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信任机制的转变:从关系型信任到制度型信任--来自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的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琨瑛 丘海雄 张宇翔 《产经评论》 2013年第5期28-34,共7页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内信任机制经历了从重人情向重制度的演变。基于组织层面的视角,本研究提出了产业集群内信任的四种形成机制,包括关系机制、过程机制、商誉机制和制度机制。珠江...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集群内信任机制经历了从重人情向重制度的演变。基于组织层面的视角,本研究提出了产业集群内信任的四种形成机制,包括关系机制、过程机制、商誉机制和制度机制。珠江三角洲特殊的信任文化造就了家族企业,而关系型信任却制约着家族企业,影响产业集群的升级。本文从信任的角度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家族企业"只大不强"的原因,指出信任扩展对家族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至关重要,并从实践的角度对产业集群建构信任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信任机制 关系信任 制度型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领导、制度权威及制度型政治信任的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喜英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0-53,共4页
人格型政治信任表现为民众、下属基于个人魅力对一把手良好政治品格的信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应问题,但存在着信任瓦解与一把手依赖症的潜在风险。制度型政治信任是建立在制度领导、制度权威之上的,不仅能够避免人格型政治信... 人格型政治信任表现为民众、下属基于个人魅力对一把手良好政治品格的信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应问题,但存在着信任瓦解与一把手依赖症的潜在风险。制度型政治信任是建立在制度领导、制度权威之上的,不仅能够避免人格型政治信任的弊端,还能够促进民众政治信任稳定性与确定性,展现出国家治理制度的优势。基于此,应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制度型政治信任根基;建立健全制度型政治信任压力传导机制,保障国家治理制度有效实施;提升制度型政治信任,构建自我能动性,主动推进政治信任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把手 制度政治信任 人格政治信任 制度权威 制度领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型企业间信任对合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关系专用性投资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魏旭光 康凯 +1 位作者 张志颖 张敬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48,共7页
本文将关系专用性投资引入企业间合作研究中,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间信任、关系专用性投资和合作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提出假设。以京津冀生产型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和AMOS软件分析数据,检验假设。结果表明,计算型信... 本文将关系专用性投资引入企业间合作研究中,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企业间信任、关系专用性投资和合作满意度的关系模型,并提出假设。以京津冀生产型企业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和AMOS软件分析数据,检验假设。结果表明,计算型信任对合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关系专用性投资在关系型信任影响合作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在制度型信任影响合作满意度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间信任 关系专用性投资 合作满意度 计算信任 关系信任 制度型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政治信任构建中网络认知保障功能的实现
4
作者 唐斌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84,共6页
政治信任是一国民众对政府实现其利益所持的一种积极心理预期,制度型政治信任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主导性的政治信任模式,民众对政府清晰的政治认知是其构建的基础。随着我国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在民众政治认知保障中的核心地位愈加凸... 政治信任是一国民众对政府实现其利益所持的一种积极心理预期,制度型政治信任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主导性的政治信任模式,民众对政府清晰的政治认知是其构建的基础。随着我国网络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在民众政治认知保障中的核心地位愈加凸显。在制度型政治信任构建中,大力加强网络政治沟通以开诚布公、积极回应网络政治质疑以变堵为疏、有效治理网络政治谣言以去伪存真是实现网络政治认知保障功能的三重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政治信任 网络 认知保障 功能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信用有助于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吗——基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4
5
作者 丁怡帆 曹慧平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1,共12页
社会信用作为制度环境的核心构成,对企业的变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推动的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研... 社会信用作为制度环境的核心构成,对企业的变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推动的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为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作用路径及经济后果检验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通过决策优化效应和资源虹吸效应两条路径作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最终促进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展性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在信息不对称较严重和经济地位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此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形成的制度型信任与方言和儒家文化所形成的关系型信任在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呈现出替代效应,即制度型信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关系型信任的不足。文章揭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形式,为我国持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助力实体经济转型乃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信用 数字化转 决策优化效应 资源虹吸效应 制度型信任 关系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任对知识管理的促进机制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黎常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151,共5页
近年来,知识管理已成为讨论的热点,信任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信任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概念,它有不同的层面和类型,而以往研究很少考虑不同类型和基础的信任对知识管理的影响。于是从制度型信任、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 近年来,知识管理已成为讨论的热点,信任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然而信任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概念,它有不同的层面和类型,而以往研究很少考虑不同类型和基础的信任对知识管理的影响。于是从制度型信任、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3种不同类型的信任出发,分析其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和促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信任 认知信任 情感信任 知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贷平台异质性、信任倾向与决策理性--基于出借人对网贷平台选择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安强身 胡金焱 于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0-135,共16页
出借人的平台选择决策理性不足是我国网络借贷风险形成的重要诱因。将出借人对网贷平台的信任分为制度型信任与认知型信任,由平台异质性因素引致的两类信任倾向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出借人的决策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网贷平台信息所对应... 出借人的平台选择决策理性不足是我国网络借贷风险形成的重要诱因。将出借人对网贷平台的信任分为制度型信任与认知型信任,由平台异质性因素引致的两类信任倾向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出借人的决策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网贷平台信息所对应的解释变量对出借人投资均具有正向作用,但认知型信任在出借人平台选择决策中的权重要大于制度型信任,规模、背景等认知型信任构成的歧视制约了出借人在网贷平台选择上的决策理性。提高出借人决策理性和规范网贷市场发展,需要完善和强化相关制度建设,促进投资者决策信任由认知型信任向制度型信任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贷平台 决策理性 制度型信任 认知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晋商兴盛”与“美国股市信任危机”的原因及启示
8
作者 董才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0-43,共4页
制度是社会信任的基础。制度包括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二者缺一不可,尤应重视内在制度。"中国晋商兴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强劲的内在制度以及以它为基础的"内在制度型"社会信任,而当今"美国股市信任危机"... 制度是社会信任的基础。制度包括内在制度和外在制度,二者缺一不可,尤应重视内在制度。"中国晋商兴盛"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强劲的内在制度以及以它为基础的"内在制度型"社会信任,而当今"美国股市信任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恰正在于内在制度的缺失。这两大历史事件留给我们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内在制度 外在制度 “内在制度”社会信任 “外在制度”社会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