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入路Kaneda内固定带血管蒂肋骨瓣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建河 魏伟明 林惠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前入路kaneda内固定带 血管蒂肋骨瓣植骨融合 治疗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 被引量:5
2
作者 雍明 郑朋飞 +4 位作者 楼跃 唐凯 张志群 林刚 孙祥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867-1869,共3页
对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38例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手术疗效。手术均采取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术后随访时间7个月~2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 对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小头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38例有移位的肱骨小头骨折手术疗效。手术均采取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术后随访时间7个月~2年,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估并与健侧肘关节功能进行对比。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23例为优,13例为良,2例为中,与健侧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无内固定松动及肱骨小头坏死发生。故肘前外侧入路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小头骨折是一种简便可行、疗效确切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肱骨小头骨折 肘关节外侧 逆向反拉克氏针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入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琦 贺西京 +1 位作者 白正发 赵晨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76-477,共2页
关键词 颈椎爆裂骨折 椎体次全切除 内固定治疗 植骨 钛网 ORION钢板 手术治疗方法 骨折患者 交通运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国)窝微创入路同种骨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6
4
作者 熊元波 陈万军 +2 位作者 宋娟 徐俊昌 郭克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23-523,共1页
关键词 撕脱性骨折 微创 胫骨 内固定 止点 骨钉 同种 治疗后 膝关节稳定 腘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 被引量:42
5
作者 许建中 张泽华 +3 位作者 周强 谢肇 何清义 代飞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腔前入路一期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髂骨移植、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对10例L5~S1椎体结核患者采用经腹腔入路显露腰骶椎,彻底清除病灶后用2块同种异体髂骨块平行椎间植骨,腰骶椎前方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常规支持... 目的:探讨经腹腔前入路一期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髂骨移植、内固定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效果。方法:对10例L5~S1椎体结核患者采用经腹腔入路显露腰骶椎,彻底清除病灶后用2块同种异体髂骨块平行椎间植骨,腰骶椎前方自锁钛板固定;术后常规支持和抗结核治疗,并定期(术后1、3、6、9、12个月,以后每6个月一次)随访,观察血沉变化,摄X线平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骨块融合和畸形矫正情况。结果:术中无大血管、神经、输尿管损伤,随访12~26个月,平均19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无结核性腹膜炎、勃起功能障碍、逆行射精等并发症发生,根据Bridwell标准,9例患者获Ⅰ级骨性愈合,1例为Ⅱ级骨性愈合,愈合时间9~12个月,腰骶角矫正无明显丢失。结论:经腹腔前方入路暴露腰骶椎结核病灶充分、安全,病灶清除后行同种异体髂骨块椎间植骨、腰骶椎前方自锁钢板固定可有效重建腰骶段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椎结核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植物并发症 被引量:31
6
作者 袁文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德玉 倪斌 欧阳跃平 叶晓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3-104,W001,共3页
目的 :探讨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植物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采用AO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治疗的颈椎疾患中经平均随访 16个月的 193例发生的 17例并发症作了分析。结果 :发生钢板放置偏斜 4例次 ,螺钉植入椎间隙 2例次 ,钢板未完全锁... 目的 :探讨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植物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采用AO前路带锁钢板固定治疗的颈椎疾患中经平均随访 16个月的 193例发生的 17例并发症作了分析。结果 :发生钢板放置偏斜 4例次 ,螺钉植入椎间隙 2例次 ,钢板未完全锁定 11例次 ,其中超出钢板平面 1~ 2mm 7例次 ,2~ 3mm 4例次 ,发生螺钉松动并滑脱3例次 ,其中 2例导致食道瘘。未出现钢板螺钉断裂。结论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植物并发症的发生大多与手术医生的经验有关。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手术 内固定 并发症 钢板内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梁涛 刘浩 +4 位作者 龚全 丰干均 石锐 赵献峰 曾建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7-121,共5页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6月,应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单节段或双节段内固定治疗Denis分类不稳定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3岁。骨折部位:T...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07年6月,应用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单节段或双节段内固定治疗Denis分类不稳定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3例,男2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3岁。