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形成的构造过程与油气聚集规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锡奎 徐国强 +6 位作者 罗志立 张小兵 王颖 刘树根 王军 于正军 于红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6-600,共5页
近年来随着富台油田勘探成功,济阳坳陷新一轮潜山油气藏勘探顺利展开。作者根据渤海湾盆地区经历的大地构造演化,分析了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所经历的构造背景和发育过程。指出古生代两次大隆大坳和轻度褶皱,为潜山构造带的形成奠定了基... 近年来随着富台油田勘探成功,济阳坳陷新一轮潜山油气藏勘探顺利展开。作者根据渤海湾盆地区经历的大地构造演化,分析了济阳坳陷前中生界潜山所经历的构造背景和发育过程。指出古生代两次大隆大坳和轻度褶皱,为潜山构造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印支期的构造运动对潜山储层性能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燕山晚期以来的张性块断作用,使得局部剥蚀潜山定型和断块潜山形成。济阳坳陷潜山型油气藏类型具有多样性、成带性,前中生代业已形成的大型潜山带是油气有利运聚方向,但不是整体富集带,而紧邻生油坳陷的各类潜山是勘探的重点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前中生界 潜山 构造 油气 聚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雅克拉断凸及周缘前中生界白云岩储层成因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11
2
作者 费剑炜 杨红彩 +2 位作者 周芳芳 李晔 谷茸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6-292,共7页
钻井岩心、薄片观察和物性资料分析表明,塔北雅克拉断凸及周缘地区前中生界白云岩至少发育3种类型的白云岩储层:风化壳岩溶型、暴露浅滩型和埋藏岩溶型。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主要受控于古潜山形态,是本区勘探最主要的储层类型;暴露浅滩型... 钻井岩心、薄片观察和物性资料分析表明,塔北雅克拉断凸及周缘地区前中生界白云岩至少发育3种类型的白云岩储层:风化壳岩溶型、暴露浅滩型和埋藏岩溶型。风化壳岩溶型储层主要受控于古潜山形态,是本区勘探最主要的储层类型;暴露浅滩型储层主要受沉积微相控制,台内滩环境、早期大气淡水淋滤及埋藏成岩环境有机酸的溶蚀是这类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埋藏岩溶型储层主要受埋藏期流体和成岩环境控制。本区白云岩储层形成具有多期次、多类型地质作用的特征,有利的古构造位置和原始沉积相带、建设性成岩作用(白云化作用、溶蚀作用)和断裂及裂缝的发育是白云岩储层形成的关键要素,上覆盖层特别是舒善河组的发育程度是本区白云岩储层油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白云岩 前中生界 雅克拉断凸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黄海盆地东部前中生界基底特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肖国林 孙长虹 郑浚茂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1-266,共6页
北黄海盆地是中国近海唯一未获得油气突破及勘探程度最低的含油气盆地(朝鲜已在该盆地东部实现了工业性油气突破), 朝鲜在东部凹陷的3口钻井证实北黄海盆地东部凹陷主体前中生界基底是下古生界(Pz1 ) 地层, 与上覆以砂泥岩为主的中—新... 北黄海盆地是中国近海唯一未获得油气突破及勘探程度最低的含油气盆地(朝鲜已在该盆地东部实现了工业性油气突破), 朝鲜在东部凹陷的3口钻井证实北黄海盆地东部凹陷主体前中生界基底是下古生界(Pz1 ) 地层, 与上覆以砂泥岩为主的中—新生界地层在地球物理特征上有很大差异, 该特征提供了以地球物理资料推断和确定中—新生界盆地基底特征的可靠性。通过重力、磁力及大量多道地震资料解释认为, 北黄海盆地前中生界基底最大埋深约5 5km, 凹陷主体部位前中生界基底以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主, 其东北角可能存在上古生界碎屑岩基底, 而凹陷南部可能是元古界浅变质岩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中生界基底 地球物理特征 北黄海盆地东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北隆起桥古地区前中生界碳酸盐岩潜山储层特征与发育模式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倩 樊太亮 +4 位作者 高志前 张同辉 马晓萱 卫端 鲁新便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91-1402,共12页
桥古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地层是新疆塔北隆起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重点区域。该区潜山地层埋藏深且分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受后期流体活动改造强烈,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严重制约区域油气勘探和靶区优选。为查明潜山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主... 桥古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地层是新疆塔北隆起油气勘探取得突破的重点区域。该区潜山地层埋藏深且分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且受后期流体活动改造强烈,油气富集规律不清楚,严重制约区域油气勘探和靶区优选。为查明潜山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建立储层发育模式,利用岩心、钻测井和地震等资料进行系统的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桥古地区前中生界储层岩性主要为晶粒白云岩、硅质白云岩及颗粒白云岩三大类;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溶孔次之,局部发育溶洞。