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前体化合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陆鹏 童强松 +5 位作者 曾甫清 姜凤超 郑丽端 陈方敏 张胜民 董继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前体化合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N-马来酰-甘氨酸酯姜黄素分别作用于人膀胱癌EJ细胞、肾小管上皮HKC细胞6~24h后,采用台盼蓝活细胞拒染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姜黄素前体化合物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N-马来酰-甘氨酸酯姜黄素分别作用于人膀胱癌EJ细胞、肾小管上皮HKC细胞6~24h后,采用台盼蓝活细胞拒染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DNA片段化原位荧光标记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比率。结果10μmol·L^-1~40μmol·L^-1的,N-马来酰-L-缬氨酸酯姜黄素、N-马来酰-甘氨酸酯姜黄素作用6~24h后,EJ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11%~66.23%(P〈0.05)、8.96%~68.21%(P〈0.05),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部分癌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DNA直方图上可见“亚G1峰”,12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13%~23.36%(P〈0.05)、12.42%~28.56%(P〈0.05)。两种前体化合物对HKC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同浓度姜黄素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前体化合物能在体外有效诱导膀胱癌EJ细胞凋亡,降低对正常二倍体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为深入研制肿瘤靶向性化疗药物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姜黄素 前体化合物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体化合物与诱导子对紫杉醇和紫杉烷类化合物合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郭志刚 冯莹 刘瑞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5期34-37,共4页
添加 D,L -β-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没有显著促进紫杉醇的合成 ,乙酸和苯甲酸对紫杉醇的合成有抑制作用 ,C13位侧链合成的前体含量并不是合成紫杉醇的限制性因素。1~ 3mg/ L的 α-亚麻酸没有促进紫杉醇和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合成。茉莉酮酸... 添加 D,L -β-苯丙氨酸和苯丙氨酸没有显著促进紫杉醇的合成 ,乙酸和苯甲酸对紫杉醇的合成有抑制作用 ,C13位侧链合成的前体含量并不是合成紫杉醇的限制性因素。1~ 3mg/ L的 α-亚麻酸没有促进紫杉醇和紫杉烷类化合物的合成。茉莉酮酸显著地促进了紫杉醇的合成 ,5mg/ L茉莉酮酸处理的紫杉醇含量达到 134 μg/ g DW,是对照的 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化合物 紫杉醇 紫杉烷 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二萜类化合物的研究(Ⅳ)——Isosarcophytol—A前体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裕林 李卫东 李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947-949,共3页
Isosarcophytol-A(1)是198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中分离鉴定的西松烷型(Cembrane)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6,10,14-三甲基-3-异丙基-3E,5E,9E,13E-环十四碳四烯-1-醇,是Sarcophytol—A(2)的异构体,但有关1的生... Isosarcophytol-A(1)是1982年首次从澳大利亚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中分离鉴定的西松烷型(Cembrane)大环二萜类化合物,其结构为6,10,14-三甲基-3-异丙基-3E,5E,9E,13E-环十四碳四烯-1-醇,是Sarcophytol—A(2)的异构体,但有关1的生物活性试验和全合成研究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前文报道了以低价钛诱导的分子内二羰基偶联为环化方法,完成了天然大环二萜类化合物Cembrene—C的全合成和Sarcophytol—A(2)苄醚衍生物(3)的合成.本文报道以天然法呢醇4为起始原料,经区域选择性氧化、羟醛缩合等六步反应,合成了1的前体化合物11.合成路线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二萜 前体化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二萜类化合物研究(Ⅱ)——(±)-Cembrene-A前体化合物的合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瀛 毛建民 +1 位作者 李裕林 梁晓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68-770,共3页
本文报道了以香叶醇为起始原料经7步反应合成(士)-cembrene-A(白蚁信息素)前体化物——(E,E,E)-2,6,12-三甲基-9-异丙烯基十四碳-2,6,12-三烯-1,14-二醇(3)的实验结果。
关键词 大环二萜 白蚁信息素 前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体化合物和诱导子对内生真菌XT5产紫杉醇的影响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凯 王微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2-464,共3页
