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野 张琳琳 +3 位作者 迟昨非 孙若文 姜泽慧 徐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2-727,共6页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疾病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文献... 目的总结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诊治过程,探讨疾病相关机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后继发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检索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文献报告进行总结。结果患儿,男,10岁,因“间断发热”起病,确诊APL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髓复燃,调整治疗方案后达完全缓解,然而在结束白血病治疗后因淋巴结肿大诊断为T-LBL,经规范化疗再次得以缓解。检索近10年文献,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共报告9例,均为成人病例,其中6例患者至报告时均为无病生存状态。结论急性白血病治疗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率低、预后较好。此外,对肿瘤性疾病化疗后的患者,需注意继发性肿瘤的发生,应用先进检测技术可提高对继发性肿瘤致病机制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T淋巴母细胞淋巴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晸华 罗澜 +4 位作者 杨萍 李艳 邹德慧 高春记 景红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目的:对3个血液学中心的成人早期前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ETP-ALL/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第一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3个血液研究中心共113例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T-ALL/LBL)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对其中ETP-ALL/LBL及非ETP-ALL/LB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13例T-ALL/LBL患者中,13例诊断为ETP-ALL/LBL(11.5%),其中男性患者11例(84.6%),中位年龄28(18-53)岁。与非ETP-ALL/LBL患者相比,ETP-ALL/LBL患者在年龄、性别、纵隔大包块发生率、临床分期、IPI评分、白细胞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3例ETP-ALL/LBL患者中,9例(69.2%)获得完全缓解,ETP-ALL/LBL患者较非ETP-ALL/LBL患者化疗诱导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在单纯化疗未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ETP-ALL/LBL组较非ETP-ALL/LBL组显示出更差的5年生存率(0 vs 7.1%,P=0.008),而在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中,两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37.5%vs 40.2%,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诱导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乳酸脱氢酶水平为影响T-ALL/LBL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ETP-ALL/LBL较其他类型T-ALL/LBL患者诱导化疗反应率无显著差异,诱导缓解后续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对于提高ETP-ALL/LBL患者远期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体T细胞白血病/淋巴 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6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中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童来根 吴文忠 +5 位作者 张云平 周志刚 陈亚峰 黄文娟 许欢 苏倩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3,共5页
本研究探讨miR-16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LBL/ALL)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宜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有详细随访资料的38例T-LBL/ALL石蜡标本进行CD3、cCD3、CD10、CD20、CD34、CD43、CD99、Td... 本研究探讨miR-16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LBL/ALL)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宜兴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有详细随访资料的38例T-LBL/ALL石蜡标本进行CD3、cCD3、CD10、CD20、CD34、CD43、CD99、TdT、PAX-5、BCL-2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检测,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miR-16的表达水平,以15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结果表明:38例T-LBL/ALL中TdT阳性率最高(94.7%),CD34阳性最低(22.1%),PAX-5及CD20为阴性。在39.5%病例中Ki67大于80%。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相比较,miR-16在T-LBL/ALL中表达上调,其表达量是淋巴结反性增生的4.87倍(P<0.05)。T-LBL中miR-16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预后优于阴性组预后(P<0.05)。miR-16表达与BCL-2蛋白存在相关性(r=0.51,P<0.05)。