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BBNJ协定视阈下国际法制度性话语权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磊 《交大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49,共13页
BBNJ协定开放签署是近年来国际法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协定在为深海遗传资源开发法律秩序变革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存在较多的模糊性建构。这意味着各国在执行阶段将继续围绕制度性话语权展开绵长的博弈。根据国际法的理论与经验,“软法... BBNJ协定开放签署是近年来国际法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该协定在为深海遗传资源开发法律秩序变革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存在较多的模糊性建构。这意味着各国在执行阶段将继续围绕制度性话语权展开绵长的博弈。根据国际法的理论与经验,“软法之治”的重要性在BBNJ协定的执行阶段不容忽视,并成为国家之间争夺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维度之一。中国应当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主张的理性程度,从而推动国际法观念地层的迭代。通过融入海洋科研自由革新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方面。同时,在BBNJ协定执行阶段,基于“软法之治”,借鉴“结构洞”理论的有益启示,中国可以在重要议题上努力弥合国家之间的罅隙。BBNJ协定的履约实践必将为中国构建制度性话语权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BNJ 软法 制度性话语 结构洞 深海遗传资源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BNJ海洋保护区制度性话语权之建构——论“适当顾及”原则的重释及其软法路径
2
作者 曹怡昕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71,共18页
BBNJ协定的缔结是国际海洋法治的重大进展,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BBNJ海洋保护区的妥善治理。在这一制度演化过程中,话语权的不平等分配使得话语权沦为少数国家的权力,而非多数国家的权利。尽管以利益衡平为初衷的“适当顾及”原则本可... BBNJ协定的缔结是国际海洋法治的重大进展,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对BBNJ海洋保护区的妥善治理。在这一制度演化过程中,话语权的不平等分配使得话语权沦为少数国家的权力,而非多数国家的权利。尽管以利益衡平为初衷的“适当顾及”原则本可纾解这一困境,但其现行诠释与实践偏向发达沿海国家,漠视了发展中国家及地理不利国的权益,从而妨碍了普遍参与的善治愿景。因此,在论析中国如何建构制度性话语权时,将国家利益巧妙嵌入全球共同利益的策略殊为重要。一方面,有必要重释“适当顾及”原则,确立合法、合理且正当的话语立场;另一方面,应依托国际组织的造法者角色和“软法之治”,审慎提升发展中国家和地理不利国的叙事话语。作为负责任的海洋大国,中国可以利用多元身份,采取议题联结策略,灵活塑造一揽子交易,并选择软法路径有效传播适当顾及发展中国家和地理不利国的主张。通过国际合作与示范实践,将相关倡议凝聚为话语共识,进而转化成制度安排。这不仅有助于增强中国在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建章立制的话语权,还能确保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达致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话语 BBNJ协定 海洋保护区 适当顾及 软法 重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经济治理中制度性话语权的中国策 被引量:31
3
作者 陈伟光 王燕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37,共13页
全球经济治理语境下制度之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范式。当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垄断地位因不断崛起的新兴经济体而受到冲击,出现了新的权力分配格局。在新兴经济体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创新治理机制的情势下,传统霸权国家亦通过WTO... 全球经济治理语境下制度之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范式。当前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制度垄断地位因不断崛起的新兴经济体而受到冲击,出现了新的权力分配格局。在新兴经济体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创新治理机制的情势下,传统霸权国家亦通过WTO内部的"俱乐部"合作及外部的FTA缔约而试图重塑国际经贸规则。中国未来需理性设定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提升的目标,向国际社会提供代表中国"共同发展观"的制度公共产品,并通过对既有多边制度的维系及创新话语机制的方式逐步取得全球经济治理下制度性权力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制度性话语 中国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20平台的制度性话语权:中国定位及提升途径 被引量:5
4
作者 孙文莉 谢丹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7-42,共6页
本文剖析中国在G20平台的角色定位,并从三个视角探讨中国进一步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中国式创新"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力源和新思路,亟需将背后的创新机制挖掘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全球治理... 本文剖析中国在G20平台的角色定位,并从三个视角探讨中国进一步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有效途径。本文认为,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中国式创新"为世界经济带来新动力源和新思路,亟需将背后的创新机制挖掘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中国应发挥在G20平台的既有影响力,积极参与、推进多边或区域投资规则的制定,同时,应善于利用现有框架内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模式助力国内的基础设施企业"走出去",通过互联互通,逐步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话语空间;在政策协调方面,在不断加强与七国集团政策合作的同时,中国更应重视与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增强集体决策的执行力,并将其提升到制度化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20平台 制度性话语 全球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性话语权与指数评估学 被引量:19
5
作者 高奇琦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5-148,共4页
目前中国处于与世界交汇的历史关节点上。一方面中国需要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在国际社会中形成制度性话语权。指数是构建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方式。指数往往由非政府的第三方机构发布,有较强的中立... 目前中国处于与世界交汇的历史关节点上。一方面中国需要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总结自己的经验并在国际社会中形成制度性话语权。指数是构建制度性话语权的重要方式。指数往往由非政府的第三方机构发布,有较强的中立性和科学性。这种发布和排名本身会形成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其内容也容易在国际互动中被国际组织所吸纳,从而构成制度性的国际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话语 指数评估 国家治理指数 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如何隐蔽性建构国际制度性话语权——“世界治理指数”的剖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3
