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平县嘎洒土锅寨傣族制陶工艺调查报告 被引量:12
1
作者 罗梅 《民族艺术研究》 2002年第2期73-80,共8页
本文对新平县嘎洒土锅寨傣族制陶工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 ,内容涉及自然文化背景 ,土陶器的制作、工具、种类及纹饰 ,用途 ,对当地经济与婚姻关系的影响 ,技艺的传承等方面 ,并且对土陶工艺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 新平县 傣族 制陶工艺 经济 婚姻 纹饰 制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工艺的传承与开发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亦扬 《艺术评鉴》 2019年第8期183-184,共2页
制陶术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传统制陶工艺的研究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族群文化及历史进程的重要方式。贵州省少数民族种类众多,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其中的传统陶器无论造型、装饰、色彩及... 制陶术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传统制陶工艺的研究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族群文化及历史进程的重要方式。贵州省少数民族种类众多,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其中的传统陶器无论造型、装饰、色彩及工艺上都有着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目前,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制陶工艺在传承机制和开发上尚有不足,并且多数濒临失传。因而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工艺的传承与开发研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为中华民族发展史和陶瓷艺术发展史研究资料的补充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少数民族 制陶工艺 传承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工艺演变探析
3
作者 蒋贵花 《艺术科技》 2022年第20期109-111,共3页
西双版纳的傣族慢轮制陶是一项古老的工艺,流传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古老的技艺以慢轮制作、手工拍打、低温无窑烧制为特点,流传至今。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机器搅拌、快轮电动拉... 西双版纳的傣族慢轮制陶是一项古老的工艺,流传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项古老的技艺以慢轮制作、手工拍打、低温无窑烧制为特点,流传至今。但随着社会的变迁,机器搅拌、快轮电动拉坯、高温窑烧制现代化的制陶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基于此,文章探析西双版纳傣族制陶工艺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傣族 制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史前时期桂北地区制陶工艺浅析
4
作者 陈紫茹 《美术教育研究》 2014年第23期66-67,共2页
文章以广西桂北地区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为研究对象,论述史前时期该地区陶器从距今15000年的庙岩遗址到距今4000年前后制陶工艺的发展历程,认为该地区的制陶工艺基本上是一脉相传,但由于环境闭塞,制陶工艺仍然停留在泥片贴塑成型和无窑... 文章以广西桂北地区史前遗址出土的陶器为研究对象,论述史前时期该地区陶器从距今15000年的庙岩遗址到距今4000年前后制陶工艺的发展历程,认为该地区的制陶工艺基本上是一脉相传,但由于环境闭塞,制陶工艺仍然停留在泥片贴塑成型和无窑堆烧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 桂北 制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族泥片制陶工艺及其艺术鉴赏
5
作者 王瑞 杨丽 《天工》 2018年第7期159-159,共1页
海南黎族制陶工艺源远流长,继承和发展了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制陶工艺,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重点针对海南黎族泥片制陶工艺和艺术鉴赏展开探讨。
关键词 海南黎族 泥片制陶工艺 艺术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余同号饼印的工艺与纹样初探
6
作者 吴靖华 伍英鹰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期67-78,共12页
广东地区将做饼用的模具称为饼印。中国模具制造历史起源于青铜器时代,而饼印上的纹样雕刻技术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陶工艺,最早可考饼印为宋代的陶月饼印。广州附近地区的饼印制作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金鱼堂陈氏族谱》中的佛... 广东地区将做饼用的模具称为饼印。中国模具制造历史起源于青铜器时代,而饼印上的纹样雕刻技术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制陶工艺,最早可考饼印为宋代的陶月饼印。广州附近地区的饼印制作历史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金鱼堂陈氏族谱》中的佛山名士陈炎宗祖辈。清同治年间,在广州大新路、天成路、人民南路、象牙街一带有数家饼印铺,余同号为其中之一。1865年,广州人余润章取家族的余姓加上清朝同治年号创立余同号,嫡传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早期 雕刻技术 同治年间 陈氏族谱 制陶工艺 历史起源 大新路 模具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陶县维吾尔族土陶工艺考述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涛 麦吾鲁代.奥布力喀斯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共7页
