射治疗宫颈癌156例;其中Ⅱ期170例,Ⅲ期413例;鳞癌524例,腺癌34例,腺鳞癌25例;两组外照射条件相同,8或10MVX射线照射,全盆照射DT25~35Gy后,分四野照射至DT45~55Gy;腔内放疗每周1次,A组每次A点照射6~7Gy,总量40~60Gy/6~8次;B组每次A点照射5~6Gy,总量30~42Gy/5~7次。结果:Ⅱ、Ⅲ期5年生存率及总生存率为A组82.1%、61.2%、67.2%;B组为85.1%、61.5%、69.2%;两组5年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每组Ⅱ期与Ⅲ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晚期放射并发症有直肠炎和膀胱炎,A组和B组发生率分别为7.3%、6.3%和9.6%、9.0%,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照射加137Cs与加192Ir放射源后装治疗Ⅱ、Ⅲ期宫颈癌的远期疗效及放疗并发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192lr 距离放射 治疗 宫颈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茜淼 杨永明 +1 位作者 赵保平 王怡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31例术前穿刺证实前列腺癌病人,在经直肠超声或在经直肠超声及X线透视双重引导下,进行了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CT均显示种子植入位置良好。结论经直肠超...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31例术前穿刺证实前列腺癌病人,在经直肠超声或在经直肠超声及X线透视双重引导下,进行了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术。结果所有病例术后CT均显示种子植入位置良好。结论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癌近距离放疗术中有三大功能第一,能准确计算前列腺体积;第二,能确定耻骨弓与前列腺之间关系;第三能实时监控同位素放射源的植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 距离放疗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种植治疗前列腺癌(基础篇)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82-84,共3页
放射性粒子永久种植治疗 (seedpermanetimplantation)前列腺癌是近年来国外涌现出的新技术 ,是在超声引导下 ,通过计算机指导将放射性微粒经会阴部位穿刺直接种植到前列腺内 ,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 ,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该... 放射性粒子永久种植治疗 (seedpermanetimplantation)前列腺癌是近年来国外涌现出的新技术 ,是在超声引导下 ,通过计算机指导将放射性微粒经会阴部位穿刺直接种植到前列腺内 ,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 ,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该技术具有伤小、造价低廉、疗效肯定和并发症 (如阳痿等 )明显低于外科手术或外放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放射性粒子种植 治疗 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治疗前列腺癌后泌尿系统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20
作者 庄永志 王俊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39-140,145,共3页
关键词 早期前列腺 泌尿系统并发症 放射性粒子 种植治疗 前列腺患者 三维适形放疗 尿路刺激症状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