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勇 谭海涛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术对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ACL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照组行关...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术对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ACL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44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4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内固定复位术,对照组行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内固定复位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门诊随访12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统计骨折端愈合时间、Ⅰ期愈合率及关节僵硬、关节松弛、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数字分级量表(NRS)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Ⅰ期愈合率均为100%。随访期间两组各出现1例骨折移位,均无关节僵硬、关节松弛及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两组术后3、6、12个月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逐渐升高,且均高于术前;NRS疼痛评分与ADL评分均逐渐降低,且均低于术前;观察组三个时间点三项评分变化均较对照组显著;组间及组内比较P均<0.05。结论关节镜下双排锚钉交叉缝线固定术治疗ACL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效果优于传统空心螺钉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嵴骨折 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 关节镜 双排锚钉 空心螺钉 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的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三维分型及临床治疗研究
2
作者 任广凯 田宇航 +5 位作者 崔铭毓 袁宝明 王雁冰 彭传刚 李明 吴丹凯 《中国骨伤》 2025年第4期389-395,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基于CT影像特征的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三维分型方法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3年11月诊治的43例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29例,女14例,年龄9~63(3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基于CT影像特征的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三维分型方法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3年11月诊治的43例P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29例,女14例,年龄9~63(34.3±8.5)岁。按照传统Meyers和McKeever分型:Ⅰ型3例,Ⅱ型2例,Ⅲ型38例。43例患者基于CT影像特点,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全部患者通过门诊随访收集资料。根据骨折CT影像,并按照骨折移位程度、累及范围及骨折块完整性,初步建立新的PCL止点撕脱骨折三维分型。分型结果采用Kappa系数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新的PCL止点撕脱骨折三维分型方法:Ⅰ型,无移位型骨折,其中Ⅰa型为后髁间窝内无移位型;Ⅰb型为超后髁间窝无移位型。Ⅱ型,后髁间窝内移位型骨折,其中Ⅱa型为完整简单型,Ⅱb型为完整分离型,Ⅱc型为粉碎型。Ⅲ型,超后髁间窝移位型骨折,其中Ⅲa型为完整型,Ⅲb型为粉碎型;Ⅲc型为复合型。43例患者按新的PCL止点撕脱骨折三维分型方法:Ⅰa型2例,Ⅰb型1例;Ⅱa型2例,Ⅱb型15例,Ⅱc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5例,Ⅲc型9例。43例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价分级系统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优27例,良11例,一般5例。观察者间第1阶段可信度平均Kappa值为0.793,第2阶段为0.855,2个阶段总体平均Kappa值0.839,属于高度一致性;观察者内可信度平均Kappa值为0.893,属于高度一致性。结论:PCL止点撕脱骨折的三维分型直观明了,有较高的可信度,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交叉韧带 骨折 三维分型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术后临床疗效
3
作者 肖忠华 徐永发 +1 位作者 周明 龚礼 《江西中医药》 2025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均采用关节镜下“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术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万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均采用关节镜下“8”字缝线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观察组予以针刺及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于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于术后1 d及2、4、8周测定膝关节肿胀值。结果:组内比较,2组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呈依次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2、4、8周肿胀值均低于术后1 d,且各时间点比较呈依次递减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6、12个月IKDC、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术前,且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呈依次递增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VAS、IKDC、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8周膝关节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熏洗能够减轻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关节镜术后疼痛、肿胀,改善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中药熏洗 关节镜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通道“8”字捆绑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孙策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双通道“8”字捆绑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双通道“8”字捆绑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不可吸收缝线进行固定,研究组采用关节镜下双通道“8”字捆绑技术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情况、膝关节功能。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6个月,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逐渐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双通道“8”字捆绑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骨折愈合,加速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关节镜 “8”字捆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治疗方案对前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陈鹏旭 高志 胡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41-644,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前十字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从接受关节镜下“8”字缝线治疗的患者中随机... 目的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前十字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从接受关节镜下“8”字缝线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1例纳入对照组,从接受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1例纳入试验组,术后患者均已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其术后3个月时(T1)、术后6个月时(T2)和术后12个月时(T3)的膝关节功能[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稳定性(KT-2000值)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试验组患者的IKDC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肢的KT-2000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T3时试验组患者患肢和健肢的KT-200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肢的KT-2000值高于健肢(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8”字缝线 缝线桥固定 十字韧带胫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22
6
作者 郝亮 廖琦 +3 位作者 谢黎峰 过慧敏 陈路 孙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42.1±5.7)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43.2±5.3)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除2例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外,其余10例两项检查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800,P=0.000);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3.5±6.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700,P=0.000)。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能实现有效复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具有简单易行、固定准确牢固及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可吸收螺钉 关节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空心钉锚钉与关节镜下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荣 张占丰 +4 位作者 翁伟 杨红航 闵继康 孙建伟 沈哲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6期583-590,共8页
