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伦理教育的合法性审视 被引量:2
1
作者 严从根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1-97,共7页
制度伦理教育是指致力于使人认可、内化并践行契约伦理的教育。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罗尔斯正义理论在教育界的影响日益深远等,它已经悄然兴起。合法性判断是对事物是否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所以对制度伦理教育... 制度伦理教育是指致力于使人认可、内化并践行契约伦理的教育。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罗尔斯正义理论在教育界的影响日益深远等,它已经悄然兴起。合法性判断是对事物是否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所以对制度伦理教育进行合法性判断是非常必要的。道德教育合法性判断的依据包括道德伦理合法性判断的依据和道德教育方式方法合法性判断的依据。前者具体可分为民意、文化传统和超越三重依据;后者具体可分为尊重常识道德、教育者"言行一致"、旨在于使人向善、有效性四重依据。以这些依据作为评判的标准,不难发现制度伦理教育尽管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借鉴,但它并不具有很强的合法性基础,它的兴起不能实现其已有的承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伦理 制度伦理教育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历史演进逻辑及其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田雪飞 史万兵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伴随着多元伦理价值的博弈:从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制度民主的凸显到建国时期高等教育制度自由的凸显;从工业化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制度理性的凸显到大众化扩张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公正的凸显;最后是高等教育巩固时...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历史演进伴随着多元伦理价值的博弈:从殖民地时期高等教育制度民主的凸显到建国时期高等教育制度自由的凸显;从工业化转型时期高等教育制度理性的凸显到大众化扩张时期高等教育制度公正的凸显;最后是高等教育巩固时期效率的凸显。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历史演进逻辑是多元价值之间互补与协调、非均衡与均衡的博弈,最终实现多元价值的均衡。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要学习美国特色,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多元价值系统的均衡,同时结合本国历史文化传统,保持个性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制度伦理 历史演进 多元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公正:教育制度伦理的核心原则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本陆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7-103,共7页
制度伦理是探讨制度的道德合理性的伦理学范畴。我国教育制度变革必须加强教育制度伦理的探究。教育公正是教育制度伦理应坚持的一个核心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态度转换和视野转换,我国教育界基本确立了教育公正原则。当前,有必要继... 制度伦理是探讨制度的道德合理性的伦理学范畴。我国教育制度变革必须加强教育制度伦理的探究。教育公正是教育制度伦理应坚持的一个核心原则。改革开放以来,经过态度转换和视野转换,我国教育界基本确立了教育公正原则。当前,有必要继续大力倡导和坚持这一核心原则,其具体现实要求是:第一,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坚持教育公正优先的理念;第二,促进区域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消除人为造成的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等级差异,平等对待城乡教育、所有学校和每个学生;第三,依靠程序公正约束权力运作,使公正的制度安排化为公正的教育和管理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伦理 教育公正 教育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教育制度伦理公正 被引量:13
4
作者 段治乾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教育制度伦理公正是通过对教育制度伦理的价值论证 ,为教育制度伦理确立起一种可能的实践伦理基础和普遍性的伦理基础规范 ,进而构成社会 (制度 )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为教育发展确立起以公正为基本走向的价值定位。它有三个判断... 教育制度伦理公正是通过对教育制度伦理的价值论证 ,为教育制度伦理确立起一种可能的实践伦理基础和普遍性的伦理基础规范 ,进而构成社会 (制度 )伦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并为教育发展确立起以公正为基本走向的价值定位。它有三个判断标准 :一、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总量和每个人的受教育量 ;二、不减少一人受教育量而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总量 ;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制度伦理 公正 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 教育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雪飞 史万兵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6,共4页
探究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旨在科学认识高等教育制度之善。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遵循以下的多元价值:自由是最根本的人道;效率是遵循市场伦理;民主体现出行政伦理;公正彰显社会伦理。在明确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对其... 探究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旨在科学认识高等教育制度之善。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遵循以下的多元价值:自由是最根本的人道;效率是遵循市场伦理;民主体现出行政伦理;公正彰显社会伦理。在明确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多元价值的基础上,对其关系进行了探究。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是在自由、效率、民主与公正等多元价值之间力量不断变化的一种均衡与非均衡的动态博弈,并实现了博弈的相对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 多元价值 互补 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育制度伦理视角论农民工子女教育相关制度 被引量:5
6
作者 廖兴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8年第11期11-13,共3页
