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水生态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柳 汪光 +4 位作者 于棋 韩东晖 武宇辉 赵文博 陈曦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本研究通过理化分析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评估了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干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受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影响,沉积物样品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碳(OC)呈现排污... 本研究通过理化分析和底栖动物群落调查,评估了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并通过相关性分析,识别了干扰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显示,受制浆造纸废水排放影响,沉积物样品总氮(TN)、总磷(TP)及有机碳(OC)呈现排污口处高,上、下游低的趋势;排污口S4处的UV254值(波长254 nm处吸光度,用于表征芳香类污染物)最高,是上游S1处的4.25倍。各采样点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7~1.8,Pielou均匀度指数范围为0.47~0.92,均处于较低水平;排污口S4处底栖动物类群仅有2种,密度(56.00 ind/m^(2))及生物量(4.18 g/m^(2))均低于上游,且耐污能力较强的多毛纲是单一的底栖动物类群;pH值、TP、UV254及荧光区域Ⅱ的积分标准体积(Φ2,5)是影响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制浆造纸废水排放不仅改变了河口沉积物的化学组分,甚至会破坏底栖动物的栖息环境,降低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河口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好氧生物强化增效处理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丁来保 朱津苇 +2 位作者 杨然 郭奇 田庆文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7,共9页
以竹炭为载体制备氮铈掺杂改性且固定化微生物及微量元素的生物增效材料,采用生物强化增效技术对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好氧处理进行优化,通过降低生化处理出水浓度来降低深度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利用SEM和16S rRNA测序等手段对活性污泥表... 以竹炭为载体制备氮铈掺杂改性且固定化微生物及微量元素的生物增效材料,采用生物强化增效技术对废纸制浆造纸废水的好氧处理进行优化,通过降低生化处理出水浓度来降低深度处理的难度和成本。利用SEM和16S rRNA测序等手段对活性污泥表面形貌及结构和微生物菌落结构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生物强化增效技术对废纸制浆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提高污染物生物降解能力,提高生物处理效果。普通生化处理出水COD平均值140 mg/L、氨氮平均值2.3 mg/L,色度平均值260倍,平均COD去除率86.47%、平均氨氮去除率88.83%、平均色度去除率33.33%;同等条件下,生物增效处理出水COD平均值72.2 mg/L、氨氮平均值0.95 mg/L、色度平均值50倍,平均COD去除率93.02%、平均氨氮去除率达到了95.39%、平均色度去除率87.18%,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生化处理。生物增效处理出水采用传统PAC或PFS处理均可达到排放标准,且PFS的处理成本低至0.63元/m^(3);而普通生化处理只能采用芬顿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且处理成本达3.27元/m^(3)。SEM分析结果显示:生物增效处理的活性污泥絮体结构紧凑,具有更高的生物量;与普通生化处理的污泥相比,生物增效处理的污泥中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丰度增加了3.07和2.29个百分点,unclassified_o_PB19属增加了2.96个百分点,说明生物增效材料的投加能帮助一些具备特殊降解功能的微生物创造有利生存环境并激活其生长,提高了反应体系的定向降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纸制浆造纸废水 活性污泥法处理 生物强化增效 碳基改性材料 微生物菌群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思考 被引量:16
3
作者 许从峰 郭芳杏 +1 位作者 胡春 吕来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188,共12页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制浆造纸废水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深入讨论了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传统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随后总结分析了多种技术联合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优点及潜力,最后提出制浆造纸废水高效耦合处理新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制浆造纸废水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深入讨论了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传统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随后总结分析了多种技术联合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优点及潜力,最后提出制浆造纸废水高效耦合处理新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高效低耗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物化法 生物法 高级氧化法 综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法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乔瑞平 孙承林 +2 位作者 于永辉 刘强 薛文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制浆造纸工业中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考察了废水的初始pH值、反应时间、铸铁屑、活性炭以及H2O2投加量对微电解反应效果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液初始pH值为3.0、活性炭投加量8.0g/L、铸铁屑40...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制浆造纸工业中生化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考察了废水的初始pH值、反应时间、铸铁屑、活性炭以及H2O2投加量对微电解反应效果的影响。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溶液初始pH值为3.0、活性炭投加量8.0g/L、铸铁屑40.0g/L、H2O27.17mmol/L以及反应时间60min。适量H2O2的加入对铁炭微电解反应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可使CODCr的去除率增加13.71%。