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构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制度化机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袁忠信
《学习论坛》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机制是制度化的规范体系。制度作为组织活动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的准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最本质、最稳定、最恒久的力量。党的先进性体现在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发挥功能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两个方面,因此,构建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应以...
机制是制度化的规范体系。制度作为组织活动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的准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最本质、最稳定、最恒久的力量。党的先进性体现在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发挥功能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两个方面,因此,构建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应以制度设计和维护制度权威为先决条件,以规范协调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为主体内容,建立有序、稳定、恒久、惯性地沿着党的先进性轨道和目标行进的制度化机制;建立以实现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为价值取向,以理顺党政关系为核心内容,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突破口的制度化机制,并实现两者的有机衔接和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党的先进性
制度化机制
领导方式
执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公”腐败及其防治的系统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剑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51,共7页
在传统的反腐败研究中,腐败行为总是被限定在谋私利的视域内,但在反腐败实践中,"因公"而生、"因公"而行的腐败现象在中国已非个案,并呈现出日益显性化的趋势。"因公"腐败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腐败现象,相...
在传统的反腐败研究中,腐败行为总是被限定在谋私利的视域内,但在反腐败实践中,"因公"而生、"因公"而行的腐败现象在中国已非个案,并呈现出日益显性化的趋势。"因公"腐败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腐败现象,相比于传统腐败,"因公"腐败表现得更深化、更隐蔽,这使得人们对于其表现形式、运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模糊性、争议性,至今,人们也没有在学术上给予清晰的界定。因此,如何科学界定这类非传统腐败的内涵,寻找其背后的体制链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之策,已经成为中国反腐败学的新课题。公务潜规则是滋生"因公"腐败的主要因素。当前,中国的行政部门在行政立法、行政审批和评估考核等基本职能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潜规则的干扰,这不仅滋生了"因公"腐败现象,而且形成了"郭京毅模式""驻京办"模式、交换支持模式等多种"因公"腐败模式。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因公"腐败现象,研究者可以发现,"因公"腐败蔓延的逻辑机理表现为一条清晰的制度生态链:相机授权——政绩激励——行政交换——软预算约束——公务贿赂。因此,只有从建立健全制度化授权机制,做实任期预算平衡、强化预算"硬约束",改善任期政绩激励和官员晋升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才能建立消解"因公"腐败的"动力—压力—能力"三位一体的系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公”腐败
公务潜规则
制度
寻租
制度化
授权
机制
反腐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度决定国家竞争差异
被引量:
1
3
作者
韩东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55,共7页
国际学界关于国家竞争差异问题的讨论,分别有竞争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实力决定论、产业决定论、政府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这七种不同的回答。相对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论更有道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
国际学界关于国家竞争差异问题的讨论,分别有竞争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实力决定论、产业决定论、政府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这七种不同的回答。相对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论更有道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论也有不彻底性,这就是它只猜对了答案,却没说好道理。而对这一不彻底性的挽救,经济学层面的解释已经无能为力,只能靠哲学的原理性论述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国家竞争
国民行为
制度化
社会赏罚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文化的实施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黄蓬勃
辛群燕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如何在企业内部有效实施企业文化是许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企业文化的有效实施,需要经历文化设计、评估企业旧有文化排斥力度、学习领会文化内涵并确立规范的行为标准、消化吸收文化实质并规范员工行为、以及员工自主管理五个...
如何在企业内部有效实施企业文化是许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企业文化的有效实施,需要经历文化设计、评估企业旧有文化排斥力度、学习领会文化内涵并确立规范的行为标准、消化吸收文化实质并规范员工行为、以及员工自主管理五个阶段。企业管理者在每个阶段应确立不同的工作目标,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以达到对企业文化系统化的实施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有效实施
选拔培养管理层
规范化和
制度化机制
员工自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阔海
程荣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44,共2页
领导干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抓好这个"关键少数"。抓领导干部的关键在于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当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受制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政法思维和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等因素,因此,建...
领导干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抓好这个"关键少数"。抓领导干部的关键在于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当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受制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政法思维和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等因素,因此,建构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机制、激发领导干部培育法治思维的内在动力和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倒逼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等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必然选择。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思维培育
依法治国
法治思维
公民权利意识
制度化机制
国家建设
自身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化公共决策的协商民主路径探究——基于公共权力视角的分析
6
作者
钱再见
钟金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9,2,共6页
协商民主既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决策机制,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需要将协商民主生活方式的理念贯穿于公共决策过程之中,探索协商民主对于公共决策的重要意义。协商民主通过发挥听取民意的作用,有利于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收集;通过发挥监督...
