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胰腺癌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及紧密连接蛋白-4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文彬 蔡锋 +2 位作者 程传涛 曹罡 秦兆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28-731,I0011,共5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和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SCA和Claudin-4在胰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包含78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10例正常胰腺组织的100点阵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 目的检测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和紧密连接蛋白-4(Claudin-4)在胰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SCA和Claudin-4在胰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包含78例胰腺癌、12例慢性胰腺炎、10例正常胰腺组织的100点阵的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检测该芯片中PSCA和Claudin-4的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78例胰腺癌患者中,PSCA和Claudin-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5%和88.5%,与正常胰腺组织和慢性胰腺炎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PSCA和Claudin-4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无相关性。结论PSCA和Claudin-4阳性表达与胰腺癌相关,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但与胰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紧密连接蛋白-4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特异性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体MR成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静 王芳 +5 位作者 杨勇 魏光全 张瑞 杨安钢 刘莹 宦怡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37-443,共7页
目的应用纳米金磁微粒标记抗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抗7F5,构建PSCA特异性MR分子探针7F5@Gold Mag,检测其与前列腺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并探讨其用于前列腺癌体外及体内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非共价键耦联方法将纳米金磁微粒标记7... 目的应用纳米金磁微粒标记抗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抗7F5,构建PSCA特异性MR分子探针7F5@Gold Mag,检测其与前列腺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并探讨其用于前列腺癌体外及体内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非共价键耦联方法将纳米金磁微粒标记7F5,构建PSCA特异性MR分子探针7F5@Gold Mag,检测其与前列腺癌细胞结合的特异性;应用3.0T磁共振扫描仪,观察不同浓度金磁微粒MR成像情况,探讨MRI可分辨的最低浓度;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和肝癌细胞SMMC-7721,将这两种细胞分别与7F5@Gold Mag、无关抗体@Gold Mag交叉配对,对各组细胞行T2 WI并分别测量其信号强度。建立PC-3和SMMC-7721荷瘤裸鼠模型,对两组荷瘤裸鼠经尾静脉注射7F5@Gold Mag和无关抗体@Gold Mag,分别在注射前、注射后6、12和24 h行MR扫描,观察其对肿瘤T2 WI信号的影响,分别测量其信号强度,探讨其用于MR体内成像的可行性,分析比较其信号强度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PSCA特异性MR分子探针7F5@Gold Mag;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与PC-3细胞结合率为92.1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见PC-3细胞与7F5@Gold Mag有特异性结合。纳米金磁微粒稀释至1∶640,与1%琼脂糖凝胶相比,T2 WI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F5@Gold Mag可显著特异性降低PC-3细胞T2 WI信号。PC-3荷瘤裸鼠注射7F5@Gold Mag 6、12和24 h后肿瘤组织T2 WI信号强度较平扫显著降低(F=43.675,P<0.05)。而SMMC-7721荷瘤裸鼠在平扫和注射对比剂后6、12和24 h肿瘤信号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SCA特异性MR分子探针7F5@Gold Mag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可特异性降低PC-3细胞的T2 WI信号,对活体前列腺癌组织具有靶向性的增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分子成像 纳米微粒 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及其单链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的表达与检测 被引量:3
3
作者 尚国富 刘江丽 +4 位作者 于欢 唐开义 曾柱 胡祖权 王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68-1971,共4页
扩增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及其特异单链抗体PaFv的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到pET-32a和pDAP2/S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融合蛋白TrxA-PSCA和PaFv-AP诱导表达后,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其表达情况,碱性磷酸酶(AP)显色反应和ELISA... 扩增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及其特异单链抗体PaFv的编码基因,分别克隆到pET-32a和pDAP2/S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融合蛋白TrxA-PSCA和PaFv-AP诱导表达后,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其表达情况,碱性磷酸酶(AP)显色反应和ELISA检测蛋白的活性。结果显示构建的原核表达体系成功实现TrxA-PSCA和PaFv-AP融合蛋白的可溶性表达,而且PaFv-AP具有与PSCA抗原结合的抗体活性以及AP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单链抗体 碱性磷酸酶 原核表达 免疫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前列腺干细胞抗原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原活性检测 被引量:3