强化微电解反应后再采用8.0g/L的Ca(OH)2混凝处理,总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75%和95%。以强化的铁炭微电解与Ca(OH)2混凝联用深度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GB3544—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铁炭微电解 制浆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海松 闫阳 +1 位作者 买文宁 姚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02-2306,共5页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Fe/C、pH、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优化.结果表明,pH值为3,Fe/C质量比为1∶1,H2O2投加量0.0146 mol·L-1,曝气反应时间7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Fe/C、pH、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优化.结果表明,pH值为3,Fe/C质量比为1∶1,H2O2投加量0.0146 mol·L-1,曝气反应时间75 min为最优反应条件,对COD的去除率达到75.43%,也显著降低了色度和悬浮颗粒物,大大减少了运行费用,是一种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有效方法.此外,还与铁碳微电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联用的类Fenton法对制浆造纸废水COD去除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铁碳微电解 类-Fenton H2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新技术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春 平清伟 +2 位作者 张健 石海强 李娜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共6页
随着制浆造纸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要求造纸废水排放需达到GB3544—2008排放标准,因此,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成为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酶处理、复合仿生酶处理、营养剂生物处理等生物新技术以及高级... 随着制浆造纸工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要求造纸废水排放需达到GB3544—2008排放标准,因此,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成为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酶处理、复合仿生酶处理、营养剂生物处理等生物新技术以及高级氧化技术、新型膜技术在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期对今后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酶技术 膜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脱色絮凝剂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9
7
作者 乔瑞平 宁银萍 +2 位作者 彭福勇 杨旭 孙承林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8-51,共4页
选用聚合氯化铝(PAC)和木质素改性脱色絮凝剂(LDH)对制浆造纸废水进行了深度脱色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LDH或PAC处理该废水时,废水色度和CODC r的脱除效果不理想。当PAC和LDH的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400 mg/L和5 mg/L时,处理后... 选用聚合氯化铝(PAC)和木质素改性脱色絮凝剂(LDH)对制浆造纸废水进行了深度脱色处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LDH或PAC处理该废水时,废水色度和CODC r的脱除效果不理想。当PAC和LDH的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400 mg/L和5 mg/L时,处理后废水色度和CODC r分别为33.3倍和84.88 mg/L,满足国家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LDH具有良好的絮凝脱色和脱CODC r的能力,而且生产成本较低。采用PAC和LDH复配使用能降低投药量、提高处理效果,应用于制浆造纸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的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混凝 脱色絮凝剂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生生物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霞 刘杰 +4 位作者 李专 秦洪伟 于春来 吴雨华 于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14,共5页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而理化分析并不能实际反映出水污染源埘水体中受害生物的综合毒害强度。该研究同时采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潘类急性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制浆造... 目前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督和管理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而理化分析并不能实际反映出水污染源埘水体中受害生物的综合毒害强度。该研究同时采用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潘类急性毒性试验、发光细菌急性毒性试验和藻类生长抑制试验测定制浆造纸排放废水的生物毒性大小,根据上述毒性实验所测定的半数效应的体积百分比浓度,筛选出对该行业废水最为敏感的毒性试验方法和试验生物,同时结合毒性单位法和废水中的常规污染物浓度与特征污染物对该排放废水进行了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该制浆造纸废水对斑马鱼的96hLC50为33.24%、33.33%和32.96%,属中毒;对大型涵的48hLC50为27.01%和37.47%,属中毒;对青海弧菌Q67的15minEC50远远小于10%,属高毒或剧毒;对斜生栅藻的96hEC50为50%-100%,属低毒。