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读《刺客列传》 |
朱晓海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2
|
是反抗强暴,还是统治者的杀手——对司马迁《刺客列传》的再认识 |
杨宁宁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3
|
秦汉时期刺客叙事的变迁——由《史记·刺客列传》到“汉武梁祠画像”中的“要离刺庆忌” |
李纪祥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4
|
《刺客列传》教学设计 |
曹建仁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5
|
“单篇目标”在“课程目标”引领下达成——以《刺客列传》一段教学过程为例 |
夏坚
蒋银坤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6
|
论《史记》刺客、游侠传的仁义主旨及其多维视角 |
张桂萍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7
|
读《史记·魏公子列传》 |
韩兆琦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1 |
2
|
|
8
|
刺客、杀手、凶徒 |
老赫
|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9
|
“王必无人”的“必”字商诂 |
周建成
冯汝汉
|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0
|
《史记》传记结构探索 |
杨树增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1 |
5
|
|
11
|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侠女复仇主题 |
王立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12
|
曹刿、曹沫辨 |
谢祥皓
|
《齐鲁学刊》
CSSCI
|
1995 |
2
|
|
13
|
《史记》的抒情特征 |
刘德煊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5 |
2
|
|
14
|
《卜居》“大人”解 |
龚维英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3 |
1
|
|
15
|
乘一总万,举要治繁——补述“广家世世受射”句 |
范能船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
1
|
|
16
|
“掩”、“盖”通用别议 |
王彦坤
|
《学术研究》
|
1986 |
1
|
|
17
|
南后、郑袖二人说补证 |
龚维英
|
《学术论坛》
|
1983 |
1
|
|
18
|
《春秋后语释文》校证 |
许建平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
19
|
义无反顾——姚红水墨之《驭风》 |
张晓玲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20
|
荆轲并非“壮士” |
岳庆平
|
《河北学刊》
|
198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