目的:比较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联合锚钉固定与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 目的:比较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联合锚钉固定与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38例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固定方式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后内侧入路空心钉锚钉系统固定)和关节镜固定组(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6~74(42.9±18.8)岁;左侧13例,右侧7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2例,Ⅲ型8例;后抽屉试验Ⅱ度14例,Ⅲ度6例。关节镜固定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4~70(53.5±13.4)岁;左侧11例,右侧7例;骨折Meyers-McKeev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后抽屉试验Ⅱ度11例,Ⅲ度7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即刻复位质量,并于术后6个月时比较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后抽屉试验、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膝部评分表分级、KT2000稳定性评价及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结果:38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6(12.3±1.9)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切口感染、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膝关节X线片示撕脱骨折均已达到影像学愈合标准。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56.4±7.1)min、(63.2±10.2)ml,关节镜固定组分别为(89.9±7.4)min、(27.7±8.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复位质量(χ^(2)=0.257,P=0.612),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t=0.492,P=0.626)、膝关节后抽屉试验(χ^(2)=0.320,P=0.572)、膝关节IKDC分级(χ^(2)=0.127,P=0.938)、KT2000稳定性评价(χ^(2)=0.070,P=0.791)和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t=0.092,P=0.2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内侧入路空心钉锚钉系统固定与关节镜下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关节镜下手术出血更少,但同样学习曲线较长,手术时间较传统切开手术更长,术者需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及自身的手术倾向做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镜 骨折固定术 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15
8
作者 金耀峰 陈刚 +2 位作者 戴加平 盛建明 周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17例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查体均为阴性,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发现影响骨骺发育现象.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廉,无须再次手术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 胫骨 骨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朱迎春 贾学文 +2 位作者 王哲洋 王毳 金占萍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6-110,共5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缝线桥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以及评价术后疗效。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18例A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予以复位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9~45岁,平均29.8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采用缝线桥技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以及评价术后疗效。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18例ACL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予以复位固定,男12例,女6例,年龄9~45岁,平均29.8岁,右膝10例,左膝8例。致伤原因:运动伤5例,交通事故伤10例,其他3例。陈旧性骨折2例,余均为新鲜骨折。术前患者均有前抽屉试验以及Lachman试验(+),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主观评分为(53.8±4.2)分。按照Meyers-Mckeaver分型标准:Ⅱ型5例,Ⅲ型10例,Ⅳ型3例。结果 手术时间50~80 min,平均60.5 min。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复查X线片均示骨折复位满意。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1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17例患者Lachman试验以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为(95.2±3.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缝线桥技术治疗ACL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方法操作简便,可取得良好复位,牢固固定,具有创伤小和适应证广泛等优势。同时允许患者早期开始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骨折 缝线桥技术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犹怀勇 邵明 邱伟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固定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收治疗的85例ACL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开放手术组30...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固定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收治疗的85例ACL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开放手术组30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螺钉固定组28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治疗,缝线固定组27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均小于开放手术组,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螺钉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Tegner评分、ROM、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优于开放手术组,且缝线固定组患者的Tegner评分、ROM、Lysholm评分、IKDC评分优于螺钉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螺钉固定和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均优于开放手术治疗,且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运动等均优于螺钉固定,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开放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 螺钉固定 缝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两种固定方式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小磊 魏鹏 邱忠鹏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缝线与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缝线与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量表评分、患健侧位移差值及屈曲挛缩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患健侧位移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屈曲挛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提高复位稳定性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效果接近,但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方案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操作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螺钉 缝线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8字缝线对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功能恢复的影响
12
作者 张馨予 董俊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147-149,152,共4页
目的 研究关节镜联合8字缝线对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50例,根据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关节镜微创螺丝固定组、“8”字缝线组,每组患儿各25例。针对两组患... 目的 研究关节镜联合8字缝线对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50例,根据数字分配法随机分为关节镜微创螺丝固定组、“8”字缝线组,每组患儿各25例。针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各类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并使用Lysholm、IKDC评分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主观能力恢复情况作出评价,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IL-17、hs-CRP、IL-8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ACTH、Cor、MDA水平,对比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 “8”字缝线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关节镜微创螺丝固定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关节镜微创螺丝固定组相比,“8”字缝线组围手术期患儿各项指标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8”字缝线组患儿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低于关节镜微创螺丝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与关节镜微创螺丝固定组相比,“8”字缝线组患儿L-17、hs-CRP、IL-8水平较低(P<0.05)。“8”字缝线组患儿在手术后血清ACTH、Cor、MDA水平低于关节镜微创螺丝固定组(P<0.05),关节镜微创螺丝固定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略高于“8”字缝线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关节镜联合“8”字缝线对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儿进行治疗,出血量低,住院时间缩短,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造成创伤较小,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8”自缝线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12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禄彬 朱玉琴 +1 位作者 石拥云 张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09-109,共1页
