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及其衍生指标在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 被引量:23
1
作者 孙奎霞 闫存玲 +3 位作者 李志艳 刘平 张伟 何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4-23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isoform[-2]pro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2PSA)及经计算得到的%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 health index,PHI)等指标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isoform[-2]pro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2PSA)及经计算得到的%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rostate health index,PHI)等指标预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入组了322例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2015年8月至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PCa患者,其中143例为进行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的PCa患者,179例为进行PCa根治术的患者。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DxI800检测患者的术前预留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ree prostate antigen,fPSA)、fPSA/tPSA比值(f/t)、p2PSA水平,并计算得到%p2PSA和PHI,以术后病理结果确定Gleason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p2PSA、%p2PSA及PHI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预测高级别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7)的价值。结果:Gleason评分≥7患者的p2PSA、%p2PSA和PHI的中位数水平均高于Gleason评分<7患者(p2PSA:30.22 ng/L vs.18.33 ng/L;%p2PSA:2.50 vs.1.27;PHI:91.81 vs.35.44;P值均<0.01)。%p2PSA和PHI预测高级别PC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70和0.760,高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AUC分别为0.648,0.536和0.693)。进行前列腺穿刺术证实为PCa的患者中,PHI和%p2PSA预测高级别PCa的价值(AUC分别为0.801和0.808)明显高于tPSA、fPSA和f/t(AUC分别为0.729,0.655和0.665)。进行PCa根治术后的患者中,PHI和%p2PSA预测高级别PCa的价值(AUC分别为0.798和0.744)也有高于其他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AUC分别为0.625,0.507和0.697)的趋势。结论:与传统指标tPSA、fPSA和f/t相比,p2PSA的衍生指标%p2PSA和PHI对于高级别PCa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可以帮助临床评估PCa治疗方案,为患者及时制定更合适的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评分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诊断移行区前列腺癌 被引量:8
2
作者 雷李智 许乙凯 +1 位作者 侯美蓉 何梦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7-1051,共5页
目的建立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价其对移行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移行区前列腺腺癌(PCa组,n=33)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 目的建立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 v2)评分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价其对移行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移行区前列腺腺癌(PCa组,n=33)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炎(非PCa组,n=54)患者的术前MRI及PSA资料。采用PI-RADS v2对2组进行评分(由低至高评为1~5分)。分析2组的PI-RADS v2评分、总PSA(t-PSA)、游离PSA(f-PSA)与t-PSA比值(fPSA/t-PSA)及PSA密度(PSAD)的差异,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以病理结果是否为PCa为因变量,建立3项Logistic回归模型:PI-RADS v2+t-PSA(A);PI-RADS v2+f-PSA/t-PSA(B);PI-RADS v2+PSAD(C)。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产生的Logit(P)和PI-RADS v2评分的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2组t-PSA、f-PSA/t-PSA、PSAD及PI-RADS v2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C 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分别为:Logit(P)=-8.682+1.507PI-RADS v2+0.234t-PSA(χ~2=65.993,P<0.01);Logit(P)=-5.425+1.906PI-RADS v2-13.921f-PSA/t-PSA(χ~2=65.993,P<0.01);Logit(P)=-7.534+1.045PI-RADS v2+13.318PSAD(χ~2=74.036,P<0.01)。以A、B、C模型产生的Logit(P)预测病理结果,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0.919、0.960,均高于单独使用PI-RADS v2评分(AUC为0.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C模型诊断效能最佳,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88%、92.59%。单独使用PI-RADS v2评分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88%、77.78%。结论联合PI-RADS v2评分和PSA指标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移行区PCa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PI-RADS v2评分,为可疑移行区PCa患者行穿刺活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 LOGISTIC回归模型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9
3
作者 雷李智 许乙凯 +1 位作者 侯美蓉 何梦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92-1097,共6页
目的建立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合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价其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外周带前列腺69例、非前列腺癌109例的患者术前MRI及前列腺特... 目的建立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第2版(PI-RADS v2)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合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评价其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外周带前列腺69例、非前列腺癌109例的患者术前MRI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资料。应用PI-RADS v2对外周带前列腺癌行发病风险评分。分析外周带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PI-RADS v2评分、总PSA、游离与总PSA比值、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及外周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Z-PSAD)指标的差异,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作为自变量,以病理结果是否为前列腺癌作为因变量,拟建立四项Logistic回归模型:A、PI-RADS v2+总PSA;B、PI-RADS v2+游离与总PSA比值;C、PI-RADS v2+PSAD;D、PI-RADS v2+PZ-PSAD,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产生的P和PI-RADS v2评分的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PI-RADS v2评分、总PSA、游离与总PSA比值、PSAD、PZ-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入因变量。外周带前列腺癌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建立如下:A:Logit P=-6.825+1.024PI-RADS v2+0.223总PSA、B:Logit P=-4.354+1.586PI-RADS v2-12.7841游离与总PSA比值、C:Logit P=-8.993+1.630PI-RADS v2+17.091PSAD、D:Logit P=-9.434+1.596PI-RADS v2+10.494PZ-PSAD。A、B、C、D模型产生的Logit P预测概率,其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高于PI-RADS v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4、2.68、3.11、3.41,P<0.05)。结论联合PI-RADS v2评分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指标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外周带前列腺癌的诊断效能优于单独使用PI-RADS v2评分,为可疑外周带前列腺癌患者行穿刺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RADS V2 前列腺异性抗原 LOGISTIC回归模型 外周带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IFN-α2b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4
