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9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审计、非效率投资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丹丹 李笑迎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9,共9页
基于2010—2018年审计署实施中央企业审计事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和机制以及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TFP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缓解代理问题... 基于2010—2018年审计署实施中央企业审计事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和机制以及非效率投资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国家审计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TFP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缓解代理问题和抑制高管超额在职消费发挥作用的。非效率投资在国家审计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即抑制非效率投资是国家审计促进企业TFP提升的重要作用路径。进一步地,二次审计正向调节了国家审计对企业TFP的影响效应。国家审计的促进作用在非效率投资程度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且主要缓解了制造业企业投资不足问题。研究结论为微观企业借助审计监督力量更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审计治理机制提供了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非效率投资 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监督 双重差分模型 代理问题 高管超额在职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值税减税能否提高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增值税税率下调事件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程新生 刘振华 修浩鑫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77,共13页
深化税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提高了制造业... 深化税制改革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制造业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16—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了2018年和2019年增值税税率下调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提高了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市场竞争地位高、国有产权、处于成熟期以及高市场化地区的企业而言,增值税减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显著。渠道分析表明,研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是增值税减税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渠道。因此,政府部门应继续深化增值税改革,缩小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税率差异,切实减轻制造业企业税收负担,同时应加大对民营、初创等弱势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全面提高各类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减税 税制改革 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优化资本配置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伍先福 钟鹏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1,共12页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工业互联网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费用率、提... 本文利用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工业互联网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费用率、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等路径来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在东部与西部地区显著但在中部与东北地区不显著,对技术密集型企业显著但对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企业不显著,对成熟期企业显著但对成长期企业不显著,对民营企业显著但对国有企业不显著。为此,有必要设法提高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企业中的渗透率,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赋能效应,工业互联网的推进策略应基于不同情境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制造业 要素生产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分割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38
4
作者 申广军 王雅琦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42,共16页
市场分割拖累了宏观经济发展,而微观层面的系统分析仍然缺乏。本文利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系统地考察了市场分割对企业生产效率造成的影响,发现市场分割显著地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样本期间,市场分割程度降低了... 市场分割拖累了宏观经济发展,而微观层面的系统分析仍然缺乏。本文利用1998-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系统地考察了市场分割对企业生产效率造成的影响,发现市场分割显著地降低了工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样本期间,市场分割程度降低了45%,贡献了约16%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我们还研究了这种负向影响产生的渠道,发现市场分割主要通过抑制规模经济效应、降低研发投入、过度保护国企和增加寻租行为等渠道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分割 要素生产率(TFP)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被引量:6
5
作者 景国文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14,共10页
本文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探究工业机器人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能够通... 本文研究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探究工业机器人影响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工业机器人能够通过提高人力资本、降低管理性交易成本进而实现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检验发现,工业机器人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在东部地区企业、非污染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明显。为此,政府要为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企业要加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扩大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类型,从而更好地推动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 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务期限结构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前程 宋俊秀 张雨琴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105,共16页
“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将把发展经济的重心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微观上需要优化债务的期限结构,为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资金支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 “十四五”期间乃至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将把发展经济的重心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在微观上需要优化债务的期限结构,为提升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供资金支持。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究债务期限结构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采用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第一,以短期债务占比衡量的债务期限结构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拐点对应的最优债务期限结构为0.614。当债务期限结构低于这一最优值时,追加短期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效应,然而,当债务期限结构超过最优值时,追加短期债务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抑制效应。第二,债务期限结构对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皆存在倒U型影响效应,但影响程度不同。与非国有、大规模、成长型和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相比,债务期限结构对国有、小规模、成熟型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边际效应更大。第三,债务期限结构通过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作用,通过抑制技术研发能力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作用。债务期限结构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在不同债务期限结构情境有着异质性表现,叠加后的相互抵消效应促使倒U型关系形成。该结论可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债务期限结构 制造业企业 要素生产率 公司治理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日东 曹婧博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0-111,共12页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供给结构变化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但会促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并通过对其他因素的影响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因此,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非线性的,并有异质性表现。以200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的分析表明:人口老龄化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倒U型"非线性关系;现阶段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而在西部地区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增加R&D投入等路径促进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应优化和完善人口、教育及劳动政策,积极发掘和创造人口红利,以弱化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消极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依赖人口红利的要素驱动转向利用技术红利的创新驱动,进一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制造业企业 要素生产率 劳动力供给结构 创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补贴、创新投入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61