结论:在T-LBL/ALL中miR-16的高表达组总体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提示miR-16可能与预后有相关性,而BCL-2蛋白表达阳性组预后好于阴性组,可能也是一种影响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6 淋巴 T淋巴母细胞淋巴 急性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并存急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宗 归薇 +3 位作者 白敏 马莉 苏丽萍 关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8-1383,共6页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并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T-LBL并存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例1和例2为同时发生,例3和例4为继发性。对于同时发生的患者,需鉴别AML的淋巴结浸润。结果:经多次...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并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4例T-LBL并存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例1和例2为同时发生,例3和例4为继发性。对于同时发生的患者,需鉴别AML的淋巴结浸润。结果:经多次审阅淋巴结病理形态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符合T-LBL;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查,确定白血病类型为AML。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2例分别为双表型和双系列型的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4例患者均接受化疗,且均死于白血病。生存期仅为确诊AML后2-5个月。结论:T-LBL并存AML是侵袭性疾病,预后差,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因此需要设计能兼顾淋系和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淋巴与髓系白血病并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异常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中的预后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5
作者 关伟 靖彧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87-591,共5页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L)侵袭性强和基因突变等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生率高。NOTCH1/FBXW7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基因突变,在T-LBL/ALL中与良好的预后相关;PTEN突变是不良预后因素,在儿童患者中能够一定程度地被NOTCH1突变克服。发生...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LBL/L)侵袭性强和基因突变等分子遗传学异常发生率高。NOTCH1/FBXW7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基因突变,在T-LBL/ALL中与良好的预后相关;PTEN突变是不良预后因素,在儿童患者中能够一定程度地被NOTCH1突变克服。发生MLL基因异常和6号染色体杂合性缺失的患者,其预后差于核型正常患者。早期前体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MLL基因异常、RUNX1突变和DNMT3A突变发生率高于其他成熟亚型,可以作为危险度分层的指标。表观遗传学异常在造血干细胞的恶性改变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表观遗传学的治疗如去甲基化药物或者能够改善高危患者的预后。本文就NOTCH1/FBXW7/PTEN/RAS基因突变与预后,分子和细胞学异常与预后,以及表观遗传学与预后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 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 NOTCH1 PTEN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g/TCR基因重排 被引量:5
6
作者 潘鑫艳 冯强 +3 位作者 黎贵芸 杨长绍 杨举伦 王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1-1134,1139,共5页
目的探讨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T细胞受体基因(T-cell receptor,TCR)重排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探讨BIOMED-2引物系统检测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 lymphoblastic lymphoma,T-L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T细胞受体基因(T-cell receptor,TCR)重排的敏感性,分析Ig/TCR基因重排方式。方法采用BIOMED-2引物系统扩增35例T-LBL/ALL中Ig/TCR重排基因,核酸分子异源双链凝胶电泳分析基因重排结果。结果 35例T-LBL/ALL中16例检测出TCR基因重排,检出率为45.7%,其中TCRβ单重排6例(37.5%),TCRγ单重排4例(25.0%),TCRβ和TCRγ双重排3例(18.8%),TCRδ单重排2例(12.5%),TCRγ和TCRδ双重排1例(6.3%)。4例患者同时检测出Ig和TCR基因重排,Ig基因检出率为11.4%。28例T-LBL中11例检测出TCR基因重排(39.3%),7例T-ALL中6例检测出TCR基因重排(85.7%)。结论利用BIOMED-2引物系统可检测出部分T-LBL患者的Ig/TCR基因重排,是一种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IOMED-2 基因重排 Ig/TCR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移植”治疗7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孙万军 赵红霞 +5 位作者 黄雅静 李洁 侯慧慧 代娜娜 郗晓琴 胡海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5-998,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Hyper-CVAD/MA化疗方案联合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供者G-CSF动员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HSC)输注组成的"微移植"治疗7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LBL/ALL)患者的疗效。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第二炮兵总... 本研究旨在观察Hyper-CVAD/MA化疗方案联合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供者G-CSF动员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G-PBHSC)输注组成的"微移植"治疗7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LBL/ALL)患者的疗效。