6
作者 游腾飞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4-172,共9页
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一些西方国家已将指数的设计和发布视为传播话语体系和政治霸权的表达工具。世界银行开发的世界治理指数被公认为是西方主流治理指数中科学性高、影响力广的综合指标之一。通过特定的数据筛选标准、数据来源、... 在政治学和国际关系领域,一些西方国家已将指数的设计和发布视为传播话语体系和政治霸权的表达工具。世界银行开发的世界治理指数被公认为是西方主流治理指数中科学性高、影响力广的综合指标之一。通过特定的数据筛选标准、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公布形式等研发环节,世界治理指数的研制者将西方价值观十分隐蔽地加入到指标评估的过程中。世界治理指数本质上并非秉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世界治理指数隐蔽加入价值观判断的行为,不仅逾越了世行机构"行为不能涉及其他政治化"的工作红线,而且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国际制度性话语"霸权"。对此,中国一方面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世界治理指数的完善工作,不断获取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另一方面,中国还应该构建本土国家治理指数,突破西方指数霸权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制度性话语 世界治理指数 西方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求制度性话语权——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22
7
作者 陆燕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23期6-18,共13页
以全球价值链为代表的新贸易模式要求对国际贸易规则进行改革与完善。当前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构期。新一轮贸易规则制定更加强调宽领域、高标准,有其复杂性和丰富内容,而围绕规则重构的博弈在多边、诸边、区域等层面同... 以全球价值链为代表的新贸易模式要求对国际贸易规则进行改革与完善。当前国际贸易规则体系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重构期。新一轮贸易规则制定更加强调宽领域、高标准,有其复杂性和丰富内容,而围绕规则重构的博弈在多边、诸边、区域等层面同时展开,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是主要的博弈力量。作为世界经济贸易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全方位、更积极地参与贸易规则重构,增强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规则重构 全球价值链 多边贸易体制 区域贸易协定制度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提升地区制度性话语权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马荣久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0-96,共7页
中国外交顺应地区秩序在多边制度框架中的逻辑延展而因势利导、顺势有为,首先要求相应的外交政策和行为必须明确着力点。在互动关系日益制度化的地区环境中,中国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有三条路径,即地区制度框架的参与和构建、地区制度框架... 中国外交顺应地区秩序在多边制度框架中的逻辑延展而因势利导、顺势有为,首先要求相应的外交政策和行为必须明确着力点。在互动关系日益制度化的地区环境中,中国提升制度性话语权有三条路径,即地区制度框架的参与和构建、地区制度框架下互动议程的设置以及共享理念的倡导。中国外交因循上述三条路径,将有助于弥补当前结构性权力的不足,提升政策的有效性,推动以资源来衡量的潜力和实力转化为以塑造其他行为体预期和行为来衡量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边外交 亚洲地区 国际组织 制度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的双重维度建构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水 徐亚清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6,共8页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旨在统合全球与本土改革发展的双重语境,确立和完善本土治理的话语体系。基于全球语境,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价值逻辑在21世纪的全球治理危机中难以自圆其说,主要体现为自由...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新时代制度性话语权,旨在统合全球与本土改革发展的双重语境,确立和完善本土治理的话语体系。基于全球语境,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价值逻辑在21世纪的全球治理危机中难以自圆其说,主要体现为自由主义民主的先验性与治理危机的现实性难以统合、内部改革的桎梏与后现代主义的双重"迷思"、自由主义民主在国际冲突中的幕后推手。基于本土语境,新制度话语权需正视全球要素与本土改革发展相交融的事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丰富自身内涵,并围绕治理模式、价值理念和风险防控三方面展开。分别为完善适应复杂性环境变革的本土治理模式;确立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构建平等合作的风险防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话语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治理指数与制度性话语权的传播 被引量:6
10
作者 游腾飞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2-158,共7页
在现代西方学界,研究者们惯用指数来相对直观地表达认知。在现代化、民主化和治理等重要的研究论域,已经出现了众多指数研究成果。这些指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许多国家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研究论域的话语权。客观地... 在现代西方学界,研究者们惯用指数来相对直观地表达认知。在现代化、民主化和治理等重要的研究论域,已经出现了众多指数研究成果。这些指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对许多国家产生了直接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一些研究论域的话语权。客观地说,西方主要治理指数具备了较强的科学性,因此使得各国民众相对容易地对其产生认同。但是,西方治理指数在价值偏好、结构设计和方法论上存在明显缺陷。西方治理指数大规模的研制,一方面与后冷战时期西方政治意识形态隐性传播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另一方面也与科学知识占据知识认知话语权主要地位的现状密切相关。因此,这些指数无疑存在西方化的倾向。在现有的西方各类指数排名中,中国基本上都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如何运用客观数据评估一国现代化治理水平,事关一国治理的国际对话能力。西方不愿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和政治霸权的逻辑,国内学界应该尝试突破西方政治领域的指数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治理指数 制度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经济文化维度解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8,共6页