可见,发光细菌毒性试验方法对制浆造坍废水最为灵敏;同时测定4类生物急性毒性的方法为建立我国重点废水排放行业的生物毒性监测方法体系和适合不同污染源废水的试验生物目录库奠定了基础;虽然部分制浆造纸废水的理化指标已经达标,但是其生物毒性较强,这说明采用生物毒性监测配合理化监测方法监测水污染源排放的废水,才能更深刻了解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实际影响,水生生物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水生生物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效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_3/H_2O_2联用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莹莹 买文宁 +1 位作者 马静 王国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5-79,83,共6页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势在必行,同时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O3/H2O2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法以及臭氧和过氧化氢联合工艺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 制浆造纸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对其进行深度处理,势在必行,同时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O3/H2O2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考察了臭氧氧化法以及臭氧和过氧化氢联合工艺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O3/H2O2联合工艺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效果显著,最终可将废水COD从300 mg.L-1降至95.250 mg.L-1,色度由350倍降至4倍以下,出水浊度小于5 NTU基本达到污水回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臭氧氧化法 深度处理 混凝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23
10
作者 冯晓静 谢益民 洪卫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2-25,共4页
将电化学技术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在进水CODCr368-394mg/L、色度320~400倍的情况下,处理后出水的CODCr32~39mg/L、色度8~10倍。该系统在降低废水污染物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废水的电导率,... 将电化学技术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在进水CODCr368-394mg/L、色度320~400倍的情况下,处理后出水的CODCr32~39mg/L、色度8~10倍。该系统在降低废水污染物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废水的电导率,拓展了深度处理废水的回用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技术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制浆造纸废水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炭微电解—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12
11
作者 潘碌亭 余波 吴锦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3-45,共3页
针对某制浆造纸废水的特性,采用铁炭微电解—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为2 500 mg/L,色度为300倍时,铁炭微电解预处理,不仅去除了40%的CODCr和80%的色度,还大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B/C从0.23提高到0.42;微电... 针对某制浆造纸废水的特性,采用铁炭微电解—厌氧—好氧组合处理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为2 500 mg/L,色度为300倍时,铁炭微电解预处理,不仅去除了40%的CODCr和80%的色度,还大幅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B/C从0.23提高到0.42;微电解出水经过厌氧和好氧处理,CODCr去除率分别为70%和55%,最终出水CODCr在250 mg/L以下,色度为50倍,达到《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铁炭微电解 厌氧 好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生物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傅妍芳 马邕文 万金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制浆造纸废水是国内外公认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文章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制浆造纸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在分析中,主要从生物强化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制剂等方面,总结了制剂造纸废水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今后... 制浆造纸废水是国内外公认的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文章介绍了生物强化技术在制浆造纸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在分析中,主要从生物强化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和环境生物制剂等方面,总结了制剂造纸废水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生物强化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优势降解菌群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9
13
作者 孙友友 陈元彩 陈洪雷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9-42,共4页
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筛选得到优势降解菌群,然后对其进行固定化,并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固定化单株菌的CODCr降解率分别为:50.3%(土壤杆菌)、34.6%(杆状菌)、57.6%(戈登氏菌)、43.1%(恶臭假胞杆菌);而固定化优势降解菌群对... 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筛选得到优势降解菌群,然后对其进行固定化,并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固定化单株菌的CODCr降解率分别为:50.3%(土壤杆菌)、34.6%(杆状菌)、57.6%(戈登氏菌)、43.1%(恶臭假胞杆菌);而固定化优势降解菌群对制浆造纸废水的降解能力有所提高,CODCr降解率为70.9%,较游离菌群的处理提高了5.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固定化 优势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宏国 罗琳 王盛颉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34,共5页