8
作者 路春城 王翠翠 姜常梅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61,共12页
基于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用LP法构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研究政府补贴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企业创新投入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 基于2011-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用LP法构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标,研究政府补贴和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关系,并进一步验证企业创新投入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投入通过了中介效应检验;政府补贴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会因企业所有者性质、生命周期、所处区域以及要素密集度存在差异,成长期、中西部地区以及技术密集型企业中激励作用更大,而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国有企业具有显著的抑制性。因此,应高度重视政府补贴在制造业企业发展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根据企业特征制定差异化的补贴政策,最大限度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创新投入 制造业企业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苏苏 叶祥松 张少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13,共9页
2008年之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关键指标的缺失导致学术界对该数据库的使用局限在1999-2007年。本文吸收和借鉴现有处理方法,采用五种插补方法对数据库进行完善扩展到2013年,重新测度了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1)1999-2013年... 2008年之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关键指标的缺失导致学术界对该数据库的使用局限在1999-2007年。本文吸收和借鉴现有处理方法,采用五种插补方法对数据库进行完善扩展到2013年,重新测度了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表明:(1)1999-2013年,中国制造业TFP呈稳定增长态势,从1.75增长到3.10,增长了77.1%,平均年度TFP水平为2.51,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增长速度呈现明显降低趋势。(2)在制造业企业TFP的分类比较上,大多数行业的TFP还处在较低水平,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3)在不同要素类型行业上,技术密集型行业TFP增长幅度最大,整体波动最小,在风险对抗上更具有韧性;在地域上,东部地区平均年度TFP水平最高,但西部地区增长幅度最大,已经呈现对中部乃至东部地区的赶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 缺失值处理 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优势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行业比较优势真的很重要吗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强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1-94,共14页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企业微观数据,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研究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能够显著的提高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采用不同的... 在新-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02-2011年的企业微观数据,通过倾向评分匹配和倍差法,研究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能够显著的提高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仍然是稳健的;从企业异质性的估计结果来看,民营企业、加工贸易为主的企业以及出口产品多样性的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更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在企业转向比较优势行业时,全要素生产率随着出口阅历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出口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要素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要素生产率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 被引量:4
11
作者 干春晖 曾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76,共22页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口关税数据及投入产出表,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研究进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多种检验结果发现:上游行业及本行业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下游行业进口则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作用...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口关税数据及投入产出表,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研究进口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多种检验结果发现:上游行业及本行业进口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下游行业进口则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向作用。从作用机制上来看,上游行业贸易自由化改善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水平及产品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下游行业进口通过阻碍企业技术的增长及产品创新,从而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分样本的估计结果来看,上游行业及本行业进口对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及中等效率企业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而下游行业进口对技术差距小的企业生产率的竞争效应更为显著。另外,下游行业贸易自由化主要使非出口企业获益。下游行业进口与非贸易企业之间存在互补效应,与贸易企业之间存在竞争效应。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全面审视进口的产业链溢出效应,实现企业技术升级、优化进口政策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企业要素生产率 产业关联 溢出效应 上下游行业进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贸易路径的微观实证检验
12
作者 曾晓文 刘金山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5-121,共7页
基于贸易路径视角,本文梳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将其归纳为进口贸易中介效应、出口贸易中介效应、自主创新中介效应和国际R&D资本中介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会造成企业全要素生... 基于贸易路径视角,本文梳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将其归纳为进口贸易中介效应、出口贸易中介效应、自主创新中介效应和国际R&D资本中介效应。实证检验发现,人民币汇率升值,将会造成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下降,且主要通过间接效应进行传递;汇率升值将通过进口贸易效应和自主创新效应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通过国际R&D资本效应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有抑制作用,通过出口贸易效应则无明显影响,在四种效应中国际R&D资本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企业要素生产率 多重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研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0
13
作者 宋冬林 曾昭懿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102,共12页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 数智化转型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2015—2022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数智化转型对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能够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机制检验发现,数智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创新能力促进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融资约束负向调节数智化转型与制造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环境竞争性则正向调节两者关系;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智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以及中部和东部地区企业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智化转型情境下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能够促进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结论可为制造企业数智化转型提供经验证据,并为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转型 制造企业 要素生产率 新质生产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专业化分工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14
作者 杨文举 刘梦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3,共10页
