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联网+”是否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琳 周一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9,共9页
“互联网+”能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我们理解“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基于2002—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在系统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投影寻踪法、OLS... “互联网+”能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我们理解“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基于2002—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在系统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投影寻踪法、OLS、工具变量法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能够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结论十分稳健;“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互联网+”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对长江经济带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其他地区,“互联网+”是长江经济带地区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发展质量 区域异质性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87
2
作者 唐红祥 张祥祯 +1 位作者 吴艳 贺正楚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8-142,共15页
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从供给侧、需求侧的角度探索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结构和内容。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子系... 对中国的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的互动机理进行分析,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从供给侧、需求侧的角度探索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互动的结构和内容。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包括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三个子系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系统包括出口竞争、市场份额和产业内贸易三个子系统,依据这两个系统,评价和测度了制造业发展质量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根据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来实现两个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在上述理论基础上,构建互动指标和耦合的互动模型,采集2001-2016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两类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皆呈现先快速增长后略微下降的发展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倒U"型模式,目前属于中级协调阶段,制造业发展质量系统在金融危机过后发展较为平稳,但国际竞争力系统易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2)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增量的综合发展水平,呈现较明显的"强-弱-强"M型小波动趋势,系统之间的互动发展呈现很明显的"倒U"型模式,相较国际竞争力,制造业发展质量目前改变了依靠增量推动的经济模式,进入较为平稳的"保质"发展模式。(3)预测结果显示,要坚持"保质"的经济模式,实现互动发展的稳中有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发展质量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综合发展 互动发展 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何以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索洛悖论在中国制造业的再检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翔 叶初升 潘丽群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8,共15页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融合是大势所趋。基于2011-2020年中国分省份分行业的制造业数据和行业人工智能使用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并未提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反而使制造业的发展表现出索洛悖论的情形,这种情... 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融合是大势所趋。基于2011-2020年中国分省份分行业的制造业数据和行业人工智能使用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并未提升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反而使制造业的发展表现出索洛悖论的情形,这种情况在落后地区以及高技术制造业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人工智能未能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的主要原因有: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缺乏的制约,以及各地区研发投入强度和市场规模的约束。为了更好引导人工智能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打破制造业索洛悖论怪圈,建议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强政、企、校合作,加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研发投入的强度,提高制造业关键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建立统一大市场、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交易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发展质量 索洛悖论 人力资本 研发投入 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叶青 王武林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5,共10页
新时期制造业面临着国际竞争与技术变革双重压力,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和动力来源。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新时期制造业面临着国际竞争与技术变革双重压力,新质生产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和动力来源。本文选取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效应、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探究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制及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增长趋势,空间分布基本相似,但新质生产力表现出更强的集聚效应;(2)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能正向显著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存在地区异质性,仅东部和中部地区作用显著;(3)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直接效应,同时通过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及产业升级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间接传导效应;(4)新质生产力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数字经济水平的门槛效应,只有数字经济水平高于门槛值时,促进作用才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标准促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5
作者 杜传忠 林迎蕾 《河北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9-190,共12页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对于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通用性目的技术,其标准制定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标准是指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应用、伦理...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对于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通用性目的技术,其标准制定对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标准是指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应用、伦理与社会影响的指导性框架和规则,其基本特征是范式性/兼容性、网络效应与锁定效应、专利性、多源性、软硬法协同、强调伦理价值等,且具有形成人工智能的底层框架与基础逻辑、规制人工智能的技术方式与行业应用等功能。人工智能标准通过规范、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以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标准制定及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制约因素。应加快完善人工智能标准顶层设计,加快智能制造标准研制,强化与高端制造联动,提升对绿色制造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法律制度、标准安全与伦理规范建设,保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标准 制造业质量发展 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统一大市场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数字经济的门槛效应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双成 刘建江 王莹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6-141,共6页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地区产业发展和产业分工的重要制度保障。文章探讨了国内统一大市场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地区产业发展和产业分工的重要制度保障。文章探讨了国内统一大市场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在国内统一大市场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通过减少市场分割和降低贸易壁垒促进了研发创新和品牌塑造,有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该效应在市场化水平较低的时期更加显著。数字经济具有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内统一大市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统一大市场 市场分割 制造业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溢出与机制识别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志新 蒋欢跃 李成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0,34,共7页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及多重路径的综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不仅能显著赋能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 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及多重路径的综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不仅能显著赋能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还对邻近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占比为79.4%;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且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呈协同效应,消费能力路径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均呈背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质量发展 空间溢出效应 传导机制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黄庆华 刘倩 潘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140,共15页
