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举制止通货膨胀的时机已经成熟
- 1
-
-
作者
杨培新
-
机构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8-10,共3页
-
文摘
一举制止通货膨胀的时机已经成熟杨培新1994年全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1.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4.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物价上涨率最高的年份。而且当前涨势依然凄历,12月份比11月份仍然上涨2%左右。这已经是1992年开始的这一轮通货膨胀持续上涨...
-
关键词
制止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
价格改革
生产资料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知识分子
投资膨胀
税制改革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价格上涨
-
分类号
F822.5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抑制经济过热 制止通货膨胀
- 2
-
-
作者
林文益
-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4期27-32,共6页
-
文摘
抑制经济过热制止通货膨胀林文益一、通货膨胀概念与物价上涨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以为在讨论反通货膨胀问题先要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通货膨胀涵义应是指在流通中纸币的数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的现象。但纸币的通货膨胀所引起的贬值不...
-
关键词
制止通货膨胀
价格上涨
经济过热
超高速度
消费需求
国有经济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统制经济
固定资产投资率
-
分类号
F822.5
[经济管理]
-
-
题名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经济改革
- 3
-
-
作者
殷晓
-
机构
浙江省计委经济研究所
-
出处
《探索(浙江)》
CSSCI
1989年第1期10-14,共5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 价格改革经历了以调为主和以放为主两个阶段。从理论上说,这种改革思路和做法是符合逻辑的,因为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价格体制应该向自由市场价格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但是,改革的实践远比理论上的设想要复杂,愈演愈烈的通货膨胀以及主要由此而引起的物价大幅度上涨,困扰着改革的进程。1978—1987年,国民收入增长2倍多,而同期货币发行量增长了近7倍,全国零售物价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累计上涨45.7%和56.2%。1979~1984年,全国零售物价指数上升16.9%,除1980年6%
-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改革
价格改革
经济发展
制衡机制
通货膨胀率
货币
经济体制改革
制止通货膨胀
建议和措施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通货膨胀原因新探
- 4
-
-
作者
杨喆
-
出处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8年第5期28-29,共2页
-
文摘
通货膨胀是举国瞩目的社会性问题之一,能否正确解释其原因并实施有效的对策,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前途和命运。 然而,迄今的所有理论解释,都还拘泥于定义本身——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金属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 笔者认为,货币发行量较大只是我国发生通货膨胀的一个表面性原因,并不是其全部原因。其真正和全部的原因则在于我国的通货已发生了多元化的不良结构变异,从而导致实际通货量大大超过纸币发行量而引起纸币贬值和失控。
-
关键词
膨胀原因
制止通货膨胀
纸币发行量
货币投放量
结构变异
人民币
纸币贬值
全部原因
理论解释
货币量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陈云的反通货膨胀思想
- 5
-
-
作者
赵声
-
出处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5,共5页
-
文摘
陈云同志曾经亲自具体领导了开国初期和60年代初经济调整时期稳定市场物价,制止通货膨胀的工作,搞得十分成功.他的反通货膨胀思想是非常丰富的.研究和探讨陈云的反通货膨胀思想,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我们当前控制物价上涨,制止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实践意义.一、稳定物价制止通货膨胀的必要性陈云同志作为新中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奠基人和组织领导者,十分重视平抑物价,稳定市场,制止通货膨胀,安排好人民生活.他多次提到抑制通货膨胀的重要性.(一)稳定物价,制止通货膨胀是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陈云同志一贯重视市场物价问题.他认为市场物价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能否稳定地得到改善与提高.因此,他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总是设法采取各种手段来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
-
关键词
陈云同志
制止通货膨胀
抑制通货膨胀
稳定市场物价
反通货膨胀
社会购买力
稳定物价
商品供应量
物资供应
财政收支平衡
-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通贷膨胀在苏联——来自莫斯科的报告
- 6
-
-
作者
李一芝
-
出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1-54,共4页
-
文摘
1988年9月,我赴莫斯科,专程考察苏联金融体制改革。经过几个月的实地考察,对苏联的通货膨胀比过去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愿在此向国內同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
关键词
抑制型通货膨胀
莫斯科
金融体制改革
苏联
膨胀比
实地考察
制止通货膨胀
经济学家
治理通货膨胀
电冰箱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市场疲软与货币流通
- 7
-
-
作者
樊纪宪
-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1-25,共5页
-
文摘
商品流通引发并决定货币流通。1989年以来出现的市场疲软和商品滞销,势必给货币流通产生深刻影响。这些影响有表面的、有深层的,有明显的、有隐蔽的,有现实的、也有滞后的。我们要及时和正确地把握市场销售疲软对货币流通产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从而有效组织和调控货币流通。
-
关键词
货币流通
市场疲软
物价补贴
储蓄
商品
制止通货膨胀
债务链
贷款存量
商人资本
消费基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初见成效
- 8
-
-
作者
杨培新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0年第3期1-5,共5页
-
文摘
从1988年9月开始确立并执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其目标就在于制止从1983年开始并逐渐趋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中国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就是通货膨胀的势头受到遏制,但同时出现了通货紧缩过程中的市场疲软、商品积压、工业生产滑坡、待业人数有所增长的现象。现在正在执行进一步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努力巩固物价稳定,同时进行经济调整和深化改革。
-
关键词
深化改革
制止通货膨胀
见成效
保值储蓄
企业承包制
社会集团购买力
固定资产投资
地方财政
通货紧缩
坚持和完善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美国经济复苏的困境
- 9
-
-
作者
黄书凤
-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2期86-88,60,共4页
-
文摘
美国刚刚从新的一次经济危机(一九七九年四月至一九八○年八月)中摆脱出米,随着它的高利率开创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和追逐美元升值之后,又引起了一九八一年八月以来持续一年多至今未止的衰退,陷入了高利率、低经济增长率、高失业率、深重债务以及贸易逆差的困境。
-
关键词
美国经济复苏
优惠贷款利率
高利率
制止通货膨胀
提高贴现率
贸易逆差
失业人数
通货膨胀率
市场利率
财政赤字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西方自由经济理论的演变
- 10
-
-
作者
张建辉
-
出处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4年第6期49-52,共4页
-
文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这种看法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发生了变化。到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的重大突破。这一突破纠正了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打开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实践中,回顾一下半个世纪以来西方自由经济理论的演变,对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不无益处。
-
关键词
自由经济
制止通货膨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赤字支出
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
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货币学派
计划经济
-
分类号
F091.3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