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欧班列能否助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王晓曦 亐道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1,共7页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所在。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海关微观数据库、UIBEGVC数据库,采用交错双重差分...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所在。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海关微观数据库、UIBEGVC数据库,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存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且这一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影响机制在于,中欧班列通过促进开行区域形成集聚效应、带动要素流动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优势城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城市、物流枢纽城市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集聚效应 要素流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1
2
作者 韩革欣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是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核心所在。文章基于2012—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高技术制造业全...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是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核心所在。文章基于2012—2022年高技术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了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能有效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传导机制检验显示,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可从创新层面增加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从产业层面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进而赋能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资本密集型与高一体化程度样本中,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赋能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检验表明,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具有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 高技术制造业 全球价值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服务化的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演进过程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綦良群 燕奇 王金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构建基于服务化的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演进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资本存量均对基于服务化的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起重要推动作用;(2)先进制造企... 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构建基于服务化的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演进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研究发现:(1)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资本存量均对基于服务化的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起重要推动作用;(2)先进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是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途径,技术创新是先进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的主要推动力,人力资本是先进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下游攀升的主要推动力。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先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演进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对于指导先进制造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化转型 先进制造业 全球价值 系统动力学 演进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6
4
作者 王磊 李吉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93,共8页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投资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呈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双向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基础上,运用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双向FDI协同发...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投资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呈日趋增强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双向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机制基础上,运用2010~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双向FDI协同发展、OFDI、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与OFDI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而I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则阻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从地区异质性看,OFDI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分别促进西部和中部地区制造业价值链升级,OFDI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交互作用均显著促进东部和中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双向FDI的协同发展只对东部地区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升级 制造业 双向 FDI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地区异质性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监管异质性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魏龙 易子榆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27,共10页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制度环境、数字基础水平以及经济利益诉求的不同,造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数字监管政策非协调性不断增强。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利用中国与49个贸易伙伴国2014—2019年的分行业数据,实...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制度环境、数字基础水平以及经济利益诉求的不同,造成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数字监管政策非协调性不断增强。基于“共轭环流”分工理论,利用中国与49个贸易伙伴国2014—2019年的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监管异质性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可以发现:数字监管异质性会抑制中国在“共轭环流”分工格局下枢纽地位的提升。在发达国家价值环流中,数字监管异质性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摆脱长期被“锁定”在低端环节的国际分工现状,实现价值链升级;而在发展中国家价值环流中,数字监管异质性则会削弱中国对价值链高端环节的控制力,不利于中国引领发展中国家共同进步。通过与贸易伙伴国签订数字合作协议,能有效地缓解数字监管异质性对中国枢纽地位产生的逆向冲击,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核心地位,提高中国在全球数字治理中的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监管 共轭环流 国际分工 全球价值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曙光 孟庆婕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4-99,共6页
人工智能产业兴起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机遇。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面板数据、工业机器人数据以及进出口数据,利用Hausmann(2007)的产品技术复杂度计算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进行了... 人工智能产业兴起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机遇。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面板数据、工业机器人数据以及进出口数据,利用Hausmann(2007)的产品技术复杂度计算方法,对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显著提升了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相较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人工智能对资源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价值链地位提升效果更显著,人工智能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新产品研发两条路径推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本文结论对于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在制造业行业应用,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转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全球价值 产业升级 出口技术复杂度 人力资本 新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基于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重视角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孜豪 姚战琪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5,共16页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对内开放双重视角,考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对外对内开放双重视角,考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均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并且走出去的促进作用更大;(2)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的促进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能够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抑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后向参与;(3)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中,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的开放对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4)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来和走出去均能够通过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渠道,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业开放 制造业 全球价值升级 双向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9
