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李乃忠 瞿治平 +1 位作者 徐培康 王琼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HLD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含量,其均值为18.34±12.42ng/ml,较正常对照组7.49±0.81ng/ml明显增高,经青霉胺治疗后的部分轻症患者血清PⅢP水平可恢复正常。认为HLD患者血清PⅢP的检测为...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8例HLD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含量,其均值为18.34±12.42ng/ml,较正常对照组7.49±0.81ng/ml明显增高,经青霉胺治疗后的部分轻症患者血清PⅢP水平可恢复正常。认为HLD患者血清PⅢP的检测为反映肝纤维化活动性、程度及肝细胞炎症、坏死的灵敏指标,定期监测对肝硬化的趋势及药物疗效的评估均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B超联合肝功能及Ⅲ型前胶原肽对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小花 傅君芬 +2 位作者 黄轲 王春林 梁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评价肝脏B超联合血清指标在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69例肥胖儿童按诊断标准分为单纯肥胖儿童组(SOC)和NAFLD组。NAFLD儿童根据有无肝功能受损分成NAFLD-1组(B超示脂肪肝,肝功能正常)和NAFLD-2组(B超示脂... 目的评价肝脏B超联合血清指标在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69例肥胖儿童按诊断标准分为单纯肥胖儿童组(SOC)和NAFLD组。NAFLD儿童根据有无肝功能受损分成NAFLD-1组(B超示脂肪肝,肝功能正常)和NAFLD-2组(B超示脂肪肝,同时伴肝功能异常);再根据B超影像学结果分成轻度脂肪肝组和中重度脂肪肝组。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各组患儿进行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肝脏B超、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并比较各组间体质指数(BMI)、腰臀比、血压、血脂、肝功能、血糖、胰岛素、肝纤维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对单纯肥胖组和肥胖伴NAFLD组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各血清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 SOC组与NAFLD-1组间ALT、AST、TG、HA、PCⅢ、空腹胰岛素(FINS)、2 h胰岛素、WB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AFLD-1组与NAFLD-2组比ALT、PC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ALT水平的回归系数为0.11,P为0。通过ROC曲线决策分析,ALT、AST、PCⅢ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8、0.80、0.70。结论同时检查肝脏B超及血清指标ALT、AST、PCⅢ,不但可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也反映了肝纤维化的程度,是诊断肥胖儿童NAFLD严重分层最有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超声 肝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肥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旭 刘东屏 傅宝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1-452,共2页
目的 :探讨血 ,尿 ,腹水 型前胶原肽 (P P)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变化 ,同时进行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 目的 :探讨血 ,尿 ,腹水 型前胶原肽 (P P)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同步测定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变化 ,同时进行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含量、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测定。正常对照组中血 41例 ,尿 40例 ,均选自我院健康献血员 ;腹水 31例选自我院肾内科肾源性腹水患者。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尿、腹水中 P P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腹水中 P P含量明显高于血清及尿中 P P含量 ,P <0 .0 0 1;以 130μg/ L为临界值 ,计算其 95 %可信区间内其 P P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为腹水 >血 >尿 ;血清 P P含量与转氨酶、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呈正相关 ,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 ,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无论血、尿、腹水中 P P检测均可获得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P P含量测定对诊断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价值 ,其血清含量变化在反映肝硬化、肝细胞坏死及肝功能损害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液 尿 腹水 检测 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型前胶原肽与PZ—肽酶在肝纤维化中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殷蔚荑 汪汉芝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27-28,共2页
肝纤维化是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在肝中沉积所造成的。这种沉积与肝中结缔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平衡有关。目前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诊断指标,如Ⅲ型前胶原肽(PⅢP),扳层素等多从胶原合成方面进行研究难以判断纤维化程度。本文以PⅢP作为胶原... 肝纤维化是由于大量结缔组织在肝中沉积所造成的。这种沉积与肝中结缔组织合成与分解代谢失平衡有关。目前常用的肝纤维化血清诊断指标,如Ⅲ型前胶原肽(PⅢP),扳层素等多从胶原合成方面进行研究难以判断纤维化程度。本文以PⅢP作为胶原合成指标,以PZ—肽酶活性作为分解指标,研究PⅢP/PZ—肽酶比值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胎儿及家兔皮肤中提取、纯化Ⅲ型前胶原肽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秦定一 单英 +1 位作者 熊诗松 巴秋菊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80-81,共2页