骨折部位:T129例,L122例,L26例,T12合并L1、L51例,T12、L12例,L1、L23例。骨折Denis分类:A型21例,B型18例,E型4例。31例伴脊髓神经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8例,D级13例。经胸入路12例,经胸膜外腹膜后入路25例,经腹膜后入路6例;16例行单节段固定,27例行双节段固定。均采用Antares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单节段固定平均手术时间为150±70min,出血量平均428±85ml;双节段固定平均手术时间为260±78min,出血量平均830±126ml。胸腔引流时间3~5d,平均3.1d。伤口均一期愈合,3例合并肺部感染,治疗后均痊愈。单节段组融合节段平均后凸角5.2°±3.3°(2.1°~10.4°),平均矫正率为(63.9±1.4)%。双节段组融合节段平均后凸角4.9°±2.0°(2.5°~11.2°),平均矫正率为(66.2±2.2)%。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6.4个月,无内固定失败,矫正度无明显丢失,均获得良好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16例患者神经功能有1级以上改善。结论:前路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彻底,使用Antares脊柱内固定系统操作简便、固定牢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爆裂骨折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质网笼内植物加前路带锁钢板对颈椎稳定性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56
8
作者 毛志国 袁文 +3 位作者 贾连顺 欧阳钧 王柏川 樊仕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55-357,共3页
目的 :评价颈椎在植入颈椎钛质网笼内植物和植入钛质网笼内植物辅助AO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两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测量 6例新鲜人颈椎骨骼韧带标本 (C2~T1)在正常、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植钛质网笼内植物、植钛质网笼内植物后辅... 目的 :评价颈椎在植入颈椎钛质网笼内植物和植入钛质网笼内植物辅助AO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两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测量 6例新鲜人颈椎骨骼韧带标本 (C2~T1)在正常、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后植钛质网笼内植物、植钛质网笼内植物后辅助AO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三种工况下C4~C6节段的三维运动数据 ,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6例颈椎标本C4~C6节段在正常、植钛质网笼内植物、植钛质网笼内植物加AO前路钢板三种工况下 ,前屈 /后伸、左 /右侧弯、左 /右轴向旋转的运动范围 (ROM )平均值 (°)分别为 :14 12 /12 94、13 39/13 11、9 77/10 72 ;9 70 /14 4 2、8 94/8 6 1、7 6 5 /8 0 9和 4 39/1 36、4 0 8/4 19、3 4 6 /3 6 3。结论 :颈椎减压、植入钛质网笼后在后伸运动时的稳定性明显不足 ;辅助AO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后在各个方向的稳定性都显著增强 ,可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 钢板 钛质网笼内植物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微创治疗严重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磊 张盘军 +5 位作者 蒋建农 司刚 周鸣 王勇 陈文钧 莫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44-13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anterolateral acromial approach,ALA入路)微创治疗严重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经ALA入路行骨折复位、植骨、肩袖止点重建及经皮插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 目的探讨经肩峰下前外侧入路(anterolateral acromial approach,ALA入路)微创治疗严重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经ALA入路行骨折复位、植骨、肩袖止点重建及经皮插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微创治疗20例严重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术后进行系统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0例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平均(15±3)个月(12-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腋神经损伤症状,骨折均于术后6个月内愈合,术后12个月随访时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平均为(83.0±1.5)分(79.0-89.5分),随访期内未出现内固定失效和肱骨头缺血坏死。结论采用ALA入路经皮插入PHILOS微创治疗严重外展嵌插型肱骨近端骨折,能避免神经、血管损伤,减少软组织剥离,避免破坏肱骨头残留血运,并且能坚强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微创性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 肩峰下外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前期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坚 刘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新手术方法——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并通过建立模拟手术模型和评价安全性,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17具人体标本的术前颈椎X线片上作5条辅助线,取右侧颌下切口,根据术前... 目的:提出一种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新手术方法——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并通过建立模拟手术模型和评价安全性,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17具人体标本的术前颈椎X线片上作5条辅助线,取右侧颌下切口,根据术前计划,经枢椎椎体-寰枢关节-寰椎侧块方向置入螺钉。在术后X线片上测量螺钉轨道参数,与术前计划参数作t检验。在经寰椎横突上、下缘及枢椎上关节面下缘三个横断面上测量螺钉与椎动脉的距离。统计椎动脉、脊髓及枕颈关节损伤的例数。结果:①术前计划参数:内界角18°±1.4°,外界角33°±3.7°,标准外偏角26°±2.9°,后界角39°±4.1°,标准后倾角24°±2.0°。②螺钉轨道实际外偏角24°±3.5°,实际后倾角27°±4.0°,与术前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在经枢椎上关节面下缘的横断面上螺钉与椎动脉距离最短,平均值6mm,最小值3.5mm,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2例枕颈关节损伤。结论:前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与后路内固定术互为补充。经应用解剖研究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较大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关节 内固定 创伤性 寰枢椎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 被引量:3