不同岩相物性差异明显,细粉晶白云岩、灰质粉晶白云岩和砂屑泥晶白云岩储集层较发育,储层基质物性好;泥晶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相对致密,为非储层,物性差。基于以上研究提炼出桥古地区内幕潜山储层发育模式,即储层发育主要受控于岩相、断裂及埋藏-热液作用,其中岩相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断裂是储层发育的关键因素,埋藏-热液对储层发育进行叠加改造。对比目的层系储集单元特征,肖尔布拉克组上段发育5套开发小层系,其中第1、3、4套开发层系具有良好的储层物性和储盖组合,是未来油气勘探与靶区优选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桥古地区 前中生界 潜山储层特征 储层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东地区前中生界不整合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勇 杨子川 +1 位作者 韩强 王梦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4,共6页
前中生界不整合是库车东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不整合面,是海西晚期运动的直接产物。通过三维地震解释结合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前中生界不整合的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规律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前中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 前中生界不整合是库车东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不整合面,是海西晚期运动的直接产物。通过三维地震解释结合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了前中生界不整合的不整合类型、平面分布规律及其对油气藏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前中生界不整合主要发育平行不整合、异常不整合、削截不整合和超覆不整合。平行不整合分布在阿克库勒凸起,雅克拉断凸东段分布异常不整合,削截不整合与超覆不整合分布在库车拗陷。与不整合相关的圈闭类型有两种,不整合面之上的地层超覆圈闭和不整合面之下的古潜山圈闭。前中生界不整合是油气侧向运移的有利通道,油气沿不整合由拗陷中心向南运移,进入与不整合有关的圈闭后聚集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中生界不整合 圈闭 油气运移 库车东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额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与油气勘探方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崔海峰 韩小锋 +3 位作者 白晓寅 黄元溢 张成富 林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96,共8页
银额盆地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近年来其油气勘探取得明显进展,但复杂的地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盆地内构造单元的认识,导致油气勘探方向不明。为明确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结合该盆地钻井、地震和重力勘探等... 银额盆地是中国陆上油气勘探程度较低的含油气盆地之一,近年来其油气勘探取得明显进展,但复杂的地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盆地内构造单元的认识,导致油气勘探方向不明。为明确下一步油气勘探方向,结合该盆地钻井、地震和重力勘探等资料,落实了盆地内主要断裂的分布,划分了中生代构造单元,编制了中生界底界埋深图,明确了中生代凹陷的分布特征,最后指出了盆地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银额盆地中生界与前中生界的不整合特征明显,上、下层在岩性组合和构造样式上明显不同,下构造层发育一系列复式褶皱和冲断构造,上构造层则由一系列近东西向、北东向断陷群构成;②盆地主要被红石山断裂带、阿尔金断裂带(或分支)、恩格尔乌苏断裂带和查干础鲁断裂带分隔,形成多个隆起和坳陷,坳陷又由多个凹陷和凸起构成;③油气主要在中生代箕状断陷的缓坡下部聚集,早期成藏后遭受抬升、调整,现今埋深相对较浅的凹陷值得关注,油气有利勘探面积超过5×10^(4) km^(2);④针对以粒间纳米级孔为主的微孔隙厚层泥岩,可以按照非常规油气藏勘探思路系统评价,探索泥岩的油气勘探潜力。结论认为,研究成果对深化认识银额盆地基础构造特征,进一步促进银额盆地油气勘探方向认识和推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额盆地 中生 前中生界 构造单元 凹陷分布 油气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东北部陆缘基底磁异常反演与解释 被引量:2
7
作者 雷文敏 吴健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25-1729,共5页
在对南海东北部陆缘的磁场资料展开多尺度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结合中生代深度资料,反演求取了前中生代基底的视磁化强度分布.通过对现有综合钻井和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基底视磁化强度分布,推测研究区视磁化强度高值带北段可能... 在对南海东北部陆缘的磁场资料展开多尺度分析处理的基础上,结合中生代深度资料,反演求取了前中生代基底的视磁化强度分布.通过对现有综合钻井和地震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论述了基底视磁化强度分布,推测研究区视磁化强度高值带北段可能受制于陆壳,而南段特高值则可能是受次洋壳的改造作用,研究区西部的视磁化强度低值区是一套古生代浅变质岩系,视磁化强度负值区的潮汕坳陷及其东南部基底具有洋壳或准洋壳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东北部 前中生界基底 视磁化强度 基底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