从胎儿及家兔皮肤中提取、纯化Ⅲ型前胶原肽方法探讨秦定一单英熊诗松巴秋菊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关键词Ⅲ型前胶原肽;胎儿;肝纤维化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rocolagenⅢpeptide,PⅢP)测定目前... 从胎儿及家兔皮肤中提取、纯化Ⅲ型前胶原肽方法探讨秦定一单英熊诗松巴秋菊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关键词Ⅲ型前胶原肽;胎儿;肝纤维化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rocolagenⅢpeptide,PⅢP)测定目前已作为反映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被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郭英华 赵慧元 +3 位作者 初开秋 田清武 张琪 王筱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2期793-794,共2页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离心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 应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离心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清PⅢ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与血清白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按Child肝功能分级A、B、C组:C组PⅢP含量高于A组(P<0.05),有明显差异:而B组PⅢP含量虽高于A组,C组PⅢP含量高于B组,但其均值均>0.0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肝癌组PⅢ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肝癌组PⅢP含量低于肝硬化组,两组含量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单英 秦定一 +2 位作者 孙玉 周灵杰 熊诗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1期47-49,共3页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的正常人、慢性迁延性肝炎(CP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及肝硬变(HC)患者共39例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并用维多利亚兰染色对各组织切片进行胶原纤维染色并分级。结果表明: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血清PⅢP含量也增加(r=0.588,P<0.001);肝脏病理损伤严重的CAH组和HC组患者血清PⅢP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PH组(P<0.01)。提示:血清PⅢP可以反映肝纤维化程度及活动度,作为临床判断肝病进展及转归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硬变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明飞 余建华 +1 位作者 汪洁 李兴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1335-1336,1339,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7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血尿取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共60例... 目的:探讨血、尿、腹水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经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的7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血尿取自本院健康体检者共60例,对照组腹水取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患者共6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所有的血、尿、腹水中的Ⅲ型前胶原肽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血、尿、腹水的Ⅲ型前胶原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腹水中的Ⅲ型前胶原肽含量明显高于血、尿中的Ⅲ型前胶原肽含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型前胶原肽检测敏感性、特异性、真实性比较均为腹水>血>尿。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尿、腹水中Ⅲ型前胶原肽的检测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Ⅲ型前胶原肽联合检测可有效反应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损伤及肝细胞坏死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脏疾病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Ⅲ型前胶原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与肾脏纤维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5
9
作者 刘珊 张明霞 +1 位作者 刘伦志 向海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PCⅢ及PCⅢ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患者血清中PCⅢ及PCⅢ氨基末端肽浓度的变化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梗阻性肾病患者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进行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水平,取得肾组织标本进行HE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纤维化程度;Spearman分析PCⅢ及PⅢNP与肾组织纤维化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PCⅢ和PⅢNP水平探讨肾纤维化的危险因素。ROC曲线预测PCⅢ及PⅢNP在Ⅱ度肾纤维化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随着肾纤维化程度的升高,患者PCⅢ和PⅢNP的水平逐渐升高(P<0.01)。PCⅢ和PⅢNP水平与肾纤维化程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rs=0.820,P=0.000;rs=0.806,P=0.000)。PCⅢ对Ⅱ度肾纤维化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5.45%、83.93%,ROC曲线下面积0.96,95%CI=0.890~0.991;PⅢNP预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6.36%、92.86%,ROC曲线下面积0.93,95%CI=0.849~0.976;两者均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CⅢ:OR值为1.151(95%CI=1.035~1.280,P=0.009);PⅢNP:OR值为1.198(95%CI=1.039~1.380,P=0.013)。结论:血清中PCⅢ及PⅢNP水平与肾脏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两者对重度肾纤维化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氨基末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Ⅲ型前胶原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5