近年来,中国倡导更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提升本国的制度性话语权。这是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追求多元政治话语的重要尝试。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话语权拓展到多元主体发声的突破,既体现了全球治理文化的多元... 近年来,中国倡导更积极有为地参与国际经济治理,提升本国的制度性话语权。这是中国在全球治理领域打破西方话语霸权,追求多元政治话语的重要尝试。从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政治话语权拓展到多元主体发声的突破,既体现了全球治理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又展示了中国依据本国现有条件而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维护和改革的信心与决心。本文将从经济与文化的维度,分析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参与全球治理的作用和价值,探讨中国倡导的提升制度性话语权诉求对国际机制发展的影响,尝试建构性解读中国在国际化格局演进中推进全球治理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话语 文化性解读 全球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际警务合作制度性话语权指标评估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棋 闫天池 王卫平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36,共12页
科学完备的国际警务制度性话语权指标评估体系作为安全治理的“辅助手段”,有助于保证国际警务合作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公安中心工作和国家安全利益目标的实现。国际警务合作制度性话语权指标评估体系分为话语主体、话语生产以及话... 科学完备的国际警务制度性话语权指标评估体系作为安全治理的“辅助手段”,有助于保证国际警务合作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公安中心工作和国家安全利益目标的实现。国际警务合作制度性话语权指标评估体系分为话语主体、话语生产以及话语传播三大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国际警务合作制度性话语权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和对比各个层级的重要性,最终可以筛选出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37个子指标最终形成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评估指标体系可以看出,应重视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制度性话语权的话语主体建设,提高国际警务合作中话语生产能力,深化国际警务合作话语传播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警务合作 制度性话语 指数评估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分析框架与中国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陆海林 刘建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17,共8页
国际体育制度作为全球体育治理的基石,其权力属性越发受到关注,但目前有关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的研究尚存在概念不清、综合性分析框架缺失和提升策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研究首先对构成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概念的要素进行拆解,并界定... 国际体育制度作为全球体育治理的基石,其权力属性越发受到关注,但目前有关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的研究尚存在概念不清、综合性分析框架缺失和提升策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研究首先对构成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概念的要素进行拆解,并界定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的概念。其次,依据国际体育制度的阶段性特征,将制度性话语权划分为议程设置权、制度制定权、制度解释权和制度修订权四种权力形态;剖析制度性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即制度理念(观念要素)、制度方案(基础要素)和制度资源(操作要素)。三大要素和四种形态共同构成了国际体育制度话语权的综合性分析框架。研究认为,我国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基础,提升制度理念引领力;以“中国方案”为蓝本,通过语码转换提升制度方案供给力;以构建科学化国际体育组织人才培养体系和塑造负责任体育大国的新形象为基本手段,提升制度转化力,从而实现国际体育制度性话语权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体育制度 制度性话语 政策过程理论 制度性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制度性话语权与“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 被引量:7
14
作者 赵利群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8-72,共5页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期通过自身经验、智慧和能力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共享繁荣。然而,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中...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期通过自身经验、智慧和能力参与到全球治理体系中,维护世界和平,与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共享繁荣。然而,在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国际话语体系中,“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却遭遇到西方话语的压制。中国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新型全球治理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中国国际制度性话语权,抓紧“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机遇,将“制度性”纳入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之中,依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助力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建立,利用互联网优势,完善话语体系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制度性话语 “一带一路”倡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研究——以世界银行“全球公共部门指数”项目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雪莲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3-128,共6页
利用指数体系针对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开展评估活动,是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主导全球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评估推行本国或本组织的标准以影响国别竞争力和全球治理话语权,是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中的... 利用指数体系针对不同国家的发展状况开展评估活动,是世界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主导全球与国际事务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评估推行本国或本组织的标准以影响国别竞争力和全球治理话语权,是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中的一种形式。世界银行推行的“全球公共部门指数”聚焦于评估国家治理能力中的政治和行政的制度要素,即评估一个国家的公共部门设置和官员能力建设机制。客观准确把握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对全球发展的制度性贡献,有效提炼出可供全球范围探讨和传播的中国国家治理经验,是提升中国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的基础。中国提升全球治理评估制度性话语权的宗旨不仅仅是传播中国经验和中国声音,也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而参与全球公共产品的生产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评估 国际话语 制度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WTO到SDR: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建构及其意义