4
作者 董金凯 罗津 +3 位作者 阎瑾琦 张亮 高江平 于继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 RT-PCR扩增小鼠前列腺干细胞抗原(mPSC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42a-mPSCA,诱导mPSCA蛋白表达并纯化,并检测mPSCA蛋白的抗原活性。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从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系RM-1细胞中扩增mPSCA基因,测序正确后PCR的方法去掉mP... 目的 RT-PCR扩增小鼠前列腺干细胞抗原(mPSCA)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42a-mPSCA,诱导mPSCA蛋白表达并纯化,并检测mPSCA蛋白的抗原活性。方法利用RT-PCR的方法从小鼠前列腺癌细胞系RM-1细胞中扩增mPSCA基因,测序正确后PCR的方法去掉mPSCA的信号肽序列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42a中构建重组载体pET-42a-mPSCA。将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随后将表达的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经SDS-PAGE分析后,Western blot检测纯化的蛋白,将纯化蛋白进一步包板后用ELISA法对其抗原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扩增出全长mPSCA基因;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pET-42a-mPSC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化后可以成功诱导并纯化出大小与预期一致的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证实纯化的蛋白能与特异性的抗体发生反应;ELISA检测显示纯化后的mPSCA抗原具有免疫原性。结论成功扩增出小鼠全长PSCA基因,成功构建了mPSC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了纯化的mPSCA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为进一步研究以PSCA为靶点的前列腺癌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癌组织前列腺干细胞抗原、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测 被引量:4
5
作者 杨俊福 程传宇 +3 位作者 武玉东 赵亚兵 梁宏 魏金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17-719,共3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表达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PCa组织、2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HG-PIN)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PSCA的表达,术...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表达及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例PCa组织、20例前列腺高分级上皮样内瘤样病变(HG-PIN)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PSCA的表达,术前ELISA法检测血清PSA水平。结果:BPH组织中无PSCA表达,HG-PIN、PCa组织中PSCA阳性率分别为70.0%(14/20)、80.6%(29/36),高于BPH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PCa组织中PSCA的阳性率分别为6/11、14/16、9/9,依次增高(P<0.05)。PSCA阳性率与PCa患者血清PSA水平无相关性(r=0.215,P>0.05)。结论:PSCA有可能是一种新的PCa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特异性MR分子探针体外成像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任静 杨勇 +5 位作者 王芳 魏光全 葛雅丽 常英娟 杨安钢 宦怡 《磁共振成像》 CAS 2010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本实验室构建的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特异性MR分子探针7F5@GoldMag用于体外前列腺癌细胞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利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建立MR扫描序列,观察不同浓度的金磁微粒MR成像情况,探讨MR可分辨的最低浓度;培养人前列腺癌... 目的探讨本实验室构建的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特异性MR分子探针7F5@GoldMag用于体外前列腺癌细胞MR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利用3.0T磁共振扫描仪建立MR扫描序列,观察不同浓度的金磁微粒MR成像情况,探讨MR可分辨的最低浓度;培养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和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后者为对照组),将这两种细胞分别与7F5@GoldMag、无关抗体@GoldMag交叉配对,37℃孵育1h;对各组细胞进行T2WI扫描并分别测量其信号强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信号强度的差异。结果GoldMagTM-CS稀释至1:640与1%琼脂糖凝胶相比,T2WI序列信号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F5@GoldMag标记不同细胞系行MR扫描结果提示,7F5@GoldMag可显著降低PC-3细胞T2WI信号,而对SMMC-7721MR信号无显著影响。非特异抗体偶联的GoldMag对两种细胞MR信号均无显著影响。结论本实验室构建的以PSCA为靶向分子的MR探针7F5@GoldMag可特异性降低PC-3细胞的T2WI信号,从而为下一步体内MR成像实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干细胞 抗原 抗体 磁共振成像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树玲 杨秀旭 +4 位作者 张晓鹏 付玲 李建民 侯利华 陈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7-448,共2页