新疆维吾尔族土陶是新疆民间美术发展演变中的"活化石",工艺的原始性是其核心价值。本文通过以巴仁乡土陶为代表的阿克陶县维吾尔族土陶在原料制备、成型加工、器物装饰和窑炉烧成等传统工艺的考察,完整、客观地记录下这些历... 新疆维吾尔族土陶是新疆民间美术发展演变中的"活化石",工艺的原始性是其核心价值。本文通过以巴仁乡土陶为代表的阿克陶县维吾尔族土陶在原料制备、成型加工、器物装饰和窑炉烧成等传统工艺的考察,完整、客观地记录下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为将来新疆维吾尔族传统土陶的研究和恢复提供详实可信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土陶 巴仁乡土陶 传统制陶工艺 原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贵州民间砂器工艺特点与重要历史价值
8
作者 张元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2期68-71,共4页
贵州砂器工艺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它所蕴含的古代文化信息十分丰富。通过对贵州民间砂器制作工艺中成型技术、烧制与鼓风方式等与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比较,可看出其基本原理及一些重要工序或器械都直接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 贵州砂器工艺是一项非常有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它所蕴含的古代文化信息十分丰富。通过对贵州民间砂器制作工艺中成型技术、烧制与鼓风方式等与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比较,可看出其基本原理及一些重要工序或器械都直接继承了新石器时代的制陶工艺,或者在原始工艺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中包括一些发明创造体现了山区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反映了人类在生存斗争中的创造能力。贵州砂器工艺的历史价值不可低估,值得保护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砂器工艺 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天津盆罐庄村制陶技艺的前世今生
9
作者 黄茹 白宗刚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9-35,共7页
盆罐庄村手工制陶技艺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技艺,其历经发展演变,已具备艺术兼实用的双重特征,成为文化生活和艺术审美的载体。通过梳理盆罐庄村制陶的历史发展脉络,从盆罐庄村传统制陶技艺保护与传承视角进行探究,提出在遵... 盆罐庄村手工制陶技艺是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手工技艺,其历经发展演变,已具备艺术兼实用的双重特征,成为文化生活和艺术审美的载体。通过梳理盆罐庄村制陶的历史发展脉络,从盆罐庄村传统制陶技艺保护与传承视角进行探究,提出在遵循制陶传统基础上创新赋予传统工艺新生机,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社会审美、生活需求相融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新产品,让传统工艺焕发新春并良性发展,这对丰富及完善我国民间技艺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正创新 盆罐庄村 制陶工艺 艺术特色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山文化中黑陶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2期25-27,共3页
龙山文化中黑陶独特的“黑、薄、光、纽、挺”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高超的制陶技术、原始的尚黑观念、审美与实用结合的能动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黑陶艺术风格的形成始终贯穿着美与实用的辨证统一关系,以及技术与艺术的辨证统一... 龙山文化中黑陶独特的“黑、薄、光、纽、挺”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高超的制陶技术、原始的尚黑观念、审美与实用结合的能动创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黑陶艺术风格的形成始终贯穿着美与实用的辨证统一关系,以及技术与艺术的辨证统一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陶 艺术风格 制陶工艺 尚黑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在紫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焕 《中华手工》 2018年第11期94-95,共2页
建水紫陶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以其独特的制陶工艺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和重庆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水紫陶工艺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逐步形成了融绘画、... 建水紫陶有“坚如铁、明如水、润如玉、声如磬”之誉,以其独特的制陶工艺和浓郁的文化气息,与江苏宜兴陶、广西钦州陶和重庆荣昌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水紫陶工艺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逐步形成了融绘画、书法、雕刻等各种艺术特色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陶工艺 文化气息 广西钦州 现代科技 艺术特色 艺术品 宜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国紫砂史的历代名壶(二) 被引量:1
