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事管理组织与制度管理标准》制订与解析
1
作者 王洋 谭玲 +5 位作者 甄健存 陆进 张威 梅丹 张艳华 姜玲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5-699,共5页
组织与制度管理在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这一领域的管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还能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管理上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为了实现组织与制度管理的同质化,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 组织与制度管理在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化这一领域的管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还能促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管理上实现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为了实现组织与制度管理的同质化,中国医院协会药事专业委员会组织了编制团队,遵循科学性、通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经过深入的问题梳理、广泛的意见征集以及严格的专家论证审议,最终制订形成国内首个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体系与制度体系的团体标准。该文旨在详细阐述这一标准制订的过程,并深入解析标准内容,以便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的组织与制度建设方面提供建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制度管理 药事管理 标准制订 标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本科教育的制度化——基于组织场域分析框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芝洲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回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和实践样态,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社会认同的现实困境。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制度化理论的视角,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新兴的组织场域,其制度化既是一... 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已成为我国回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和实践样态,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社会认同的现实困境。从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制度化理论的视角,职业本科教育作为新兴的组织场域,其制度化既是一种“历时性”过程,又是一种“状态或属性变量”,因而职业本科教育面临的这种困境实质上是制度化不足困境,即职业本科教育还是一个成熟度低、弱型治理的组织场域,在过程维度上尚缺乏充分的历时性制度化过程,在结构维度上尚缺乏稳固的制度化核心要素基础。因此,在组织场域层面,职业本科教育制度化的基本路向是在过程维度上需要稳步推进“理论化”“规模化”和“合法化”,在结构维度上需要扎实稳固制度体系、关系结构、集体行动等核心要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 组织场域 职业本科教育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 被引量:3
3
作者 祝捷 金玲慧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9,共13页
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是成文法规的必然趋势,也是立法手段在政党规范领域的全新尝试。当前,官方已有明确导向而学界尚未形成规模研究,亟须对党的组织法规法典化展开“全景式”的研究讨论,以减轻或避免其在现实中缺乏实践性的可能。概... 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是成文法规的必然趋势,也是立法手段在政党规范领域的全新尝试。当前,官方已有明确导向而学界尚未形成规模研究,亟须对党的组织法规法典化展开“全景式”的研究讨论,以减轻或避免其在现实中缺乏实践性的可能。概念主体的解构分析、必要性可行性及可见困境的探讨、实践路径的初步拟定等是系统阐释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上述内容为引导,可形成“理解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到“认可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再到“探索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的逻辑路径,实现对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的理性认知,最终为推动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打造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党的组织法规制度 党的组织法规制度法典化 法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察组织制度应以监察任务为导向——兼谈对我国监察组织立法的构想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炜达 张秦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71,共13页
监察组织制度应是监察制度体系的核心部分,但现行立法均未对其重点关注,致使监察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如何处理、监察组织内部如何设置机构等缺乏规范依据,对监察委员会职权赋予的多少、办案组织人员配置等缺乏判断标准。参考“... 监察组织制度应是监察制度体系的核心部分,但现行立法均未对其重点关注,致使监察委员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如何处理、监察组织内部如何设置机构等缺乏规范依据,对监察委员会职权赋予的多少、办案组织人员配置等缺乏判断标准。参考“行政任务”引入的“监察任务”概念可以作为监察组织制度的立法导向。监察委员会的产生、职权、组织等均以达至监察任务之需要为基础,又以实现监察任务之必要为限度。确保监察组织制度在法治化、规范化的过程中可以统摄于一,有助于监察委员会在实践中依法、依职权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组织制度 监察任务 监察委员会 组织立法 监察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制度规范的张力与调适对政社合作有效性的影响
5
作者 谢舜 吕翠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9-136,共8页
政社合作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政社合作的有效性对于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以G省H市政府与商(协)会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为例探讨政社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政府和社会组织... 政社合作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政社合作的有效性对于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关键意义。以G省H市政府与商(协)会合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为例探讨政社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制度规范张力会影响政社合作的有效性,这种制度规范张力具体表现为政府文牍主义与社会组织务实主义、政府制式化运行与社会组织非标准化运行、政府执行力欠佳与社会组织追求高执行力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是政社组织结构的差异、政社注意力分配的差异和政社地位的差异。从组织作风、组织运行结构、组织执行力三个方面对组织制度规范进行调适,使政社制度规范从矛盾、冲突向统一、协调转变,从而缓解政社制度规范张力,改变政社合作的情境,可以提升政社合作的有效性。这样就不仅从一个较为微观的视角解开了影响政社合作有效性的密码,还对调适性结构理论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社会治理 政社合作 组织制度规范 调适性结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距离:内涵演变、理论基础及其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
6
作者 李增刚 姜凯 王典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20,共12页
国家间制度距离是影响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因素。制度距离这一概念由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发展而来,反映了国家之间制度的差异。在国家层面,制度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制度亲近论”“距离偏好论”和“非线性关系”... 国家间制度距离是影响国际经贸往来的重要因素。制度距离这一概念由心理距离和文化距离发展而来,反映了国家之间制度的差异。在国家层面,制度距离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制度亲近论”“距离偏好论”和“非线性关系”;在企业层面,制度距离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持股比例和生存绩效。从加强经济学学理基础、优化测度方法、强化内生性讨论和补充制度距离影响全球双边直接投资四个维度,可以拓展和深化制度距离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式制度距离 非正式制度距离 国际直接投资 组织制度主义 制度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效能的“组织—制度”互动机制探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冯钰平 万华颖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6,共7页
