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开展制度基础审计 促进内部审计发展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咏梅
-
机构
江苏油田审计处
-
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2006年第5期40-43,共4页
-
文摘
制度基础审计,就是以制度为基础,判断衡量企业管理制度和程序的合理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各项经济活动、经济事项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规定。近年来,内部审计由传统以财项为基础的审计逐步转到以制度为基础的审计。
-
关键词
制度基础审计
内部控制
审计发展
企业管理制度
经济活动
经济事项
内部审计
-
分类号
F239.45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谈风险基础审计及制度基础审计
- 2
-
-
作者
王祚
-
机构
辽宁省北宁市审计局
-
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2003年第2期32-33,共2页
-
-
关键词
风险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模型
程序
-
分类号
F239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制度基础与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比较
- 3
-
-
作者
刘爱东
李蕊
-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
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2003年第5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制度基础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
审计模式
内部控制
-
分类号
F239.0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风险基础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的现实选择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张瑜东
柯贵根
-
机构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0-54,共5页
-
文摘
风险基础审计是传统审计过渡到现代审计的标志,实施风险基础审计是有效减少审计风险、恰当分配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的途径。结合我国的审计实践,应注意,在应用风险基础审计模式时不能只局限于控制风险评价,而应进行全面风险评价,此外,风险评价还应关注制度和制度之外的因素及检查风险的控制。
-
关键词
审计风险
风险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风险评价
-
Keywords
auditing risks
risk-based auditing
transaction-based auditing
system-based auditing
risk appraisal
-
分类号
F239.0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审计模式的比较与抉择
被引量:12
- 5
-
-
作者
王朝元
林琳
-
机构
云南财贸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3B期53-54,共2页
-
文摘
审计模式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本文回顾介绍了审计模式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指出我国目前不宜盲目推崇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最后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如何选择审计模式并对完善风险导向审计提出建议。
-
关键词
风险导向机制
审计模式
账项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计提模式
-
分类号
F239.1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模糊审计研究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吴立扬
-
机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37-41,共5页
-
基金
湖北省教委科学研究项目
-
文摘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方向.用隶属函数分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模糊审计的改进方法.
-
关键词
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
模糊审计
-
Keywords
auditing
system based auditing
auditing of ICS
fuzzy auditing
-
分类号
F239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的比较探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马同保
-
机构
河南安阳工学院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3,共2页
-
文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控制是审计发展史上不同阶段的两个概念
(一)内部控制制度是制度基础审计下的概念。进入20世纪30年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目的由判断企业信用状况逐步转向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审计范围也扩大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长期的审计实践告诉注册会计师,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越健全有效,会计报表就越可信。到了40年代,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实现了有机结合,以测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制度基础审计开始成为审计方式和方法的主流,并逐步走向成熟。制度基础审计是以评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发挥作用情况为基础,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关键词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基础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被审计单位
会计报表
审计范围
30年代
审计意见
-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企业内部控制披露制度
被引量:1
- 8
-
-
作者
林茂超
-
机构
河南南阳理工学院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60,共2页
-
-
关键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披露制度
会计信息真实
制度基础审计
企业财务状况
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报告
资本市场
-
分类号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新审计准则下的风险导向审计探析
- 9
-
-
作者
徐俊菊
相立红
吕雅楠
-
机构
河北经贸大学财务处
河北省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
南京财经大学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48-349,共2页
-
文摘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与特征
1.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在审计模式的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账项导向审计主要根据对账簿记录、原始凭证等会计核算系统的审查取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
-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准则
被审计单位
制度基础审计
会计核算系统
注册会计师
职业判断
风险控制
-
分类号
F239.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经营审计战略模式的选择
- 10
-
-
作者
蒲蓉
赵红梅
-
机构
江苏工业学院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2-62,共1页
-
-
关键词
审计战略
经营活动
制度基础审计
风险基础审计
审计模式
经营审计
内部审计
被审计单位
-
分类号
F239.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谈审计风险的评估
- 11
-
-
作者
杨伯坚
-
机构
河南财经学院
-
出处
《会计之友》
2004年第9期53-54,共2页
-
文摘
本文在分析合理评估审计风险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审计风险评估的过程及评估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以期审计工作者在考虑审计风险时,能够理清思路。
-
关键词
审计风险
风险评估
审计质量
