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素前体浓度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玉生 田亚平 +6 位作者 高伟 刘红鹰 原新红 陈瑞 王士雯 程芮 刘光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 :研究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 端脑钠素前体 (NT 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 65例心血管病患者及 16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 ProBNP浓度 ,超声心动图测定不同心功能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 ... 目的 :研究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 端脑钠素前体 (NT ProBNP)浓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测定 65例心血管病患者及 16名健康体检者血浆NT ProBNP浓度 ,超声心动图测定不同心功能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 ,分析血浆NT ProBNP浓度、超声指标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方差分析显示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T 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 ,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 (P <0 0 0 1)。多因素偏相关分析表明血浆NT ProBNP浓度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 (r =0 769,P <0 0 0 1及r =0 3 76,P =0 0 2 0 )。血浆NT ProBNP浓度 >2 0 0 pg/ml诊断心力衰竭的敏感性 10 0 % ,特异性 97% ,阳性预测值 98% ,阴性预测值 10 0 %。结论 :心血管病患者血浆NT ProBNP浓度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 ,是评价心功能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血浆N-端 钠素 浓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钠素N端前体肽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苑杰 曾强 +3 位作者 王静 杨军 张肇康 张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1 76)在急性脑血管病 (ACVD)患者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5例ACVD患者及 31名健康人员血Nt- proBNP1 76、心钠素 (ANP)、内皮素 (ET)水平。结果:ACVD患者血 3种神经肽水平明显高... 目的:探讨脑钠素N端前体肽(Nt-proBNP1 76)在急性脑血管病 (ACVD)患者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5例ACVD患者及 31名健康人员血Nt- proBNP1 76、心钠素 (ANP)、内皮素 (ET)水平。结果:ACVD患者血 3种神经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01)。脑出血组和对照组ANP、ET值与Nt proBNP1 76含量间无相关性(P>0. 05)。ACV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Nt proBNP1 76水平越高 (P<0. 05),二者呈正相关 (P< 0. 01 )。ANP和ET水平则不具有这种相关性 (P> 0. 05 )。结论:Nt proBNP1 76可能参与了ACVD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素 血管病 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端脑钠素前体与心钠素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及预后判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晖 陈达强 +1 位作者 王嬿 李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40-1742,共3页
目的比较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和心钠素(ANP)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及预后判定价值。方法入选11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伴心衰78例,无心衰40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并与40例正常人... 目的比较N-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和心钠素(ANP)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的诊断及预后判定价值。方法入选11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伴心衰78例,无心衰40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T-proBNP,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ANP,并与40例正常人进行比较。定期随访、记录冠心病患者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和ANP浓度均显著高于无心衰患者及正常人组(P均<0.05)。心功能IV级者NT-proBNP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Ⅱ、Ⅲ级者,血浆ANP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者,但与Ⅱ级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血浆NT-proBNP和ANP对于冠心病心衰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91.25%和73.46%;特异性分别为90.25%和80.33%。心衰组中死亡者与存活者血浆NT-proBNP和AN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NT-proBNP对冠心病心衰的诊断价值高于ANP,二者均与冠心病心衰患者短期心源性死亡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N-端钠素 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与心肌酶谱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菊芳 董梅 +6 位作者 匡铁吉 吴纯 肖漓 解国清 孙彬 雷红 孟祥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66-1067,共2页
目的:测定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心肌酶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LYMPUS AU600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心肌酶谱水平,在ANALYTICS E170光电免疫发光仪上对血清NT-proBNP的含... 目的:测定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心肌酶谱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OLYMPUS AU600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心肌酶谱水平,在ANALYTICS E170光电免疫发光仪上对血清NT-proBNP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1)肺炎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异常率为85.63%;心肌酶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异常率按照LDH-L、CK、AST、HBDH、CK-MB依次降低,分别为48.28%、37.93%、30.05%、25.12%、15.76%。(2)上呼吸道感染组血清中NT-proBNP含量较对照组有所升高(P<0.05),心肌酶谱中仅CK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ST、LDH-L、CK-MB水平无明显改变,异常率按照LDH-L、CK、HBDH、AST、CK-MB依次降低,分别为21.32%、15.85%、11.37%、10.23%、5.96%。结论:肺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肌损伤,心肌酶谱升高是普遍的,可能是由病原体感染产生的毒素及疾病造成的组织缺氧引起,并不一定都是心肌炎或心肌损害所致,不排除其他器官组织的损害。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心肌损伤较肺炎患者轻,可能同时发生骨骼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上呼吸道感染 氨基末端钠素 心肌酶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者血浆脑钠素氨基末端前体浓度及超声左室射血分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玉萍 徐茂椿 高修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129-131,共3页
