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教管理动态制衡的具体实现形式
- 1
-
-
作者
杨运鑫
-
机构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教务处
-
出处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0年第2期11-16,共6页
-
文摘
高等教育管理的动态制衡机制是高等教育宏观管理领域一个尚待探索的基本理论问题。这一问题不仅在教育管理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而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我们设想的“立体交叉、多向沟通、反馈灵敏、分工明确、有机结合、有序运行、自主发展、自动协调”的高教管理动态制衡机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可概括为 :怎样才能以政府宏观制衡为主导 ,以学校自主制衡为主体 ,通过市场中介作用的影响 ,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 ,各制衡要素功能自动发挥 ,各在其位 ,各尽其责 ,实现多种力量的动态制衡 ,走出一条高校面向社会、适应市场需要、依法自主办学的新路子。
-
关键词
实现形式
制衡方式
高等教育
动态制衡机制
教育管理
教育改革
教育规划
教育投资
-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40-058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党内腐败现象探源
- 2
-
-
作者
罗海钢
-
机构
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
-
出处
《理论月刊》
1988年第5期25-27,共3页
-
文摘
最近,笔者在广东等地就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机制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下是由此而得出的一些初步分析和判断。一、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初始形态的商品经济与原有权力过分集中的旧体制(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相交汇改革以后,我们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但事物的发展必须有个过程,再加上种种因素的复合制约,形成了新旧体制并行的局面。在经济领域的许多方面,现阶段都只做到了半商品化和半市场化(如物质分配上的计划内与计划外,价格控制上的议价和平价)。在这种双轨并行的状况中,很容易出现下述情况:已经采取了商品型态的经济活动。
-
关键词
腐败现象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发生机制
党内
制衡方式
初步分析
旧体制
复合制
物质分配
初始形态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