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朝制置使考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建根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7-200,共4页
制置使之设始于唐代,到宋代成为一个普遍设置的重要职官,其发展变化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通过厘清制置使的发展脉络,可以深刻地了解两宋时期职官制度的若干特点,制置使性质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北宋与南宋不同的时代特征。
关键词 北宋 南宋 制置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熙丰变法时期的利益集团与中央财政制度的变迁——以制置三司条例司的置废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义琼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与前代不同,宋初宰相不理财,但在王安石创置制置三司条例司、领导变法之后,宰相理财制有所恢复,并使宋朝财政制度由三司一元理财体制,转变为宰相领导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或司农寺)—提举常平司理财和户部尚书所领的户部—转运司理财的二... 与前代不同,宋初宰相不理财,但在王安石创置制置三司条例司、领导变法之后,宰相理财制有所恢复,并使宋朝财政制度由三司一元理财体制,转变为宰相领导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或司农寺)—提举常平司理财和户部尚书所领的户部—转运司理财的二元理财体制。在宋代中央财政制度变迁中,制置三司条例司的创置和罢废是关键,而制置三司条例司置废过程中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更是推动北宋中央财政制度变迁的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司条例司 利益集团 博弈 财政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树铮与建国军政制置府的建立及影响
3
作者 曹心宝 张华腾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建国军政制置府是在徐树铮的策划和组织下联合孙中山部属许崇智和原西北边防军将领、驻延平的皖系将领王永泉,根据自己所著的《建国诠真》的构想,企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组织,虽然由于直系北京政府的讨伐... 建国军政制置府是在徐树铮的策划和组织下联合孙中山部属许崇智和原西北边防军将领、驻延平的皖系将领王永泉,根据自己所著的《建国诠真》的构想,企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而建立起来的一个政权组织,虽然由于直系北京政府的讨伐、福建各界的反对和与孙中山的目的不一致及皖系实力人物的不支持等各种原因,而很快流产,但它对中国政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树铮 建立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安石变法与制置三司条例司置罢问题再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钱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01-108,共8页
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变法初期主持变法的重要机构。该司自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设立,到熙宁三年(1070年)五月罢废。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在青苗法政争的基础上,围绕该司的置罢问题展开了较激烈的政治较量。神宗在该司设立、活动、罢... 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变法初期主持变法的重要机构。该司自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设立,到熙宁三年(1070年)五月罢废。变法派与反变法派在青苗法政争的基础上,围绕该司的置罢问题展开了较激烈的政治较量。神宗在该司设立、活动、罢废等问题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司的罢废是神宗抱守“祖宗家法”,平息舆论,运用君主政治权术,抑制王安石相权、平衡各方势力的表现;是君主在政治运作中通过罢废机构,对权势暂时较大的一方进行正面抑制,以实践其“异论相搅”之策的表现。宋朝君主的“异论相搅”之策不仅是一种通过人事任免,依靠他方势力的牵制策略,还是一种通过机构调整,抑制略占上风势力的平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司条例司 王安石变法 政争 异论相搅 北宋 神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演变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玉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27-131,126,共6页
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演变初探贾玉英(河南大学历史系)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比较复杂多变,它是宋代乃至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尚无专论。本文拟就宋代从二府到三省、枢密院体制的演变过程及其意义,作一... 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演变初探贾玉英(河南大学历史系)宋代中央行政体制比较复杂多变,它是宋代乃至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尚无专论。本文拟就宋代从二府到三省、枢密院体制的演变过程及其意义,作一初步探讨。从二府制到三权分立制的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密院 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 行政体 三司条例司 三权分立 《宋会要辑稿》 演变 熙宁 御营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绍兴前期的中央遣蜀帅臣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化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9,共8页
南宋绍兴前期,朝廷先后派遣了席益、胡世将、郑刚中三名宣抚、制置使赴四川,这三名官员在任期间协助朝廷解决了不少政务难题,使得朝廷对四川的控制力度有所加强。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朝廷以及四川本地武将之间也产生了不少矛盾冲突,... 南宋绍兴前期,朝廷先后派遣了席益、胡世将、郑刚中三名宣抚、制置使赴四川,这三名官员在任期间协助朝廷解决了不少政务难题,使得朝廷对四川的控制力度有所加强。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朝廷以及四川本地武将之间也产生了不少矛盾冲突,其结局均不甚好。透过这三人的帅蜀事迹,我们可以对南宋前期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前期 四川 宣抚使 制置使 权力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贾涉事功述评——以南宋中期淮东的防务为中心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宽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101-113,共13页
