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基于数据要素与内部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
1
作者 谢卫红 林漫 +2 位作者 郑迪文 秦玲玲 喻娟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88,共1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企业在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及内部管理方面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在人工智能驱动下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企业在数据资源的整合应用及内部管理方面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其在人工智能驱动下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以2007—2022年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和稳健性分析后依旧成立;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增强数据要素应用水平、提升内部控制质量两个独立中介效应及两者链式中介效应促进制造企业转型升级;③人工智能技术对非国有、技术型并购型、技术变化较快行业与高科技行业的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较大。研究结论扩展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企业转型与升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同时为增强其转型与升级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数据要素 内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技术生态位的中介效应
2
作者 汤桐 马春爱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3,共7页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如何配置资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选取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从技术生态位视角,检验企业资源配置、技术生态位及其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资源配置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表明,企...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如何配置资源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选取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从技术生态位视角,检验企业资源配置、技术生态位及其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资源配置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作用机制表明,企业资源配置通过提升技术生态位的“态”和“势”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调节效应表明,公司内部控制和外部法律制度环境均可以正向调节企业资源配置对企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资源配置对转型升级的影响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化影响。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配置 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中介效应 技术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
3
作者 汤桐 马春爱 +1 位作者 吕桁宇 郝馥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1,共5页
文章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OLS、Sobel-Goodman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等方法,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等理论,从“企业资源-转型升级”结构匹配视角,检验制造业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财务资源... 文章利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运用OLS、Sobel-Goodman与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等方法,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等理论,从“企业资源-转型升级”结构匹配视角,检验制造业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财务资源结构升级、管理资源结构升级、创新资源结构升级和关系资源结构升级均可以通过优化结构匹配进而推动转型升级。其中,在创新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中,结构匹配度发挥的中介效应最大;在管理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中,结构匹配度存在遮掩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资源结构 结构匹配 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产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基于亨通集团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晓飞 陈煜波 +1 位作者 黄鹤 刘涛瑞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38,共17页
数字产业又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字产业中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直接决定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质量.区别于数字产业中数字原生企业,数字制造企业面临着从信息通讯技术向新一代数字技术转型带来的冲击.然而,现有... 数字产业又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数字产业中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直接决定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质量.区别于数字产业中数字原生企业,数字制造企业面临着从信息通讯技术向新一代数字技术转型带来的冲击.然而,现有的数字化转型研究大多关注传统行业,对数字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关注较少.本研究对我国数字产业的龙头制造企业亨通集团三十年的转型实践进行跨阶段纵向案例研究,提炼出数字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发现:1)企业家前瞻型市场导向是数字制造企业转型的驱动力,包括市场潜在需求洞察、政策机遇感知和市场潜在威胁预判三个维度.2)在企业家前瞻型市场导向的引领下,数字制造企业运用经营客户的思维,按照企业成长阶段形成了两条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整合的转型路径:企业成长初期的“企业家前瞻型市场导向—资源拼凑—应用性技术创新—产业链延伸”的动态循环过程和成长成熟期的“企业家前瞻型市场导向—资源整合—探索性技术创新—产业链垂直/水平整合”的动态循环过程.本文研究结论对于数字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规律及其运营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产业化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数字化转型 制造企业转型 市场导向 技术创新 产业链延伸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生态化转型路径的选择机制研究:基于fsQCA方法 被引量:19
5
作者 余菲菲 高霞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2-41,共10页
在互联情境下,我国制造企业如何克服内外困境进行生态化转型路径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以46家智能制造转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路径依赖理论、企业基因理论和环境学派理论,从“企业—行业—区域”视角切入,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 在互联情境下,我国制造企业如何克服内外困境进行生态化转型路径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问题。本文以46家智能制造转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路径依赖理论、企业基因理论和环境学派理论,从“企业—行业—区域”视角切入,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分析企业特征、行业技术程度、区域创新环境等要素的共同作用和相互作用对我国制造企业生态化转型路径选择的复杂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在“产品”层面的转型中,企业产权属性与企业年限、区域双创环境之间存在替代性,技术程度低的制造企业则更偏向于选择产品、平台层面的转型路径。在“产品—平台”层面的路径转型中,企业规模程度和区域双创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条件。此外,在“产品—平台—产业”层面的转型中,企业产权属性为国有、成立年限长、行业技术水平高以及区域的双创环境好等条件显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情境 制造企业生态化转型 路径选择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税收优惠、创新要素流动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 被引量:15
6
作者 陈惠鹏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60-63,共4页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深入探究环境税收优惠、创新要素流动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要素流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企业为样本,深入探究环境税收优惠、创新要素流动与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要素流动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环境税收优惠对创新要素流动和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税收优惠 创新要素流动 制造企业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现状与问题——国际比较视角 被引量:42
7
作者 黄群慧 霍景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0-96,共7页
制造业服务化正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一个新趋势,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从国际比较看,总体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产出落后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但中国制造业服... 制造业服务化正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一个新趋势,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从国际比较看,总体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产出落后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但中国制造业服务导入比例正逐步上升,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全面,服务业务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制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制造企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服务化的战略认识不足、核心能力缺失等内部问题阻碍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而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服务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人才支撑不足等外部环境同样不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要树立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选择潜力行业进行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技术基础;推动服务业创新,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生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分工与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企业转型 服务业创新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动力机制——基于成本视角的研究
8
作者 黄林秀 郝坚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9期144-162,共19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不仅是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逻辑。基于异质性企业生产模型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利用2012-2021年中国制...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不仅是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逻辑。基于异质性企业生产模型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产业协同集聚影响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及规律。利用2012-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首先,产业协同集聚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尤其是对绿色化水平较低的企业、重污染企业和民营企业,产业协同集聚对其绿色转型影响更大;其次,产业协同集聚通过环保成本分摊效应,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成本,推动其绿色化转型;最后,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具有异质性特征,在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生产成本 环境规制 制造企业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业向“新”发展如何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
9
作者 刘和平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7期68-77,共10页
在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高质量的金融供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12—2023年商业银行和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了金融业向“新”发展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 在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高质量的金融供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2012—2023年商业银行和中国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了金融业向“新”发展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金融业向“新”发展能有效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内生性处理后依然成立;第二,金融业向“新”发展能够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缓解绿色发展进程中的代理问题,进而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第三,金融业向“新”发展对非国有、对外融资依赖程度更高、信息透明度低及行业竞争度高的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新质生产力 制造企业绿色转型 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