16
作者 季惠斌 邹长青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3-98,共6页
近年来,构建话语表达体系、建立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研究蔚为壮观。何为制度性话语权,又何为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WTO到SDR,这一时期中国形成了对内、对外的较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形成... 近年来,构建话语表达体系、建立中国制度性话语权的研究蔚为壮观。何为制度性话语权,又何为中国的制度性话语权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WTO到SDR,这一时期中国形成了对内、对外的较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的形成也促成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取得制度性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SDR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会计治理:本质、制度性话语权与我国的应对
17
作者 胡成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75,共7页
全球会计治理是会计领域全球制度性公共物品创设与司法辖区内部会计治理对立统一的过程,其制度性话语权是实现全球治理价值和司法辖区会计治理利益的重要保障。“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逐步提出明确且日... 全球会计治理是会计领域全球制度性公共物品创设与司法辖区内部会计治理对立统一的过程,其制度性话语权是实现全球治理价值和司法辖区会计治理利益的重要保障。“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逐步提出明确且日益深化的全球会计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建设要求,制度性话语权理论研究和构建实践不断深入,话语权战略需求持续增强。为扎实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国全球会计治理制度性话语权建设,需要更深刻地理解和践行全球治理价值观、更清晰的话语权目标定位、更深入的双重会计治理互动、更明确的话语权构建原则以及顺应制度型开放需要更精准的话语权建设重点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会计治理 制度性话语 国家会计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性课程话语研究引论:问题、方法与意蕴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茂军 孟凡杰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4,共4页
制度性课程话语是指在学校课程领域内起到规范、型塑、约束人与课程发展作用的课程话语,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者、课程管理者以及相关人员用来表达课程问题的语句、核心概念或观念。制度性课程话语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和社会性特点,其... 制度性课程话语是指在学校课程领域内起到规范、型塑、约束人与课程发展作用的课程话语,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者、课程管理者以及相关人员用来表达课程问题的语句、核心概念或观念。制度性课程话语具有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和社会性特点,其研究方法侧重于"考古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相结合。制度性课程话语研究的意义在于明确不同时期课程发展的状况,理解课程话语的生成机制,预测课程发展的趋势并指导课程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性课程话语 强制性 社会性 课程历史 考古学方法 史学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制度·学术--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理路 被引量:21
19
作者 龙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0-153,共14页
国际话语权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是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国际话语权可以细分为舆论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和学术性话语权。舆论性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制度性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核心,学术性话语权是国际话语... 国际话语权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是当今国际竞争的焦点。国际话语权可以细分为舆论性话语权、制度性话语权和学术性话语权。舆论性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基础,制度性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核心,学术性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灵魂。在当今国际话语场中,作为后发展国家的中国,舆论性话语权备受掣肘,制度性话语权与综合国力不匹配,学术性话语权欠缺支撑力。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我国亟需创新话语叙事方式、拓宽中国话语制度化路径、发展学术话语体系,以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话语 舆论性话语 制度性话语 学术性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体育话语的生成逻辑、实践进路、解释框架与新时代的使命 被引量:27
20
作者 刘亮 吕万刚 沈克印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30,67,共8页
体育全球化所带来的负和博弈风险是西方体育话语“单一化”主导的结果,而中国的“和”文化具有调适这一风险的天然优势。从必然性角度剖析了“身体国家化的隐喻”这一中国体育话语的生成逻辑,指出体育的生成虽与国家的关联并非天然,但... 体育全球化所带来的负和博弈风险是西方体育话语“单一化”主导的结果,而中国的“和”文化具有调适这一风险的天然优势。从必然性角度剖析了“身体国家化的隐喻”这一中国体育话语的生成逻辑,指出体育的生成虽与国家的关联并非天然,但中国体育促进国家的重构却是必然。进而从“本土化”与“全球化”两个向度,对中国体育话语双向构建与嬗变历程进行了考察。基于以上分析,将构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世界体育共同体并以此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体育话语体系的特色与优势。从思想性话语、制度性话语和理论性话语3个层次提出了中国特色体育话语建构的解释框架。据此框架,从打造象征性话语权——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发展理念,提高结构性话语权——积极推动国际体育治理实践的深度参与,增强学术性话语权——不断坚定中国体育理论话语的学术自觉3个方面对新时代的应然路径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体育话语 思想性话语 制度性话语 理论性话语 国际体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