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基于动态门槛效应的实证研究
1
作者 杜家廷 何金凤 顾谦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1-72,共12页
增强发展韧性是我国制造业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2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模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 增强发展韧性是我国制造业抵御外部不确定性冲击、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2年我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动态门槛效应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和差分GMM模型,研究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影响。结果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制造业发展韧性存在差距,但整体上呈现缩小趋势;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存在动态门槛效应;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发展韧性的影响存在企业、行业和区域异质性。从作用机制来看,技术创新具有中介效应,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发挥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行业与地区同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发展韧性 技术创新 同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产业政策如何促进绿色创新?——来自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2
作者 戴魁早 杨新宇 陈阿丽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31,共16页
绿色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推动绿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制造业发展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制造业发展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如何影响绿色创新。研究发现:制造业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功能性... 绿色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动力,有效推动绿色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制造业发展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制造业发展战略这一功能性产业政策如何影响绿色创新。研究发现:制造业发展战略作为一种功能性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且对创新的“量”和“质”两个方面均有显著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提升显著增强了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特别是在引领型、优质型和特色型城市中,政策效果更好。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强化了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绿色信贷、政府科技支持和环境权益保护等机制,但对环境规制机制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此外,对于工业化水平较高、非资源型、受到环境目标约束和位于“两控区”城市,战略实施的政策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重视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制度设计,优化制造业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激励约束机制,重视与当地政府治理效能的政策措施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制造业发展战略 绿色创新 激励约束机制 要素资源配置 政府治理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WH-YMK模型及其在制造业发展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段永瑞 田澎 张卫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9-432,共4页
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非参数的统计分析的新方法.考虑到现有的具有多个独立子系统的YMK-DEA模型不能体现决策者的偏好,建立了体现决策者偏好的锥比率C2WH-YMK模型,并将它应用于中国制造业发展效率评价的研究中.
关键词 制造业发展评价 C^2WH-YMK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与产业升级——基于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标的国际比较 被引量:22
4
作者 牛志伟 邹昭晞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88,共18页
通过对国内外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梳理,创新性地将其概括为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三条途径与产业升级的四个维度,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与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得到... 通过对国内外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梳理,创新性地将其概括为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三条途径与产业升级的四个维度,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与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标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得到如下结论:从垂直结构升级考察,中国制造业呈现全方位崛起的态势,完成了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的升级;从水平结构升级考察,依据进口中间品国内配套增值率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国内集成配套能力较强,但依据进出口中间品增值率指数测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较低;从产业效率考察,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世界领先;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显示,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从产业效益考察,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低下,但作为增加值构成要素的税收占比很高,中国制造业出口占总产值比重在世界排序较低,中国内需市场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中国制造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科技革命下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国际竞争格局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楠 蔡跃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129,共9页
建设制造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方位冲击,使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全面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德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 建设制造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全方位冲击,使得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本文全面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德国、英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中国七个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战略规划,从战略定位、目标愿景、领域布局等入手,尝试全方位刻画制造业国际竞争格局。研究发现,主要经济体在回归实体经济和保持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目标定位上高度一致;在战略领域布局的趋同性既反映了主流技术的发展趋势,也代表了未来制造业竞争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科技革命 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发展战略 国际竞争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I与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为付 张二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58,共5页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三角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最多地区的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前哨阵地。本文主要是研究FDI对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贡献,采用实证的方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FDI对长三...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长三角是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最多地区的之一,也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已成为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前哨阵地。本文主要是研究FDI对长三角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贡献,采用实证的方法从不同方面研究了FDI对长三角工业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促进作用,并对长三角地区不同省市利用FDI政策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长三角地区 国际制造业基地 制造业发展 长江三角洲 实证研究 制造业基地建设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产业资本 改革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集聚、集聚经济与区域制造业发展——基于浙江与广东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萃 赵伟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6-173,共8页
本文以中国两个典型制造业中心浙江和广东为例,就制造业集聚之集聚经济与区域制造业发展论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宏观的制造业结构、中观的行业集中度以及微观的集聚企业类型三个视点切入对浙江与广东制造业集聚的对比分析揭示,两地区... 本文以中国两个典型制造业中心浙江和广东为例,就制造业集聚之集聚经济与区域制造业发展论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宏观的制造业结构、中观的行业集中度以及微观的集聚企业类型三个视点切入对浙江与广东制造业集聚的对比分析揭示,两地区的制造业集聚存在着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的实证检验表明,两地区制造业集聚所产生的集聚经济对区域制造业发展的贡献不同。这种集聚经济之区域制造业发展效应差异,可从两地区制造业集聚的自身特征差异予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聚经济 区域制造业发展 制造业集聚 动态外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发展:国际代工模式与创新 被引量:69
8
作者 刘志彪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7-44,58,共9页
本文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长模式为线索,探讨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为何持续走“国际代工”道路,并且着重从技术、制度、组织、市场、企业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层面,揭示未来沿海地区通过全面的创建... 本文以我国沿海地区制造业成长模式为线索,探讨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在参与国际竞争和产品价值链分工中为何持续走“国际代工”道路,并且着重从技术、制度、组织、市场、企业战略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层面,揭示未来沿海地区通过全面的创建自有国际品牌的战略实现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政策和创新体制的可能性,期望能够为沿海地区的政府政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代工 增长方式 创新 中国沿海地区 制造业发展 国际竞争 创新体制 代工 经济增长方式 政府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加哥制造业发展过程及区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法辉 胡忆东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5-183,共9页
作为美国三大城市之一的芝加哥位于美国中西部的老工业区,其兴衰历程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老工业区"锈带复兴"的典型案例之一。从地理学的角度,简要介绍芝加哥的地理位置与制造业发展历史;阐述制造业在芝加哥整体经济中... 作为美国三大城市之一的芝加哥位于美国中西部的老工业区,其兴衰历程与制造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是老工业区"锈带复兴"的典型案例之一。从地理学的角度,简要介绍芝加哥的地理位置与制造业发展历史;阐述制造业在芝加哥整体经济中的地位,制造业的地理分布及郊区化;分析芝加哥制造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加深对工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解;讨论政府政策和规划对芝加哥制造业的影响,提高对公共政策和规划设计重要性的认识;最后总结对芝加哥制造业研究的一些启示。重点在于分析芝加哥制造业发展的区位论原理,探索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以期对中国当前的老工业基地改造以及新产业的合理布局起到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加哥 制造业发展 区位论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是否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琳 周一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79,共9页