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进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2010~202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这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 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进而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本文基于2010~202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1)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这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专业化分工在其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和双门槛效应,而且当专业化分工水平越过高的门槛值后,数字化转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更大,但是在低的门槛值以下时这种作用不明显;(3)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且专业化分工在其中具有显著的空间中介效应;(4)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内的企业,从数字化转型中获得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大。为增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应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支撑体系和能力建设,并实施差异化的数字化转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企业 数字化转型 要素生产率 专业化分工 技术进步 市场交易成本 门槛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基于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15
作者 牟粼琳 付志华 +2 位作者 王静熙 谭骏 朱清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96,F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 新质生产力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中崛起,厘清其如何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实现体育产业现代化和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未包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台湾省和西藏自治区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机制检验模型与门槛效应模型,深入探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对本地区效用显著,还对邻近地区形成空间溢出效应。2)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激发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而促进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3)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作用更为明显。4)体育财政投入水平具有单门槛效应,当前期加大体育财政投入时,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同步增强,但当体育财政投入水平高于临界点(6.148)时,提升作用减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双门槛效应,随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质生产力对体育用品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 体育用品制造业 要素生产率 空间杜宾模型 面板门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化与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机制与中国经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毅 樊斯幔 +1 位作者 张海波 周子钒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68-172,共5页
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但关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制造业GTFP影响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文章首先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影响制造业GTFP的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其作用路径;其次,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评... 提升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但关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制造业GTFP影响的研究仍较为缺乏。文章首先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影响制造业GTFP的理论框架,系统分析其作用路径;其次,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测度方法量化地区数据要素市场化水平;最后,基于多维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据要素市场化对制造业GTFP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促进数据高效流通、打破数据孤岛、弥合数字鸿沟、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直接提升制造业GTFP;第二,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提升创新能力、改善人力资本间接推动制造业GTFP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化 绿色要素生产率 综合评价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制造政策、产业链生态构建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洋 左宇晓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4-90,共17页
以智能制造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逐渐成为中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智造强国的“破局之棋”。本文使用2010—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测度政府智能制造政策强度,考察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并在产业链生态构... 以智能制造赋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逐渐成为中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智造强国的“破局之棋”。本文使用2010—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测度政府智能制造政策强度,考察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并在产业链生态构建背景下系统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智能制造政策提升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通过优化产业链整合—提升产业链溢出—增强产业链韧性路径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生态构建,进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相较于智能制造供给与支撑能力、来自非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政策以及管理型政策,智能制造创新与应用能力、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的政策以及技术型政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为中国制造业充分应对剧烈技术变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制造业要素生产率 产业链生态构建 产业政策 技术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完整创新的链式中介效应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胜强 余鑫月 +1 位作者 胡轩瑜 张宇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103,共12页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 文章以2013—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完整创新链视角,采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存在“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数字化转型—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和“数字化转型—创新投入—创新绩效—全要素生产率”三条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上述路径中,内部控制和专业化分工在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数字化转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企业规模、行业特征以及地区差异方面存在异质性。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完整创新 要素生产率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晨 穆靖昊 后青松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91,共14页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 在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利用2009—2023年上市公司数据样本,考察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设立异地研发中心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并且是通过拓展技术领域和提高创新质量的路径实现的。进一步,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行业的企业以及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中,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更加凸显。为缓解反向因果和不可观测因素引致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基于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因果识别,并排除了市场拓展效应和融资效应的竞争性假设,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研究检验了异地研发中心设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能够为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经验证据,有利于政府制定鼓励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地研发中心 企业要素生产率 知识吸收 创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心资本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强国令 郏盼盼 冯萧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6,共13页
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的注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 选取2010—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耐心资本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耐心资本的注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耐心资本能够缓解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具体表现为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升创新水平,进而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市场竞争程度低以及未持有银行股份的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当企业处于成长期,稳定型股权的耐心资本更能发挥作用,当企业处于成熟期,关系型债权的耐心资本更能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心资本 资源配置 高质量发展 企业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