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改性水热炭对制革生化尾水中Cr(Ⅵ)的去除研究
1
作者 王森 王盈 +5 位作者 张苑茹 李晨 董志魁 陈文慧 孙福乐 吉人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3-132,共10页
利用水热炭法制备了水热炭前驱体(WBC),并用壳聚糖对其改性得到改性水热炭(CWBC),利用SEM、FT-IR、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之后探究了CWBC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WBC具有粗糙表面及紧密的三... 利用水热炭法制备了水热炭前驱体(WBC),并用壳聚糖对其改性得到改性水热炭(CWBC),利用SEM、FT-IR、纳米粒度表面电位分析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之后探究了CWBC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WBC具有粗糙表面及紧密的三维网状结构,且表面存在C—N/N—H、C—H和C—O等官能团,CWBC中大部分为介孔,还有一小部分为大孔,是典型的混合结构,强化了其对Cr(Ⅵ)的吸附性能。当CWBC投加量为1.0 g/L,溶液pH为3,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L,反应温度为35℃时,CWBC对模拟废水中Cr(Ⅵ)的吸附量大于9.9 mg/g,对Cr(Ⅵ)的去除率达99%以上。此外,CWBC对实际制革生化尾水中Cr(Ⅵ)的去除率也可达到73.33%。再生实验结果表明,经8次吸附-脱附循环后,CWBC对Cr(Ⅵ)的去除率仍然达到75%以上,说明该复合材料循环利用性能良好。CWBC吸附Cr(Ⅵ)的过程更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为单分子层吸附,且物理吸附占主导。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CWBC对Cr(Ⅵ)的吸附过程是主动进行的吸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热炭 壳聚糖 吸附 制革生化尾水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H_(2)O_(2)-MBBR-O_(3)/H_(2)O_(2)/UV组合工艺处理制革生化尾水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德民 李军 +3 位作者 王晴 朱宗全 王存峰 马宏瑞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9-23,34,共6页
对O_(3)/H_(2)O_(2)-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O_(3)/H_(2)O_(2)/UV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制革生化尾水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O_(3)及O_(3)/H_(2)O_(2)预氧化对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氮组分转化及去除的影响,并将催... 对O_(3)/H_(2)O_(2)-MBBR(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MBBR)-O_(3)/H_(2)O_(2)/UV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制革生化尾水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O_(3)及O_(3)/H_(2)O_(2)预氧化对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氮组分转化及去除的影响,并将催化臭氧氧化与MBBR相结合,评估组合工艺对COD_(Cr)、氨氮、总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与O_(3)氧化相比,O_(3)/H_(2)O_(2)预氧化可显著提高尾水可生化性,氧化后B/C(BOD_(5)/COD_(Cr))比可从0.016提升至0.18。此外O_(3)/H_(2)O_(2)预氧化可使含氮有机物分解为无机氮,有利于强化生化过程中氮的去除。经O_(3)/H_(2)O_(2)-MBBR-O_(3)/H_(2)O_(2)/UV组合工艺中试验证,制革生化尾水经深度处理后出水COD_(Cr)、氨氮、总氮的均值分别为38.69 mg/L、1.19 mg/L、11.35 mg/L,去除率分别为83.31%、91.00%、57.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生化尾水 难降解有机物 催化臭氧氧化 移动床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