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刻画符号看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1
作者
牛清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重要出土材料。通过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系统整理,可知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的背景。中华民族的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
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重要出土材料。通过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系统整理,可知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的背景。中华民族的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材料
刻画符号
汉字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坡刻划符号研究中的新发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乔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4-47,共4页
一 半坡刻划符号 西安半坡博物馆陈列着距今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韶仰文物。其中一件造型优美的尖底瓶,中间大两头小,汲水时瓶口即自动倒下,灌满水后便自动竖直,可见半坡人已掌握了力学原理。他们制造的骨器中有一棵骨针,针孔小到同...
一 半坡刻划符号 西安半坡博物馆陈列着距今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韶仰文物。其中一件造型优美的尖底瓶,中间大两头小,汲水时瓶口即自动倒下,灌满水后便自动竖直,可见半坡人已掌握了力学原理。他们制造的骨器中有一棵骨针,针孔小到同现在的针孔差不多,当时半坡人用石器如何钻孔,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从那些精美的文物看,他们已脱离了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了。尤其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在陶器上留下的那些刻画符号,如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刻划
符号
彝文
彝族文字
古蜀
新发现
文物
陶文
陶器
研究中
刻画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算筹溯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沛
《文博》
1992年第3期65-72,共8页
算筹在十四、十五世纪算盘尚未被社会广泛应用之前,始终是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计算工具。由于算筹多为竹木所作,难以长期在地下保存,因而,直至新中国成立,在出土的古器物中,还没有发现算筹。
关键词
数字的
考古工作者
十五世纪
合文
汉墓
中国古代数学
计算工具
刻画符号
史前时期
周原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刻画符号看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1
作者
牛清波
机构
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1-143,共3页
基金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新石器刻画符号与汉字起源研究"(ZDI135-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字发展通史"(11&ZD126)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4-gh-723)
文摘
刻画符号是研究汉字形成的重要出土材料。通过对中国早期刻画符号的系统整理,可知汉字的起源是多元的,汉字的形成有着广阔的背景。中华民族的文字体系是在漫长的时间内"渐变"形成的。各区域的刻画符号,或独立发展,或通过交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或多或少均对汉字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出土材料
刻画符号
汉字形成
Keywords
carving symbols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坡刻划符号研究中的新发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乔
出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4-47,共4页
文摘
一 半坡刻划符号 西安半坡博物馆陈列着距今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韶仰文物。其中一件造型优美的尖底瓶,中间大两头小,汲水时瓶口即自动倒下,灌满水后便自动竖直,可见半坡人已掌握了力学原理。他们制造的骨器中有一棵骨针,针孔小到同现在的针孔差不多,当时半坡人用石器如何钻孔,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从那些精美的文物看,他们已脱离了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了。尤其耐人寻味的是他们在陶器上留下的那些刻画符号,如图一:
关键词
刻划
符号
彝文
彝族文字
古蜀
新发现
文物
陶文
陶器
研究中
刻画符号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算筹溯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沛
出处
《文博》
1992年第3期65-72,共8页
文摘
算筹在十四、十五世纪算盘尚未被社会广泛应用之前,始终是我国人民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计算工具。由于算筹多为竹木所作,难以长期在地下保存,因而,直至新中国成立,在出土的古器物中,还没有发现算筹。
关键词
数字的
考古工作者
十五世纪
合文
汉墓
中国古代数学
计算工具
刻画符号
史前时期
周原遗址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刻画符号看汉字形成的相关问题
牛清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半坡刻划符号研究中的新发现
李乔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算筹溯源
张沛
《文博》
199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