12
作者 瀚石 《中国茶叶》 2013年第9期32-33,共2页
梨式壶 历史上惠孟臣的梨式壶最为著名。惠孟臣(生卒年不详)宜兴人。号逸公、君德、思亭,晚自号孟臣,以字行。清代制陶工艺家。活动于康熙、雍正(1662—1735)年间。惠孟臣的梨式壶壶身状似梨,鼓腹,圆韵,盖拱起与器身相切,压... 梨式壶 历史上惠孟臣的梨式壶最为著名。惠孟臣(生卒年不详)宜兴人。号逸公、君德、思亭,晚自号孟臣,以字行。清代制陶工艺家。活动于康熙、雍正(1662—1735)年间。惠孟臣的梨式壶壶身状似梨,鼓腹,圆韵,盖拱起与器身相切,压截盖,贯气融为一体,圆钮有的脚,结构交待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代 紫砂 中国 制陶工艺 宜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视角下陈炉古镇陶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妍璐 张辞凡 《城市建筑》 2019年第26期23-24,共2页
陈炉古镇的制陶历史悠久,镇内历史窑址数量繁多,聚落空间极具烧制特色。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加之地理位置、创新能力、劳动力流失、后继无人等诸多因素,陶瓷产业日渐衰退。陶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将陷入两难境地。论文根据陈炉古... 陈炉古镇的制陶历史悠久,镇内历史窑址数量繁多,聚落空间极具烧制特色。由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加之地理位置、创新能力、劳动力流失、后继无人等诸多因素,陶瓷产业日渐衰退。陶瓷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将陷入两难境地。论文根据陈炉古镇特有的物质及非物质要素探讨适合陈炉古镇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炉古镇 制陶工艺 工业遗产 保护与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民间陶瓷艺术风格的变迁 被引量:1
14
作者 远宏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7-19,23,共4页
山东民间陶瓷艺术风格的变迁远宏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达地区之一,制陶历史悠久.窑口遍及全省各地,根据现在发现资料,大体可划分为淄博地区、枣庄地区、泰安地区、临沂地区、泗水、曲阜等地。淄博地区的窑址主要分布在淄川、博山... 山东民间陶瓷艺术风格的变迁远宏山东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达地区之一,制陶历史悠久.窑口遍及全省各地,根据现在发现资料,大体可划分为淄博地区、枣庄地区、泰安地区、临沂地区、泗水、曲阜等地。淄博地区的窑址主要分布在淄川、博山一带;泰安地区的窑址主要处于大汶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陶瓷 艺术风格 制陶工艺 陶器 淄博地区 彩绘陶 釉色 民间艺术 西北地区 民间艺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远CHINA
15
作者 许谋清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71,共11页
关键词 陶艺作品 陶艺家 恐龙灭绝 君子兰 《泰坦尼克》 大连 大作品 中国运动员 美术学院 制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
16
《中华手工》 2010年第6期10-10,共1页
2010北京陶艺节开幕〉01 近日,由北京陶会文化俱乐部主办的"2010北京陶艺节"正式开幕。活动期间,观众不仅能看到景德镇名匠现场表演"旋"的手工制陶工艺,还可以在陶艺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垃坯及陶艺制作当中去。主办方还请来景德镇资... 2010北京陶艺节开幕〉01 近日,由北京陶会文化俱乐部主办的"2010北京陶艺节"正式开幕。活动期间,观众不仅能看到景德镇名匠现场表演"旋"的手工制陶工艺,还可以在陶艺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垃坯及陶艺制作当中去。主办方还请来景德镇资深陶瓷鉴赏家与陶瓷学院专家讲解景德镇陶瓷作品,让观众充分领略陶艺的无穷魅力。随着本次活动的开启,作为北京最大的识陶、玩陶活动基地也宣告落成,为广大陶艺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与泥亲密接触的好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艺制作 陶瓷作品 景德镇 制陶工艺 北京 俱乐部 活动期 主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天陶社 用陶艺改变一座城市
17
《中华手工》 2017年第6期133-133,共1页
2005年,乐天陶社入驻景德镇。当时的景德镇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制陶工艺,而当地陶瓷制品却缺乏创意,乏善可陈,大多从陶瓷学校毕业的学生都选择了改行。创始人郑秫决定以一己之力改变这座瓷都。乐天陶社利用租来的土地和厂房,仿照国外... 2005年,乐天陶社入驻景德镇。当时的景德镇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制陶工艺,而当地陶瓷制品却缺乏创意,乏善可陈,大多从陶瓷学校毕业的学生都选择了改行。创始人郑秫决定以一己之力改变这座瓷都。乐天陶社利用租来的土地和厂房,仿照国外的陶艺交流工作室模式,开设了景德镇第一家陶瓷交流艺术中心,提供国内外一流陶瓷艺术家驻场、展厅、设计工作室、实验工厂等多项服务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中心 设计工作室 陶瓷制品 城市 景德镇 制陶工艺 服务内容 创始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