研究了添加前体化合物和诱导子对内生真菌XT5(Ectostromasp.)发酵培养生产紫杉醇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7的发酵培养基添加10 mg/L苯丙氨酸、80μmol/L茉莉酸甲酯、4 mg/L水杨酸后,28℃、200 r/min培养15 d,经高效液相色谱检... 研究了添加前体化合物和诱导子对内生真菌XT5(Ectostromasp.)发酵培养生产紫杉醇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7的发酵培养基添加10 mg/L苯丙氨酸、80μmol/L茉莉酸甲酯、4 mg/L水杨酸后,28℃、200 r/min培养15 d,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紫杉醇产量达366.654μg/L,较优化前提高3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紫杉醇 前体化合物 诱导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乙胺基取代的叶立德前体化合物的合成
6
作者 段云青 金硕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91-92,共2页
合成了三个叶立德前体化合物 。
关键词 三乙胺基 叶立德前体化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450酶活性中心催化全氟烷基羧酸前体化合物的代谢转化路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常新 于晓梅 傅志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5-67,共13页
P450酶催化的前体物质代谢转化是全氟烷基羧酸(PFCAs)重要的间接暴露途径,然而相关反应路径及产物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多氟烷基磷酸酯(PAP)、氟调聚磺酸(FTS)和氟调聚醇(FTOH)为模型前体,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P450酶活性中心... P450酶催化的前体物质代谢转化是全氟烷基羧酸(PFCAs)重要的间接暴露途径,然而相关反应路径及产物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多氟烷基磷酸酯(PAP)、氟调聚磺酸(FTS)和氟调聚醇(FTOH)为模型前体,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揭示了P450酶活性中心(CpdⅠ)催化PFCAs前体的代谢反应机制。DFT计算发现,3种前体经CpdⅠ催化的烷基C_(α)—H键羟基化及中间体脱烷基重排两步反应,被转化为氟调聚醛(FTAL)中间产物。FTAL可再次被CpdⅠ氧化,经醛基C_(α)—H键羟基化生成氟调聚羧酸(FTCA),与体外实验检测的产物一致。3种前体与CpdⅠ的Cα—H反应能垒依次为PAP<FTOH<FTS,PAP反应最容易。对比不同碳链长度的前体发现,PAP分子链长越短,其与CpdⅠ的羟基化反应能垒越低,更容易被转化为PFCAs。值得注意的是,反应中间体的预测水生急性毒性普遍强于母体及产物。本研究揭示了PFCAs前体的P450酶促转化路径及产物,有望为PFCAs的生物转化归趋、内暴露及健康风险预测奠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羧酸 P450酶 生物转化 密度泛函理论 间接暴露 前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工业生物所在腈水解酶改造及手性γ-氨基丁酸前体化合物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8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59-259,共1页
手性γ-氨基丁酸类化合物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等生理作用,在神经系统药物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已上市药物有(S)-普瑞巴林(Lyrica)、(R)-巴氯酚(Lioresal)等。3-取代-4-氰基丁酸是合成手性γ-氨基丁酸类化合物的前体,可由腈水... 手性γ-氨基丁酸类化合物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等生理作用,在神经系统药物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已上市药物有(S)-普瑞巴林(Lyrica)、(R)-巴氯酚(Lioresal)等。3-取代-4-氰基丁酸是合成手性γ-氨基丁酸类化合物的前体,可由腈水解酶立体选择性水解二腈类化合物获得。现有工艺腈水解酶催化活性低、光学选择性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前体化合物 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1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前体物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春兰 张海煊 +2 位作者 朱丽 胡望霞 林紫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9-1246,共8页
以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纺织品中的全氟化合物前体物,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1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前体物:4种氟调聚物醇(FTOHs)、3种氟调聚丙烯酸酯(FTAs)、2种全氟辛基磺酰胺(FOSAs)和... 以甲醇为提取溶剂,超声辅助提取纺织品中的全氟化合物前体物,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GC-MS/MS)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11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前体物:4种氟调聚物醇(FTOHs)、3种氟调聚丙烯酸酯(FTAs)、2种全氟辛基磺酰胺(FOSAs)和2种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醇(FOSEs)。