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们采用关节镜下缝线Endobutton钢板悬吊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关节镜下手术 骨折 带胫骨 治疗 交叉韧带 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应用关节镜下两种固定方法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晋 陈达鑫 +4 位作者 吴晓滨 杨松杰 张清旭 陈绪彪 林晓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6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和金属带线锚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样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对...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应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和金属带线锚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样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对照组采用关节镜下金属带线锚钉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9±0.85)h、骨愈合时间(3.24±0.43)个月短于对照组的(1.80±0.93)h、(3.96±0.65)个月,手术费用(1.37±0.62)万元低于对照组的(2.08±0.76)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的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和金属带线锚钉两种固定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方式具有操作便捷、治疗费用低、康复效果明显的优点,值得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不可吸收缝线固定 带线锚钉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2
15
作者 卢兆安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采取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包括疼痛、跛行、肿胀、爬楼梯... 目的研究对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采取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主要包括疼痛、跛行、肿胀、爬楼梯、支撑、不稳定、下蹲、交锁、爬楼梯。结果治疗后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后内小切口手术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效果可靠,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后内小切口手术 交叉韧带骨折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钢丝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国峰 崔志民 +3 位作者 邓文军 崔智伟 柯友鹏 曾秋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7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钢丝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实验组应用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进行钢丝内... 目的探讨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钢丝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3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实验组应用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进行钢丝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手术方法进行钢丝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无关节感染,随访期间内未发现创伤性关节炎发生。观察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钢丝固定手术中使用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效果良好,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减小损伤,可达到骨折良好的复位及稳定固定的效果,利于骨折愈合及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骨折 经骨钢丝固定导引器 钢丝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好杰 骆卿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9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治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治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5%,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手段可以很好地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加快患者恢复的速度,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护理效果 优质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同时撕脱骨折1例报告
18
作者 袁凌伟 何海溶 +1 位作者 代宝宏 吴锦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46-848,共3页
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比例很小,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报道[1,2]不常见,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同时骨折临床罕见。2018年Samuelsson等[3]报道1例11岁滑雪少年外伤后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撕脱骨折,胫骨经过保守治疗后... 前交叉韧带止点骨折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比例很小,前交叉韧带股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报道[1,2]不常见,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同时骨折临床罕见。2018年Samuelsson等[3]报道1例11岁滑雪少年外伤后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撕脱骨折,胫骨经过保守治疗后1年功能完全恢复。成人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同时骨折国内罕见报道,2021年6月我们关节镜下治疗1例成人前交叉韧带上下止点同时撕脱骨折,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骨折 关节镜下治疗 骨折 胫骨 保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后内侧入路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19
作者 梁斌 莱安平 张海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34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平均14.... 目的:探讨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8例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结果:本组28例患者经平均14.5个月的随访,伤口均甲级愈合,骨块位置良好无再移位,均骨性愈合。膝关节稳定性好,后抽屉试验阴性。按Lys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分为(93.4±1.6)分,均为优。结论:选择膝后内侧直切口手术入路、采用抽出钢丝法固定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显露容易,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费用低廉,在基层医院也可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后内侧直切口 交叉韧带胫骨骨折 抽出钢丝法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经膝后外侧附加入口复位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观察
20
作者 裴飞舟 马俊 +2 位作者 尹锐 丁岳 王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并观察经关节镜下经膝后外侧附加入口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4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例患者为... 目的探讨并观察经关节镜下经膝后外侧附加入口复位内固定技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所收治的4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5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35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借助于间接复位技术,经骨折两端皮下隧道的构建,应用经关节镜下经膝后外侧附加入口复位内固定技术来进行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治疗,观察和分析其治疗临床价值以及安全性。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全部患者伤口均于一期愈合,患者骨折未延迟愈合和畸形愈合,其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利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予以疗效的评判,有30例患者为优,有10例患者良。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关节镜下经膝后外侧附加入口复位内固定技术来治疗,所获疗效有效且显著,不仅可保护患者皮肤软组织,有效减轻骨折端血供所产生的破坏,同时还便于骨折愈合,降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交叉韧带 胫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