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钞小静 元茹静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7,共15页
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成为重要表现。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的分析框架,手工整理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匹... 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成为重要表现。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的分析框架,手工整理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匹配数据,对中国282个地级市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对数字技术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因果效应及作用机理进行经验识别。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主要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增强通用性资产投资、打破地理空间局限来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城市群地级市、高技术行业、数字化发展程度高以及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兴动能对于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为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技术融合 业务融合 市场融合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视角 被引量:23
2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q...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丰富和完善了二者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融合发展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意义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41
3
作者 邓洲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61-69,共9页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工业化后期的一般规律,也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中国而言,促进制造业与服务深度融合既是发展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变革,对于破解当前制造业发展矛...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工业化后期的一般规律,也是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制造业与服务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中国而言,促进制造业与服务深度融合既是发展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变革,对于破解当前制造业发展矛盾,促进服务业的转型发展与优化升级,提高我国制造业、服务业国际分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立足当前国情世情,新时期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要围绕要素结构提升、用户价值提升、制造效能提升和拓展服务提升4个重要目标探索实现路径。推进我国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政策重点包括:(1)提高重视程度,消除制度障碍;(2)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3)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鼓励制造企业业态创新;(4)利用新区建设推广融合新模式、新业态;(5)升级发展服务外包,积极参与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服务业 深度融合 服务制造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制造业服务化——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新型模式 被引量:26
4
作者 姚小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71,共12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开。在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占领华尔街等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下,欧美国家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本市场并不是明智的选择。纵观近现代人类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如火如荼地展开。在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占领华尔街等一系列事件的冲击下,欧美国家逐渐意识到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本市场并不是明智的选择。纵观近现代人类历史,尽管前两次的工业革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如今全球经济衰退的局势让他们意识到资本市场存在的巨大泡沫,从而开始了再制造业化的工业进程,并且把重点放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上。很多企业从依托制造业拓展到制造型服务,通过企业再造和并购重组,又从销售产品的方式发展成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的方式,进而开启由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提供商转型的局面,实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是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是将企业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过程。借鉴国际上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经验,走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模式的道路,是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 融合发展 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成坤 刘彦林 +1 位作者 刘俊 张茗泓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0,共6页
文章基于2006—2022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 文章基于2006—2022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核密度估计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整体较低,目前为勉强协调状态,并且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趋势;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来自三大地区的区域间差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呈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此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耦合协调度 融合发展 时空演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建民 宋艳秀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7,共13页
数字技术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力推动破解“卡脖子”问题。以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为观测样本,从数字技术基础建设层、中间表现层和实践应用层三个维度衡量数字技术水平,从劳动力... 数字技术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有力推动破解“卡脖子”问题。以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为观测样本,从数字技术基础建设层、中间表现层和实践应用层三个维度衡量数字技术水平,从劳动力、资产和价值三个维度衡量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双重固定效应、调节效应、中介效应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两业”深度融合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显著驱动“两业”深度融合,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新质生产力在数字技术促进“两业”深度融合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技术配置效率发挥中介作用,数字技术对“两业”深度融合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技术三大维度对“两业”深度融合的作用强度呈现:实践应用层>中间表现层>基础建设层;时间上,数字技术对“两业”深度融合存在边际递减效应;空间上,东部数字技术对“两业”深度融合的影响程度较高、中部较低、西部为负向影响。研究结论为数字技术驱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新质生产力 技术配置效率 空间溢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影响
7
作者 常歆 韩平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152,共7页
先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柱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技术及先... 先进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的核心支柱产业,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数字技术及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技术能够显著驱动两业深度融合,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集聚和平台经济三条路径在数字技术驱动两业融合中发挥正向推动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数字技术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影响效应在中部地区最显著,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和东北地区作用效果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融合 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马海霞 潘承旺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83,共14页
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探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成为重要议题。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业”融合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 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探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成为重要议题。选取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域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两业”融合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并且在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两业”融合主要通过促进创新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调整间接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环境规制力度会弱化“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则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人力资本在“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中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显示,东、中部地区“两业”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则不显著;行业异质性方面,高技术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提升相对微弱。因此,在提升“两业”融合水平过程中,促进创新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营造产业集聚和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人力资本赋能作用是提升区域创新效率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区域创新效率 产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能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吗? 被引量:3
9
作者 刘伟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7-186,共10页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2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接驱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产业集聚对数字经济同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关系存在显著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异质性结果显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表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作用是推动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现代服务业 协同发展 先进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服务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