考察了超声提取溶剂、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最终确定用甲醇为提取溶剂,70℃下超声提取60 min,目标物经VF-WAX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温分离,GC-MS/MS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实验结果表明:11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前体物在10~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不低于0.9984;以信噪比为3计算,检出限(LOD)为0.002~0.04 mg/kg;以信噪比为10计算,定量限(LOQ)为0.006~0.1 mg/kg;不同材质纺织品中,11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前体物在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3.2%~117.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9.4%(n=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定性、定量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有效用于纺织品中11种挥发性全氟化合物前体物的同时检测。实际样品分析发现,当前全氟化合物前体物已被应用于纺织品整理当中。该方法的建立对我国纺织品中全氟化合物前体物风险物质的管控和检测标准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全氟化合物 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大气降水中9种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明 唐访良 +4 位作者 徐建芬 余波 张伟 姚建良 胡敏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3-1079,共7页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大气降水中9种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的高通量检测方法。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降水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以HSS T_3色谱柱(100mm×2.1 mm,1.7μm)为分析柱,...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大气降水中9种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的高通量检测方法。使用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和净化降水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以HSS T_3色谱柱(100mm×2.1 mm,1.7μm)为分析柱,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以电喷雾负离子电离,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9种目标化合物在0.05~5.00μg/L、0.5~50.0μg/L或5.00~5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2 1~0.999 5,方法的检出限为0.05~7.9 ng/L;高、中、低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6.0%~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72%~13.7%。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准确,且具有检测范围广、分析速度快等特点,是一种适用于大气降水样品中全氟化合物前体物质检测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 全氟化合物物质 大气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 被引量:23
11
作者 赵博 邓美林 +3 位作者 杨小珊 段云鹏 吴晓琴 屠大伟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98-1004,共7页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WAX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 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dSPE)净化后浓缩.选用DB-WAX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待测物进行分离,经EI源电离后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数据并做定性筛查和定量分析.9种况-亚硝胺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对4类典型的动物源性食品进行3个不同浓度的加标试验,平均回收率为62.5%-118%,只80为2.11%-25.6%,检出限([00,5/况=3)为0.02-0.31μg/kg.该方法成本低廉、灵敏可靠,适用于同时对动物源性食品中9种况-亚硝胺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同位素稀释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N-亚硝胺 动物源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引入酯键增韧基团对膀胱癌T24细胞靶向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肖峰 陈方敏 +7 位作者 石家齐 任德帅 毕磊 姜锡男 严波 杨艳 汤磊 常傲霜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5-649,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引入酯键增韧基团成为姜黄素前体化合物后靶向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为膀胱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不同浓度姜黄素前体化合物:叔丁氧羰基-苯丙氨酸酯姜黄素单脂(boc-phenylalanine-curcumin,BPC)及相同浓度的姜黄... 