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产业转型条件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王晓红
王传荣
-
机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出处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0-47,共8页
-
文摘
基于现阶段存在的对二业融合发展认识不够、二业融合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发达国家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进程设计出我国二业融合的路线,进而提出促进我国二业融合发展应从扩大需求与供给层面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模式、组织模式创新,把发展高端服务业作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加大财税、金融等优惠政策扶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制定为高端服务业提供智力资源的人才战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建立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机制等七方面着手。
-
关键词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
产业结构
产业政策
-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manufacture and service industry, industry structure, industry policy
-
分类号
F757.306.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理论与经验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夏明
李贝茜
彭春燕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
出处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2,共7页
-
基金
北京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机制改革专项"面向未来战略需求的国家级科学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模式研究"(Z171100003017025)
-
文摘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同时面对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后的一些不良后果,我们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关系的认识以及相应的政策导向也在发生变化。如何看待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系,对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尤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本文一方面从理论角度探究服务业兴起与发展的原因,揭示出服务业以制造业为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从经验角度,利用投入产出数据,进行跨国比较,研究两者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通过这些分析,本文为中国结构转型中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合理定位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制造业与服务业
成本病
外包
投入产出
-
Keywords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Cost disease
Outsourcing
Input-output analysis
-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数字技术对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29
- 3
-
-
作者
钞小静
元茹静
-
机构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7,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及路径研究”(21BJL002)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数字基础设施推动陕西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及机制研究”(2019D018)
陕西省教育厅新型智库项目“陕西省平台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20JT066)。
-
文摘
数字经济时代,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成为重要表现。如何更好地推动数字技术对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技术融合、业务融合与市场融合的分析框架,手工整理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和地级市匹配数据,对中国282个地级市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对数字技术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因果效应及作用机理进行经验识别。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并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基础上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技术主要是通过提升技术创新、增强通用性资产投资、打破地理空间局限来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城市群地级市、高技术行业、数字化发展程度高以及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不仅揭示了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兴动能对于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也为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政策启示。
-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技术融合
业务融合
市场融合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technology convergence
business convergence
market convergence
the convergence of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
分类号
F4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71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基于“两个融合”的省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评价与对策
被引量:2
- 4
-
-
作者
郝华勇
-
机构
中共湖北省委党校经济学与经济管理教研部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处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
文摘
新型工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紧扣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要求,设计涵盖其要义的省域综合评价体系,并以中国大陆的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西藏因部分指标缺失未包括在内)做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域间新型工业化水平差异并不显著,北京、上海、湖南得分较高,东部地区得分整体高于全国水平,而中部、东北、西部得分低于全国水平。省域间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两项得分上的差异性较大,也是对各省新型工业化水平贡献最大的因素。针对分项指标中各省发展存在的问题采取对策,以提高其新型工业化水平。
-
关键词
制造业与服务业
工业化与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评价体系
-
Keywords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sector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new industrial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
分类号
F4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