[目的]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研究,探讨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29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与3... [目的]本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研究,探讨血浆NT-pro-BNP水平及LVEF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及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0例(29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与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3例和正常对照者28例;以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各个患者的心功能情况,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分析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对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前后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P<0.001),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3.56±0.41 vs 2.05±0.16与1.88±0.28.P <0.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PCI术后12~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2.54±0.25 vs 3.56±0.41,P<0.01),术后24~48 h内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升高(P< 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升高,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明显降低,两者对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的心功能、估计预后有相当的临床意义。急性心肌梗死组经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而血浆NT- pro-BNP含量明显降低,提示该两指标能反映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射血分数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钠素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与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煦 孙亚东 马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9-1142,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自主神经病变(AN)(T2DAN)患者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变化情况,阐明NT-ProBNP与T2DAN的相关关系。方法:单纯T2DM组患者40例,T2DAN组患者35例,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伴自主神经病变(AN)(T2DAN)患者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NT-ProBNP)的变化情况,阐明NT-ProBNP与T2DAN的相关关系。方法:单纯T2DM组患者40例,T2DAN组患者35例,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1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NT-ProBNP水平。结果:T2DAN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均P<0.01)。NT-ProBNP与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卧位心率(HR)及立卧位收缩压(SBP)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7、0.932、0.912、0.876及0.924(P<0.01),与空腹血清C-肽(FC-P)、深呼吸心率变化(HRV)、立卧位HRV、30∶15比值及乏氏指数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755、-0.766、-0.698、-0.732及-0.812(P<0.01)。结论:在T2DAN患者中,血浆NT-ProBNP过度表达与T2DAN有明确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自主神经病变 氨基末端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杰群 潘文志 +1 位作者 周京敏 葛均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77-578,共2页
目的:综合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NT-proBNP)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1例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NT-proBNP与心脏结构、功能、房颤、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QRS波时限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综合分析慢性心衰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素前体水平(NT-proBNP)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61例有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NT-proBNP与心脏结构、功能、房颤、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QRS波时限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年龄、BMI、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等因素有关,而与性别、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QRS波时限、有无房颤无相关性。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年龄、BMI、LVDs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利钠肽 血浆氨基末端钠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宇 顾水明 魏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46-1048,共3页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炎症因子(TNF-α、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前体脑钠素(NT-proBNP)等的影响。方法:将5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Ⅱ~Ⅲ)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治疗前进行基本资...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炎症因子(TNF-α、IL-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前体脑钠素(NT-proBNP)等的影响。方法:将5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NYHA分级Ⅱ~Ⅲ)患者分为一般治疗组和普伐他汀组,治疗前进行基本资料收集、心脏超声检查、基本实验室检查、特殊实验室检查(包括炎症因子、MMP-2、NT-proBNP)、6min步行试验。随访18个月时再次进行治疗前的各项检查。结果:与一般治疗组治疗前后相比,普伐他汀组心功能分级(均值)下降,6min步行距离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NF-α、MMP-2、NT-proBNP水平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性;IL-6水平两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普伐他汀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有益,但仍需更多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普伐他汀 心功能 炎症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前体脑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华 黄刚 刘利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 目的:探讨单用胺碘酮或联用培哚普利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对血浆心钠素(Atrialn atriureticpeptide,ANP)、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影响。方法:入选112例PAF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PAF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组1接受小剂量胺碘酮治疗(R1组);组2接受小剂量胺碘酮及培哚普利联合治疗(R2组)。分别用放射免疫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免疫比浊法测定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血浆ANP、NT-ProBNP和hs-CRP水平;经胸超声检查治疗前,接受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左房内径变化;随访终点为房颤复发。结果:(1)PAF组服药前血浆ANP、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2)服药后R1组的血浆ANP、NT-ProBN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R2组;同时房颤复发组(RE)的上述血浆指标也显著高于维持窦律组(SR)。(3)治疗后12个月,R2组的左房内径显著小于R1组(35.73mm±5.90mmvs37.85mm±4.70mm,P=0.04)。⑷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2组的窦律维持率显著高于R1组(P=0.02,log-ranktest)。结论:培哚普利联用胺碘酮较单用胺碘酮可明显降低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ANP、NT-ProBNP水平,延缓左房内径扩大,减少房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哚普利 胺碘酮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房利钠素 N端钠素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循环杂志》2004年第19卷关键词索引
10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79-489,共11页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增刊 药物洗脱支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硬化 钠素 陈纪 杨跃进 心房颤动 心房纤颤 超声心动图 超声波诊断 冠心病患者 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 阮英茆 心肌梗死后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关键词索引 键词索引 杂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