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正当化理论述评 被引量:9
1
作者 梁明明 李晔 李薇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771-1781,共11页
制度正当化是指个体将现存社会安排合法化的心理过程。制度正当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谬误意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制度正当化理论能够解释人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在认知和意识形态上维护和支持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积极和消... 制度正当化是指个体将现存社会安排合法化的心理过程。制度正当化的理论基础包括谬误意识、公正世界信念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制度正当化理论能够解释人们为什么以及怎样在认知和意识形态上维护和支持现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些积极和消极后果。制度正当化受到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制度正当化中"制度"的涵义,加强制度正当化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以便更好地解释社会转变如何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正当化 刻板印象 外群体偏好 补偿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民阶层与制度认同:媒介、权威人格和地域差异的影响
2
作者 钟智锦 王童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5-83,共9页
根据制度正当化理论,弱势群体会因为自己的弱势地位而产生认知失调,为了减轻焦虑,他们会通过认同现有的制度来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制度认同依赖于多个条件。一是权威人格,即人们是否愿意服从权威。二是媒介,因为个体对“制度”... 根据制度正当化理论,弱势群体会因为自己的弱势地位而产生认知失调,为了减轻焦虑,他们会通过认同现有的制度来减轻认知失调带来的不适感。制度认同依赖于多个条件。一是权威人格,即人们是否愿意服从权威。二是媒介,因为个体对“制度”这一抽象存在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传播的信息。三是社会因素,如社会的经济发达程度、精英文化的影响力等。中国网民因社会地位不同导致制度认同存在差异;权威人格倾向越明显的人,制度认同越强烈;接触主流媒体的政治新闻能有效促进制度认同;贫富差距也是影响网民制度认同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认同 制度正当化 权威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