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欧班列能否助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王晓曦 亐道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1,共7页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所在。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海关微观数据库、UIBEGVC数据库,采用交错双重差分... 制造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重要载体,是我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的关键所在。中欧班列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海关微观数据库、UIBEGVC数据库,采用交错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中欧班列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中欧班列存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效应,且这一效应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影响机制在于,中欧班列通过促进开行区域形成集聚效应、带动要素流动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异质性检验发现,中欧班列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在政策环境优势城市、先进制造业集群城市、物流枢纽城市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欧班列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集聚效应 要素流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被引量:43
2
作者 黄琼 李娜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文章基于产业内与产业外视角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采用OECD—WTO最新公布的TiVA数据库中48个国家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从全部样本国家看,人力资本、技术... 文章基于产业内与产业外视角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采用OECD—WTO最新公布的TiVA数据库中48个国家跨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发现:从全部样本国家看,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制度环境、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开放与物质资本水平为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制度环境与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是发达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因素,而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因素的异质性比发展中国家更强。因此,提升人力资本、技术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以及优化制度环境均是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影响因素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结构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被引量:7
3
作者 齐兰 王旦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71,共16页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全球金融发展数据库,利用跨国数据理论并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一是金融结构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获利能力影响显著为正,结论在变换被解释变量、考虑内...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和全球金融发展数据库,利用跨国数据理论并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一是金融结构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获利能力影响显著为正,结论在变换被解释变量、考虑内生性后依然稳健。二是金融结构对处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和处在不同制造业价值链位置的国家分工地位和获利能力的提升作用存在较大异质性,异质性分析结果从侧面印证了佩蕾丝的四阶段模型中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互动关系。三是金融结构通过规模经济、研发创新和效率提升三个渠道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获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结构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协同推进实践 被引量:6
4
作者 李蛟 宫云飞 +1 位作者 郭艳慧 鲍芙蓉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136,共18页
数字化是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征。从产出、成本双视角建构理论解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的影响与调节机制,以2014—2019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为... 数字化是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下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表征。从产出、成本双视角建构理论解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其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地位的影响与调节机制,以2014—2019年我国省级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对制造业总体GVC地位的积极影响尚未充分发挥,而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则表现出较强的正向影响,行业竞争在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而科技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第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同期积极推动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攀升,行业竞争在技术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而科技创新能力、制度环境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GVC地位影响的调节效应较弱。这一结论为新发展格局阶段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双循环驱动下国内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和实施区域异质化调节措施提供了可行的政策着力点和优化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水平 异质要素密集度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中小企业发展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哲远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26,共12页
通过数字金融发展来推动价值链地位攀升已成为多数中小企业的共识。本文通过构建包含2008—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以分析数字金融、中小企业发展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 通过数字金融发展来推动价值链地位攀升已成为多数中小企业的共识。本文通过构建包含2008—2020年中国大陆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以分析数字金融、中小企业发展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三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基准回归模型下,数字金融和中小企业发展能够推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且存在异质性影响。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字金融改善通过提高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产生正向影响。门槛模型检验进一步揭示:在不同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下,中小企业发展对区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非线性影响,且随着数字金融进步,中小企业发展对区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增强效应被逐步放大。由此,本文提出强化数据要素主体地位,增强数字经济的普惠性和做好新技术服务中小企业工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中小企业发展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 被引量:9
6
作者 陈丽娴 沈鸿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46,共8页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中心性、联系强度和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60个国家和地区7年的数据,以Koopman等提出的价值链位置指数和制造业增加值率作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测度指标,实证考察了生产...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中心性、联系强度和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60个国家和地区7年的数据,以Koopman等提出的价值链位置指数和制造业增加值率作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测度指标,实证考察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特征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网络异质性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网络中心性和网络联系强度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无显著相关关系。这意味着生产性服务贸易来源多元化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进口的作用更为明显。这一结论主要存在于高收入经济体样本中,发展中经济体在生产性服务贸易网络中获得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能力很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贸易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贸易网络特征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空间演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吗?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秀英 刘胜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91,共13页
随着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日益从单中心圈层向多中心网络形态转变,学界开始逐渐关注其在产业价值链升级演化中的作用,但相关的探讨仍有待深化。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与城市夜间灯光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对制造业全球... 随着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日益从单中心圈层向多中心网络形态转变,学界开始逐渐关注其在产业价值链升级演化中的作用,但相关的探讨仍有待深化。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与城市夜间灯光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有以下发现:首先,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改善,且这一结论有稳健性。其次,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对产业价值链攀升的促进效应随城市规模扩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类"倒U"形曲线特征,反映出"竞争"与"溢出"两种效应叠加后的净效应方向。这表明大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对产业发展的"拥挤效应"、中小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的"承接效应"已逐步显现,揭示了大中小城市分工协作、功能互补和协调发展在多中心城市群体系中的重要性。此外,空间相关性检验表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而空间动态面板数据(SDPD)模型结果表明,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除了会对本区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产生促进效应外,也会对邻域城市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产生空间外溢效应,表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生性特点。上述研究结论对推动城市从单中心虹吸走向多中心协同、优化"产城融合"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 夜间灯光数据 空间动态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郑琼洁 王高凤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8-75,共8页
在阐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影响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机制的基础上,以2011-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验证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 在阐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影响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机制的基础上,以2011-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倾向得分匹配模型验证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价值链攀升的正向促进作用,并基于行业视角研究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行业、低技术行业等不同行业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整体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分行业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对高技术和低技术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且高技术行业效应更为明显,对中技术行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围绕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价值链攀升,应从不同技术层次出发,对高、中、低技术企业采取分类分梯次渐进式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 行业效应 上市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