研究对象为2009年8月至2012年9月第二炮兵总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例LBL/ALL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微移植"治疗,首先给予患者Hyper-CVAD/MA方案化疗,在MA方案化疗结束后48 h给予亲缘HLA单倍体相合供者G-PBHSC输注,不进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截至2014年4月,中位随访41(20-57)个月。结果显示:7例患者共完成30个疗程"微移植"治疗,均获得完全缓解(CR)。"微移植"治疗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及相关感染;在治疗期间未观察到GVHD相关临床表现。随访截止时,5例无病存活,2例复发死亡。结论:"微移植"治疗LBL/ALL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白血病 化疗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16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凌玉楠 马晶晶 +5 位作者 林之光 马燕 李情 康惠 张梦雪 陈波斌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预后,探究其对临床诊治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骨髓流式判...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PCNSL)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经过及预后,探究其对临床诊治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骨髓流式判定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的PCNSL患者。收集这些患者的辅助检查资料,包括血常规、生化常规、骨髓穿刺及活检、头颅MR增强、全身PET-CT等检查结果,随访患者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纳入223名初诊PCNSL患者,有187例完成骨髓穿刺及活检评估,通过流式细胞术发现有16例(8.56%)患者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2例骨髓活检示B淋巴瘤累及骨髓;所有患者均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为基础的化疗方案。16位骨髓存在克隆性B细胞的患者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为11.1个月;171位骨髓正常患者组的中位PFS为12.6个月。两组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NSL伴骨髓克隆性B细胞患者临床特征无特异性,骨髓流式细胞术显示克隆性B细胞。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方案对其有效。骨髓克隆性B细胞的存在对于PCNSL患者PFS无影响。PCNSL患者骨髓中克隆性B细胞的出现可能由于单克隆B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累及骨髓及存在共同前体细胞等。疑诊PCNSL患者的初始评估中应进行骨髓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PCNSL) 骨髓克隆性B细胞 共同体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附属器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连花 肖华亮 +6 位作者 林俐 杜娟 牟江洪 罗清雅 马强 李艳青 曾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5-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B-ALL/B-L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眼附属器B-ALL/B-LBL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 目的探讨眼附属器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B lymphoblastic leukaemia/lymphoma,B-ALL/B-LB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眼附属器B-ALL/B-LBL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童,10岁,因右眼红肿2个月入院;查体:右眼结膜充血(+),颞侧结膜可见条状红肿状物。例2,男童,13岁,发现右眼肿物半个月入院;罹患白血病3年,曾在儿童医院行化疗。镜检:2例均表现为肿瘤细胞大小相对一致,胞质少,核呈圆形、卵圆形,带凹陷或扭曲,染色质细而分散,核分裂象从不明显到易见;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间质成分少。免疫表型:2例肿瘤细胞均弥漫强阳性表达PAX5、TDT、CD34及CD10,不表达CD20、CD3、CD5、CD117和CD30。结论眼附属器B-ALL/B-LBL罕见,熟悉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有助于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附属器肿 淋巴 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 淋巴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合并肾脏浸润^(18)F-FDG PET/CT表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新立 刘艳 +1 位作者 程兵 韩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0-472,共3页
前体淋巴细胞恶性肿瘤以T细胞来源为主,而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lymphoblastic lymphoma,B-LBL)仅占约10%,常累及皮肤或骨骼,纵隔受累少见。B-LBL与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可归为一类,骨髓中淋巴母... 前体淋巴细胞恶性肿瘤以T细胞来源为主,而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B-lymphoblastic lymphoma,B-LBL)仅占约10%,常累及皮肤或骨骼,纵隔受累少见。B-LBL与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可归为一类,骨髓中淋巴母细胞比例≥25%时为B-ALL,比例在5%~25%时应诊断为B-LBL骨髓浸润[1]。肾脏淋巴瘤少见,且多为继发性。本研究观察B-LBL/ALL肾脏浸润的18 F-FDG PET/CT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体B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 淋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患者石蜡标本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冬 贺利民 +1 位作者 马磊 常占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患者石蜡标本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0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有详细随访记录的T-LBL/ALL 60例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对末... 