8
作者 陈丽娴 沈鸿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6,共8页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中心性、联系强度和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60个国家和地区7年的数据,以Koopman等提出的价值链位置指数和制造业增加值率作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测度指标,实证考察了生产...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中心性、联系强度和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60个国家和地区7年的数据,以Koopman等提出的价值链位置指数和制造业增加值率作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测度指标,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网络异质性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网络中心性和网络联系强度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无显著相关关系。这意味着生产性服务贸易来源多元化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进口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一结论主要存在于高收入经济体样本中,发展中经济体在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获得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能力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制造业全球价值 贸易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数字化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
9
作者 张艳萍 凌丹 刘慧岭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88,共17页
基于全球66个国家17个制造行业的跨国面板数据,从中间投入数字化角度切入建立数理模型,探索并考察制造业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 基于全球66个国家17个制造行业的跨国面板数据,从中间投入数字化角度切入建立数理模型,探索并考察制造业数字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数字化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存在显著的提升效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供给侧的成本效应、专业化分工效应、人力资本效应,需求侧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均是数字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将成本效应分解为劳动成本效应和贸易成本效应,发现两者作为数字化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中介存在较大机制差异,但均能通过发挥成本节约效应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对发展中经济体制造业、高数字密集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效果更明显;相较于非核心类数字部门,来源于核心类数字部门中间投入的价值链攀升效应更强。研究结论为优化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国际循环质量等相关对策提供具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数字化 全球价值 贸易成本 单位劳动成本 本土市场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重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机理、事实与建议
10
作者 杨晓亮 范鹏辉 李冬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4,共12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呈现出新特征和新趋势,通过“主体结构重塑”和“权力结构重塑”产生了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新机制。文章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全球创新网络重塑视角,深入分析了全球创新网络重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机理... 数字经济背景下全球创新网络呈现出新特征和新趋势,通过“主体结构重塑”和“权力结构重塑”产生了影响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新机制。文章基于数字技术驱动的全球创新网络重塑视角,深入分析了全球创新网络重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机理与典型事实。在此基础上,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与技术、鼓励合作专利申请“引进来”和“走出去”,以及以内外循环相结合提高合作创新质量等方面,为中国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深度参与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创新网络 制造业价值 数字经济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复杂度、研发双循环溢出与全球价值链攀升——来自我国制造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炜 曹文静 +1 位作者 雷雨萌 周勇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86,共13页
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不仅取决于技术复杂度,同时在很大程度还受到研发双循环溢出的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2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估计技术复杂度和研发双循环溢出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效应。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 新发展格局下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不仅取决于技术复杂度,同时在很大程度还受到研发双循环溢出的影响。本文利用2008—2022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估计技术复杂度和研发双循环溢出对全球价值链攀升的效应。在控制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后发现,随着我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间技术差距的不断缩小,技术复杂度的学习成本迅速提高,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贡献并不显著。研发双循环溢出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技术复杂度在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有助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内嵌并实现高附加值国际分工的深化,对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复杂度的牵引势能和研发双循环的溢出增量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中存在异质性,即行业间的要素禀赋差异和地区间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全球价值链的攀升幅度和增量空间。本文研究为提升技术复杂度与研发双循环溢出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引领作用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复杂度 研发双循环溢出 全球价值攀升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工智能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屠年松 肖涛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106,共12页
人工智能发展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新的竞争力。利用2010—202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中,人工智能技术可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 人工智能发展可以为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新的竞争力。利用2010—2022年中国省级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样本期中,人工智能技术可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该结论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效应区位异质性明显,中国东部地区与对外开放水平高的省份中促进效果更好;机制检验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提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空间效应分析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 全球价值 中介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研究
13
作者 侯茂章 蒋舟谣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106,共4页
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分析了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现状,探讨政策法规与标准、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技术进步与绿色创新等绿色化驱动因素,并提出了原材料绿... 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转型是大势所趋,也面临诸多挑战。研究分析了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现状,探讨政策法规与标准、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技术进步与绿色创新等绿色化驱动因素,并提出了原材料绿色化、设计创新驱动、智能制造升级、消费市场引导和国际协同五维绿色化实现路径。通过加强绿色标准建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完善废旧家具回收机制等,可推动家具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绿色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具制造业 全球价值 绿色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基于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机制与实现路径
14
作者 王丽君 刘强 徐生霞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0-150,共11页
