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孢素对正常人PBMCs产生IFN-γ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迟秀文 杨培增 吴长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环孢素(ciclosporine,CsA)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的产生,以及对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PBMCs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抗CD3和抗CD28(anti-CD28)单... 【目的】探讨在不同刺激条件下,环孢素(ciclosporine,CsA)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IFN-γ)的产生,以及对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PBMCs在抗CD3单克隆抗体(anti-CD3)、抗CD3和抗CD28(anti-CD28)单克隆抗体、IL-12(Th1细胞分化因子)刺激的情况下或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观察CsA对IFN-γ产生和Th1细胞分化的影响。同时使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评价CsA对T淋巴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25及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2产生的影响。【结果】CsA对由不同条件诱导产生的IFN-γ,均表现为剂量依赖性抑制关系。此外,CsA抑制IL-12诱导的Th1分化。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CsA可抑制CD4+和CD8+T细胞IFN-γ的表达。【结论】CsA剂量依赖性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抑制CD4+、CD8+T淋巴细胞产生IFN-γ和Th1细胞的分化,其抑制机理可能与细胞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Γ PBMCS 环孢素 抑制作用 CD8^+T淋巴细胞 剂量依赖性抑制 正常人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抗CD3单克隆抗体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细胞内细胞因子 CD4^+ 细胞分化因子 单个细胞水平 CsA gamma γ-干扰素 流式细胞仪 IL-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型南五味子丁素、五味子酚和(+)-安五脂素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30
2
作者 蒋仕丽 章蕴毅 陈道峰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7-470,478,共5页
目的观察3木脂素类成分:异型南五味子丁素(heteroclitin D,HD)、五味子酚(schisanhenol,SAL)和(+)-安五脂素[(+)-anwulignan,AN]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比浊法,观察此3种木脂素在0.05~25 mg/L时对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 目的观察3木脂素类成分:异型南五味子丁素(heteroclitin D,HD)、五味子酚(schisanhenol,SAL)和(+)-安五脂素[(+)-anwulignan,AN]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采用Born比浊法,观察此3种木脂素在0.05~25 mg/L时对腺苷二磷酸(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诱导的兔血小板1、3、5 min聚集率和最大聚集率以及最大聚集时间的影响.结果①HD和SAL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N的抑制作用较弱.②对ADP诱导的血小板1、3、5 min聚集率,HD和SAL均可全程稳定抑制,AN 5mg/L在3、5min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AF诱导的血小板1、3、5 min聚集率,HD在1、3 min时抑制作用较强,SAL在3、5 min时抑制作用较强.③HD、SAL和AN对ADP和PAF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时间无明显影响.结论HD、SAL和AN在离体水平可不同程度抑制ADP和PAF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HD的抑制作用最强,可视为南五味子属药用植物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五味子丁素 血小板聚集 五味子酚 异型 PAF诱导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血小板活化因子 剂量依赖性抑制 抑制作用 木脂素类成分 factor 腺苷二磷酸 SAL ADP诱导 南五味子属 0.05 不同程度 活性成分 药用植物 HD 比浊法 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挥发性麻醉药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晖 左明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9期786-788,共3页
关键词 心脏保护作用 挥发性麻醉药 临床研究 心肌缺血 Β-受体阻断药 剂量依赖性抑制 肾上腺素能Α 心源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S4对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中腺苷酸环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谢志华 胡萍 +3 位作者 叶菜英 杨惠芬 刘丽云 张德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 探讨 RGS4在整体细胞中对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中腺苷酸环化酶 (AC)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共转染法将μ-受体、δ-受体和 RGS4基因导入 HEK- 293细胞,受体结合法确定转染效率。用不同浓度的吗啡、 DAMGO和 DPDPE分别激活μ-受体和... 目的 探讨 RGS4在整体细胞中对阿片受体信号转导途径中腺苷酸环化酶 (AC)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共转染法将μ-受体、δ-受体和 RGS4基因导入 HEK- 293细胞,受体结合法确定转染效率。用不同浓度的吗啡、 DAMGO和 DPDPE分别激活μ-受体和δ-受体,放射性蛋白竞争结合(非标记底物)法测定 cAMP浓度 。结果 受体被其特异的激动剂激活后,单独转染 μ-受体或δ-受体基因的细胞其 AC活性被抑制,且对激动剂表现出高度的剂量依赖性;空质粒( pcDNA3)转染的细胞之 AC活性不受各种激动剂影响 ;同时转染 RGS4和 μ-受体基因的细胞其 AC活性虽然也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但抑制的强度比单独转染μ-受体基因的细胞明显减弱 ; RGS4和 δ-受体基因共转染并不影响δ-受体对 AC活性的抑制。受体结合实验显示 RGS4不影响μ-受体和δ-受体的表达。结论 RGS4能逆转μ-受体对 AC的抑制效应,但对δ-受体却没有相同的作用。这可能反映了不同阿片受体分子机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S4 阿片受体 共转染 腺苷酸环化酶 剂量依赖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