“互联网+”能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我们理解“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基于2002—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在系统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投影寻踪法、OLS... “互联网+”能否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是我们理解“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基于2002—2016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在系统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投影寻踪法、OLS、工具变量法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能够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结论十分稳健;“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互联网+”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对长江经济带样本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相较于其他地区,“互联网+”是长江经济带地区制造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制造业发展质量 区域异质性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丽姝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3,共4页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为说明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各省(市、区)制造业增加...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为说明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各省(市、区)制造业增加值与服务业总体增加值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值的关系。第二,为进一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作为重要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北京各工业行业增加值与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关系。计量经济分析支持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假设。但个别变量不显著,也表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以其推动制造业发展升级提供了依据。文章相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推动作用 产业升级 制造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离散制造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蔚鹏 李廉水 《现代管理科学》 2005年第9期16-17,共2页
离散制造业是制造业按照生产方式分类的一种,离散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建设全球制造业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际上离散制造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离散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增强我国离散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离散制造业 制造技术 信息化 制造业发展 对策分析 制造业竞争力 制造业基地 生产方式 发展趋势 国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我国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志元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8-71,共4页
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全球节能减排的压力、国内发展战略的变革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要求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尽快实现转型。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产业接续发展后劲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性、资源开采与环... 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全球节能减排的压力、国内发展战略的变革和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要求我国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尽快实现转型。但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产业接续发展后劲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性、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面临两难选择等因素制约着发展模式的转型。为此,要有效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发展整合型制造业,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创新型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危机时代 制造业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业发展与职教改革——答《职教论坛》记者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伟民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8S期4-6,共3页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先进制造业有哪些新的要求? 制造业是个广义概念,包括所有生产人造物品的行业,小到药品、饼干、服装、家电,大到汽车、飞机、轮船等都属于人造物品。制造业在众多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对先进制造业有哪些新的要求? 制造业是个广义概念,包括所有生产人造物品的行业,小到药品、饼干、服装、家电,大到汽车、飞机、轮船等都属于人造物品。制造业在众多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美国近7成的财富来源于制造业,日本国民总产值的一半是由制造业提供的。中国的制造业在工业总产值中也占有超过4成的比例。可以说没有发达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有国家真正的繁荣和强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发展 职教改革 经济全球化时代 记者 论坛 国民经济 先进制造业 国民总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约束与制造业发展模式提升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月红 雷孝平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85-86,共2页
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曾是人们选择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但纵观历史,在缺少先天的资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资源短缺而被迫在解决经济发展瓶颈过程中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技术含量更高,反而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本文指出我国... 古典经济学的比较优势原理曾是人们选择制造业发展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但纵观历史,在缺少先天的资源比较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资源短缺而被迫在解决经济发展瓶颈过程中所选择的发展模式技术含量更高,反而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本文指出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边界,需要制造业发展模式的提升,并探讨了我国制造业提升发展模式的制度安排及相关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约束 制造业发展 制度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成就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帆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4-90,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取得了瞩目成就,证明了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实践的"中国经验"极富生命力。回顾发展历程,每一次制造业转型、升级、赶超的重大突破,都发轫于自上而下的改革,并由此产生"中国经验"。改革开放40年...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取得了瞩目成就,证明了指导中国制造业发展实践的"中国经验"极富生命力。回顾发展历程,每一次制造业转型、升级、赶超的重大突破,都发轫于自上而下的改革,并由此产生"中国经验"。改革开放40年本土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探索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持续推进国有制造业改革;全面分析、务实进取地支持"非公"制造业发展;审时度势、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地打造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有效供给+创新驱动"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些经验为其他欠发达国家提升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制造业发展 中国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环境与要素优势——《国际产业资本转移与中国世界制造中心研究》评介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从才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经济发展 国际环境 世界制造中心 产业资本转移 制造业发展 要素优势 中国制造业 评介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奇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提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验收略记(四) 被引量:1
18
作者 习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共4页
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实现新兴工业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中国现实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制造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要想逐步缩小与世界制造... 制造业的发展是中国实现新兴工业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中国现实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发展制造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制造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制造业要想逐步缩小与世界制造业强国的差距,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绩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制造业发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五”规划 职业教育 重点课题 教育促进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提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验收略记(二) 被引量:1
19
作者 习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5-8,共4页
制造业领域的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制造业领域中的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产业工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在巨大需求拉动下,各职业院校积极兴办加工制造类专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发展 制造业发展 中国制造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五”规划 重点课题 教育促进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促进中国制造业的提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验收略记(三) 被引量:1
20
作者 习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钏造业领域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实现走向钏造业大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对照钏造业强囤对人力资源开发和职... 制造业领域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我国钏造业领域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我国实现走向钏造业大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审视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对照钏造业强囤对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教育事业提出的要求,我们依然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事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制造业发展 “十五”规划 中国制造业 重点课题 教育促进 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