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析美国大学校长的权力制衡制度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巧针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2,共4页
美国大学中存在着相对完善的权力制衡制度,董事会、评议会等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校长的权力起着制约与平衡的作用。本文对美国大学校长的权力制衡制度进行分析,以期对解决我国大学中普遍存在的校长及其行政机构权力过大的问题以及平衡学... 美国大学中存在着相对完善的权力制衡制度,董事会、评议会等在某种程度上对大学校长的权力起着制约与平衡的作用。本文对美国大学校长的权力制衡制度进行分析,以期对解决我国大学中普遍存在的校长及其行政机构权力过大的问题以及平衡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等方面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学校长 权力制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战略视域下的美国对华制度制衡及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夏立平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2,I0002,I0003,共19页
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 形成于21世纪初的制度制衡理论,实际上已成为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的主导理论之一。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角度,可以发现自2001年以来美国历届政府制约中国的因素不断上升,其对华实施的制度制衡方略经历了从包容性向排他性的转变。小布什政府采用试图将中国纳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奥巴马政府则采用两面下注的混合型对华包容性制度制衡方略。特朗普政府主要利用美国国内法律和制度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而拜登政府采用“小圈子”对华进行排他性制度制衡。拜登政府在高科技领域对华实行制度制衡,企图在某种程度上迟滞中国高科技发展,客观上却促使中国自立自强形成尽可能完整的高科技生产链,对美国自身高科技产业和国内经济也产生“反噬”效应,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 制度制衡 拜登政府 对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保险公司制衡的制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功震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95-297,共3页
医疗保险公司对新农合中由道德风险引起的过度医疗行为的防范是被动的,这主要是医保公司缺乏对医患双方特别是医方的制衡力量所致。研究医疗保险公司的制衡制度安排:制衡的理论根据和现实依据、条件、手段与运行。探研在制衡中对医疗保... 医疗保险公司对新农合中由道德风险引起的过度医疗行为的防范是被动的,这主要是医保公司缺乏对医患双方特别是医方的制衡力量所致。研究医疗保险公司的制衡制度安排:制衡的理论根据和现实依据、条件、手段与运行。探研在制衡中对医疗保险公司的监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医疗保险公司 医疗机构 制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权力、个人理性与制度制衡——关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一种思考 被引量:6
4
作者 黎民 崔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609-612,共4页
人的自利性、公共权力掌管者的信息优势及其在"利己"活动中的便捷性和危害性,使防范公共权力掌管者行动可能造成的破坏性成为公共领域制度设计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用制度制衡公共权力。
关键词 公共权力 个人理性 制度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衡政治之制度设置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梁木生 龙汉武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20,共4页
关键词 制衡政治制度 权力制约 民主政治 经济整合
全文增补中
劳动者辞职权的合理边界——以制度制衡为中心 被引量:7
6
作者 田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37,共11页
关于劳动者辞职权的争论持续已久,在《劳动合同法》修改争议的背景下加剧。现行法之失在于以粗放的方式放纵了自由,辞职缺乏必要的条件限制与制度制约。辞职权重构的根本方向应当是为辞职权设定合理边界,为此应采制度制衡的系统化规制... 关于劳动者辞职权的争论持续已久,在《劳动合同法》修改争议的背景下加剧。现行法之失在于以粗放的方式放纵了自由,辞职缺乏必要的条件限制与制度制约。辞职权重构的根本方向应当是为辞职权设定合理边界,为此应采制度制衡的系统化规制路径。应将辞职权与劳动合同期限制度衔接起来,对身份分层的劳动者实行个性化的辞职规则,劳动者辞职构成违约的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并充分发挥意思自治在增加辞职弹性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职权 自由 合理边界 制度制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治理的制衡机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杜建菊 王德礼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0,共3页
企业治理是世界范围内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的热点问题。现实的制度均衡并不总能与理想的制度均衡等同,有时二者相差的距离会相当大。制衡机制最终还是要通过指标的合理设置并有效运用得以实现。
关键词 制度制衡 指标制衡 利益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公立大学的廉政建设和教育行政监督 被引量:4
8
作者 沈蓓绯 潘洪林 蒋建宏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217-222,共6页
教育行政监督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制度监督,健全完备的监督体系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防止教育腐败的有效途径。美国公立大学有着相对完善的从制度、教育、监督到惩处的廉政建设运行机制和覆盖财务、审计、债务、科研、招生和行政效能... 教育行政监督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制度监督,健全完备的监督体系是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防止教育腐败的有效途径。美国公立大学有着相对完善的从制度、教育、监督到惩处的廉政建设运行机制和覆盖财务、审计、债务、科研、招生和行政效能等领域的监督体系。通过对董事会、评议会、问责制等行政权力内部制衡制度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外部监督机构在美国公立大学廉政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借鉴国外教育行政监督的先进经验,对于加强我国高校廉政制度建设,提高高等教育的行政管理效率,建立教育腐败预警机制和惩防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公立大学 廉政建设 教育行政监督 权力制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博弈对国际经贸规则体系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竺彩华 刘让群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共14页
中美规则博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发展利益、发展模式和发展主导权之争。由于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因此从战略上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显而易见。而今天的规则博弈又高度涉及彼此国内制度,中国也绝不会放弃自身发展权和发展道路的选择... 中美规则博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发展利益、发展模式和发展主导权之争。由于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因此从战略上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显而易见。而今天的规则博弈又高度涉及彼此国内制度,中国也绝不会放弃自身发展权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因此中美规则博弈将在较长时间处于非合作博弈状态。从双方博弈筹码来看,美国在科技领域占优,中国在国内政治稳定性上占优,双方在国内市场规模上基本持平,但时间有利中国。双方非合作博弈的外化表现就是围绕“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地位”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方向上的根本分歧、在美国主导的区域和双边规则中的强排他性和“去中国化”以及通过各种污名化直接发难中国体制。中美非合作博弈对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更趋碎片化、世界可能形成两种导向的规则体系、区域化规则体系将成为主导模式。对中国来说,在不可能改变美国的情况下,最好的战略选择就是在做好自己事情的基础上,以更加包容的制度平衡方式化解美国排他性制度制衡方式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登政府 非合作博弈 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排他性制度制衡 包容性制度平衡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