贾涉在宋金蒙三国势力交错、兴替时期,在处理边防、流民及涉外事务方面表现卓越,贾涉的成功,在于他能掌握时势,适切地执行宋廷的政策巩固边防,接纳、处理山东忠义军,利用这批武力成为恢复故土和救援危急的主要力量;进而观察时势变动,推... 贾涉在宋金蒙三国势力交错、兴替时期,在处理边防、流民及涉外事务方面表现卓越,贾涉的成功,在于他能掌握时势,适切地执行宋廷的政策巩固边防,接纳、处理山东忠义军,利用这批武力成为恢复故土和救援危急的主要力量;进而观察时势变动,推动联结蒙古的外交活动。这些都是他在变动不定的大时代中能出人头地、晋升高位的因素。忠义军与李全势力的发展,对贾涉功业的影响最大。他对忠义军采取利诱和分化的手段,在初期颇能得心应手,但随着李全势力坐大,裂土割据之心转强之后,使贾涉穷于应付,竟致心力俱疲,显示他的作法与朝中决策不一致,加上奥援不足,陷于难以掌握时势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东制置使 忠义军 李全 分化 联结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事与人事:略论蔡京与讲议司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小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6-52,共7页
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下诏如熙宁置条例司体例,于都省置讲议司,由宰臣蔡京提举,崇宁三年(1104)四月罢。此讲议司与制置三司条例司不同,与宣和六年(1124)设置的讲议司也不同。讲议司对北宋晚期政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关键词 讲议司 三司条例司 蔡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史·梁汝嘉传》订误
9
作者 黄光辉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4-104,共1页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三九四《梁汝嘉传》载:“以称职,擢徽猷阁待制,试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累迁户部侍郎,进权尚书兼江、淮、荆、广经制使。汝嘉求去,以宝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观。未几,升学士、知明州,兼浙西沿海制置使,更温、宣、... 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三九四《梁汝嘉传》载:“以称职,擢徽猷阁待制,试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累迁户部侍郎,进权尚书兼江、淮、荆、广经制使。汝嘉求去,以宝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观。未几,升学士、知明州,兼浙西沿海制置使,更温、宣、鼎三郡,复奉祠以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部侍郎 《宋史》 徽猷阁待 直学士 制置使 宝文阁 临安府 中华书局点校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太原进士考
10
作者 李裕民 《城市研究》 1995年第1X期60-60,共1页
宋代太原进士考李裕民太原在唐代称为北都,人才辈出。到宋太宗平北汉,毁灭晋阳城,许多人被迫迁往外地,留下一部分人安置到规模缩小几倍的新并州域,从此元气大伤,人才锐减。又由于宋金方志早已失传,究竟有多少人考中进士,已难查... 宋代太原进士考李裕民太原在唐代称为北都,人才辈出。到宋太宗平北汉,毁灭晋阳城,许多人被迫迁往外地,留下一部分人安置到规模缩小几倍的新并州域,从此元气大伤,人才锐减。又由于宋金方志早已失传,究竟有多少人考中进士,已难查考。明景泰中纪的《寰宇通志》专设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进士 《宋史》 墓志铭 三司条例司 王安石 《宋会要辑稿》 陕西神木县 《山西通志》 文字学 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礼而序——中国古代席坐方式与礼仪 被引量:3
11
作者 翟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1,235,共5页
在中国古代席地而居时期,席无疑是最重要的家具。它不仅是日常坐卧之用具,也是礼仪制度之载体。席从选材、工艺到装饰都要以礼而定,并形成等级序列;席的陈设要以礼而置,将家具陈设和空间秩序都纳入到礼制的范畴,进而规范席坐人们行为举... 在中国古代席地而居时期,席无疑是最重要的家具。它不仅是日常坐卧之用具,也是礼仪制度之载体。席从选材、工艺到装饰都要以礼而定,并形成等级序列;席的陈设要以礼而置,将家具陈设和空间秩序都纳入到礼制的范畴,进而规范席坐人们行为举止。以礼而序是席地而居时期室内家具陈设的基本准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地而居 礼而 礼仪 随用随 布席 收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王安石的人才观
12
作者 王守志 《理论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83-85,共3页
试论王安石的人才观王守志王安石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因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主持较彻底的改革变法而著称于史。王安石变法,包括均输、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募役)、市易、保甲、将兵、方田... 试论王安石的人才观王守志王安石是我国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因在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主持较彻底的改革变法而著称于史。王安石变法,包括均输、农田水利、青苗、免役(募役)、市易、保甲、将兵、方田均税等诸多内容。这些新法之所以能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 人才观 宋神宗 王安石变法 北宋王朝 三司条例司 历史背景 农民起义 基本内容 变法主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课文的普通话翻译 指南录后序 文天祥
13
作者 李月潭 《语文建设》 1962年第1期23-24,共2页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诺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诺路军马。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行为可以纾祸。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初,奉使往来,无留北者,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于是辞相印不拜,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录后序 中学语文课本 资政殿学士 北兵 左丞 枢密 付之度外 蒙古军 毗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