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股比例、制衡股东特征与公司绩效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向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股权结构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利于企业业绩的改进。通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比例、制衡股东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制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 股权结构是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化了企业的股权结构,利于企业业绩的改进。通过对混合所有制企业中的国有股比例、制衡股东特征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制衡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制衡股东身份类型与公司绩效显著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基于此,为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建议:有选择性地引进参股主体;保持较高的股权集中度;适当降低国有股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所有制企业 国有股比例 制衡股东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制衡、信息不对称与外部审计约束——来自2001—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48
2
作者 唐跃军 李维安 谢仍明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9,共7页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在内部治理机制亟待完善、外部审计约束相对乏力的情况下,集中持股、具有绝对信息优势的第一大股东不仅有动机也有能力粉饰甚至虚构财务报表,掩盖实际存在的问题,避开外部审计约束;而此时,其他大股东...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在内部治理机制亟待完善、外部审计约束相对乏力的情况下,集中持股、具有绝对信息优势的第一大股东不仅有动机也有能力粉饰甚至虚构财务报表,掩盖实际存在的问题,避开外部审计约束;而此时,其他大股东通过外部治理机制进行制衡时所面临的成本更低而成功的概率更大,因此很有可能不选择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实施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而是更多地求助于外部治理机制,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与外部审计者合作,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配合注册会计师审计、发现控股股东的财务粉饰和造假行为,提高外部审计约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制衡 股东制衡 信息不对称 外部审计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113
3
作者 唐跃军 谢仍明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0-78,共19页
鉴于公司的财务行为受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六个研究假设,然后构建回归模型,依据1999年—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具体探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在此基础上大股东之间的... 鉴于公司的财务行为受到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提出六个研究假设,然后构建回归模型,依据1999年—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假设检验,具体探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在此基础上大股东之间的监督制衡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派发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因为我国股市“同股同权不同价”的特殊现象而导致的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探索其中的影响机制和制衡机制。研究显示,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大股东控制力(或联合控制力)、大股东制衡度(或联合制衡度)对派发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存在重要影响。本文最后给出五点建议,试图限制控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谋取私利,以保护中小股东的正当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制衡 现金股利 隧道效应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集中度、大股东制衡与公司绩效 被引量:36
4
作者 熊风华 黄俊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5,共7页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与多个大股东控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左低右高的U型关系,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中隧道效应与... 本文利用我国2007—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与多个大股东控制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制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股权集中度与公司绩效呈左低右高的U型关系,单一大股东控制公司中隧道效应与利益趋同效应同时存在,但利益趋同效应占主导;(2)大股东存在对实际控制人有制衡作用,但制衡效果与实际控制人性质相关;(3)随着大股东之间持股差距的缩小,公司绩效会变差,大股东之间的分歧效应占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集中度 股东制衡 公司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与费用粘性差异 被引量:26
5
作者 万寿义 田园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 由于代理问题的影响,公司经营资源随着业务量增减变动的不对称变化可能会引发成本费用的粘性行为。从代理成本角度出发,探讨第一大股东控制权、大股东制衡对于费用粘性以及粘性差异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控制权越高,管理费用粘性越高,销售费用粘性则越不显著;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越能有效抑制负面管理费用粘性,而对于销售费用粘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用粘性 第一大股东 股东制衡 代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大股东制衡与信息披露质量 被引量:12
6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95,共13页
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特殊资产保护出发,基于终极控制权,探讨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以及大股东制衡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战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虽然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显得越可靠和及时... 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特殊资产保护出发,基于终极控制权,探讨控股股东和其他大股东以及大股东制衡机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战略及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1)虽然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越高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显得越可靠和及时,但控股股东无意于提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2)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比例越高,即其特殊资产卷入程度越高,越有可能卷入信息操纵。提高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但同样无意于提升信息披露的相关性。(3)其他大股东可能阻碍控股股东操控信息披露,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可能对信息披露以及信息披露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产生负面作用。(4)其他大股东制衡度与信息披露指数、信息披露可靠性和及时性之间表现为显著的U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股东制衡 信息披露 第二类代理问题 特殊资产保护 治理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制衡机制与定向增发隧道效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传宪 何益闯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2-138,共7页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定向增发的现实情况,本文从大股东制衡的视角,以我国2008-2009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定向增发的隧道行为和大股东制衡机制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有更大的动机和能力...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定向增发的现实情况,本文从大股东制衡的视角,以我国2008-2009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定向增发的隧道行为和大股东制衡机制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有更大的动机和能力利用定向增发进行隧道行为,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大股东联合控制力、大股东间的制衡度在一定程度上会约束定向增发的隧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制衡 定向增发 隧道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制衡、违规行为与外部监管——来自2004-2005年上市公司的证据 被引量:22
8
作者 唐跃军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7,共12页
被查处的违规行为并不等同于公司实际的违规行为,为此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治理战略,在内部治理机制亟待完善、外部市场监管乏力的情况下,具有绝对信息优势的第一大股东集中持股(基本为非流通股)并非有利于约束... 被查处的违规行为并不等同于公司实际的违规行为,为此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所作的研究表明,基于不同的治理战略,在内部治理机制亟待完善、外部市场监管乏力的情况下,具有绝对信息优势的第一大股东集中持股(基本为非流通股)并非有利于约束,而是有利于掩盖上市公司日趋频繁的违法违规行为;此时,其他大股东通过外部治理机制进行制衡时所面临的成本更低而成功的概率更大,因此其治理战略很可能是选择不通过内部治理机制实施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而是更多地求助于外部治理机制,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与外部监管者合作,降低信息不对称性,配合监管部门查处控股股东的违规行为,提高外部监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制衡 治理战略 信息不对称 违规行为 外部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制衡、互动效应与现金股利 被引量:9