制浆造纸废水是一类成分复杂、难处理的高浓废水,探索、研究其深度处理技术十分迫切。本研究利用AB池、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和高效浅层气浮组合技术处理废水(废水的SS、CODCr和BOD5分别为900~1100 mg/L、1200~1800 mg/L和600~900mg... 制浆造纸废水是一类成分复杂、难处理的高浓废水,探索、研究其深度处理技术十分迫切。本研究利用AB池、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和高效浅层气浮组合技术处理废水(废水的SS、CODCr和BOD5分别为900~1100 mg/L、1200~1800 mg/L和600~900mg/L)可使SS、CODCr、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95%、97%,出水的SS、CODCr、BOD5分别为30 mg/L、90 mg/L、20 mg/L,符合《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AB池 改良型卡鲁塞尔氧化沟 高效浅层气浮 废水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处理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5
作者 欧阳荟 宋碧玉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8-52,共5页
列举了目前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及新方法,综述了近几年科研人员在各处理技术上取得的成果与经验,指出了清洁生产和零排放是最为理想的废水处理工艺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废水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有机物特性及在Fenton处理中的去除行为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永利 刘杨 +3 位作者 王双飞 宋海农 陈楠 周永信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7-31,共5页
研究了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EfOM)的组成和特性,探讨了EfOM在Fenton深度处理中的去除行为。结果表明,EfOM主要为疏水性物质,其中疏水酸的CODCr和UV254表征含量分别为64%、53%,占比例最少的为弱疏水物质,分别为7%和10%;EfOM主... 研究了制浆造纸废水生化出水中有机物(EfOM)的组成和特性,探讨了EfOM在Fenton深度处理中的去除行为。结果表明,EfOM主要为疏水性物质,其中疏水酸的CODCr和UV254表征含量分别为64%、53%,占比例最少的为弱疏水物质,分别为7%和10%;EfOM主要为表观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采用Fenton深度处理法可有效去除EfOM,当H2O2用量为0.5 Qth,初始pH值为3,H2O2与Fe2+物质的量比为5∶1,反应时间为20 min时,出水可达到GB3544—2008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Fenton出水中疏水酸含量最高,其次为亲水物质;分子质量大的有机物被有效去除,出水中主要为分子质量小于3000的有机物,占6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EfOM FENTON处理 有机物去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厌氧反应器-改良型氧化沟-浅层气浮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安龙 张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7-41,共5页
采用IC厌氧反应器-改良型氧化沟-浅层气浮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介绍和分析了整个工艺的主要构筑物及其调试运行方法。当进水CODCr为4000 mg/L、BOD5为1350 mg/L、SS为2000mg/L时,出水CODCr≤60 mg/L、BOD5≤20 mg/L、SS≤30 mg/L,达到G... 采用IC厌氧反应器-改良型氧化沟-浅层气浮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介绍和分析了整个工艺的主要构筑物及其调试运行方法。当进水CODCr为4000 mg/L、BOD5为1350 mg/L、SS为2000mg/L时,出水CODCr≤60 mg/L、BOD5≤20 mg/L、SS≤30 mg/L,达到GB3544—2008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污染物排放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厌氧反应器 改良型氧化沟 浅层气浮 制浆造纸废水 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工艺组合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文亮 施英乔 +4 位作者 丁来保 韩善明 李四辉 房桂干 乔超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3-87,共5页
采用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PAFR)—改良型氧化沟—高级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其中PAFR内设有自动高效脉冲布水器,仅消耗部分势能,无潜水搅拌等辅助设备,池内泥水可充分混合;改良型氧化沟采用"ABR+卡鲁塞尔氧化沟"组... 采用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PAFR)—改良型氧化沟—高级氧化组合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其中PAFR内设有自动高效脉冲布水器,仅消耗部分势能,无潜水搅拌等辅助设备,池内泥水可充分混合;改良型氧化沟采用"ABR+卡鲁塞尔氧化沟"组合工艺,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介绍了整个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针对运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系统运行稳定,出水COD≤70mg/L、BOD≤20 mg/L、SS≤3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厌氧流化床反应器 改良型氧化沟 制浆造纸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BR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俊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8-51,共4页
介绍了SBR生化处理工艺的特点 ,讨论了以该工艺处理制浆造纸废水时各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并对部分关键设备的选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 SBR 活性污泥法 制浆造纸废水 曝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强化混凝技术在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燕 王征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8,共4页
通过对多种制浆造纸废水实验和工程实践以及国内外文献的调研认为:强化混凝技术更符合我国国情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对高效溶气气浮、粉末活性炭强化混凝、加载混凝磁分离等3种强化混凝工艺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制浆造纸废... 通过对多种制浆造纸废水实验和工程实践以及国内外文献的调研认为:强化混凝技术更符合我国国情和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对高效溶气气浮、粉末活性炭强化混凝、加载混凝磁分离等3种强化混凝工艺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提出合理、可行的工艺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强化混凝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