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对减少前列腺癌过度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继燊 谢玉洁 +2 位作者 杨婷 焦举 何朝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17,共7页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基于PSMA PET/CT检查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155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前的PSMA PET/CT图像和... 【目的】评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提出基于PSMA PET/CT检查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155例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前的PSMA PET/CT图像和临床病理资料。采用PRIMARY评分作为PSMA PET/CT诊断前列腺癌的标准化评估方法,比较不同PRIMARY评分筛选前列腺穿刺患者的活检阳性率、漏诊患者比例及避免活检患者比例。使用ROC曲线分析PSA及其衍生指标,选出最适合与PRIMARY评分联合应用的补充筛查指标,评估两者联用对降低漏诊患者比例的效果。【结果】PRIMARY评分1~5分的病例中前列腺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5.8%(3/19),17.1%(7/41),50%(12/24),95.2%(20/21),98%(49/50)。以PRIMARY评分3~5分作为筛选策略的活检阳性率为85.3%,避免活检患者比例为38.7%,漏诊率为11%。以PSA密度>0.15 ng/(mL·cm³)作为辅助筛选标准,能有效检出PRIMARY评分1~2分病例中的前列腺癌患者,与PRIMARY评分3~5分筛选策略联合应用,可使活检漏诊率降低至2.2%。【结论】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PSMA PET/CT应用于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穿刺活检的筛选策略,即对PRIMARY评分3~5分或PRIMARY评分1~2分但PSA密度>0.15 ng/(mL·cm³)的患者进行活检。该综合策略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同时显著降低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穿刺 前列腺 PET/CT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PSA、FPSA/TPSA及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金萍 徐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TFSA的比值(FPSA/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经病理诊断的28例前列腺癌、149例前列腺...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TFSA的比值(FPSA/T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经病理诊断的28例前列腺癌、149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142例健康男性体检者的血清TPSA、FPSA和FPSA/TPSA,通过腹部B超测定其前列腺的体积(PV),并计算PSAD。结果:(1)前列腺癌组患者的TPSA、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FPSA/TPSA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及正常对照组;(2)TPSA、FPSA/TPSA、PSAD在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的面积大小分别为0.943、0.765、0.954;由ROC曲线确定的诊断前列腺癌的最佳临床判断值为TP-SA〉8.35ng/mL、FPSA/TPSA〈0.21、PSAD〉0.15ng/(mL·cm^3);据此临界值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TPSA为96.4%、70.5%、74.6%,FPSA/TPSA为82.1%、61.1%、61.6%,PSAD为100%、71.8%、76.3%;(3)TPSA、PSAD与前列腺癌分期存在正相关性(rs=0.732和rs=0.821,P〈0.001),Ⅲ-Ⅳ期患者的TP-SA、PSAD明显高于Ⅰ-Ⅱ期,而PV、FPSA/TPSA与前列腺癌分期无相关性。结论:TPSA、PSAD对前列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FPSA/TPSA具有中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前列腺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