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实融合”如何赋能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来自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科选 罗学强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20,共11页
推进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研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并探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影... 推进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和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研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并探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影响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对中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检验发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对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股权性质、不同技术水平的制造企业的影响呈现显著异质性。机制检验发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主要借助信息、资金和人力资本三条路径推进中国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政府可以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企业则可以优化内部要素资源配置,以此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 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双重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装备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基于“互联网+”的视角 被引量:23
2
作者 段海燕 赵瑞君 佟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3,共5页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q...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不同产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趋势,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现代装备制造业如何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如何实现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都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现代装备制造业面临的现实难题。基于此,文章尝试从"互联网+"的视角出发,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融合发展的可行路径,进而不断加深对现代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考,丰富和完善了二者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融合发展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基于产业链重构的视角 被引量:17
3
作者 熊磊 胡石其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71,共7页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二者融合发展能够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服务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产业链重构。系统梳理产业链重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价值链、组织链、空间链三个方面研究了...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二者融合发展能够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服务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产业链重构。系统梳理产业链重构、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价值链、组织链、空间链三个方面研究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路径,发现二者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倍增效应、协同效应、聚合效应。最后,从财税支持、人才支撑、环境优化三个维度提出了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保障体系。旨在为企业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互联网+” 产业链 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对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霞 宁忆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37,共13页
在构建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应有之义。在对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利用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 在构建供需互促、产销并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是应有之义。在对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利用2009—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互联网影响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流通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交易成本的降低、市场需求的扩大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来实现的;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越大,互联网对流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地,地区分样本的检验结果显示: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交易成本、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且市场化程度和产业政策发挥着正向调节作用;在西部地区,交易成本、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都不显著,市场化程度和产业政策的调节作用也不明显。因而,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加大企业信息投入,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供需有效对接,以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有效发挥互联网促融合作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融合 发展格局 供需互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 被引量:57
5
作者 姜奇平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10期52-63,共12页
"互联网+"将通过结构优化、业态优化和市场优化,向产业服务化方向调整,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可以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是"互联网+制造"的重要基础,制造业服务化是&q... "互联网+"将通过结构优化、业态优化和市场优化,向产业服务化方向调整,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互联网+"可以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是"互联网+制造"的重要基础,制造业服务化是"互联网+制造"的重要方向;"互联网+服务"将支撑服务业以激活增值服务;"互联网+农业"将充分释放服务化潜力,以服务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服务化,实现融合发展,将农业现代化提升到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产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 融合发展 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背景下促进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制造模式研究 被引量:163
6
作者 曹正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04,共6页
数字经济是创新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要素,既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也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质量。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成为数字经济主战场,制造业创新生态正在加快形成,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 数字经济是创新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要素,既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也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质量。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成为数字经济主战场,制造业创新生态正在加快形成,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制造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不断涌现。2017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的基本要求,这是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近年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商业模式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为提升我国工业发展质量,应不断突破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加强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强化人才队伍支撑等,力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工业互联网 跨界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