10
作者 董慧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共5页
在信息服务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促进跨区域的信息传播、商贸往来和产业合作,对商贸流通业的效率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出发,探讨信息服务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 在信息服务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空间溢出效应通过促进跨区域的信息传播、商贸往来和产业合作,对商贸流通业的效率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出发,探讨信息服务业与商贸流通业融合发展对商贸流通业效率的影响,旨在为推动信息服务业与商贸流通业的深度融合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并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商贸流通业 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效率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11
作者 陈颖 《财经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3,共7页
依据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考量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非线性效应、中介效应以及边际效应。结果显示:随着地方财政收入分权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态... 依据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考量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非线性效应、中介效应以及边际效应。结果显示:随着地方财政收入分权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态势,二者呈现“U”形关系;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财政收入分权通过城镇化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先负后正特征;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显著影响集中在中高分位点,并且随着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U”形影响逐渐变大;不同区域的分位数回归结果进一步揭示,中国财政收入分权对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U”形影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而非北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收入分权 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影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湖北为例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卓聪 刘蕲冈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2-54,共3页
围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问题,阐述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以及融合发展的必然性,并以湖北为实例,分析了湖北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湖北加大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洁 李雪源 陈海波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
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指标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性进行了测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分别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和制造业行业进行归类,最后提出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 本文从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指标入手,基于投入产出表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行业差异性进行了测度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分别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和制造业行业进行归类,最后提出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融合发展 行业差异 社会网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晓涛 李芳芳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47,共9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是"服务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化"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趋势及机理进行了深入阐释,并选取...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是"服务型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化"导致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必由之路。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趋势及机理进行了深入阐释,并选取典型案例,从计量角度实证分析了这种融合互动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两者融合互动的主要途径和政府定位,为我国促进产业间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融合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綦良群 李庆雪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103,共5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新动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融合能力因素和融合环境因素;融合能力因素可细分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 随着经济的发展,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新动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包括融合能力因素和融合环境因素;融合能力因素可细分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产品开发;融合环境因素可细分为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技术环境。实证结果表明,除融合环境因素中经济环境因素与系统的运行呈反向作用外,其他影响因素对系统运行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互动融合系统 融合能力 融合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十四五”战略重点 被引量:46
16
作者 洪群联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4-81,共8页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趋势不断增强,制造业服务化率稳步提升,许多行业企业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但融合发展范围...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中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趋势不断增强,制造业服务化率稳步提升,许多行业企业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融合发展模式,但融合发展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水平不够高,与制造强国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十四五"时期,要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培育融合发展主体,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发展融合新业态新模式,激发企业融合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互促和深度融合,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融合 制造强国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整合的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夹江县造纸产业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杜玉英 李雪兰 陈静蕊 《财会通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6-149,153,共5页
本文从价值链整合视角出发,探究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思路,构建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模型,并针对制造业发展困境与金融服务缺位,提出了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措施。同时以夹江县造纸业为例,研究金融服务业和造纸业的融... 本文从价值链整合视角出发,探究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思路,构建金融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模型,并针对制造业发展困境与金融服务缺位,提出了提升制造业产品附加值的措施。同时以夹江县造纸业为例,研究金融服务业和造纸业的融合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制造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制造业 价值链整合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沈步双 郭逸鹭 +1 位作者 袁婷婷 徐洁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135-136,共2页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江苏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所包含的具体行业,并结合江苏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偏相关的统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在全球化视角下,江苏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先进制造业的全球化程度不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以及外商直接投资未能在二者的发展关系中起到关键作用。文章最后就此对促进江苏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先进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融合发展 全球化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沿革、趋势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24
19
作者 于洋 杨明月 肖宇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1,共8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符合服务经济时代现代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其模式主要分为传统分离式和现代延伸式。发达国家经验也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走融合发展之路,是适应数字时代的经济规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符合服务经济时代现代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其模式主要分为传统分离式和现代延伸式。发达国家经验也显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二者走融合发展之路,是适应数字时代的经济规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还不够高,没有形成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经过理论分析和国际比较,作者认为应通过稳步推进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支持保护两业融合中的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健全有利于两业融合的统计体系等措施促进二者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两业融合 国际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被引量:25
20
作者 周茜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148,共10页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从资本配置效应、规模效应、研发创新效应三方面促进两业价值链深度嵌入、交叉与攀升。构建两业融合水平测度模型,计算两业融合水平并进行演化特征分析,发现当前中国两业融合总体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从区... 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从资本配置效应、规模效应、研发创新效应三方面促进两业价值链深度嵌入、交叉与攀升。构建两业融合水平测度模型,计算两业融合水平并进行演化特征分析,发现当前中国两业融合总体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从区域层面看,个别省份具有绝对领先优势,区域差异明显,融合水平呈“东—中—西”依次递减态势。从细分行业看,先进制造业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传统低端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度较高,与高技术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仍处于中低水平,两业融合价值链嵌入环节尚不完善。要着眼国内外资源优化配置、发挥两业融合规模与示范效应、加快国际化合作与数字化转型、加速研发创新,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两业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