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模型化益生菌对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影响
1
作者
康霞霞
贺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7,共9页
根据益生菌与前列腺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由益生菌、雄性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和雄性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组成的三维随机癌动力学模型.通过构建V函数,获得了前列腺癌细胞持续、灭绝的充分条件.模拟预测了益生菌辅助...
根据益生菌与前列腺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由益生菌、雄性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和雄性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组成的三维随机癌动力学模型.通过构建V函数,获得了前列腺癌细胞持续、灭绝的充分条件.模拟预测了益生菌辅助雄性激素剥夺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研究表明:益生菌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噪声强度在前列腺癌细胞持续和灭绝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增强噪声强度或改进有益菌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根除癌细胞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耐药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细胞随机模型
灭绝性
持久性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U87脑癌细胞聚集体形成原因模型与实验分析
2
作者
贾祥宇
吴禹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50-150,共1页
肿瘤的原位生长和转移是患者致死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探究转移机制,揭示关键路径,将对癌症治疗有重要的意义。U87等癌细胞在体外培养会出现自发聚集成团的现象,为探究细胞聚集体形成原因,本文建立了基于个体行为的随机CA改进模型,模拟出...
肿瘤的原位生长和转移是患者致死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探究转移机制,揭示关键路径,将对癌症治疗有重要的意义。U87等癌细胞在体外培养会出现自发聚集成团的现象,为探究细胞聚集体形成原因,本文建立了基于个体行为的随机CA改进模型,模拟出U87脑癌细胞在培养皿中聚集成团并集群迁移的过程,得到了与实验现象较为吻合的结果。相比传统CA模型,本文突出细胞间以及细胞与基底间的相互作用力并引入了细胞增殖机制。通过对癌细胞自组织现象进行探究后发现,细胞聚集体比单个细胞更具环境适应性,且转移效率更高。分别通过模拟和实验对细胞运动轨迹进行追踪,发现细胞运动并非完全随机,不仅受自身位置速度的影响,也与周围细胞即其所处微环境密切相关。本文从模型出发,结合统计力学相变理论分析以及实验对比,表明决定聚集模式的两大关键因素为细胞密度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力,即细胞形成聚集体存在密度阈值和黏附强度阈值。另外模拟表明细胞形态通过影响相互作用力也对聚集模式有影响。此研究有助于探寻癌细胞集群运动机理,提出决定和影响癌细胞聚集体形成的几种关键因素,为揭示肿瘤细胞集群迁移机理提供关键证据。活细胞培养与追踪实验确定了此类肿瘤球在二维培养皿内的具体运动形式,为后续可能的三维及体内实验研究提供对比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细胞
聚集
集群运动
肿瘤迁移
随机
CA
模型
细胞
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沙唑嗪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长勇
王晓峰
+5 位作者
许克新
董建强
黄晓波
刘士军
徐涛
叶海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唑嗪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多沙唑嗪3mg/kg),C组...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唑嗪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多沙唑嗪3mg/kg),C组(多沙唑嗪10mg/kg),D组(多沙唑嗪30mg/kg),E组(多沙唑嗪100mg/kg) ]。接种肿瘤细胞1周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每周测量肿瘤体积2次,给药2周后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Ki67及细胞凋亡DNA原位标记法(TUNEL法)检测,并用免疫印迹法研究蛋白Smad 4及IκBα在各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多沙唑嗪给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肿瘤的重量较对照组亦显著减轻,而不同剂量的多沙唑嗪给药组间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Ki67的阳性率在A至E组依次为36. 5%±8. 5%, 37. 7% ±11. 3%, 40. 1% ±12. 7%, 37. 2% ±12. 3%, 39. 3% ±13. 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而前列腺癌细胞的TUNEL阳性率在A至E组依次为9. 5% ±3. 5%, 24. 7% ±8. 3%, 25. 7%±9. 7%, 28. 2%±12. 1%, 27. 5%±11. 3%,各用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O1);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用药组蛋白Smad 4及IκBα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唑嗪
抑制作用
裸鼠移植瘤
前列腺
癌细胞
PC-3
雄激素非依赖性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拮抗剂
肾上腺素能
癌细胞
凋亡
TUNEL法
信号转导通路
TGF-β1
作用机制
癌细胞
系
肿瘤体积
Ki67
肿瘤组织
移植瘤
模型
对照组
原位标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模型化益生菌对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影响