10
作者 叶红军 高永生 +4 位作者 王丽英 肖红 计秀生 潘春芝 冯雪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90-92,共3页
用放免法测定102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血清PCⅢ和PⅢP定量明显相关(r=0.5101),血清PCⅢ与胆红素、ALT、白蛋白和HBVDNA等指标不相关。提示血清PCⅢ检测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 用放免法测定102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结果表明血清PCⅢ和PⅢP定量明显相关(r=0.5101),血清PCⅢ与胆红素、ALT、白蛋白和HBVDNA等指标不相关。提示血清PCⅢ检测作为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可能较血清PⅢP测定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血清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度烧伤创面切痂混合移植后胶原重建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邱喜盛 杨煦 +3 位作者 徐飒英 丁韧 朱德安 史济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46-51,共6页
在异体皮、自体皮片混合移植的大鼠Ⅲ度烧伤模型上观察了移植后4、7、14、21、28d时羟脯氨酸、Ⅰ型和Ⅲ型胶原、前Ⅲ型胶原N端多肽(PⅢNP)和胶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应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单克隆抗体检测Ⅲ型胶原和PⅢNP。结果发现... 在异体皮、自体皮片混合移植的大鼠Ⅲ度烧伤模型上观察了移植后4、7、14、21、28d时羟脯氨酸、Ⅰ型和Ⅲ型胶原、前Ⅲ型胶原N端多肽(PⅢNP)和胶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应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单克隆抗体检测Ⅲ型胶原和PⅢNP。结果发现:自体皮区移植14d后羟脯氨酸、Ⅲ型胶原和胶原酶活性显著增加,Ⅲ/Ⅰ比例非常明显增高。在异体皮区移植后14d内,羟脯氨酸、Ⅰ型和Ⅲ型胶原活性降低,至21d后才见羟脯氨酸和Ⅲ型胶原,Ⅲ/Ⅰ增加;相反地。Ⅰ型胶原在移植后4、7、14d均见降低。实验证实了血清中PⅢNP能灵敏地反应局部烧伤后Ⅲ型胶原合成的增加,移植后7~28d均见PⅢNP显著升高。局部组织学观察在混合移植后21d异体表皮完全被排异,异体真皮已完全被延伸的自体表皮所覆盖。结果表明:异体皮区胶原代谢的启动迟于自体皮区约1周左右。混合移植14d自体皮区胶原合成开始活跃,而新生合成的胶原主要是Ⅲ型胶原,28d后创面已完全被自体表皮覆盖,其下的胶原代谢仍未停止,无论在原先的自体皮区及异体皮区胶原的合成,代谢仍在高水平进行。混合移植不仅防止了感染、高能代谢、水和电解质紊乱和对付自体皮不足,而且对烧伤愈合中的胶原代谢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烧伤 混合移植 羟脯氨酸 N端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例Graves’病患者血清HA、LN、PCⅢ、IV.C含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刚 罗加 +1 位作者 邓红 吴红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1-382,388,共3页
目的 :应用血清中的HA、LN、PCⅢ、IV .C含量 ,来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4 0例Graves’病患者和 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A、LN、PCⅢ、IV .C含量。Graves’病患者分为初诊未用ATD组 ( 5 9例 )... 目的 :应用血清中的HA、LN、PCⅢ、IV .C含量 ,来判断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4 0例Graves’病患者和 33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A、LN、PCⅢ、IV .C含量。Graves’病患者分为初诊未用ATD组 ( 5 9例 )和曾用ATD组 ( 81例 )。结果 :血清HA含量未用ATD组 (均数±标准差 119.4 3± 10 7.0 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 ( 78.30±5 8.4 4 μg/L) ,P <0 .0 5 ,而曾用ATD组 ( 10 8.4 9± 6 6 .94 μg/L)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血清LN、PCⅢ、IV .C含量在所有的病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未用ATD组分别为 ( 2 0 3.18± 98.5 5 )、( 2 0 9.0 6± 10 8.6 2 )、( 117.79± 6 3.39) μg/L ,曾用ATD组分别为 ( 190 .0 3± 79.37)、( 172 .36± 10 4 .4 5 )、( 119.0 2± 4 7.38) μg/L ,对照组分别为 ( 130 .88± 15 .12 )、( 74 .5 9± 2 1.87)、( 6 4 .5 6± 2 7.6 4 ) μg/l。 结论 :Graves’病患者无论是否接受过ATD治疗 ,血清LN、PCⅢ、IV .C增高 ;HA在初诊病人升高 ,而接受过ATD治疗的病人正常 ,也许与ATD的免疫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虫草胶囊对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大鼠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钦 扈荣 +2 位作者 赵吟 白海波 张信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74,I0023,共4页
目的:观察赶黄虫草胶囊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100只,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采用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同时喂予高脂低蛋白饲料,隔日以10%乙醇为饮水等复合因素刺激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 目的:观察赶黄虫草胶囊对复合因素致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100只,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大鼠采用每周2次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溶液,同时喂予高脂低蛋白饲料,隔日以10%乙醇为饮水等复合因素刺激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连续8周。造模4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鳖甲软肝片800 mg·kg-1·d-1)、GHCCC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予GHCCC 800、400、200 mg·kg-1·d-1)。给药8周后,各组大鼠取血、取肝脏,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肽(ⅢPC)、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的含量;肝组织病理切片行Masson染色,镜下进行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分级。