本文从教育制度伦理的视角,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相关制度进行分析,试图从教育制度伦理层面找出影响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改革和调整相关制度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教育制度伦理 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户籍制度 教育拨款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资助育人”的功能分析与价值确证——基于教育制度伦理学视角 被引量:19
7
作者 沈秋欢 胡友志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10-118,共9页
更好地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方向。目前,资助育人研究领域"重经验研究"而"轻理论研究"。在为数不多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往往更侧重于"资助... 更好地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方向。目前,资助育人研究领域"重经验研究"而"轻理论研究"。在为数不多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往往更侧重于"资助"而非"育人";基于心理学视角的研究虽然论证了"资助"与"育人"结合的必要性,但未能揭示"资助"育人与其他育人活动的不同内涵;基于法学视角的研究强调"资助"的程序合法性,但缺乏"育人"的功能分析,资助过程中的多种权利冲突无法得到有效协调。从教育学视角对学生资助制度进行功能分析以及从教育制度伦理视角进行价值分析,是深化资助制度"育人"内涵研究的重要基础。高校学生资助制度兼具民生功能和教育功能,民生功能是基础性功能,教育功能是内在功能,通过教育功能的发挥,提高民生功能的成效。唯有以尊严为价值基础,才能真正实现"资助"的"育人"功能。有尊严的资助育人制度本身应当保护而非伤害受资助者尊严,培养受资助者对于尊严生活的追求能力,引导和帮助受资助者成为德行上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育人 民生功能 教育功能 教育制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教育制度伦理的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张跃华 《求实》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280-280,共1页
关键词 教育制度伦理 伦理道德 社会主义 道德性 教育道德 道德观念 教育活动 法律制度 教育体制 道德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利”共生——高等教育制度伦理之中美互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田雪飞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9-72,共4页
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是对高等教育制度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的探究,是对善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拷问。美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浪潮,追逐效率与利益,"利"创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与生机,同时也带来道德危机以及公正问题。中国高等... 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是对高等教育制度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的探究,是对善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拷问。美国引领世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浪潮,追逐效率与利益,"利"创造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繁荣与生机,同时也带来道德危机以及公正问题。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有求"义"之传统,体现在"止于至善"的追求,"重德尚情"之传承。"义利"共生是未来高等教育制度伦理之应然状态,不仅"逐利",崇尚效率,更要"求义",追寻道德与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高等教育制度伦理 互纳 “义利”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教育制度伦理研究述评
10
作者 张雪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96-99,共4页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术界才开始涉入教育制度伦理的研究,教育制度伦理在我国是一个崭新而又特别有价值的研究领域。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国内教育制度伦理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研究薄弱是最大的不足,以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改...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学术界才开始涉入教育制度伦理的研究,教育制度伦理在我国是一个崭新而又特别有价值的研究领域。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发现,当前国内教育制度伦理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理论研究薄弱是最大的不足,以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加强学科体系建设,广泛借鉴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加强国外成果的进展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伦理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教育机会均等”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雪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6-119,共4页
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使来自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社会善。由于受社会条件所限,教育机会均等还无法达到实质平等,因而只能是一种形式平等。对受教育机会的平等... 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使来自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社会善。由于受社会条件所限,教育机会均等还无法达到实质平等,因而只能是一种形式平等。对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分配秉承权利与贡献对等的原则,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一是受教育机会的比例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包含着条件平等,必须创造条件保障弱势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实现。最后,教育机会均等并不能导致学生发展结果的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机会均等 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教育制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