1
作者
康霞霞
贺艳
机构
吕梁学院数学系
常熟理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出处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9-16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101082)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2022L567)。
文摘
根据益生菌与前列腺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由益生菌、雄性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和雄性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组成的三维随机癌动力学模型.通过构建V函数,获得了前列腺癌细胞持续、灭绝的充分条件.模拟预测了益生菌辅助雄性激素剥夺疗法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研究表明:益生菌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噪声强度在前列腺癌细胞持续和灭绝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增强噪声强度或改进有益菌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根除癌细胞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耐药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
前列腺癌细胞随机模型
灭绝性
持久性
耐药性
Keywords
random model of prostate cancer
extinction
persistence
drug resistance
分类号
O175 [理学—基础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U87脑癌细胞聚集体形成原因模型与实验分析
2
作者
贾祥宇
吴禹
机构
浙江大学工程力学系
出处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50-150,共1页
文摘
肿瘤的原位生长和转移是患者致死的两大主要因素,因此探究转移机制,揭示关键路径,将对癌症治疗有重要的意义。U87等癌细胞在体外培养会出现自发聚集成团的现象,为探究细胞聚集体形成原因,本文建立了基于个体行为的随机CA改进模型,模拟出U87脑癌细胞在培养皿中聚集成团并集群迁移的过程,得到了与实验现象较为吻合的结果。相比传统CA模型,本文突出细胞间以及细胞与基底间的相互作用力并引入了细胞增殖机制。通过对癌细胞自组织现象进行探究后发现,细胞聚集体比单个细胞更具环境适应性,且转移效率更高。分别通过模拟和实验对细胞运动轨迹进行追踪,发现细胞运动并非完全随机,不仅受自身位置速度的影响,也与周围细胞即其所处微环境密切相关。本文从模型出发,结合统计力学相变理论分析以及实验对比,表明决定聚集模式的两大关键因素为细胞密度以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力,即细胞形成聚集体存在密度阈值和黏附强度阈值。另外模拟表明细胞形态通过影响相互作用力也对聚集模式有影响。此研究有助于探寻癌细胞集群运动机理,提出决定和影响癌细胞聚集体形成的几种关键因素,为揭示肿瘤细胞集群迁移机理提供关键证据。活细胞培养与追踪实验确定了此类肿瘤球在二维培养皿内的具体运动形式,为后续可能的三维及体内实验研究提供对比和借鉴。
关键词
癌细胞
聚集
集群运动
肿瘤迁移
随机
CA
模型
细胞
追踪
分类号
R730.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沙唑嗪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
1
3
作者
郭长勇
王晓峰
许克新
董建强
黄晓波
刘士军
徐涛
叶海云
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73-277,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唑嗪对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前列腺癌细胞系PC 3的裸鼠体内移植瘤模型,将3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多沙唑嗪3mg/kg),C组(多沙唑嗪10mg/kg),D组(多沙唑嗪30mg/kg),E组(多沙唑嗪100mg/kg) ]。接种肿瘤细胞1周后每天1次灌胃给药,每周测量肿瘤体积2次,给药2周后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Ki67及细胞凋亡DNA原位标记法(TUNEL法)检测,并用免疫印迹法研究蛋白Smad 4及IκBα在各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多沙唑嗪给药组肿瘤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肿瘤的重量较对照组亦显著减轻,而不同剂量的多沙唑嗪给药组间肿瘤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细胞Ki67的阳性率在A至E组依次为36. 5%±8. 5%, 37. 7% ±11. 3%, 40. 1% ±12. 7%, 37. 2% ±12. 3%, 39. 3% ±13. 1%,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O5);而前列腺癌细胞的TUNEL阳性率在A至E组依次为9. 5% ±3. 5%, 24. 7% ±8. 3%, 25. 7%±9. 7%, 28. 2%±12. 1%, 27. 5%±11. 3%,各用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O1);免疫印迹结果表明用药组蛋白Smad 4及IκBα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多沙?
关键词
多沙唑嗪
抑制作用
裸鼠移植瘤
前列腺
癌细胞
PC-3
雄激素非依赖性
免疫组织化学
受体拮抗剂
肾上腺素能
癌细胞
凋亡
TUNEL法
信号转导通路
TGF-β1
作用机制
癌细胞
系
肿瘤体积
Ki67
肿瘤组织
移植瘤
模型
对照组
原位标记法
Keywords
Adrenergic alpha-antagonist
Doxazosin
Prostatic neoplasms
Apoptosis
分类号
R972.4 [医药卫生—药品]
R739.8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模型化益生菌对治疗前列腺癌的潜在影响
康霞霞
贺艳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U87脑癌细胞聚集体形成原因模型与实验分析
贾祥宇
吴禹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多沙唑嗪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郭长勇
王晓峰
许克新
董建强
黄晓波
刘士军
徐涛
叶海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