党的领导是推进经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胜密码,融合组织制度理论与党政体制理论构建“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探究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效能的结构性要素与能动性过程。从组织推动制度构建的维度而言,中国共产党推动... 党的领导是推进经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胜密码,融合组织制度理论与党政体制理论构建“组织—制度”的分析框架,探究党的领导优势转化为经济治理效能的结构性要素与能动性过程。从组织推动制度构建的维度而言,中国共产党推动“理念—行动—惯例—制度”演化,通过思想理念引领践行人民至上理念,通过有效领导促成多元主体协同,通过组织结构凝练行为惯例,通过制度创新丰富正式制度,不断优化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体系。从制度为组织行为赋能的维度而言,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通过明确效能转化的思想指引、完善主体协作的治理结构、畅通系统高效的联结机制,引导组织超越效率理性、单线管理、松散联结、碎片化治理,在更加清晰明确的选择集合中做出行为选择。基于组织行为与制度演进双向交互形成的具有适应性效率的“组织—制度”架构,形塑党的领导优势与经济治理效能的转化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领导 经济治理效能 组织制度”互动机制 党政体制 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制度的建立和演进论析
8
作者 许耀桐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7,F0002,共13页
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制度的建立和演进,经历了从民主制,到集中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创建,再到民主集中制创新发展的三个时段。第一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建立了政党的民主制;第二时段,列宁先是在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 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制度的建立和演进,经历了从民主制,到集中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创建,再到民主集中制创新发展的三个时段。第一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建立了政党的民主制;第二时段,列宁先是在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以及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内择定了集中制,尔后把集中制和民主制相结合,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建了民主集中制;第三时段,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传承、坚持并创新发展了民主集中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民主制是一个首创,它包含“民主的权利”和“民主的集中”两大部分,奠定了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基石。列宁择定和实行的集中制,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的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行使的高度集权,具有适应斗争环境需要的积极作用。列宁创建的民主集中制形成了两种形态,其最终形态回归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制,但又极大地增添和丰富了“民主的权利”和“民主的集中”两大部分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论与实践作出重大的贡献,取得了七大创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制度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最坚定、最持久、最彻底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在中国得到了最广泛、最深入、最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党 组织制度 民主制 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管理者风险规避与制度化组织使命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唐朝永 彭灿 林琳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4-46,共13页
适应新常态和创新驱动是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从组织衰落中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已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战略议题.基于风险决策、风险偏好等理论视角,考察管理者风险规避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关系的调节机制,分析制度化组织使... 适应新常态和创新驱动是当前我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从组织衰落中实现企业创新发展已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战略议题.基于风险决策、风险偏好等理论视角,考察管理者风险规避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关系的调节机制,分析制度化组织使命对整个调节机制的中介作用,构建了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使用回归分析和区间估计Bootstrap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组织衰落正向影响组织创新,管理者风险规避负向调节组织衰落和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管理者风险规避正向影响制度化组织使命,制度化组织使命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制度化组织使命中介了管理者风险规避对组织衰落与组织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衰落 组织创新 管理者风险规避 制度组织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制度理论中的“合法性”研究述评 被引量:32
10
作者 陈扬 许晓明 谭凌波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10期137-142,共6页
"合法性"是组织制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虽然国内学界对这一概念已并不陌生,但在对其内涵的把握上却并不是很准确,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研究上的误区和瓶颈。文章通过对近30年来西方顶尖学术期刊中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阐述了组织... "合法性"是组织制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虽然国内学界对这一概念已并不陌生,但在对其内涵的把握上却并不是很准确,由此也产生了很多研究上的误区和瓶颈。文章通过对近30年来西方顶尖学术期刊中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阐述了组织制度理论中"合法性"的内涵、维度、来源、基础、作用机理及组织的应对策略等理解"合法性"的最根本性问题,并首次提出了"合法性连续体"的概念用以全面刻画"合法性"。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关于"合法性"研究的三大研究前沿性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制度理论 合法性 合法性连续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大学组织制度,改善教学与科研关系 被引量:31
11
作者 张俊超 吴洪富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洪堡提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了一种经典,也是大学及学术职业的一种信念。可是,这种信念却一直受到现实与理论的质疑,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与矛盾。对于这种信念的背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大学组织层面,则主要是大学... 洪堡提倡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了一种经典,也是大学及学术职业的一种信念。可是,这种信念却一直受到现实与理论的质疑,出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分离与矛盾。对于这种信念的背离,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在大学组织层面,则主要是大学对"一流"目标的盲目追求、教师评价考核机制的偏颇以及教学管理方式的制约等。为了改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促进二者的有效结合,我们需要进行大学组织制度的变革:重新厘清大学的使命,强调教学责任;重新界定科研的内涵,对科研实施柔性管理;加强课程建设,践行研究性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教学科研关系 组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组织与制度性组织:中国大学学术共同体的两种样态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胜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大学学术共同体是以共同的学术旨趣和愿景,遵循学术规则,秉持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取向而聚合的学者群体。大学学术共同体分为自发性与制度性两种样态:前者是大学学术发展的基础;后者是保障学术正常发展的力量。面对共同体的生存困境,学术... 大学学术共同体是以共同的学术旨趣和愿景,遵循学术规则,秉持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取向而聚合的学者群体。大学学术共同体分为自发性与制度性两种样态:前者是大学学术发展的基础;后者是保障学术正常发展的力量。面对共同体的生存困境,学术共同体应进行自我约制,遵循学术规范,担当学术评价的重任。