协商民主既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决策机制,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需要将协商民主生活方式的理念贯穿于公共决策过程之中,探索协商民主对于公共决策的重要意义。协商民主通过发挥听取民意的作用,有利于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收集;通过发挥监督参与的作用,有利于决策过程中方案的拟定;通过发挥密切联系的作用,有利于决策过程中结果的反馈。要达到协商民主优化公共决策的目的,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路径。要保障协商民主的过程公平与条件均衡,统筹城市建设在公共决策中的多重效益取向;要建构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机制,增强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回应性和互动性;要倡导和培养协商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公众在公共决策中的情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决策
协商民主
新型城镇化
生活方式
制度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担当六方会谈的主导者
7
作者
张智新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共2页
作为一个应对核危机的多边会谈机制,六方会谈是中国秉持和平解决地区争端的一贯理念而通过不懈努力达成的,也是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势下的次优选择。但是,这一多边会谈机制具有太多不确定性:其一,它是临时性机制而非稳定的制度化机...
作为一个应对核危机的多边会谈机制,六方会谈是中国秉持和平解决地区争端的一贯理念而通过不懈努力达成的,也是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势下的次优选择。但是,这一多边会谈机制具有太多不确定性:其一,它是临时性机制而非稳定的制度化机制;其二,决定其成效的核心利益方是朝美,朝美对谈的潜在可能性是这一机制可替代或者虚化的关键因素;其三,会谈各方角色定位和目标定位的巨大落差更导致其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六方会谈的发起方、承办方和一贯的坚持者,更面,临着会谈角色定位的艰难选择。首先,作为核威胁表面上的间接承受国和实际上的直接承受国之一,中国当然是朝核危机的核心利益方。其次,同朝美的外交关系现状决定了中国的斡旋者身份。而从理论上看,无论从作为会谈的发起方来说,还是从现实地缘安全利益角度考虑,中国都应该是六方会谈的主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方会谈
主导者
多边会谈
核心利益
角色定位
朝核危机
制度化机制
和平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构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制度化机制
被引量:
4
1
作者
袁忠信
机构
西安政治学院军队党的建设教研室
出处
《学习论坛》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文摘
机制是制度化的规范体系。制度作为组织活动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的准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最本质、最稳定、最恒久的力量。党的先进性体现在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发挥功能作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两个方面,因此,构建保持党的先进性长效机制,应以制度设计和维护制度权威为先决条件,以规范协调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为主体内容,建立有序、稳定、恒久、惯性地沿着党的先进性轨道和目标行进的制度化机制;建立以实现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适应为价值取向,以理顺党政关系为核心内容,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为突破口的制度化机制,并实现两者的有机衔接和统一。
关键词
构建
党的先进性
制度化机制
领导方式
执政方式
分类号
D261.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公”腐败及其防治的系统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被引量:
6
2
作者
郭剑鸣
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5-51,共7页
文摘
在传统的反腐败研究中,腐败行为总是被限定在谋私利的视域内,但在反腐败实践中,"因公"而生、"因公"而行的腐败现象在中国已非个案,并呈现出日益显性化的趋势。"因公"腐败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型腐败现象,相比于传统腐败,"因公"腐败表现得更深化、更隐蔽,这使得人们对于其表现形式、运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模糊性、争议性,至今,人们也没有在学术上给予清晰的界定。因此,如何科学界定这类非传统腐败的内涵,寻找其背后的体制链条,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之策,已经成为中国反腐败学的新课题。公务潜规则是滋生"因公"腐败的主要因素。当前,中国的行政部门在行政立法、行政审批和评估考核等基本职能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潜规则的干扰,这不仅滋生了"因公"腐败现象,而且形成了"郭京毅模式""驻京办"模式、交换支持模式等多种"因公"腐败模式。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因公"腐败现象,研究者可以发现,"因公"腐败蔓延的逻辑机理表现为一条清晰的制度生态链:相机授权——政绩激励——行政交换——软预算约束——公务贿赂。因此,只有从建立健全制度化授权机制,做实任期预算平衡、强化预算"硬约束",改善任期政绩激励和官员晋升考核机制等方面入手,才能建立消解"因公"腐败的"动力—压力—能力"三位一体的系统机制。
关键词
“因公”腐败
公务潜规则
制度
寻租
制度化
授权
机制
反腐败研究
分类号
D630.9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度决定国家竞争差异
被引量:
1
3
作者
韩东屏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9-55,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制度性后发优势研究"(14YJA72002)
文摘