目的:制备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鼠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0余株针对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鼠mAb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的6株进行了相关鉴定。结果:6株mAb的腹水效价均达到1:512000,将其中的两株mAb进行了纯化,纯... 目的:制备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鼠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了10余株针对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鼠mAb杂交瘤细胞株,对其中的6株进行了相关鉴定。结果:6株mAb的腹水效价均达到1:512000,将其中的两株mAb进行了纯化,纯化后纯度大于90%,抗体亚类(型)mAb1、mAb26为IgG2b/k型,mAb6、mAb11、mAb37为IgG1/k型,mAb46为IgG2a/k型;ELISA结果显示制备的mAb与PSCA可发生特异反应。结论:制备了抗前列腺干细胞抗原鼠mAb,为PSCA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杂交瘤 MAB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小鼠前列腺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董磊 张晓鹏 +4 位作者 易绍琼 于婷 侯利华 付玲 陈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并建立可供药物评价或生物学功能研究的表达人PSCA抗原的小鼠肿瘤模型。方法克隆人PSCA基因,构建pcDNA-PSCA质粒,稳定转染RM-1细胞,用RT-PCR和流式检测的方法筛选稳定表达人PSCA抗原的RM-PSCA细胞株;再将RM-PSCA细胞接种C57BL/... 目的探讨并建立可供药物评价或生物学功能研究的表达人PSCA抗原的小鼠肿瘤模型。方法克隆人PSCA基因,构建pcDNA-PSCA质粒,稳定转染RM-1细胞,用RT-PCR和流式检测的方法筛选稳定表达人PSCA抗原的RM-PSCA细胞株;再将RM-PSCA细胞接种C57BL/6小鼠,观察其致瘤性,并寻找能够稳定致瘤的细胞数量;进而观测RM-PSCA所致肿瘤的生长情况及小鼠存活状况。结果筛选到了表达人PSCA抗原的RM-PSCA细胞,且1×105个肿瘤细胞能够保证10只实验小鼠全部成瘤;所致肿瘤生长迅速,接种后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为37 d。结论该研究成功的建立了稳定表达人PSCA抗原的小鼠肿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前列腺肿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列腺干细胞抗原为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郑克文 李汉忠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02-205,共4页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stemcellantigen,PSCA)是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锚定在细胞膜表面的膜蛋白,最早于1998年由Reiter等在研究前列腺癌时发现。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免疫治疗 前列腺 膀胱癌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10
作者 顾正勤 许传亮 +2 位作者 孙颖浩 高旭 王林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基因,制备其抗血清。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包含蛋白融合点的PSCA基因片段,经DNA测序证实后克隆至带有Trx.6H 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 目的:克隆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基因,制备其抗血清。方法:通过PCR方法扩增包含蛋白融合点的PSCA基因片段,经DNA测序证实后克隆至带有Trx.6H is标签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结果,经N i-NTA树脂亲和纯化的蛋白皮下注射免疫小鼠,ELISA检测抗血清的滴度,免疫组化鉴定其特异性。结果:PCR扩增得到241 bp的目的片段,序列测定证实与GenBank上登录的序列一致;成功构建了PSCA基因片段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2 a-PSC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于相对分子质量为20.4×103处有一蛋白新生带;PSCA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ELISA确认抗血清的滴度>1∶4 000。抗血清检测到前列腺癌组织中PSCA的表达。结论:成功克隆、表达了人PSCA融合基因片段,并制备了相应的抗血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干细胞 抗原 基因表达 免疫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分泌型蛋白IFN-β/EGFP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11
作者 詹以安 王共先 傅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61-764,共4页
目的β干扰素(interferon-beta,IFN-β)/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真核质粒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观察转染后的hMSCs(IFN-β-hMSCs)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 目的β干扰素(interferon-beta,IFN-β)/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真核质粒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观察转染后的hMSCs(IFN-β-hMSCs)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构建IFN-β/EGFP分泌型真核表达质粒pEGFP-N2-IFN-β,脂质体介导下转染hMSCs,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IFN-β/EGFP蛋白中绿色荧光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FN-β的表达水平。将IFN-β-hMSCs与PC-3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共培养,同时设立hMSCs共培养组、空质粒转染hMSCs共培养组、PC-3单独培养组为对照组,分别于共培养后第1、3、5天对PC-3进行台盼蓝染色,计数存活细胞数目。结果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IFN-β-hMSCs显示出绿色荧光,ELISA检测证实IFN-β-hMSCs的细胞上清中存在IFN-β的分泌表达。