学校为自发性学术共同体提供"软制度"支持并加强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共同体 自发性组织 制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农民的有机农业技术、组织和制度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嫣 程存旺 +1 位作者 温铁军 武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通过对印度卡纳塔克邦的田野调查,重点对发端于农民中的印度有机农业运动从理念、技术、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由于印度与我国同样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又均经历着现代化话语体系下化学农业对环境转嫁负外部性的过程,因此,印度的经验... 通过对印度卡纳塔克邦的田野调查,重点对发端于农民中的印度有机农业运动从理念、技术、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由于印度与我国同样具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史又均经历着现代化话语体系下化学农业对环境转嫁负外部性的过程,因此,印度的经验对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有着很强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有机农业 组织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流动视角下的组织制度与组织环境耦合度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晓红 张宝生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6期89-93,共5页
组织内部通过知识流动的途径可以使知识这种特殊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组织制度和组织环境是知识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者存在交互耦合的关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共同推动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本文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组织制度和... 组织内部通过知识流动的途径可以使知识这种特殊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组织制度和组织环境是知识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者存在交互耦合的关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共同推动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本文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组织制度和组织环境的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测度方法,并对科技创新团队Z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流动 组织制度 组织环境 耦合度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农产品市场的组织制度创新 被引量:21
15
作者 温思美 罗必良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2-46,共5页
TO条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 2 0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历程 ,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模式 ,并对实现... TO条件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构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 2 0年来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历程 ,分析了农产品流通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模式 ,并对实现其目标模式的主要途径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 ,我国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应在有效的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 ,构建起一个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企业化的管理为运行机制、多元主体参与、高度组织化的现代市场体系。为此 ,必须创新农产品的市场组织制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产品市场 流通体制 组织制度创新 批发市场 市场企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交叉学科发展的组织建构和制度设计——基于我国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的思考 被引量:46
16
作者 袁广林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共8页
综合交叉学科是知识生产的前沿,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发生在该领域,其学科地位显要已毋庸置疑,但以学科分化为基础建立的大学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方式、考核评价体系以及缺乏多学科背景的学术人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综合交叉学... 综合交叉学科是知识生产的前沿,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发生在该领域,其学科地位显要已毋庸置疑,但以学科分化为基础建立的大学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方式、考核评价体系以及缺乏多学科背景的学术人才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综合交叉学科的发展。为了提高我国大学综合交叉学科建设水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组织建构和制度设计,激发综合交叉学科发展的活力,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一流综合交叉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综合交叉学科建设 世界一流 组织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制度与运行机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一明 傅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1-25,共5页
介绍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建原则与方法、民主管理制度、利润分配制度及其产权结构安排,并从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积累与发展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介绍协会的运行机制,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组织制度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绩效的博弈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施锡铨 孙鹤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52,共13页
关键词 农业生产 生产组织制度 绩效比较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社治理-自治的组织建构和制度创新——以浙江农村为例的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张乔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208,共7页
村社治理与自治的关系结构,意在寻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乡政村治的事理结构模式,它是近代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沿革和制度演进的最本质的议题和最核心的纲领,是村社政治民主、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发展的制动力量。本文以浙江村社治理自治... 村社治理与自治的关系结构,意在寻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种乡政村治的事理结构模式,它是近代中国农村基层组织沿革和制度演进的最本质的议题和最核心的纲领,是村社政治民主、经济运行和社会管理发展的制动力量。本文以浙江村社治理自治的发展为例,展示村社组织从家族自治到组织村民自治,从单一功能到多元复合功能,从自力到政府、社会和个人合力的功能性转变,重点提出村社选举、村社发展参与和管理参与的组织制度安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 组织制度 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制度创新视角的协同知识管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少杰 吴兰贞 石宝明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7期31-33,共3页
协同知识管理所要求的目标协同、信息协同和资源协同需要企业通过相应的组织制度创新来实现。为了发挥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个人在协同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保证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企业应当通过知识管理委员会、知识管理部和知识管理... 协同知识管理所要求的目标协同、信息协同和资源协同需要企业通过相应的组织制度创新来实现。为了发挥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个人在协同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保证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一致性,企业应当通过知识管理委员会、知识管理部和知识管理团队等机构,打造以知识团队为核心的横向总线式组织结构,从而推动企业的协同知识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知识管理 组织制度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