目的:探讨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T-LBL/ALL)患者石蜡标本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0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有详细随访记录的T-LBL/ALL 60例石蜡标本作为研究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对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髓过氧化物酶(MPO)、Ki-67和CMYC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并同期选取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20例作为中C-MYC基因和蛋白表达异常的对照组。结果:在本次研究中,C-MYC基因断裂和拷贝数增加均未发生于20例RH。蛋白C-MYC表达率为66.7%(40/60),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均为阴性(0/20)。蛋白C-MYC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指数、纵隔增宽对C-MYC蛋白表达有影响(P<0.05),性别、原发部位、症状、年龄、Ann Arbor分期、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骨髓累及对其无甚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生存期结果表明:1年总体生存率为24.3%。患者预后通过单因素分析与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联(P<0.05)。蛋白阴性组的1年总生存率(44.0%)明显高于阳性组1年总生存率(15.0%)6例(10.0%)8q24染色体断裂发生,11例(18.3%)增加拷贝数。结论:在T-LBL/ALL的发生发展中,C-MYC的表达有重大意义,与预后差相关,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预后参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母细胞淋巴 白血病 C-MYC基因 预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多浆膜腔积液为首发症状的T-B双表型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白血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12
作者 真娟 华树成 李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7-447,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3岁,因气短1周于2009年8月28日入院,伴干咳,无发热、盗汗和全身关节疼痛。查体:右侧颈部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0cm×2.0cm,活动度尚可,界限欠清,质地较韧,无压痛;双侧大量胸腔积液体征,肝脏位于剑突下...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3岁,因气短1周于2009年8月28日入院,伴干咳,无发热、盗汗和全身关节疼痛。查体:右侧颈部可触及数枚肿大淋巴结,直径约1.0cm×2.0cm,活动度尚可,界限欠清,质地较韧,无压痛;双侧大量胸腔积液体征,肝脏位于剑突下6cm,肋下未触及脾脏。血常规:白细胞22.1×109L-1,中性粒细胞为0.80,淋巴细胞百分比为0.13,血红蛋白水平为118g.L-1,血小板水平为629g.L-1。胸水彩超示:双侧大量胸腔积液。心脏彩超示:大量心包积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淋巴 多浆膜腔积液 首发症状 白血病 双表型 大量胸腔积液 血红蛋白水平 淋巴细胞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后继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邵剑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8-178,180,共2页
实体瘤治疗后发生的白血病.称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 2 related leukemia,TRL)。此病较少见,国内1982年始偶有文献报道.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肿瘤经化疗或放疗后细胞发生突变所致。肾母细胞瘤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淋... 实体瘤治疗后发生的白血病.称为治疗相关性白血病(therapy 2 related leukemia,TRL)。此病较少见,国内1982年始偶有文献报道.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是由于肿瘤经化疗或放疗后细胞发生突变所致。肾母细胞瘤后继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临床更罕见,本组报道1例。并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细胞 淋巴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T阴性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后书敏 邵静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e transferase,Td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DNA聚合酶,它可以在无DNA复制模板的条件下将单个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分子的3'-OH端。TdT是造血系统中不成熟淋巴细胞中特异性较强的细胞内标记,...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e transferase,Td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DNA聚合酶,它可以在无DNA复制模板的条件下将单个脱氧核苷酸结合到DNA分子的3'-OH端。TdT是造血系统中不成熟淋巴细胞中特异性较强的细胞内标记,在淋巴源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ymphoblastic lymphoma/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LBL/ALL)的诊断依赖免疫分型。TdT通常在LBL/ALL中呈阳性表达,是临床诊断LBL/ALL的重要依据。TdT阴性的LBL/ALL在临床中较为少见,鉴于该分子诊断特异性较高,其阴性表达会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TdT阴性的原因有多种,在淋巴细胞不同分化阶段中TdT的表达情况不同,另因不同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同,也可导致偶见TdT的假阴性。