目的:探讨姜黄素引入酯键增韧基团成为姜黄素前体化合物后靶向诱导膀胱癌T24细胞凋亡,为膀胱癌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取不同浓度姜黄素前体化合物:叔丁氧羰基-苯丙氨酸酯姜黄素单脂(boc-phenylalanine-curcumin,BPC)及相同浓度的姜黄素对膀胱癌T24细胞及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eople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作用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视电镜观察BPC 20、40μmol/L处理T24细胞后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5~40μmol/L BPC及姜黄素母体作用于膀胱癌T24细胞6~24 h后均明显抑制其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抑制率BPC:5.31%~59.34%(P<0.05);姜黄素:7.33%~63.59%(P<0.05);对正常二聚体细胞HASMC的抑制作用BPC较姜黄素组明显降低(1.41%~12.34%vs 5.34%~3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分析5~40μmol/L BPC及姜黄素作用于膀胱癌T24细胞24 h后,BPC诱导凋亡率:16.97%~47.12%(P<0.05),姜黄素:19.21%~48.92%(P<0.05);而对HASMC作用则较姜黄素明显减弱,BPC诱导凋亡率为:0.94%~3.27%,姜黄素组为:4.69%~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电镜显示:经BPC作用后,T24细胞出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论:姜黄素酯前体化合物BPC明显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而对正常二倍体细胞HASMC抑制作用降低,为姜黄素酯对肿瘤的靶向治疗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姜黄素 前体化合物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Ⅵ族纳米级半导体材料制备研究-(Ⅱ)对甲氧基苯基硒化镉的合成及热分解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阎圣刚 王东 +1 位作者 张爱丽 高占先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293-296,共4页
本文用格氏试剂方法首先合成了对甲氧苯基硒化氢,并用它与二甲基镉反应合成了(ArSe)2Cd(Ⅰ)。在真空下,加热分解(Ⅰ)得到了20nm左右的CaSe粒子。
关键词 热分解 硒化镉 纳米级 甲氧基 制备研究 材料 硒化氢 格氏试剂 前体化合物 金属有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对13X沸石分子筛合成条件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章西焕 马鸿文 +1 位作者 杨静 戚洪彬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7-164,共8页
对江苏丰县的富钾页岩进行预处理,得到不同Fe2O3 质量分数的钾长石粉体原料FXY1、FXY2,经中温焙烧得到偏铝硅酸盐前体化合物,水热晶化合成了13X沸石分子筛。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水热晶化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原料中Fe2O3 质量分数的不... 对江苏丰县的富钾页岩进行预处理,得到不同Fe2O3 质量分数的钾长石粉体原料FXY1、FXY2,经中温焙烧得到偏铝硅酸盐前体化合物,水热晶化合成了13X沸石分子筛。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水热晶化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原料中Fe2O3 质量分数的不同导致水热晶化反应的工艺参数有所不同。合成的两种沸石的性能与13X沸石分子筛的工业产品相似,吸附量均达到国家化学工业产品标准HG/T 2690 95的要求。对比实验表明,原料中Fe2O3 质量分数的降低可使其在更宽的碱度范围内合成性能更优的13X沸石产品。由低Fe2O3 质量分数的FXY2为原料合成的沸石,其物相纯度、热稳定性、白度、比表面积、吸附性等性质更优。合成沸石均可用于对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深度净化处理,由FXY2为原料合成的13X沸石还可用作洗涤助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O3 沸石分子筛 合成条件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13X沸石 质量分数 优化工艺条件 晶化反应 原料合成 前体化合物 正交实验法 江苏丰县 原料 铝硅酸盐 水热晶化 工艺参数 工业产品 产品标准 化学工业 对比实验 合成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酯键链接增韧基团增强姜黄素对肿瘤细胞靶向性作用
15
作者 任德帅 陈方敏 +6 位作者 石家齐 严波 汤磊 杨燕 常傲霜 李登宝 肖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3-1406,1416,共5页
目的:以酯键链接增强基团,制备姜黄素前体,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和正常二倍体细胞生长活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叔丁氧羰基(Boc)-苯丙氨酸酯姜黄素单酯(BPC)作用于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6~24 h后,MTT试验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以酯键链接增强基团,制备姜黄素前体,观察其对前列腺癌细胞和正常二倍体细胞生长活性影响的差异。方法:叔丁氧羰基(Boc)-苯丙氨酸酯姜黄素单酯(BPC)作用于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6~24 h后,MTT试验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计数法测定1~7天细胞生长曲线。