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关键领域被赋予了“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使命,是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基于政府—企业—市场间资源与信息交互视角,以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引入PSM-DI... 专精特新企业在产业链关键领域被赋予了“补短板”“锻长板”“填空白”的使命,是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基于政府—企业—市场间资源与信息交互视角,以2015—202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引入PSM-DID模型,探讨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在制造业价值链升级进程中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这项政策有效推动了制造企业沿“微笑曲线”向两端高附加值环节攀升,主要通过资金支持、人才培育、数字技术赋能机制发挥作用,资源倾斜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明显。异质性检验表明,该政策对成长期制造企业及国有企业价值链升级的推动效应更强,且企业所在地区创新环境、营商环境越好,政策效果越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周边区域制造企业存在虹吸效应,当超过一定距离后,其辐射带动效应逐渐显现,对与自身发展水平相近的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应尤为明显;此外,与智能制造试点、碳交易试点城市政策协同实施能够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精特新企业 价值升级 制造业 作用机制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15
作者 尤晓彤 杏稼龙 +1 位作者 吴福象 蒋璐瑶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80,共9页
本文在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以制造业上市公司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数量衡量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探究其对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国际竞争... 本文在识别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以制造业上市公司关键核心技术专利数量衡量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探究其对制造业14个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与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制造业细分行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正向影响;②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可通过提高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度促进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攀升,进而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然而,这种技术突破对全球价值链的后向参与度并无显著影响;③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对处于高研发强度、中高技术水平、高国际需求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效果更明显。以上结论对我国加快攻克“卡脖子”技术、增强制造业GVC分工位置和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全球价值分工位置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升级--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屠年松 肖涛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共9页
数智技术蓬勃发展和多场景应用,助力了制造业快速发展,给制造业对外贸易带来了突出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数智化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智化对省级制造业全... 数智技术蓬勃发展和多场景应用,助力了制造业快速发展,给制造业对外贸易带来了突出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12—202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考察了数智化发展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智化对省级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数智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促进效果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和地区差异,中美贸易摩擦弱化了这一正向促进作用,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低水平对外开放地区这种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促进生产率提升和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是数智化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传导渠道;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数智化对其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制造业 全球价值 机制检验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技术贸易对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睿 刘晓语 喻浩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7-127,共11页
本文深入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网络特征,探讨其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技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呈现“小中心-大世界”特征以及单一到多极化发展态势。技术赶超对象通过提高在技术贸易网络中的参与度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攀... 本文深入分析全球技术贸易网络特征,探讨其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技术贸易网络日益紧密,呈现“小中心-大世界”特征以及单一到多极化发展态势。技术赶超对象通过提高在技术贸易网络中的参与度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地位攀升,技术贸易联系强度对制造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技术贸易网络中的“桥梁作用”和技术贸易联系强度均能对技术领先对象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影响。就中国而言,技术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促进作用,但边际效应不断递减,单纯依靠技术引进嵌入技术贸易网络方式已不能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应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双轮驱动”战略,优化技术贸易结构,创新合作方式,拓展数字技术贸易等新兴领域,加快提升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技术供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贸易 全球价值 制造业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价值链演变及其升级对策——以数字经济趋势为研究视角
18
作者 朱祖平 阮荣彬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32,共6页
研究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产业链各环节交易费用及其对价值链形态的影响,选取2015—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产业链各环节利润水平具有显著提升效果,交易费用在制造和营销环节发挥调节作用... 研究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制造产业链各环节交易费用及其对价值链形态的影响,选取2015—202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产业链各环节利润水平具有显著提升效果,交易费用在制造和营销环节发挥调节作用,在研发和制造环节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对制造环节而言,数字经济通过降低制造交易费用提升利润,交易费用降低幅度越大,数字经济对利润水平的提升作用越显著,而研发和营销环节交易费用降低幅度明显低于制造交易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交易费用 制造业价值 升级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人工智能何以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基于技术—经济—社会范式的分析
19
作者 宋宪萍 曹宇驰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112,共14页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虽摆脱了技术决定论倾向,但这种制度分析局限于生产组织层面,忽略了制度对技术的引导、塑...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阶段,也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工智能技术—经济范式虽摆脱了技术决定论倾向,但这种制度分析局限于生产组织层面,忽略了制度对技术的引导、塑造作用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社会关系变化的重要性。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不仅取决于技术和经济层面的驱动,更取决于社会层面的规制,需将社会范式协同纳入传统技术—经济范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经济—社会范式下“生产率—利润—工资”的正反馈循环。在此范式下,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作用机制表现为技术赋能下的技术创新溢出、经济赋能下的价值链降本增效以及社会赋能下的劳动力要素质态提升。“十五五”时期,我国应以新发展格局的联动效应激活“人工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升级、以新型工业化的集聚效应助力“人工智能+制造业”中高端升级、以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效应促进“人工智能+制造业”全领域升级,以此实现人工智能创新引领与建设制造强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 人工智能 新质生产力 “十五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调整下中国三大制造业集聚区参与新动态与提升策略
20
作者 张彦 刘亚欣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0-133,共14页
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一大环节,当下全球价值链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去中国化”趋势明显,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彰显得尤为重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为参与全... 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一大环节,当下全球价值链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去中国化”趋势明显,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彰显得尤为重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作为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排头兵,三大集聚区长期承受了“低端锁定与高端脱钩的双向挤压”、“中心依赖与资源失衡的矛盾夹持”。在当下全球价值链的调整阶段,对出口增加值进行分解,剖析三大集聚区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新动态,研究发现:参与趋势呈现:①增加值来源比重不同,趋于“内向化”发展,②地域“中心性”特征凸显,③各集聚区内产业种类广泛,但尚存薄弱点;在各自的发展模式中,京津冀属于“内需极化型”,长三角属于“内外牵引型”,大湾区属于“外部驱动型”。在优劣比较方面,大湾区的对外吸引力最为突出,但高精尖产业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加以完善;长三角的横向协同能力最为广泛,不过这也导致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京津冀的内在驱动力最为雄厚,但区域内资源分配与传递存在不协调的问题。因此,三大集聚区在提升策略上应更加注重区域、地域(省市)以及产业间的协同合作,从而在深入调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 三大制造业集聚区 参与新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