作者 滕利荣 孟庆繁 +4 位作者 潘锋 李睿 王智勇 付玉芹 刘兰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IFNΑ-2B 多克隆抗体 亚型 干扰素 交叉反应 异性抗体 抗原 同源 鉴定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不同PHI水平对前列腺癌诊断及生化复发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孙文国 夏利 +4 位作者 蒋雷鸣 曾宪华 高漓 向雪宝 石海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15-818,共4页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意义,并进一步研究不同水平的术前PHI对PCA生化复发(BCR)的影响。经病理证实的38例PCA和6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p2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和前列腺健康指数(PH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意义,并进一步研究不同水平的术前PHI对PCA生化复发(BCR)的影响。经病理证实的38例PCA和6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p2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评价各项指标诊断PCA的价值。随访术后PCA患者12个月的BCR情况,利用ROC曲线确定PHI的最佳截止值,并将患者分为低PHI组和高PHI组,比较两组的BCR复发率及术前不同水平PHI对术后BCR的影响。对于PSA>4 ng/ml的BPH与PCA患者中,PCA组年龄、tPSA、fPSA、p2PSA和PHI的水平与均高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PSA、p2PSA和PHI诊断PCA的AUC分别为0.637(95%CI:0.529~0.745)、0.731(95%CI:0.630~0.833)、0.845(95%CI:0.770~0.920)。PHI、p2PSA的AUC高于tPSA的AUC,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AUC>0.7)。高PHI组随访12个月的BCR高于低PH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PHI在PCA的诊断的价值优于目前临床常用的tPSA和fPSA,PHI=71.28可能作为评估PCA术后BCR的临界值,可作为PCA的诊断及术前预测BCR的指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健康指数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 生化复发 PSA PH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对SCID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德森 胡熙耀 +1 位作者 陈少秀 吴胜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9-54,共6页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SCID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4只雄性SCID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实验A组、B组和C组,采用人LNCaP前列腺癌细胞株悬液前列腺内注射的方法建立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实验A组、B组和...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对SCID小鼠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雄激素受体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4只雄性SCID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实验A组、B组和C组,采用人LNCaP前列腺癌细胞株悬液前列腺内注射的方法建立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实验A组、B组和C组于建模2周后分别用淫羊藿苷按10 mg/kg、40 mg/kg和80 mg/kg剂量灌胃给药5周,模型组灌生理盐水做对照。采用RT-PCR检测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和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和磷酸化AR(p-AR),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LNCaP前列腺癌细胞周期。结果模型组治疗前后AR、p-AR、AR mRNA均高表达,PTEN mRNA低表达,模型组抑瘤率较低,瘤质量和瘤体积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而实验B组、C组治疗后抑瘤率达(42.53±5.72)%,(44.81±4.76)%,两组AR mRNA、p-AR和PSA低表达,PTEN mRNA高表达,且G_0/G_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值升高,肿瘤细胞增殖被阻滞于S期,与治疗前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淫羊藿苷可能通过抑制AR磷酸化、增强PTEN表达并将肿瘤细胞增殖被阻滞于S期而发挥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异性抗原 张力蛋白同源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性免疫机能低下发生过程中尿蛋白质组分变化特点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国琴 翁锡全 +1 位作者 孟艳 林文弢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在运动性免疫机能低下发生过程中尿蛋白质组分变化特点,为评价运动员免疫机能低下的尿蛋白组分指标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5名体育学院健康男生为实验对象,进行4周的递增负荷跑步运动,每周的跑步负荷强度分别为60%... 目的:探讨在运动性免疫机能低下发生过程中尿蛋白质组分变化特点,为评价运动员免疫机能低下的尿蛋白组分指标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15名体育学院健康男生为实验对象,进行4周的递增负荷跑步运动,每周的跑步负荷强度分别为60%VO2max、70%VO2max、80%VO2max、90%VO2max,5 d/w,1 h/d。分别在实验前、每周末早晨采集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测试全血白细胞及其分类计数、淋巴细胞亚型CD4、CD8的含量以监测受试者的免疫机能状态,同时采集受试者早晨中段尿,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试尿液中白蛋白、本斯-琼斯蛋白、钙结合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维生素D结合蛋白、锌-α2-糖蛋白、E钙粘蛋白和β-肌动蛋白的含量。结果:(1)经过4周的递增负荷跑步运动,受试者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CD4、CD4/CD8等免疫指标在第4周末下降达到10%以上,呈现进行性的免疫机能下降状态。(2)与实验前相比,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尿液中白蛋白、钙结合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锌-α2-糖蛋白含量自第2周开始增加,至大强度运动的第4周其含量均极显著性高于实验前(P<0.01,P<0.05,P<0.01,P<0.01);而本斯-琼斯蛋白、维生素D结合蛋白、E钙粘蛋白和β-肌动蛋白在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虽有增加趋势,但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尿液中白蛋白、钙结合蛋白、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锌-α2-糖蛋白在运动性免疫机能降低发生过程中呈显著性增加,有可能作为运动性免疫机能降低的尿液生物标志物,用来监控运动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免疫机能低下 尿蛋白组分 白蛋白 钙结合蛋白 前列腺异性抗原 锌-α2-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