11
作者 廖穗祥 夏虹 +3 位作者 昌耘冰 艾福志 王建华 尹庆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4期3815-3818,共4页
目的:研究一种经口咽前路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通过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研制各种型号经口咽前路寰椎骨折复位钢板和复位器等配套器械。选45具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依次测量寰椎前结节厚度、两... 目的:研究一种经口咽前路寰椎骨折复位内固定系统,通过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研制各种型号经口咽前路寰椎骨折复位钢板和复位器等配套器械。选45具中国成年人干燥寰椎标本,依次测量寰椎前结节厚度、两侧前弓厚度、两侧前弓高度、两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两侧侧块前后径及两侧侧块高度。结果:寰椎前结节厚度(6.97±0.84)mm,左前弓厚度(4.67±0.74)mm,右前弓厚度(4.61±0.85)mm,左前弓高度(10.22±1.66)mm,右前弓高度(10.15±1.45)mm,左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22.12±1.23)mm,右侧侧块外侧壁到中线的距离(22.10±1.33)mm,左侧侧块前后径(19.72±1.56)mm,右侧侧块前后径(20.21±1.69)mm,左侧侧块高度(11.90±1.10)mm,右侧侧块高度(11.52±1.06)mm,左侧侧块内倾角(11.26±1.74)°右侧侧块内倾角(12.73±1.52)°结论:寰椎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系统设计新颖,在理论上通过,。相应部位的解剖学测量证实该系统有足够的解剖安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寰椎 经口咽 内固定 应用解剖 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前路减压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先银 何仲佳 +5 位作者 朱文雄 李佛保 陈立言 莫新发 周雪明 郭建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侧前路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31例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行侧前路减压,16例采用Z-PLATE、15例采用TSRH系统短节段融合固定。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 目的:探讨侧前路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治疗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31例胸腰椎体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瘫痪,行侧前路减压,16例采用Z-PLATE、15例采用TSRH系统短节段融合固定。结果:3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5~26个月),术后椎间隙高度及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度)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本组未发生断棒脱钉等并发症。结论:侧前路减压短节段融合固定具有符合胸腰椎生物力学要求、减压直接彻底及融合率高等特点,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尽可能提供最大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爆裂骨折 减压 TSRH脊柱内同定系统 ZPLATE脊柱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外联合入路的下颌角非线性有利型骨折的固定 被引量:1
13
作者 娄志鸿 何中恒 郑玉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2-402,共1页
关键词 口内外联合 非线性 下颌角 骨折 张力固定 口内切口 临床可行性 双板固定 颌下切口 面部瘢痕 下颌下 小切口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加压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5
14
作者 龙亨国 李展振 +5 位作者 祝海炳 洪文跃 刘玖行 危立军 刘志安 明文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21-623,共3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结果及并发症.结果:随访4个月~3年1个月,平均10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运... 目的:分析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行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分析其结果及并发症.结果:随访4个月~3年1个月,平均10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明显颈部运动受限,无螺钉断裂、移位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1例合并颅脑损伤者残留部分头痛、头晕.结论: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技术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可供选择的方法,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靠及愈合率高等优点,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状突骨折 加压螺钉 加压螺钉固定 并发症 临床资料 内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钢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0
15
作者 赵剑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雄生 袁文 陈德玉 肖建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 :对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后有无必要在单纯植骨基础上加用钢板内固定作一初步探讨。方法 :对 48例单间隙病变行前路减压手术的患者随访 1~ 4年 ,平均 2 2年。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单纯植骨和加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分析比... 目的 :对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后有无必要在单纯植骨基础上加用钢板内固定作一初步探讨。方法 :对 48例单间隙病变行前路减压手术的患者随访 1~ 4年 ,平均 2 2年。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单纯植骨和加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分析比较。结果 :根据JOA评分 ,单纯植骨组和加用钢板内固定组之间在疗效的改善方面近似 ,都能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在椎间高度的恢复和维持方面加用前路钢板有明显效果 (P <0 0 5 ) ,在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方面 ,加用钢板也优于单纯植骨。结论 :使用前路钢板安全、可靠 ,在单间隙病变手术中加用前路钢板有助于恢复和保持颈椎生理曲度 ,防止植骨块的塌陷 ,可能利于长期手术疗效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 植骨融合 内固定 钢板 单间隙病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颈椎经前路椎弓根置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瑞峰 吴一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9-532,共4页