9
作者 唐跃军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2-279,共8页
基于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探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大股东制衡机制对现金股利"隧道效应"的影响;进而,基于大股东制衡机制与其他治理机制之间的互动效应,讨论外部监管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对现金股利"隧道效应"的... 基于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探讨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大股东制衡机制对现金股利"隧道效应"的影响;进而,基于大股东制衡机制与其他治理机制之间的互动效应,讨论外部监管和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对现金股利"隧道效应"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偏好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而其他大股东则可能抵制第一大股东通过现金股利实施隧道行为;2)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或前两大股东不仅存在制衡作用,也存在互相勾结的可能性;3)外部监管有助于抑制控股股东通过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谋取私利,而提高利益相关者和谐程度,更可能促使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选择附和控股股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制衡 互动效应 现金股利 隧道效应 外部监管 利益相关者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环境、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兴全 魏卉 吴昊旻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121,138,共12页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 以2004—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基于终极控制人视角,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制衡结构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融资成本,进而检验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是否受公司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性质及其外部治理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虽负相关但并不显著;在终极控制人、制衡股东分属不同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而在二者分属于同一性质的公司中,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呈正相关或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治理环境越差,股权制衡与股权融资成本的负相关关系越显著,公司股权制衡与其治理环境在影响股权融资成本方面存在显著替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环境 股权制衡 制衡股东性质 股权融资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权制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孔玉生 刘成刚 陆希希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03-107,共5页
近年来,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盛行,但现有研究鲜有将股权制衡单独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加以剖析的。文章以三家酿酒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制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不同制衡股东性质带来的有效性影响的差异。研... 近年来,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日益盛行,但现有研究鲜有将股权制衡单独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加以剖析的。文章以三家酿酒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制衡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并深入探讨不同制衡股东性质带来的有效性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在中国特殊的公司治理环境下,适当引入股权制衡机制是提高上市公司绩效、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手段,而引入国有制衡股东更利于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制衡 制衡股东性质 内部控制有效性 酿酒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129
12
作者 张瑞君 徐鑫 王超恩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3-73,共11页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 选取2006—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资料,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股权质押是股东面临资金缺口,存在较强融资约束的重要信号。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显著负相关;(2)金字塔控制层级越长,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3)在其他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情况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负向关系越显著。本文从委托代理角度不仅揭示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也为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质押 公司治理 企业创新 控股股东 融资约束 企业研发投入 股东制衡 经济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极控制权、大股东治理战略与独立董事 被引量:21
13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审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9,共7页
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引入外部监管的角度,基于终极控制权刻画控股股东控制权和大股东制衡机制,揭示属于不同利益阵营的公司大股东治理战略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与独立董事规模之间表现为正"U&... 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引入外部监管的角度,基于终极控制权刻画控股股东控制权和大股东制衡机制,揭示属于不同利益阵营的公司大股东治理战略对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与独立董事规模之间表现为正"U"形关系;控股股东现金流权比例(卷入程度)越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数量越少,独立董事比例越低;其他大股东制衡度越高,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数量越多,独立董事比例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治理战略 股东制衡 第二类代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股东对盈余指标存在选择偏好吗?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跃军 左晶晶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60,共9页
作为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核心,大股东制衡机制对盈余管理和盈利质量存在重要影响。本文选择每股收益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两类不同盈余指标的代表,以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比例)越高,上市公... 作为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核心,大股东制衡机制对盈余管理和盈利质量存在重要影响。本文选择每股收益和主营业务利润率作为两类不同盈余指标的代表,以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1)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比例)越高,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越高,而主营业务利润率越低;(2)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对第一大股东(或前两大股东)的制衡度(或联合制衡度)越高,上市公司每股收益越低,而主营业务利润率越高。这表明,不同的大股东对不同类型的盈余指标存在选择偏好:控股股东可能偏好市场和投资者反应程度较为显著,盈余管理空间较大且相对易于操纵的盈余指标;而与之相反,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大股东制衡度(或联合制衡度)越高,越有可能抵制控股股东的盈余管理或利润操纵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东制衡 股东制衡 选择偏好 盈余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与资本成本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春晓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7,共5页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过程。文章以2005—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多元化企业中不同所有制股权的混合规模、混合程度、国有股比例、非国有股比例以及股东制衡度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的过程。文章以2005—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权多元化企业中不同所有制股权的混合规模、混合程度、国有股比例、非国有股比例以及股东制衡度对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混合规模与混合程度越高,资本成本越低;非国有资本比例及其制衡度与资本成本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非国有资本中民营资本是形成制衡国有股东的主要力量,而外资股东作用有限;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性行业股权多元化的资本成本效应比非商业性行业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多元化 股东制衡 资本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