此外,有文献指出TdT阴性与TdT阳性的LBL/ALL在临床特点及预后方面亦不相同。了解TdT的表达意义、阴性的原因,以及阴性或阳性表达的LBL/ALL的不同特点,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选择及预后判断。该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就TdT阴性的原因及其表达阴性的LBL/ALL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淋巴母细胞淋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点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原发性皮肤前体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媛媛 伏利兵 +1 位作者 张立新 马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1-353,共3页
报告1例婴儿原发性皮肤前体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儿男,52 d。因头皮肿物18 d,四肢及面部多发皮疹4 d就诊。头皮肿物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浅层及皮下组织内见弥漫浸润的肿瘤细胞。瘤细胞体积小至中等大,胞质少,核类圆形,异形性明显,... 报告1例婴儿原发性皮肤前体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儿男,52 d。因头皮肿物18 d,四肢及面部多发皮疹4 d就诊。头皮肿物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浅层及皮下组织内见弥漫浸润的肿瘤细胞。瘤细胞体积小至中等大,胞质少,核类圆形,异形性明显,可见核仁,易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细胞CD10(+)、CD43(+)、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因子(BCL)-2(+)、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少量弱+)、细胞特异性活化蛋白(PAX)-5(强+)、Ki-67约80%(+);CD3(-)、CD20(-)、CD45RO(-)、CD34(-)、CD99(-)、CD79α(-)。诊断为原发性前体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患儿家长放弃治疗,患儿2个月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B淋巴母细胞淋巴 皮肤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英华 郭秀芬 +3 位作者 王冬梅 刘学东 郭素青 孟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83-986,共4页
目的探讨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AYA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11~45岁初治AYAs急淋患者的MICM分型、临床特征及疗效,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 目的探讨初治青少年及年轻成人(AYAs)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及其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11~45岁初治AYAs急淋患者的MICM分型、临床特征及疗效,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AYAs急淋患者中,11~30岁者48例,31~45岁者52例,两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50×109/L者38例,WBC与预后有关(P=0.006);初诊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及睾丸白血病(TL)共2例,影响长期生存(P=0.000);普通B细胞急淋(common-B-ALL)58例、前B细胞急淋(pre-B-ALL)12例、早前B细胞急淋(pro-B-ALL)5例、成熟B细胞急淋(成熟B-ALL)1例、T细胞急淋(T-ALL)23例、伴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淋(My+-ALL)3例,CD10(+)ALL、CD10(-)ALL、T-ALL、My+-ALL组间长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细胞遗传学检查显示亚(假)二倍体6例、t(9;22)/bcr-abl 3例、t(4;11)/MLL-AF4 1例、超二倍体8例、t(12;21)/TEL-AML1 1例。亚(假)二倍体、t(9;22)/bcr-abl、t(4;11)/MLL-AF4预后较差(P=0.000);泼尼松预试验反应不良者11例、初治诱导化疗效果未达到完全缓解(CR)者9例,早期治疗反应与预后相关(P<0.05)。结论初诊时外周血WBC及CNSL/TL、泼尼松预试验反应、初治诱导化疗效果、免疫分型及细胞遗传学特征对AYAs急淋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的AYAs急淋具有相同的临床及MICM分型特征,年龄不是AYAs急淋的预后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青少年 年轻成人 临床特征 MICM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BC预处理方案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5
17
作者 翁建宇 杜欣 +6 位作者 凌伟 吴萍 吴穗晶 罗成伟 郭荣 陆泽生 刘晓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72-774,共3页
目的:探讨以FABC预处理进行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相关临床预后因素。方法: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FABC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马法兰,环磷酰胺,足叶乙... 目的:探讨以FABC预处理进行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相关临床预后因素。方法:2004年8月至2010年8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采用FABC预处理方案(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马法兰,环磷酰胺,足叶乙甙或替尼泊甙)治疗23例成人高危ALL患者,应用Kaplan-Meier法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及预后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于+14~+21d获完全供者植入,骨髓获CR或CRi,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分别为12(4~43)d和12(5~44)d;aGVHD及c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47.8%和84.2%。