目的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ATPS)的推广提供相关应用解剖学参数。方法随机选取30例成人正常颈椎CT影像学资料,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3.0软件,测量C3~7椎体相关解剖学参数及颈前... 目的为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anterior transpedicular screw fixation,ATPS)的推广提供相关应用解剖学参数。方法随机选取30例成人正常颈椎CT影像学资料,将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3.0软件,测量C3~7椎体相关解剖学参数及颈前路椎弓根内固定(ATPS)的置钉参数,并统计分析。结果得到选择最佳进钉点及通过最佳进钉通道所测得的置钉参数。经测量得出,C3~7椎弓根的高度要大于宽度,可以容纳最大直径4.5 mm的螺钉,进钉长度可达30 mm。结论 ATPS作为一种新的内固定技术可以应用于下颈椎疾患的治疗中。对某些颈椎疾患如肿瘤、严重骨质疏松及颈椎三柱损伤等疾患的治疗,可能提供更好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解剖学 椎弓根 螺钉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前路蝶型钢板系统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柏川 朱青安 +2 位作者 樊仕才 张美超 金大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 :对颈前路蝶型钢板 (CSBP)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14具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 ,测量两组正常颈椎在 2 0Nm载荷下的运动范围 (ROM ) ;将两组颈椎制作成三柱不稳定模型 ,分别以CSBP和Orion钢板固定 ,测量两组颈椎的ROM。将CSB... 目的 :对颈前路蝶型钢板 (CSBP)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 :14具颈椎标本随机分为A、B两组 ,测量两组正常颈椎在 2 0Nm载荷下的运动范围 (ROM ) ;将两组颈椎制作成三柱不稳定模型 ,分别以CSBP和Orion钢板固定 ,测量两组颈椎的ROM。将CSBP固定于椎体模型上 ,施加 10 0N循环压缩载荷 (1Hz) ,观察CSBP松动、断裂情况。对疲劳测试条件下钢板的受力情况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 :CSBP和Orion钢板均能显著降低颈椎各方向上的ROM (P <0 0 5 ) ,在前屈、后伸方向最大。应用CSBP钢板 ,前屈、后伸ROM较正常颈椎分别降低 6 6 %、6 0 % ;应用Orion钢板分别降低 72 %、71% ;两种钢板在重建颈椎稳定程度上无明显差异 (P >0 0 5 )。CSBP抵抗载荷次数达10 5次 ,于钢板钉孔外侧缘出现裂缝并断裂。有限元分析提示钢板钉孔周围是应力集中处。结论 :CSBP的生物力学稳定作用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钢板 内固定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状突螺钉加压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 被引量:11
18
作者 倪斌 陈德玉 +4 位作者 叶晓建 谭军 贾连顺 朱建平 唐希初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压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齿状突骨折采用牵引复位后行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加压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及临床检查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均无明显颈部... 目的:探讨颈前路齿状突螺钉加压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齿状突骨折采用牵引复位后行前路单枚齿状突螺钉加压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4年2个月,平均11个月,X线片及临床检查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均无明显颈部活动受限。无螺钉移位、断裂等并发症。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例,明显减轻2例。结论: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牢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寰枢椎的生理活动功能。术前良好的复位是本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齿状突骨折 螺钉内固定 颈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赵文奎 祝斌 刘晓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1-575,共5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疾病。对于症状重、影响病人生活...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而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域疼痛、麻木、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颈椎疾病。对于症状重、影响病人生活和工作或者出现了肌肉运动障碍;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应考虑手术治疗。传统的后路椎间孔切开减压术和前路融合固定术均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这两种术式均有自身的缺陷。近年来随着脊柱微创器械和技术的发展,通道扩张器、显微镜及脊柱内镜系统的发展,使得微创手术的优势:不亚于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低等逐渐体现出来。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目的是总结介绍目前最先进和最新颖的经皮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几种手术方法,综述其优缺点及适应证,让更多的颈椎病病人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孔切开 颈椎融合固定 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 经椎体技术 经皮内镜下颈椎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