结果:GHCCC高、中和低剂量组的血清ⅢPC、HA、LN水平和肝组织纤维化面积显著低于模型组的相应值;高剂量组肝组织中羟脯氨酸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肝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其中高、中剂量组肝脂肪变性分级和肝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GHCCC对CCl4复合因素致肝纤维化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虫草 四氯化碳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层黏连蛋白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病患者层粘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世兰 杨永平 +3 位作者 李亚洁 李丽娜 王成武 孙新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层粘蛋白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关系的研究,探讨层粘蛋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5例肝病患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的水平。结果 层粘蛋白在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 目的 通过对层粘蛋白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关系的研究,探讨层粘蛋白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75例肝病患者层粘蛋白、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的水平。结果 层粘蛋白在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肝纤维化及肝硬变最显著(P<0.01)。在慢性肝病中层粘蛋白血清水平与透明质酸及前Ⅲ型胶原肽相比差异显著(P<0.01),与肝功能常规指标相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1)。结论 血清层粘蛋白水平对肝纤维化诊断较敏感,可作为一项判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粘连蛋白 透明质酸 前ⅲ型胶原肽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研究 被引量:35
15
作者 李琴 欧晓娟 +2 位作者 李佳 贾继东 王宝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5-156,共2页
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 6 9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同时进行血清HA、Ⅳ -C、PⅢP、LN的检测。以肝活检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以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HA、Ⅳ -C、PⅢP... 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临床价值。 6 9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同时进行血清HA、Ⅳ -C、PⅢP、LN的检测。以肝活检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以上血清学指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HA、Ⅳ -C、PⅢP、LN与纤维化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0 2 (P <0 0 1)、0 6 6 3(P <0 0 1)、0 346 (P<0 0 5 )、0 0 5 6 (P >0 0 5 )。除LN外 ,其余指标血清水平均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 ,其中HA、Ⅳ -C、PⅢPS3 、S4期血清水平与S1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S4作为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时 ,通过ROC曲线分析HA、Ⅳ -C、PⅢP、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 74 5、0 90 9、0 732、0 4 2 5。敏感度Ⅳ -C >PⅢP >HA >LN ;特异度HA >Ⅳ -C >PⅢP >LN。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肝纤维化 病理学 病理分期 透明质酸 层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改善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和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晓燕 张艳 +3 位作者 杨培灵 陈雅丽 李凌 张金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08-1712,共5页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和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氯沙坦组。入院后行急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对于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重构、心功能和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NP)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氯沙坦组和培哚普利+氯沙坦组。入院后行急诊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术后分别给予:培哚普利2-4mg/d;氯沙坦25-50mg/d;或二者联合。所有患者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他汀类调脂药等。3个月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大小、左室容量和左室射血分数。酶免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液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和PⅢNP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基础临床特征无显著区别。与基础值相比,3个月后,所有患者均表现出血液中CRP水平下降、BNP和PⅢNP水平上升,且有不同程度的左室扩大和左心功能下降。与培哚普利组和氯沙坦组相比,联合用药组患者CRP、BNP和PⅢNP水平显著降低,且左室扩张和射血功能障碍程度均减轻。血清PⅢNP水平与CRP水平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597,r=0.543,均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呈显著负相关(r=-0.565,P<0.01)。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联合培哚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左室重构和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胶原合成、抑制心肌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与肝脏病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潘爱萍 林英辉 +1 位作者 潘元平 以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35-1936,1938,共3页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型胶原(CⅠ)、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物(TIMP-1)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病患者肝... 