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曲霉毒素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率剂量效应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奥迪 严佳惠 +3 位作者 张昭寰 刘海泉 赵勇 欧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通过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定量数据,从而构建AF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率的剂量效应模型。通过拟合模型获取决定系数和进一步的数学检验表明,Gamma模型(R2=0.996 4,赤池信息量准则=37.40,贝叶斯信息准则=1... 通过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定量数据,从而构建AFB1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率的剂量效应模型。通过拟合模型获取决定系数和进一步的数学检验表明,Gamma模型(R2=0.996 4,赤池信息量准则=37.40,贝叶斯信息准则=17.19)优于其他模型。建议选用Gamma模型作为大鼠急性暴露于AFB1后肝细胞凋亡率的最优剂量效应模型,用于AFB1风险评估框架中的危害特征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肝细胞凋亡 风险评估 剂量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剂量效应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董庆利 王海梅 +2 位作者 刘箐 胡孟晗 杨萌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021-1027,共7页
目的建立有效的米饭蜡样芽孢杆菌剂量效应模型。方法调研并选用2001-2011年我国9起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导致食物中毒的数据,基于指数模型、泊松模型、对数模型、威布模型等及其修正形式分别构建了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剂量效应模型。结果... 目的建立有效的米饭蜡样芽孢杆菌剂量效应模型。方法调研并选用2001-2011年我国9起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导致食物中毒的数据,基于指数模型、泊松模型、对数模型、威布模型等及其修正形式分别构建了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剂量效应模型。结果修正的指数模型、对数概率模型和Gamma威布模型三者在拟合效果上显著优于其他模型(R2>0.70),拟合曲线外延至低剂量预测中毒率时,Gamma威布模型低于前两者,进一步的数学检验表明,Gamma威布模型准确因子(Af=1.40)优于前两者,偏差因子(Bf)和预测标准误差(SEP)相近或略高于前两者。结论建议选用Gamma威布模型作为米饭中蜡样芽孢杆菌最优的剂量效应模型用于蜡样芽孢杆菌风险评估体系中的危害特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饭 蜡样芽孢杆菌 剂量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低温乳化香肠加工过程交叉污染的单增李斯特菌定量风险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江荣花 杜建萍 +6 位作者 崔旸 张春艳 刘阳泰 朱江辉 王翔 刘箐 董庆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34-141,共8页
为定量分析低温乳化香肠加工中斩拌和灌装过程单增李斯特菌的交叉污染水平,将1 mL单增李斯特菌菌悬液接种于25 g肉样中,模拟香肠加工过程,分别测定斩拌和灌装场景下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介质间的转移率。基于斩拌和灌装过程中交叉污染结果... 为定量分析低温乳化香肠加工中斩拌和灌装过程单增李斯特菌的交叉污染水平,将1 mL单增李斯特菌菌悬液接种于25 g肉样中,模拟香肠加工过程,分别测定斩拌和灌装场景下单增李斯特菌在不同介质间的转移率。基于斩拌和灌装过程中交叉污染结果,构建香肠加工过程中的暴露评估模型,比较指数模型、Beta-Poisson模型、Weibull-Gamma模型和Log-Logistic模型4种剂量效应模型拟合健康人群和易感人群食用污染香肠后的发病率大小。结果表明:单增李斯特菌由设备至肉样的转移率显著高于由肉样至设备的转移率(P<0.05)。基于高估风险的角度,建议选用Weibull-Gamma模型进行消费者食用污染香肠后的发病率预测。对比未考虑斩拌和灌装过程中单增李斯特菌交叉污染的发病率结果,整合交叉污染后的发病率结果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乳化香肠 单增李斯特菌 交叉污染 定量风险评估 暴露评估模型 剂量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