制度基础审计
会计报表审计
审计技术
审计程序
-
分类号
F239.41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39.1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内部审计方法创新研究
- 12
-
-
作者
程茂洲
-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
-
出处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5年第3期24-24,共1页
-
文摘
随着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方法已从账项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以风险管理为标志的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以组织的目标和风险为焦点,以审计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控制为重点,以内部控制结构分析为起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效益性等特点。因此,尽快有组织地推广风险导向审计,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管理保证机制,已成为各单位切实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水平的必由之路。
-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结构
制度基础审计
效益性
发展
必由之路
方法创新
科学性
起点
-
分类号
F239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75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论和方法
被引量:2
- 13
-
-
作者
蒋铃铃
龙雪梅
-
机构
重庆教育学院
云南昆瑞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8-39,共2页
-
-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20世纪90年代
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制度基础审计
经济业务
审计工作
法律诉讼
审计失败
-
分类号
F239.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浅议风险导向审计
- 14
-
-
作者
解秀芳
-
机构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财务科
-
出处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1-142,共2页
-
文摘
一、风险导向审计内涵
风险导向审计把指导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的基础上,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所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且实事求是地对公司管理层是否诚信、是否有舞弊造假的动机始终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将风险评估始终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与传统的制度基础审计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区别:
-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被审计单位
公司管理层
内部控制制度
制度基础审计
实事求是
经营环境
审计工作
-
分类号
F239.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风险导向审计应逐步推行
- 15
-
-
作者
孙荣
-
机构
南京市审计局
-
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2006年第8期43-44,共2页
-
文摘
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现代独立审计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几个阶段。在现代独立审计技术发展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不容忽视,这就是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对独立审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将内部控制发展和现代审计技术的演进过程做一个简单比较,就会发现它们的发展历程竟是如此步调一致。
-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内部控制理论
社会经济发展
账项基础审计
审计技术
制度基础审计
独立审计
-
分类号
F239.4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务中的非现场审计应用
- 16
-
-
作者
冯磊
-
机构
建设银行黑龙江总审计室
-
出处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9年第10期28-28,共1页
-
文摘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按实施审计的场地不同分为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当今,在内部审计已由传统的账项基础审计模式向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基础审计模式转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非现场审计显示和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技术手段在非现场审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丰富及完善了审计方法体系外,
-
关键词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非现场审计
商业银行
应用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
制度基础审计
信息化技术
审计方法体系
-
分类号
F239.45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39.65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对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冷思考
- 17
-
-
作者
胡敏珊
-
机构
中山市成诺会计师事务所
-
出处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8X期40-41,共2页
-
文摘
本文简要阐述了风险导向型审计产生的背景,指出风险导向型审计相对于制度基础审计的优点及我国目前实施此种审计所具备的条件,最后详细分析了我国推广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局限性。
-
关键词
风险导向型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局限性
-
分类号
F239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 18
-
-
-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46,共2页
-
文摘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课题组1、强化总行一级法人体制,全面推行授权委托经营。一是构筑运作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要彻底改变“机构臃肿、职能重叠、管理层次多、运作效率低”的现状,按照“精简、合理、效能”的原则,对管理部门和分支机构进行再撤并、调整、重...
-
关键词
内控制度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内部控制
三权分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制度基础审计
风险防范系统
金融法规
治理结构
治理机制
-
分类号
F832.1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五种因素影响审计方法的演变
- 19
-
-
作者
于泓
-
机构
牡丹江市计量检定测试所
-
出处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8年第1期38-38,共1页
-
文摘
审计方法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三种基本审计方法。由于审计方法的演变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研究审计方法的演变就离不开对其所处环境的研究。
-
关键词
审计方法
演变
因素影响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
社会环境
-
分类号
F239.1
[经济管理—会计学]
F407.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构架完整的风险导向审计体系 防范审计风险发生
- 20
-
-
作者
董春丽
-
机构
大庆采油六厂
-
出处
《现代审计与会计》
2008年第6期58-58,共1页
-
文摘
所谓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到最低水平的一种审计行为。
-
关键词
风险导向审计
审计体系
审计风险
被审计单位
构架
制度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
实质性测试
-
分类号
F239.1
[经济管理—会计学]
F239.22
[经济管理—会计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