中位随访21(4.4~70.5)个月,移植相关死亡率为21.7%(5/23),复发率为17.4%(4/23);死亡(8/23)原因:复发3例,肺部真菌感染2例,移植相关性微血管病、巨细胞病毒肺炎和cGVHD各1例。3年的预期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DFS)分别是(54.4±14.6)%和(51.9±14.1)%。预后分析显示:cGVHD是DFS独立有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为0.062(95%可信区间0.007~0.584,P=0.015)。结论:FABC预处理同胞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成人高危ALL安全有效的方法,cGVHD是长期无病生存的独立有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高危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醇化门冬酰胺酶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梁英 贺艳娟 +3 位作者 邹浪 何群 祝焱 李晓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3981-3984,共4页
目的探讨乙二醇化门冬酰胺酶(PEG-Asp)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于湘雅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成人(年龄>14岁)ALL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PEG-Asp组(28例... 目的探讨乙二醇化门冬酰胺酶(PEG-Asp)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于湘雅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成人(年龄>14岁)ALL患者4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PEG-Asp组(28例)和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组(17例)。PEG-Asp组采用含PEG-Asp的VDPAP化疗方案,L-Asp组以L-Asp替代PEG-Asp组成VDLP方案化疗,余化疗药物剂量及用药方式同PEG-Asp组。化疗1个疗程后评价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指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以确诊后化疗第1天为起点,随访至2014-10-10或死亡。记录化疗期间出现的毒副作用。结果 PEG-Asp组近期疗效优于L-A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p组PLT降低水平高于PEG-A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FS、OS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2.98、0.50,P>0.05)。L-Asp组PLT降低水平高于PEG-A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Asp组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发生率低于L-As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损害、心脏损害、感染、出血及清蛋白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Asp治疗成人ALL近期疗效优于LAsp,且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及APTT延长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天冬酰胺酶 成年人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费城染色体阳性伴髓系抗原表达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虎 侯淑玲 +4 位作者 王刚刚 丁欣 王琳 李喜 张巧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4-215,共2页
患者男性,44岁。主因右颈部多枚淋巴结肿大伴疼痛于2014年6月25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无发热、盗汗、消瘦、咳嗽等症状。彩超检查示:右颈胸锁乳突肌外缘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约为1.28 cm×0.83 cm,右颈后、左颈Ⅲ区及双颈Ⅰ、Ⅳ... 患者男性,44岁。主因右颈部多枚淋巴结肿大伴疼痛于2014年6月25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无发热、盗汗、消瘦、咳嗽等症状。彩超检查示:右颈胸锁乳突肌外缘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约为1.28 cm×0.83 cm,右颈后、左颈Ⅲ区及双颈Ⅰ、Ⅳ区多枚淋巴结肿大,最大约为2.25 cm×0.99 cm。2014年6月27日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血细胞示:白细胞计数为15.4×10 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阳性 T淋巴母细胞淋巴/白血病 伊马替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家斌 周立涛 +4 位作者 丁邦和 王春玲 何正梅 张丽娟 于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3387-3389,共3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浸润全身任何器官,其中乳腺浸润非常罕见。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者极易误诊为乳腺癌。本文报道1例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通过免疫组化、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TCR)单克隆重排...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浸润全身任何器官,其中乳腺浸润非常罕见。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者极易误诊为乳腺癌。本文报道1例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通过免疫组化、免疫球蛋白重链(IgH)/T细胞受体(TCR)单克隆重排的检测、白血病免疫表型等方法对该患者进行全面检查。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提示B细胞恶性肿瘤,IgH单克隆重排阳性,免疫表型为B-淋巴细胞系表达,结合骨髓涂片明确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B细胞型)白血病。给予化疗加局部放疗,取得良好疗效。以乳腺肿块为首发表现者,应重视血液学检查,以减少因检查不足而延误诊断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乳腺肿块 首发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