实验组PC-3细胞增殖受抑制,实验组与各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泌型蛋白IFN-β/EGFP在hMSCs中可获得表达且保持其各自的生物学特性,在Transwell共培养中可以有效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Β干扰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以龙 艾开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731-2732,共2页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已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各种辅助治疗敏感性不高...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已是第4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对各种辅助治疗敏感性不高.预后极差,病死率接近发病率。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只有4.1个月,5年生存率只有3%。大多数胰腺癌明确诊断时已处于晚期。因此寻找新的肿瘤标记物以期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新近研究发现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与胰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早期诊断 辅助治疗 胰腺癌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手术切除率 5年生存率 肿瘤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构建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洪娟 陈运凡 +2 位作者 沈俊杰 徐艳敏 钱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制备表达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研究其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 目的制备表达靶向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rostate stem cell antigen,PSCA)的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研究其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的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体内外杀伤作用。方法基因合成靶向PSCA的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和重链可变区(PSCA Sc Fv),利用酶切将其插入慢病毒载体中。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SCA-CAR在T淋巴细胞中表达的阳性率。利用体外杀伤实验及ELISA实验分别检测PSCA-CAR-T细胞对PSCA阳性的He La细胞及PSCA阴性的T24细胞的杀伤效果、特异性及其细胞因子分泌情况。利用NOG小鼠背部皮下注射He La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结果酶切结果表明慢病毒载体p L-PSCA-G4H-28TM-28BBζ构建成功,DNA测序结果表明PSCA-CAR的载体序列正确;病毒感染T淋巴细胞后CAR表达阳性率为53.9%;获得的PSCA-CAR-T细胞不管是在高效靶比短时作用条件下还是低效靶比长时作用条件下,其对PSCA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明显强于PSCA阴性肿瘤细胞(P<0.01);同时获得的PSCA-CAR-T在受到PSCA阳性肿瘤细胞刺激时,分泌的细胞因子量显著高于对照的T细胞(P<0.01),而在受到PSCA阴性肿瘤细胞刺激时几乎不分泌细胞因子。体内实验证实PSCA-CAR-T细胞在体内有显著的肿瘤抑制效果(P<0.01)。结论成功制备了靶向PSCA的CAR-T细胞,该CAR-T细胞能特异杀伤PSCA阳性的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前列腺干细胞抗原 肿瘤免疫治疗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嗜铬粒蛋白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肖锦华 王亚萍 +1 位作者 孙钧铭 朱华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10-1612,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2例前列腺癌患者、5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gA水平,并同步测定血清PSA、F-PSA含量并计算...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嗜铬粒蛋白A(Cg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62例前列腺癌患者、51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及52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gA水平,并同步测定血清PSA、F-PSA含量并计算F/T比值。结果:①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CgA(125.37±64.73)ng/ml水平与前列腺增生组(45.18±36.86)ng/ml和健康对照组(36.38±25.63)ng/ml相比,均明显增高(P均<0.01);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水平(62.45±34.76)ng/ml与BPH组(5.96±3.42)ng/ml和对照组(1.35±0.95)ng/ml相比,亦均明显增高(P均<0.01),而F/T比值则明显降低(P均<0.05);BPH组和对照组相比,CgA水平差异不大(P>0.05),而PSA水平则差异显著(P<0.05)。②伴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组CgA水平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1),而PSA水平及F/T比值在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血清CgA+PSA联合检测前列腺癌,平行试验的敏感性为86.7%,阴性预测值为78.3%;系列试验特异性为96.2%,阳性预测值为89.5%。结论:CgA作为血清肿瘤标志物可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尤其是伴有转移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判断及疗效监测。联合测定CgA和PSA可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嗜铬粒蛋白A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前列腺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前列腺特异抗原及乳铁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许克新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8-652,共5页
