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刺络泻血疗法之针具探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魏珂 赵慧玲 +2 位作者 阿日克 田年秀 柳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0-393,共4页
刺络泻血疗法属于针灸学疗法的一种,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贯穿中医学发展的始终。刺血工具是刺络泻血疗法的核心,随朝代更替而发生着变迁。文章以刺络泻血疗法的发展史为主线,介绍不同时期主要的刺血工具,为以后刺血疗法... 刺络泻血疗法属于针灸学疗法的一种,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贯穿中医学发展的始终。刺血工具是刺络泻血疗法的核心,随朝代更替而发生着变迁。文章以刺络泻血疗法的发展史为主线,介绍不同时期主要的刺血工具,为以后刺血疗法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泻血疗法 针具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藏血”理论探究刺络泻血疗法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魏珂 柳杨 +1 位作者 田年秀 赵慧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93-2495,I0028-I0029,共5页
目的:基于中医“肝藏血”理论,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凋亡的影响,进而探究刺络泻血疗法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秋水... 目的:基于中医“肝藏血”理论,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凋亡的影响,进而探究刺络泻血疗法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刺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应用40%CCL4(花生油稀释)诱导肝纤维化模型。6周后,秋水仙碱组给予秋水仙碱200Hg/(kg·d),5次/周灌胃渖0血组选取下肢肝经血络刺血0.3-0.5mL。3次/周。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肝功ALT、AST水平;选取肝左叶小块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TUNEL法检测HSC的凋亡。结果:ALT、AST: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刺血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降低,其中刺血组与模型组大鼠血清AS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秋水仙碱组与刺血组相比,刺血组大鼠血清ALT、AST低于秋水仙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凋亡情况:正常组HSC凋亡个数较少,其余各组HSC凋亡数目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刺血组HSc凋亡数目增多(P〈0.05,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刺血组HSC凋亡数目更多(P〈0.05)。结论:刺络泻血疗法可有效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Hsc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HSC)凋亡 刺络泻血疗法 TUNEL MASSON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探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阿日克 谭丽 赵慧玲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224-228,共5页
通过阅读明清时期相关医学著作中有关刺络泻血疗法的部分以及参考CNKI中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索明清时期各大医家在刺络泻血工具、刺络泻血部位、出血量、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的特色。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总结... 通过阅读明清时期相关医学著作中有关刺络泻血疗法的部分以及参考CNKI中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索明清时期各大医家在刺络泻血工具、刺络泻血部位、出血量、适应证、禁忌证等方面的特色。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的总结相对欠缺。本文主要对明清时期刺络泻血疗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概述,认为明清时期各医家在刺络泻血疗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中各有其特色,为后世刺络泻血疗法的临床应用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刺络泻血疗法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