目的评价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I型胶原(CⅠ)、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其抑制物(TIMP-1)对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80例肝病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标志物水平,并与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作对比,同时与正常人血清指标进行比较,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8项指标对于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纤维化患者HA、CⅠ、PⅢP、CⅣ、LN、MMP-2、TIMP-1比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FN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与肝纤维化的分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HA、CⅠ、PⅢP、CⅣ、LN、MMP-2、TIMP-1与肝纤维分期显著正相关(r=0.247~0.643,P<0.05或0.01);与炎症分级显著正相关(r=0.239~0.611,P<0.05或0.01)。仅FN与肝脏病理分期、分级显著负相关(r=-0.255,-0.261;P<0.05)。血清指标诊断肝纤维化的ROC曲线分析,HA、PⅢP、TIMP-1、CⅣ、MMP-2、CⅠ、LN、FN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68、0.764、0.741、0.712、0.672、0.647、0.535和0.484。HA、PⅢP、TIMP-1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灵敏度为91.58%,特异度为93.41%。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对肝纤维化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其中HA、PⅢP、TIMP-1的诊断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秦秀娟 高家荣 +3 位作者 姜辉 陈金锋 王婷 张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46-1651,共6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方(柴胡、黄芪、白芍、白术等)醇水双提物对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皮下注射50%四氯化碳,每周2次,持续12周,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造模后第7周,分别灌胃给予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1.5、3.0、6.0 g/kg)剂量组和阳性药秋水仙碱组,每天1次,连续6周。实验结束后,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胶原沉积;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层黏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肽(procollagen-Ⅲ-peptide,PⅢNP)、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Ⅳ-C)的水平;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 typeⅠ,COL-Ⅰ)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不仅可减轻胶原纤维的沉积,改善肝纤维化损伤程度,还可显著降低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蛋白、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的水平,抑制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论疏肝健脾方醇水双提物对化学性肝纤维化大鼠具有很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可能机制与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方 肝纤维化 四氯化碳 透明质酸 层粘蛋白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PDGF水平改变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红 付杰 +1 位作者 陈刚 任喜民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7-208,共2页
通过ELISA法检测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的含量 ,并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ⅢP、LN、CI等指标相对比。结果显示 ,PDGF的含量按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升高 ,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并与LN、PⅢP、C... 通过ELISA法检测 3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的含量 ,并与肝纤维化标志物PⅢP、LN、CI等指标相对比。结果显示 ,PDGF的含量按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升高 ,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并与LN、PⅢP、CI等含量正相关。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层粘连蛋白 I 血清学诊断 慢性乙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素A作为肝硬化血清学指标的潜在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璐 李定国 +2 位作者 黄新 徐芹芳 范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59-60,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作为肝硬化临床参考指标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5例肝硬化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激活素A、Ⅲ型前胶原肽及Ⅳ型胶原。 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分别与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激活素A作为肝硬化临床参考指标的可能性。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5例肝硬化患者和23例正常对照者血清激活素A、Ⅲ型前胶原肽及Ⅳ型胶原。 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激活素A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分别与血清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相关(P<0.05)。 结论血清激活素A有可能成为新的肝硬化临床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素A 肝硬化 血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