目的: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男性的前列腺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前列腺特异抗原(1W-PSA)及乳铁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蛋白双向电泳的方法,对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20例正常男性前列腺液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质谱... 目的:检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正常男性的前列腺液中低相对分子质量前列腺特异抗原(1W-PSA)及乳铁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蛋白双向电泳的方法,对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20例正常男性前列腺液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通过质谱分析方法确定蛋白点的性质。随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来验证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发现了相对分子质量为10×10^3、等电点(pI)为8.5~9.3的蛋白点A和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3、pI为7~7.5的蛋白点B。进行质谱分析后确定、蛋白点A为1w-PSA,蛋白点B为乳铁蛋白(lactoferrin)。Western blotting检测进一步确定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有1w-PSA表达,而前列腺癌组织中和正常男性的前列腺液中未见1w-PSA的表达。另外,Western blotting检测还发现,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液的乳铁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男性,而前列腺癌组织中无乳铁蛋白的表达。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前列腺液中有1w-PSA表达,而正常男性的前列腺液中未见1w-PSA表达,1w-PSA可能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理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或许可以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蛋白标志物。另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液的乳铁蛋白表达水平增高,正常男性前列腺液的乳铁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而前列腺癌的乳铁蛋白表达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乳铁蛋白 前列腺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A启动子介导的TAT-p21^(WAF1/CIP1)融合蛋白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特异表达及活性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捷 苑辉卿 +5 位作者 孔峰 任凯 王小玲 吉恺 胡晓燕 张建业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98-503,共6页
目的:设计并构建含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抗原(PSA)启动子的TAT-p21WAF1/CIP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PSA-TAT-p21),使由TAT蛋白转导结构域(TAT)介导的抑癌基因蛋白p21WAF1/CIP1(p21)能够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实现特异性的跨膜转运,增强p21对前... 目的:设计并构建含有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抗原(PSA)启动子的TAT-p21WAF1/CIP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PSA-TAT-p21),使由TAT蛋白转导结构域(TAT)介导的抑癌基因蛋白p21WAF1/CIP1(p21)能够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实现特异性的跨膜转运,增强p21对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PCR技术构建含有PSA启动子、TAT蛋白转导序列和p21读码框架的真核表达载体pPSA-TAT-p21,并进行酶切、测序鉴定。脂质体法在前列腺癌LNCaP细胞和大肠癌HT-29细胞中转染上述表达载体及对照质粒后进行反转录PCR(RT-PCR),检测p21的mRNA以及蛋白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MTT法检测转染pPSA-TAT-p21后LNCaP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pPSA-TAT-p21真核表达载体。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PSA-TAT-p2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有明显表达,在大肠癌细胞中基本不表达,呈现特异性的表达,而由CMV启动子介导的p21(pCMV-21)对照组在两个细胞株中均有表达。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含有TAT蛋白转导结构域的PSA-TAT-p21的融合蛋白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不含TAT的PSA-p21蛋白。结论:pPSA-TAT-p21能够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特异性地高效表达,为前列腺癌基因的靶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TAT—p21^WAF1/CIP1融合蛋白 前列腺肿瘤 LNCAP细胞 HT-29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抗原和高分子量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染色法的改进及其应用价值
17
作者 陈春莲 邓仲端 周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9-340,F003,共3页