人主动脉平滑肌(people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10~40μmol/L的BPC作用于DU-145细胞6~24 h后,DU-145细胞生长抑制率为7.37%~66.87%(P<0.05),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部分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FSC-SSC散点图可见24 h DU-145细胞凋亡比率为37.84%~47.12%(P<0.05)。对照组HASMC细胞凋亡比率为0.94%~4.23%(P<0.05),较同浓度姜黄素降低。结论:BPC能在体外有效诱导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凋亡,对正常二倍体细胞的抑制作用较低,为深入研究泌尿系肿瘤靶向性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腺癌 姜黄素 前体化合物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eudoplexaurol和14-deoxycrassin的首次全合成
16
作者 兰炯 刘佐胜 +1 位作者 彭立增 李裕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 化学研究所 天然产物 高压液相 前体化合物 臭氧化 西松烷型二萜 正己烷 香叶基丙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2-氟-3,6-二氧苯甲酰基-4-氧-(2,3,4,6-四氧乙酰基-β-D-半乳糖基)-β-D-甘露糖的合成
17
作者 王海东 陈建军 +4 位作者 张思伟 陈桂明 桂媛 徐志宏 姚成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以D-甘露糖和D-半乳糖为起始原料,介绍了一种经过系列反应合成乙基-2-氟-3,6-二氧苯甲酰基-4-氧-(2,3,4,6-四氧乙酰基-β-D-半乳糖基)-β-D-甘露糖的新方法,其结构经气相-质谱(LC-MS)、1H核磁共振(1H NMR)和19F核磁共振(19F NMR)确证。... 以D-甘露糖和D-半乳糖为起始原料,介绍了一种经过系列反应合成乙基-2-氟-3,6-二氧苯甲酰基-4-氧-(2,3,4,6-四氧乙酰基-β-D-半乳糖基)-β-D-甘露糖的新方法,其结构经气相-质谱(LC-MS)、1H核磁共振(1H NMR)和19F核磁共振(19F NMR)确证。合成的乙基-2-氧三氟甲磺酸基-3,6-二氧苯甲酰基-4-氧(2,3,4,6-四氧乙酰基-β-D-半乳糖基)-β-D-甘露糖是新型糖代谢PET试剂乙基-2-[18F]氟-4-O-(β-D-半乳糖基)-β-D-甘露糖(C2H5-18FDL)的关键前体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试剂 C2H5-18FDL 前体化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混合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德龙 张雯 +3 位作者 龙俊 甘小英 郭明 杨润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3-746,共4页
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类广谱杀虫剂,是以甲酸酯为前体化合物发展而来的,多数品种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被认为是取代六六六、滴滴涕的优良药剂品种。虽然氨基甲酸酯危害较小,但其在生物体、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是... 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类广谱杀虫剂,是以甲酸酯为前体化合物发展而来的,多数品种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环境的危害相对较小,被认为是取代六六六、滴滴涕的优良药剂品种。虽然氨基甲酸酯危害较小,但其在生物体、农产品和环境中的残留是不可忽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标准物质 混合溶液 药剂品种 广谱杀虫剂 前体化合物 低残留 六六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硫与阳光、云层的关系
19
作者 江英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9-399,共1页
二甲基硫(DMS)在全球硫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由海洋生物产生,是大气中SO2的重要前体化合物,并在形成云层的气溶胶方面有重要意义.最近西班牙科学家Sergio M.Vallina和RofelSimo发表文章称他们发现大洋上空的DMS与阳光辐射有... 二甲基硫(DMS)在全球硫循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由海洋生物产生,是大气中SO2的重要前体化合物,并在形成云层的气溶胶方面有重要意义.最近西班牙科学家Sergio M.Vallina和RofelSimo发表文章称他们发现大洋上空的DMS与阳光辐射有正相关关系,基本上和地区所在的纬度、浮游植物数量或温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硫 阳光辐射 云层 前体化合物 正相关关系 海洋生物 浮游植物 硫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化工研究院开发C5烯烃制丙烯和乙烯技术
20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2,共1页
随着乙烯工业和炼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副产物C4、C5馏分的产量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采用氧化硅为载体,ZSM-5和ZRP分子筛为活性组分,分别以MoO3,NiO,CaO,MgO,La2O3,CeO2,P2O5,ReO7,PtO2等前... 随着乙烯工业和炼油工业的不断发展,副产物C4、C5馏分的产量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采用氧化硅为载体,ZSM-5和ZRP分子筛为活性组分,分别以MoO3,NiO,CaO,MgO,La2O3,CeO2,P2O5,ReO7,PtO2等前体化合物为改性剂制备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化工研究院 乙烯工业 C5馏分 技术 丙烯 烯烃 开发 ZSM-5 LA2O3 前体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