基于200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数据,采用CRITIC-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的方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数字经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 基于2008—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城市数据,采用CRITIC-熵权法与TOPSIS相结合的方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考察数字经济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果在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此外,数字经济推动了流域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现阶段并不利于非流域地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第三,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但在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提升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方面并不明显。为此,应发挥成都、重庆双城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力度,夯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质量发展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中东 周桐桐 +1 位作者 宋丽丽 高建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共11页
基于2010-2020年黄河流域73个地市面板数据,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各地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及β收敛模型考察流域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其空间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 基于2010-2020年黄河流域73个地市面板数据,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各地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及β收敛模型考察流域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其空间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始终保持“下强上弱”的空间分布格局.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并表现为东西向集聚、南北向扩散趋势.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略有增加,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流域整体及上、下游地区支持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机制,但不同地区的收敛速度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基于实证结果,从提升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演化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特征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1
10
作者 祝志勇 李亚男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9,共10页
数字技术武装劳动者、升级劳动资料、嵌入劳动对象产生了数字新质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全产业链,形成制造业“新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三要素,三要... 数字技术武装劳动者、升级劳动资料、嵌入劳动对象产生了数字新质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将数字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全产业链,形成制造业“新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新料质”劳动对象三要素,三要素共同作用于制造业,产生数字制造业新质生产力。随着数字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制造业量质齐升、节能减排、结构优化、市场拓宽和发展成果共享。未来,从生产力三要素视角出发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应培养高素质制造业劳动者、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速数据要素嵌入传统生产要素以实现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新兴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制造业新质生产力 制造业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青 赵胤宏 金刚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共9页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探究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熵权法分别建立新质生产力和制造... 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了探究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熵权法分别建立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对人口老龄化、新质生产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新质生产力水平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逐年提高,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不同省(区、市)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人口老龄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最为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负面影响较小,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制造业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新质生产力 劳动力市场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复合效应研究——基于知识创造与知识地理溢出的双重机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徐星 惠宁 +1 位作者 韩先锋 崔若冰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61,共12页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剖析人工智能通过知识创造机制、知识地理溢出机制,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复合效应。利用2012—2021年四大智能制造与数...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剖析人工智能通过知识创造机制、知识地理溢出机制,提升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复合效应。利用2012—2021年四大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省域面板数据,通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上述的复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层面,应当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人工智能应用的主体形式;在区域层面,注重区域的软、硬制度要素的构建,推动区域的数字化水平提升和新基建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于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势能,促进人工智能在区域的长期“根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质量发展 复合效应 知识创造 知识地理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链关联、数字化投入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雨晴 王玉燕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产业链加速调整和重构,我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基于WIOD数据库以及统计年鉴匹配出制造业分行业数据,结合当前制造业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深入探究产业链关联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数字化投入对该影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全球产业链加速调整和重构,我国制造业面临新的挑战。基于WIOD数据库以及统计年鉴匹配出制造业分行业数据,结合当前制造业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深入探究产业链关联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数字化投入对该影响的偏效应。研究发现:①产业链关联能有效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且数字化投入对其有正向的调节作用。②对于国内外关联来源,国内产业链关联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用为正,但国外产业链关联作用为负。③对于不同类型的关联国家,产业链在与发展中国家关联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与发达国家关联时促进作用则不明显。④产业链关联对高技术水平行业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关联 制造业质量发展 数字化投入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耦合协调关系:高质量发展视角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霞 毛晓蒙 刘明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1-55,共15页