对前列腺特异抗原和高分子量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法进行改进 :1在同一切片的一侧贴附可靠的阳性对照组织 ;2应用微波处理 ,尽可能保存和修复抗原 ;3在显微镜下严格控制显色 ,务必达到背景清晰。此法用于前列腺的癌前病变和前列腺癌疑... 对前列腺特异抗原和高分子量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染色法进行改进 :1在同一切片的一侧贴附可靠的阳性对照组织 ;2应用微波处理 ,尽可能保存和修复抗原 ;3在显微镜下严格控制显色 ,务必达到背景清晰。此法用于前列腺的癌前病变和前列腺癌疑难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抗原 高分子量角蛋白 单克隆抗体 免疫染色法 前列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间充质干细胞SENP3缺失通过GLI2/COX2信号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形成
18
作者 李甜甜 刘志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2-870,共9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通过分泌核因子受体激活因子-κB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rcrophage CSF,M-CSF)等关键细胞因子来诱导多个单核巨噬细胞融...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通过分泌核因子受体激活因子-κB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for nuclear factor-κB ligand, 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rcrophage CSF,M-CSF)等关键细胞因子来诱导多个单核巨噬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噬细胞,从而支持破骨细胞生成。SUMO特异性蛋白酶3(SUMO-specific protease 3,SENP3)通过去SUMO化修饰蛋白质,进而影响底物蛋白质的稳定性、定位和活性。在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基础上,我们发现在MSC中敲除SENP3的小鼠破骨细胞数量增加(P<0.001),进一步探究其机制,利用免疫荧光以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SENP3敲除激活刺猬因子(Hedgehog, Hh)信号通路提高了转录因子Gli家族锌指2(glioma-associated oncogene homolog 2,Gli2)的表达。CHIP-qPCR结果显示,Gli2通过结合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启动子区域-1 235~-1 249和-1 158~-1 172促进COX2转录(P<0.05);同时通过ELISA法检测COX2主要分泌产物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水平,发现敲除SENP3的MSC的培养基上清中PGE2的含量增加(P<0.001)。已知PGE2通过前列腺素E受体2(E-type prostanoid receptor 2,EP2)和前列腺素E受体4(E-type prostanoid receptor 4,EP4)介导细胞迁移和破骨细胞生成,在研究中发现,EP4受体在分化的破骨细胞中表达升高(P<0.01)。使用EP4受体的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活化T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activated T cell 1, NFATc1)、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 CTSK)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TRAP)基因的表达,减少破骨细胞生成(P<0.001),结果表明,EP4受体在PGE2介导的破骨细胞分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总之,小鼠间充质干细胞SENP3缺失通过激活Hh信号通路促进COX2转录和PGE2分泌,从而促进破骨细胞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破骨细胞 SUMO特异性蛋白酶3 环氧化酶2 Gli家族锌指2 前列腺素E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蛋白在正常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被引量:34
19
作者 Mhawech-Fauceglia P Zhang S +1 位作者 Terracciano L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1-261,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 肿瘤组织 抗原蛋白 敏感性 特异性酸性磷酸酶 器官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与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L1)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0
作者 赖盛伟 席文锦 +4 位作者 史圣甲 王超 郝晓柯 刘家云 张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29-733,共5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索PSMA/PD-L1联合检测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周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18... 目的检测并分析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探索PSMA/PD-L1联合检测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周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18例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与PD-L1表达,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和PD-L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相关性。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PSMA^+PD-L1^+、PSMA^+PD-L1^-、PSMA^-PD-L1^+、PSMA^-PD-L1^-四组,而后应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PSMA/PD-L1联合检测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应用Kaplan-Meier生存周期曲线分析PSMA/PD-L1联合检测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存周期的关系。结果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PSMA和PD-L1双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与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结论PSMA与PD-L1在原发性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两分子联合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恶性程度评估及生存周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