国际学界关于国家竞争差异问题的讨论,分别有竞争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实力决定论、产业决定论、政府决定论、文化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这七种不同的回答。相对而言,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论更有道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决定论也有不彻底性,这就是它只猜对了答案,却没说好道理。而对这一不彻底性的挽救,经济学层面的解释已经无能为力,只能靠哲学的原理性论述来加以解决。
关键词
制度
国家竞争
国民行为
制度化
社会赏罚
机制
分类号
B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文化的实施研究
被引量:
8
4
作者
黄蓬勃
辛群燕
机构
青岛市委组织部
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
出处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文摘
如何在企业内部有效实施企业文化是许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企业文化的有效实施,需要经历文化设计、评估企业旧有文化排斥力度、学习领会文化内涵并确立规范的行为标准、消化吸收文化实质并规范员工行为、以及员工自主管理五个阶段。企业管理者在每个阶段应确立不同的工作目标,有的放矢地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以达到对企业文化系统化的实施目的。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有效实施
选拔培养管理层
规范化和
制度化机制
员工自主管理
分类号
F279.23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的难点与对策
被引量:
1
5
作者
张阔海
程荣刚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3-44,共2页
文摘
领导干部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抓好这个"关键少数"。抓领导干部的关键在于培育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当前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受制于传统的"官本位"思想、政法思维和领导干部自身素质等因素,因此,建构领导干部法治教育的常态化和制度化机制、激发领导干部培育法治思维的内在动力和强化公民权利意识、倒逼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等培育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必然选择。一、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思维培育
依法治国
法治思维
公民权利意识
制度化机制
国家建设
自身素质
分类号
D26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化公共决策的协商民主路径探究——基于公共权力视角的分析
6
作者
钱再见
钟金意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出处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29,2,共6页
基金
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路径研究"(13BZZ03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协商民主既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决策机制,也是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需要将协商民主生活方式的理念贯穿于公共决策过程之中,探索协商民主对于公共决策的重要意义。协商民主通过发挥听取民意的作用,有利于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收集;通过发挥监督参与的作用,有利于决策过程中方案的拟定;通过发挥密切联系的作用,有利于决策过程中结果的反馈。要达到协商民主优化公共决策的目的,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就需要探索多元化的路径。要保障协商民主的过程公平与条件均衡,统筹城市建设在公共决策中的多重效益取向;要建构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机制,增强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回应性和互动性;要倡导和培养协商民主的生活方式,尊重公众在公共决策中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
公共决策
协商民主
新型城镇化
生活方式
制度化机制
分类号
D63-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担当六方会谈的主导者
7
作者
张智新
机构
首都经贸大学副教授
出处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共2页
文摘
作为一个应对核危机的多边会谈机制,六方会谈是中国秉持和平解决地区争端的一贯理念而通过不懈努力达成的,也是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势下的次优选择。但是,这一多边会谈机制具有太多不确定性:其一,它是临时性机制而非稳定的制度化机制;其二,决定其成效的核心利益方是朝美,朝美对谈的潜在可能性是这一机制可替代或者虚化的关键因素;其三,会谈各方角色定位和目标定位的巨大落差更导致其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国作为六方会谈的发起方、承办方和一贯的坚持者,更面,临着会谈角色定位的艰难选择。首先,作为核威胁表面上的间接承受国和实际上的直接承受国之一,中国当然是朝核危机的核心利益方。其次,同朝美的外交关系现状决定了中国的斡旋者身份。而从理论上看,无论从作为会谈的发起方来说,还是从现实地缘安全利益角度考虑,中国都应该是六方会谈的主导者。
关键词
六方会谈
主导者
多边会谈
核心利益
角色定位
朝核危机
制度化机制
和平解决
分类号
D815.2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构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制度化机制
袁忠信
《学习论坛》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因公”腐败及其防治的系统机制:一个分析框架
郭剑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制度决定国家竞争差异
韩东屏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企业文化的实施研究
黄蓬勃
辛群燕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培育的难点与对策
张阔海
程荣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优化公共决策的协商民主路径探究——基于公共权力视角的分析
钱再见
钟金意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担当六方会谈的主导者
张智新
《国际展望》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