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是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内在要求。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厘清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 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耦合协调发展,是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塑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内在要求。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厘清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经济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各子系统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相对较高,但中西部地区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从各子系统的耦合度来看,数字经济与市场需求的耦合度最高,与政府导向的耦合度最低;同时,与企业自身、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耦合度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来看,数字经济与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等级大体趋同,但尚未达到良好的状态,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一结论也印证了耦合协调是耦合的高级阶段,有效促进各子系统与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才能提升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整体的耦合协调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质量发展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要素集聚、财税激励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青 李溪 周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7,共13页
创新要素是实现制造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有必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之手”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制造业集聚,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创新要素集聚、财税激励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 创新要素是实现制造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有必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扶持之手”的激励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向制造业集聚,提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理论分析创新要素集聚、财税激励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8—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显著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财税政策强化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类工具的激励效应具有异质性。机制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成本效应、学习效应和要素匹配效应。异质性研究发现,不同类型创新要素的集聚效应具有异质性,中高端劳动力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创新知识集聚和科技金融集聚;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创新要素集聚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因此,建议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实行差异化财税激励政策;实行创新人才、资金和技术吸引政策,引导创新要素集聚,从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质量发展 创新要素集聚 财税激励 财政补贴 税收优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链韧性与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1
16
作者 盛三化 董港 +1 位作者 田惠敏 王磊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5,共10页
当前,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逆全球化、贸易摩擦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利用数字经济形成制造业新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采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当前,传统制造业正面临着逆全球化、贸易摩擦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利用数字经济形成制造业新竞争优势至关重要。采用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出: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存在流域异质性与城市规模异质性;产业链韧性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和产业链韧性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分别存在双重门槛与单一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数字经济 产业链韧性 制造业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如何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冬梅 伍琦 陶长琪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5-593,共9页
在构建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该文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 在构建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该文实证检验了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全国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区域层面上,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2)资本配置效率提升和劳动配置效率提升是数字技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路径.3)经济发展水平负向调节数字技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要素配置效率 制造业质量发展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仁发 陆瑶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76,共12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下,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能够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显著促进...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下,人工智能作为核心驱动力能够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08—2020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人工智能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应用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能有效提升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创新效益、绿色效益和附加值效益;人工智能的应用存在异质性,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和中高技术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效应更为显著;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通过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质量发展 技术创新 人力资本结构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企业创新与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49
19
作者 陈昭 刘映曼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0-151,共12页
基于2012~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依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程序,运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从总效应来看,政府补贴抑制了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政府补贴也通过激励企业创新进而对企业发展质量产生了... 基于2012~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依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程序,运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从总效应来看,政府补贴抑制了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但是政府补贴也通过激励企业创新进而对企业发展质量产生了正向影响,企业创新发挥的正向间接效应弱化了政府补贴直接效应的负向影响,具体表现为遮掩效应。企业生命周期的分样本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果以及对企业创新的遮掩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促进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因此政府应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并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效应 制造业质量发展 企业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春艳 乔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20-124,共5页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二阶段熵值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静态、动态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四大地区的时空差异演化。研究发现:发展水平... 文章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二阶段熵值法和时序加权平均算子进行静态、动态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刻画四大地区的时空差异演化。研究发现:发展水平在时间维度上呈上升态势,大致经历扩张期、培育期、提升期三个阶段,这与经济发展轨迹一致;空间维度上呈现非均衡性,静态发展水平与动态发展实力均为“东强西弱”,而发展速度为“西快东慢”。区域差异时间维度上总体差异略有下降,空间维度上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其中东-西区域间差异最大,东部地区区域内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质量发展 时空演化 二阶段熵值法 时序加权平均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